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净公上人讲自欺欺人集第二一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14:2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哪里学起?从这四句学起。这四句没有,你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为什么?佛念得是没错,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你不是善人,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为什么去不了?那个世界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得很清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问问:你是不是上善?你要不是善人,「阿弥陀佛」念得再好,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西方大众排斥你,不让你进去。为什么?你破坏他们的环境,他们都是纯善之人,你一个不善的人,你会扰乱了他们的社会秩序,所以你不能去,道理就在此地。诸位同修如果想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净土,净业三福头一条要做到,十善业道要修得有相当的一个水平,这样才能往生凡圣同居土。如果能把第二条修到,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样念佛就可以生方便有余土。如果第三条也能做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十)  (第一集)  2001/3/19  香港九龙  档名:12-38-01》)


    ...话真的,不是假的。《论语》里面孔老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颜回,颜回的生活真是贫贱到极处,「箪食瓢饮」。吃饭的时候连饭碗都没有,用竹子编一个竹篓当作饭碗;喝水的时候杯子都没有,用个瓢,在大陆上通常葫芦可以作瓢,过那么苦的生活。夫子赞叹!别的人过这个生活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天天快乐得不得了,见到人都满面笑容,一点忧虑都没有,他为什么?乐道。学佛的人,他乐什么?乐的是道。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真正得道,什么叫道?快乐就是道,欢喜就是道。你学佛有没有得到快乐?有没有得到欢喜?常生欢喜心,儒家《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就是欢喜、就是得道。「习」是什么?习就是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把你所学的统统落实,你就得道,得到快乐。儒如是,佛也如是。

      什么叫「道」?快乐就是道。学佛学得愁眉苦脸的,你没有入境界,你没有得道。心开意解,无论现前过什么样的生活,贫贱的生活、富贵的生活都快乐,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没有不快乐;一切为众生,自己没有得失。而且你有智慧,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决定发达,为什么发达?不为自己,为社会服务,自然就发达。为自己的利益就免不了欺骗别人,自欺欺人,损人利己,那是造罪业,造罪业减损自己的福报,你的前途愈走愈困难。悟了之后,我无论做哪个行业,我都是为众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决不是为自己的利益。他的利润决定比别人薄,他做的东西决定比别人好,所谓货真价实,怎么会不发?决定不欺人,童叟无欺,这他真做到了,他会得到许许多多主顾的爱护。人家说你家的东西可靠,一样的东西,他会到你家买,不到隔壁去买。你这个人可靠,你的东西可靠,就这么发达起来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要懂得。

      「菩提」是梵语,中文的意思是觉悟,觉悟自在了。觉悟自在的相,烦恼轻智慧长,你的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轻,一月比一月轻,能够发现到自己一月比一月轻,你就有相当的进步。如果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有把握了,月月不一样。如果到天天不一样,那就恭喜你,你爱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你真的得大自在,你想在这个世间再住多少年,没有关系,你生死自在,没有生死。住世间、不住世间也不是自己的意思,住与不住条件在哪里?在众生。还有有缘的众生可度,多住几天,帮助帮助大家,没有众生可度,那就走了,可以走了,走得很自在。也许说还有很多苦难的众生都在受苦受难,你怎么自己可以走?什么叫...(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二卷)  2001/7/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2》)


    ...体能复原。禅宗找不到人,天台宗也没有人,贤首宗、法相宗你们去找。所以我们想开的这些学系,人才从哪里来?只有求佛,佛菩萨下凡为我们示现,除这个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别的办法。要靠真正发心,靠佛菩萨加持,我们只能做个助缘而已。所以各宗各派的典籍,我只能作助缘,真正有再来人,我可以帮助他一把。我为什么要讲这几部大经?这几部大经是整个佛法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些经论要是有基础,任何宗派的东西都可以贯通。尤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几乎公认的,大乘佛法的根本法轮。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的枝枝叶叶,像一棵大树一样,《华严》是根是本,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是这棵树的枝叶,根本找到了,问题才能解决。我尽心尽力来帮助大家。

      今天我告诉你们,办学,我们先把地买好,等待时节因缘。现在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同学充实自己的德行,德行里头最重要的是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你不断烦恼,你决定不能入法门,你不得其门而入,不是你天天听就行。你要真肯放下,就像善导大师教的:佛教我们做的,一定要做到,佛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一定要断掉,你才能入境界。如果阳奉阴违,不能成就,那是自欺欺人,可以混得世间一点名利,与了生死毫不相干。所以我们学佛人,第一个应该警觉的是生死事大。得人身、闻佛法,尤其闻到正法,闻到这种殊胜的法门,正是彭际清居士所讲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这一日遇到了,希有难逢!遇到不知道珍惜,不知道真干,遇到也等於没有遇到,空过了,你说这多可惜。真干,真断烦恼,真改心理,起心动念决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普遍饶益』,「益」是利益,「饶」是丰饶。最丰富、最究竟、最圆满的利益,起心动念想这个,这个利益不是自己的,所有一切众生的。常存此心,常行此道,这是菩萨本行。

      我们实在讲是太幸运了,无量法门里面,我们接受了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殊胜,简单容易,成就圆满。可是这个法门,诸佛菩萨都说是难信之法!真难信。我信这个法门,差不多也费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我是讲《八十华严》、《四十华严》,讲《法华》、讲《楞严》,从这些大经里面省悟过来的,体会到这个法门的殊胜。老师那么样苦口婆心劝导我,我只是不排斥、不反对,没有坚定的信心。而是讲《华严经》讲到一半,有一天突然想到《华严经》里面的两位上首菩萨,文殊、普贤他们两个人学什么法门?我想到这个问题,在经上查,查...(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三集)  2001/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3》)


    ...、不敬都没有,这个心清净,这个心真诚,夹杂著丝毫不善不敬,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真诚;有丝毫贡高我慢,你的心不清净也不真诚、不平等。平等是佛心,平等是真诚。我们用什么心待人、用什么心对事对物?真正用功要在这里用,在心上用,这样才像一个佛,你才入得了佛境界。

      「正觉心」,前面讲过,「一切正觉法海」,不是邪觉,不是不觉。正觉是真诚心起用,它起的作用是觉而不迷,起的作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经教还要学?哪有这回事情!你怎么学得会?只要你能用真心,佛这个经教是从真心流出来,你也用的是真心,一看,不就是自己心里流出来的?自己心里头流露出来的,哪有不懂得意思的道理!

      我们今天学佛、学教,为什么学得这么苦?错用了心,就这么回事情。你要会用真心,三藏十二部顶多三个月就通了,那有什么难事情!过去龙树菩萨学佛三个月通达,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用三个月全贯通了。凭什么?用真心。不是说他天才,人人都是天才,没有一个不是天才。用真心就是天才,用妄心就不是天才,说得不好听是蠢才。用真心、慈悲心是真心,无条件的爱心,爱一切人,爱一切物,仁民爱物,为什么不用真心?为什么要用妄心?为什么自欺欺人?实在讲,他有一个很深很深的劣根性,所以他在六道里面搞轮回,生生世世出不去。哪一条严重的劣根性?控制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占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支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念头,从这个念头就有行为,行为就是造业,这个念头是迷惑。这种念头一起,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全没有了,你怎么能入得了佛门?佛门是大觉。

      由此可知,这是入佛门的根本障碍,佛菩萨教导我们把这个观念转过来,自他不二,法法平等。我们跟一切人平等,跟一切物平等,一切动物都平等;跟蚊虫蚂蚁也平等,这样真心才能现前。跟鬼神也平等,跟天人也平等,跟佛菩萨还是平等的,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诸佛菩萨唯心所现,我也是唯心所现,蚊虫蚂蚁也是唯心所现的,天地鬼神还是唯心所现的,怎么不平等?能现的是一,所现的哪能有例外?这是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这一句话是真话,说佛度众生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是佛不度众生。众生怎么成佛的?你自己成佛的。所以是自信、自悟、自修、自证,这是真的,你要没有那个「自」,你永远当凡夫,你永远不能成就。佛不欺骗人,佛不迷惑人,一切靠自己,靠他人靠...(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五)  (第七集)  2001/8/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3-07》)


    ...。绮语。



    第四段是讲‘妄语恶’。言语造业最容易。世出世间的圣人对于这桩事情都非常重视。所谓‘口为祸福之门’,说话不能没有分寸,不能不谨慎。那些话当说,那些话不当说,当说、不当说都有后果。业报一定要自己去承当。



    “两舌”是挑拨是非,无论是有意、是无意的,对人都有伤害。有意的两舌,罪业当然很重。无意的两舌,要看它的演变,如果演变后果非常之恶劣,罪业也就很重。



    “恶口”是说话伤人、粗鲁。



    “妄言”是欺骗众生。



    “绮语”是花言巧言,话说得非常好听,可是用意不善,用意是害人。



    现在的社会,像流行歌的歌词,唱得很好听,内容都教人杀、盗、淫、妄。现在的电影、小说都是属于绮语。害社会、害大众,果报一定在阿鼻地狱。这是我们一定要小心、要谨慎的。



    佛教我们,佛菩萨的言语,决定是至善,决定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不但害人的言语我们不能有,与一切众生没有利益的言语,我们也不可以有。



    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这些都是因为自欺欺人而生的这些过失,所以归到‘妄语恶’这一类。



    “憎嫉善人”。为什么会嫉妒善人?别人比我好,显得我不如人,想掩盖自己,就得去毁谤别人。



    “败坏贤明”。‘败坏’就是破坏。这是因为嫉妒,所以毁谤。嫉妒是因为自欺欺人而起的,自欺就是妄语之因。人为什么要妄语?为什么要骗人?犯口的四种过恶,就是因为自欺欺人。



    “不孝父母”,是欺骗父母,不知道孝敬父母。



    “轻慢师长”。‘轻’是轻视。在师长面前傲慢,不懂得尊师重道。



    “朋友无信”。所谓是轻诺、无信,不守信用。



    “难得诚实”。对于任何人都没有诚意。实在讲,他对自己都不诚实,怎么会对别人诚实?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尊贵自大”。这是傲慢。



    “谓己有道”。这是妄语之中的大妄语,罪过很重,是佛家的重戒。出家有‘四重戒’,里面有‘妄语’。那个妄语不是指普通的妄语,专指大妄语,就是此地所讲的“谓己有道”。自己没有证果,欺骗别人说自己证果了,这是



    大妄语。现在我们在社会上常常听到,有人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又有人说某人是佛再来的。这都是属于大妄语。



    在历史上我们确实见到有人说他自己是什么佛菩萨化身来的,但是说了就走了。像很有名的净土宗永明延寿大师,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怎么知道的?永明大师在世的时候是帝王师。皇帝有一天修福供斋,请出家人吃饭。古时候这供斋是修福,叫无遮大会。无遮大会是平等的...(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了。他的身分是永明大师说出来的,那永明大师就是阿弥陀佛了。不要紧,定光古佛走了,原来家里还有一尊阿弥陀佛。回去赶紧去报告国王。国王听到定光古佛入灭了,最后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他心里想原来永明国师就是阿弥陀佛,欢喜得不得了,赶紧去见永明大师。他走到门口遇到一个报信的人,来得很匆忙,几乎跟国王撞了一跤。国王说:‘什么事情匆忙?’他说:‘报告国王,永明大师圆寂了。’



    在中国古时候,身分一露马上就走了,这是正确的。现在人身分露了,他也不走。这很奇怪。这不走,就靠不住了。如果一说出来马上就走,这个可靠。说出来之后而不走,靠不住。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事实很多。



    自己没有证果,说证果了;没有得定,说得定了,这都是属于大妄语。为什么要说大妄语?他的目的不外乎欺骗众生,求众生对他恭敬,对他供养,对他称赞。无非是为这些,所以完全是欺诈。这都列入在妄语这一条里面。这种罪行果报很重,一定堕阿鼻地狱。所以自己没有证得,而说证得,罪过很重。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这就是一般所讲的虚张声势,恐吓于人,甚至于还用巫术、暴力来胁迫。



    这些罪行的衍变都是由于自欺欺人,所以都归到妄语这一类里面。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惭’是惭愧,‘惧’是舆论的议论。他也不在乎别人的议论。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难可降化”。就是佛菩萨、善知识也没有办法教导他。为什么?他不能接受。



    “常怀骄慢”是贡高自大。他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受果报?佛在这个地方说得好。



    “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他前生修的福修得多,所以他这一生虽然造这样重的罪业,他还在享福,他还没有受到恶报。这就是赖他前世的福德。‘营’是经营,来保护著他。是这么回事情。虽然过去生中修的福德很大,可是消得也很快。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他多生多世所修的福德,在这一生当中造作这些罪业,福德在这一生就享尽了。



    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福享完了,他的罪报现前了。我们如果留意的去观察,他一定不是好死,这能看得出来。不是好死,显示他命终尽的时候福报尽了,“诸恶绕归”。所以只要我们留意去观察,不难看到事实的真相。



    又其名籍。记在神...(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慢。

       你看看五十三参里面,每一位菩萨,他们作人的态度都非常谦虚,尊敬别人,实实在在是我们的好榜样。于是我们教学的目标,肯定落实在生活的层面。这些年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14:2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华妙严 于 2018-9-2 21:43 编辑

    我们将佛法归纳为十个条目。我们自己的修学,是以这个为标准。我们帮助别人,劝导别人,也以这十条为标准。佛在经典里面讲得太多,文字太长,不容易记忆。我们尽量把它精简、浓缩,十个纲目,二十个字,容易记。时时刻刻,念念之中,要与这十条相应。念佛人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什么相应呢?与这个十条相应,就是念佛。

       在《华严经》,吉祥云比丘给我们说了二十一种念佛的法门,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口念阿弥陀佛,心行都不相应,这个没有用处的。正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与什么相应?‘真诚’相应。我们要发真心,要以诚意待人接物。世间人、六道凡夫,用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跟妄心,差别在那里?妄心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佛在一切经上浓缩精简的为我们开示,只要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心就是妄心。那么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真心。真跟妄,我们要有能力辨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诚,不自欺,不欺人。别人欺骗我们,无所谓,那是他。决定不可以说,他欺我,我当然也要欺骗他,那就错了。他下地狱,那我也应该下地狱,那有这么傻的人、这么笨的人?他用虚情假意,欺骗众生,损人利己,这个将来要堕三恶道。我们走的路子,是想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往生净土,那怎么能跟他同一个知见?这个是一定要觉悟的。不能看到许许多多人都是这样做,我们应该也跟著这么做,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

       第二是‘清净’,清净是自受用。我们用心,我们这个心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换一句话说,用什么样的心对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对别人,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清净。佛法中说,‘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换一句话说,清净就是真诚心的样子。真诚是体,清净是相,显示出来清净心。对一切万物、万事万物‘平等’,没有分别。清净就是没有执著,平等是没有分别。为什么不要分别呢?万法一如。你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会起分别心,万法一如。佛在经上常讲:‘生佛不二’,这是教给我们怎么样入不二法门。二是从分别生的,不二就没有分别心,就是平等心了。‘正觉’是智慧,是真心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只要你得清净、平等,智慧自然就生起来。换一句...(净公上人种善因得善果《种善因得善果》)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