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28 14:22:17
|
只看该作者
慧远大师。他的传记里头有记载著,他往生的时候,跟同参道友们告别,告诉大家,他一生当中见过三次西方极乐世界。这次是第四次,阿弥陀佛又来了,来干什么?接引他往生。又看到莲社比他早往生的人,都在阿弥陀佛身边,一起来接引他。这给我们作证,证明这一点不错。生到西方,还有人问他,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子?跟《无量寿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慧远大师在世,东晋那个朝代,《无量寿经》传到中国来了,在中国翻译,汉朝译的,汉朝的译本。从汉到宋总共有十二种译本,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五种,另外七种失传了。这是慧远大师给我们证明,他所看到的跟经上讲的一样。我们将来看到的,跟经上讲的也是一样,那就是真的极乐世界,不会走错路。
还有第二种说法,「不由造作」,这叫根本。根本不是造作的,根本是自然的。是造作的就不自然,什么造作?我们起个念头。我读这个经,我有个讲法,这讲法怎么样?这讲法是你念头,这不自然。这是你的妄想、是你的杂念,这不是真的。自以为是,你在起心动念里头生的,自以为是;要不起心不动念,那叫自然。自然而然,豁然开悟,没有起心动念,在这个里头开悟的。我们读这段经,读不懂,看注解也看不懂,很不容易体会,怎么办?古大德有教我们一个方法,念,你就念这一段,念上一千遍,其义自见,豁然顿悟,这里头的意思完全通达明了了。这得受用,为什么?真的摸到了,假的就放手了;如果假的不放手,真的摸不到,这个道理要懂。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在哪里?假的不肯放手。你有什么毛病?就这个病,除这个病之外,没有第二种病。不知道是假的,这个话是真的。我们读了这个经,听了黄念老居士的注解,他人不在了,文字留在这里,我们看明白了,我们有一点体会,怎么入门?把假的放下,就入门了,就这么一招。假的不放下,是永远不入门。放下之后,不定在什么时候,不定在什么处所,豁然开悟。有因缘,各人不相同,悟了就相同。
这悟了什么现象?「了知万法尽在自心」。所以说他是谁?是我;那棵树是什么?那树也是我,那草也是我,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是我。六道凡夫看到这种情形:这人有问题,神经有问题,是不是神经病,怎么胡说八道。所以说真话是胡说八道,说假话人家说你说得很好,说得不错。所以现在,真人对这些假人也说假话,他才懂。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让他欢欢喜喜。他要入这个境界,那难之难矣!你不能跟他讲,你跟他讲那是胡说八道,哪有这种道理?
确实,了知万法尽在自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后头这句话很重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心在法的里头,法在心里。心了不可得,法也了不可得,是一不是二。所以「顿见真如自性,自心自性即是根本。故云自然之有根本」。所以根本,不要去找,自然的,不找它就现前,愈找找不到。为什么?你去找,那个不自然。所以不能思惟,不能想像,根本就不要放在心上。真正修行人,持戒、断恶不放在心上,恶断了吗?断了,不放在心上;修善,善修了也不放在心上,心上是若无其事。是真的无其事,为什么?相不可得,念头不可得。这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量子力学家对我们最大的利益,就是他用科学仪器观察发现物质现象没有,假的。我相信,现在大家研究念头,因为什么?物质是从念头波动现象产生的幻相,是这么来的,那念头怎么来的?念头还是一个幻相。
《菩萨处胎经》,这里面世尊问弥勒菩萨一句话,这句话就是现在最高的科学。佛问的,心有所念,凡夫起了个念头,这个念头有几个念?有几个相?我们现在知道,心有所念这一念,讲一念,几念?一念。弥勒菩萨回答的是,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每一个念都有相分、都有识,一弹指,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形就是物质,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六根六识,统统有。我们根据弥勒菩萨这个说法,我们一秒钟,有年轻人身体好的,告诉我,他弹指可以弹七次。那就用三百二十兆乘七,得出的数字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这就是妄相,这么快的速度,而且每个相我们连概念都不存在,它太快了。
我们这个眼睛不行,太差劲了。我们坐在高铁上,火车刚刚启动的时候,不到一分钟,看月台上的人一个一个一个很快走了,看到没有?看到了,面貌没看清楚。要什么样的速度才能看清楚?大概二分之一秒,我们面貌看得清楚,知道这是哪个人、那是哪个人。十分之一秒的时候就看不清楚了,只看到一个形相,看不到了,看不清楚。可见得,就在我们眼前有许许多多物质现象我们看不见,怎么看不见?它频率太高,我们这个眼睛不能接受。这些话科学家懂,他天天做实验,天天在显微镜里面真看到许多微细的东西。
所以了知万法尽在自心,顿见真如自性,自心自性就是根本。学大乘教的,这个道理要是不懂,你不得其门而入,永远不得其门而入。故云自然之有根本,自然之有根本是什么?万事万法自然有自性,自然有真心。真心能生能现,万物是所生所现,所生所现是假的,不可得。真心自性也不可得,它是真的,它是真的为什么不可得?它没有形相,你六根缘不到。你见性就缘到了,你完全看到,你没有见性你缘不到,都在你面前。我们睁开眼睛所见的,见到的,有生有灭,还有许多我们睁开眼睛没见到的,就在眼前,这个眼睛就不管事,它就见不到。它见不到根本,有没有根本?不管它见到见不到,统统有根本。
《净名经》(《维摩诘经》)这个经里头说,「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这个即时,没有指定是哪一时哪一刻,没有指定哪一种场合,总是缘分,不定什么时候、不定在哪里,豁然开悟,见到了。禅宗有一部书《五灯会元》,这是禅宗里面的开悟的人他们的报告,古人叫公案。公案就等於说立案了,是事实真相,立案了,不是假的,可以传留给后人做参考,一共有一千七百个人。所以禅宗也很难得,佛法传到中国将近两千年,在中国开悟的有一千七百人。这一千七百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一般讲圣人。大悟是贤人,大彻大悟是圣人,在印度叫佛,在中国叫圣。佛教在中国,给中国制造多少圣人,单单禅宗就一千七百个,其他还有教下、还有净土宗,加起来我估计应该有三千人。这对中国的贡献。
现在我们这末法时期,修禅的人不能开悟,学教的人也不能开悟。前辈这些大德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只有修净土,信愿持名,求生极乐,到极乐世界等於大彻大悟。可以这样说,先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的神通、道力跟阿弥陀佛相彷佛,这是受用。在极乐世界真正把见思无明烦恼断掉,那就是你自己修成大彻大悟。极乐世界保证你修成,而且时间很快。在我们这个地方时间很长,要无量劫,要三大阿僧只劫,到极乐世界一生就证得圆满,究竟圆满,一生就成就。所以,净宗的功德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的,无比殊胜的功德。
在我们近代,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你看看他的母亲往生,多潇洒、多自在。把她的女儿找回来,让她女儿看她往生,女儿一真看到了,真相信了,过了两天,带了儿子一起出家去了。妈妈不要劝她,只要表演给她看,这还得了!而且就一句佛号,一声弥陀,圆满成就。所以我们今天晓得,自然中有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现在没有证得不要紧,到极乐世界就证得了。
又《菩萨戒经》里头有句话说:「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这句话,《菩萨戒经》里头说的。我本元自性清净,跟六祖惠能大师讲的一个意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看这里本元自性清净,就是惠能大师讲的第一句话。所以你只要认识自性,你只要见自本性,你就成佛了,成佛不难。可是真正讲到见性,悟心见性,真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说出来大家知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的自心,我们的本性,现在不能现前,它有三种障碍。第一个根本无明。第二个尘沙烦恼,尘沙是比喻,这个烦恼像尘沙一样多。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都是烦恼。再有一个,见思烦恼,就是你看错了,你把这个世界全看错了,全想错了。这叫六道凡夫。
六道凡夫很可怜,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一生到人道,还算不错,你有没有看到畜生道,你想想畜生的样子,它的生活,它的生活环境,然后你再想想饿鬼道,再想想地狱道,就不敢想了。在六道里面,肯定你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久,在人天阿修罗,这叫三善道,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不长,而是在恶道的时间长。为什么?恶念、恶行,堕到恶道,善道是善念、善心、善行。我们想想我们从早到晚这一天,晚上睡觉之前认真反省一下,我起心动念有几个是善念,有几个是恶念,有几个是无记性念?无记性就是不能说善恶,我喝一杯水,这不是善恶,没有善恶。善恶是对自身、对别的众生,有利益是善,有伤害的是恶。为什么伤害人是恶?人是我们自性现出来的,他跟我没有两样,我伤害他就是伤害自己的自性,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理真搞通了,万物一体,自他不二,再不会伤害别人。为什么?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杀人是自杀,毁人是自毁,哪有这种愚痴人!可见得这个知很重要,知什么?知事实真相,这是真知,真知就是见性。
一切法同一个自性,同一个真心,都是这个心现出来的,都是这个心变现出来的,离开这个心,一切法都不成立,都不能存在。这个要认识,这要认识,你会断一切恶,行一切善。你如果再明白一些,有更大的觉悟,善我做,我随缘行善,行了善不把善放在心上,你就成佛了。我常常给人说,说得很简单,很明白,劝导大家,什么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这个念头很微细,自己很多不知道。起心动念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起心动念,实在怎么讲,念念都是起心动念,根本无明。从根本无明里面延伸出来尘沙烦恼,这烦恼像尘沙一样,形容它多,太多了,那是什么?分别。从分别里面又起执著,执著叫见思烦恼。
三种烦恼障碍我们的心性,我们心性不能现前,这三种障碍放下,就见性了。无论你修哪个法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门一定是教你放下见思烦恼,证阿罗汉,小成就;再放下分别,分别是什么?放下尘沙烦恼,这是大悟;再向上,不起心不动念,大彻大悟。不起心不动念,自然中自然相完全明白了。
所以,只要知有便是,有什么?有根本。这个根本是自然的,没有人造作,它没有生灭;不是人家造来的,你造它就有生灭,它没有生灭。没有生灭告诉你,过去无始有它,未来无终也有它,它无始无终,它永远存在,这是真我。真我是什么?佛说了四个字,我们总要很细心去体会,常、乐、我、净。常,不生不灭,这是常。乐,真乐,它没有烦恼,叫乐。乐跟苦是相对立的,它没有苦,就像极乐世界一样,自性是极乐。极乐世界怎么产生的?各个人都是明心见性,各个人都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所以那个世界没苦。我们这个世界有苦,苦从哪来的?苦从无常来的,常的反面是无常,无常是什么?生灭。我们这个身是生灭,心是生灭,起心动念每个念头都是生灭,他怎么不苦?所以佛教我们修行,修什么?修戒定慧。戒是手段,教我们放下,定是功夫,定到一定程度,就是见性,见性是什么?智慧透出来了。智慧从定中透出来的,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现前,智慧现前就是大彻大悟,所有障碍没有了,叫明心见性。所以这个地方有一句,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足证曹山只要知有便是」,便是什么?《心经》上所说的「色即是空」,不但色是空,受想行识都空,能把这些空有都空掉了,自性就现前。所以,只要你知有便是,你就会修行,佛法修行的理念、方法、效果你就全都得到了,妙不可言!瞬间,奇迹就出现,不可思议。知有,万法虽然空,法性不空,万法的相是空的,万法的性不空。我这个身体是空的,不可得,确实,身体的寿命多长?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这个身体,物质的身体,寿命只有这么长。这个灭了,第一个相灭了,第二个微细又出来了。所以这个相,我们在这儿看是相似相续相,可别认真,它不是不生不灭的。它是刹那生灭,这个刹那就是科学家所说的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已经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个这个身相,哪一个相是我?如果每个相都是我,那我就太多了,我太多了,将来成佛要成很多佛,不能成一尊佛,所以有个真我。真心、自性是我,在哪里?就在这个幻身,生灭身的里头,身有生有灭,它不生不灭,生灭跟不生灭和合在一起。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六道众生不知,不知道有真心,不知道有自性,所以他永远在六道里搞轮回,受冤枉苦。
所以这边说,说得好,「只要知有便是,正是佛佛相传之心印。湛愚老人曰,曹山自比六祖,只是得此欛柄。」这曹洞宗祖师,是六祖的学生。他自比六祖,凭什么?就凭只要知有便是,他知道有。便是什么?便是成佛,便是成祖。曹洞宗的祖师。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大段,『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这就讲我们整个宇宙,我们每天早晨起床,晚上睡觉,这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外面的境界,里面的身体,都在那里产生很大的变化。而且,自身的变化,跟外面的变化是同样的。外面的变化真叫无量无边,为什么?它大,大到遍法界虚空界。我们内心起的变化跟外面同样大,不可思议!我们看这一段,「参」,参入、参加,「光光相入」。念念相入,行行相入,起心动念相入,分别执著相入,见思烦恼相入,像光跟光相入,分不出自他。有没有自他?有。我们熄掉一盏灯,这盏灯光就没有了,就晓得这个光没有。点燃一盏灯,这盏灯跟其他的光合在一起,分不出,它入在里头去了。我们跟大宇宙的关系就像这个样子,跟小宇宙的关系也像这样的,小宇宙是原子、电子到微中子,是小宇宙。
「回者回转,周流不息,变化不拘也。」实实在在说,我们举比喻很难讲,佛经上的比喻,极微色,物质最小的,极微色,也叫邻虚尘。这个物质把它打破就没有了,就空了,所以叫邻虚尘,跟虚空隔壁,物质最小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一体。这种参回,参是我中有人,人中有我。我们睁开眼睛,我的眼睛里头有你,你的眼睛里头有我,这是参回。参入回转,回转是它的作用,它没有中断,随著缘在变化。我们细心观察,不难体会,你在电视机里面观察,行,你体会这个意思。你在一面镜子自己照著自己,也行,你在这个里面去体会「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这些手段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缘六尘境界,而且六根互用。
我们现在六根没有办法互用,烦恼习气太浓了。如果能把见思烦恼断掉,佛告诉我们,六种神通现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