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21 14:2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华妙严 于 2018-8-21 21:33 编辑
上糟府运使论增戒书云:‘贪道自龆龀出家、冠年比试获中。洎8落发禀戒、潜心于佛乘十有六载。……然将行古道、必反常情。往往同俦辈以为矫异骇众、而窥伺短失者有矣。……以致彼徒率因行事有所不同、夙怀忿愠;乃乘是增戒之势、以致斗讼。其意无他、直欲以无辜之人、陷于缧绁之中耳。自念与时寡合、一无势援、独力不能加众、厥或枉遭形戮、固无惜于一身、但恐遏绝律风、使无闻于后世耳。’
案:增戒者、因已受之戒未能优胜、再令其重受也。律论并明其法、古德亦有行之者。时人不知、谓为跪异、因致构讼;群见原文。
上书之年、依‘落发禀戒十有六载’之言、而推计之、约在此岁、或前岁。
五年壬戌 三十五岁
六年癸亥 三十六岁
七年甲子 三十七岁
八年乙丑 三十八岁
为义天僧统开讲要义序云:‘高丽王子弘真祐世广智僧统义天、同弟子寿良、航海求法、首登师门、元丰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借馆伴主客学士杨杰就寺请师升座、发扬纲要;义天瞿然避席作礼、请所著书、归辽东摹板流通。’
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三十九岁
二年丁卯 四十岁
台州慈德院重修大殿记云:‘元祐二年仲冬月、予以结界之命、因过是院;而仲元者、具状本末、丐文为记、辞不获已、试复叙云。’
三年戊辰 四十一岁
行宗记序云:‘于是载思载览、随说随钞、弥历岁华、遽盈卷轶;考名责质、搜古评今、俾得利钝以兼资、冀说行而两遂、尤惭寡薄、莫尽玄微、或所未安、以俟来裔!时元祐三年夏安居竟、在东安碧沼兰若绝笔、因题序云。’
四年己巳 四十二岁
五年庚午 四十三岁
六年辛未 四十四岁
七年壬申 四十五岁
八年癸酉 四十六岁
绍圣元年甲戌 四十七岁
临安无量院弥陀像记云:‘元祐八年上元日、集众瞻礼、海渊乃述诚说偈、发大弘誓、真像腹中、是日供五百罗汉、设会饭僧以落之。越明年四月八日、庄严圆备、仪相妙好、辉彩焕发。由是一方之人、得以归向、百世之下、得以流通。……渊闻予属意此道、累以记文为请、遂援亳直书、以塞其命。’
二年乙亥 四十八岁
三年丙子 四十九岁
上权府朝奉论慈愍三藏集书云:‘贫道少小辞亲、冠年从道、寻师务学、负笈横经、于兹三十一腊矣。不料寡薄、谬为师首、在处养徒、晨夕讲训、上酬佛祖开悟之恩、次报王臣存护之德。顷以前任太守王公修撰持遣公符、邀命至此、俾于南寺重建戒坛、方欲纠募豪族、发首兴工。无何、诸师见忌、异论锋起、以谓慈愍集乃贫道自撰、假彼名字、排我宗门;会不知此文得于古藏、编于旧录、不省寡闻、辄怀私忿;以至讼于公府、干我长吏。’
上书之年、依‘少小辞亲……于兹三十一腊矣。’之言、而推计之、约在此岁。
台州顺感院转轮藏记云:‘台城顺感院、石晋天福中郡人胡都使舍宅为之、始名报国;今朝祥符初、改赐今额。师徒继世、甲乙住持、久不得人、寥落滋甚。熙宁十年、郡吏临华、寺僧希湛、相与募缘建转轮经藏、洎法堂僧堂三门钟鼓台房廊厨库等、于兹仅二十年、然犹兴葺未已、所费无虑一千万钱。……故为书其始末、以告同道云。’
作记之年、依‘熙宁十年、……于兹仅二十年。’之语、而推计之、约在此岁。
四年丁丑 五十岁
元符元年戊寅 五十一岁
建明州开元寺戒坛誓文云:‘绍圣五年二月十五日沙门元照谨誓。’
案:哲宗绍圣五年、改为元符元年。
二年己卯 五十二岁
三年庚辰 五十三岁
徽宗建中清国辛巳 五十四岁
崇宁元年壬午 五十五岁
二年癸未 五十六岁
三年甲申 五十七岁
四年乙酉 五十八岁
五年丙戌 五十九岁
大观元年丁亥 六十岁
越州龙泉寺弥陀宝阁记云:‘越州余姚疽泉寺、经始于东晋咸康中、逮今大观丁亥、凡八百五十载。……大观改元仲秋晦记。’
二年戊子 六十一岁
三年己丑 六十二岁
四年庚寅 六十三岁
政和元年辛卯 六十四岁
授大乘菩萨戒仪云:‘政和元年、岁在辛卯、安居中为众僧录出。’
二年壬辰 六十五岁
三年癸巳 六十六岁
四年甲午 六十七岁
五年乙未 六十八岁
六年丙申 六十九岁
大小乘论云:‘律师临终口授、门弟子守倾执笔。’
本传云:‘政和六年秋九月一日、集众讽普贤行愿品、跌坐而化;湖上渔人、皆闻天乐声。寿六十九岁、僧腊五十一夏。葬于寺之西北、谧曰大智、塔曰戒光。’
弘公律师撰大智律祖年谱、缮清至三十五岁、乃竟生西;以下但有草稿、写明要事、附记出处。展读兴悲、历经三载、同学一再怂恿、谨依原稿录出、俾成其全。噫!蝇附骥尾、终有未安、同道辱教,为幸甚焉!
辛卯前安居日雪峰寺二埋谨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