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素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15 13:16
  • 36

    主题

    44

    帖子

    9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08:1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佛教虽然只是少数人信仰,但佛教里的有关饮食上的学问倒值得人们学习和探讨。例如“过午不食”与“素食”。

    过午不食又作“持午”、“不非时食”、“不过中食”。据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人必须在规定之时间内进食。此段时间即从早晨以迄中午。凡超过中午之时限而进食者,称为非时食,为戒律所不许。此等习惯,称为过午不食。其制戒之因缘,据《四分律》卷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载,迦留陀夷比丘于傍晚时入罗阅城乞食,由于光线不明,一孕妇疑为鬼魅,惊吓堕娠,佛陀乃制此戒。



    过午不食

    另一说,因为在佛教里,午时前乃供佛所需,午时后则供鬼神所要了。因此,在东南亚地区,佛教信徒们每日只食两餐,即早上起床后的一餐和中午十二点钟的一餐,过了中午一点他们就不再进食了。而在我国汉族地区,僧侣们除了诵经和料理佛事之外还要农禅并举,耕种劳作,所以他们晚上还得吃点东西,即少食。不过,这时的晚餐被称之为“药食”,此名称意在提醒出家人,不能贪恋食物,晚餐只能当做疗饥的药来吃。尽管如此,在汉地寺院的僧尼中,持过午不食戒的仍不少。信佛教的在家居士们,如果持八关斋戒,也必须一月内至少有一天过午不食。

    实质上,所谓的一日三餐,只是人们的一个习惯。人们开始体验只吃两餐,想必会有些难受,但过了一段时间,心理和生理逐步调整过来,到那时,也就不会觉得很饿了。不仅如此,从医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少食和短时间不食,也是有利于人的健康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机体代谢中最旺盛的器官,其耗氧量是整个身体的20%左右。倘若我们吃了过多的食物,大量的氧就要去消化胃中的食物,由此大脑一旦供氧不足,便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饭饱神虚”。



    因此,孔子在《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庄子·外篇》云:“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黄帝内经》也有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有节,重在不过”。再说,在人体的大、小肠中,都存有大量的渣滓和病菌,如果我们十几个小时内不吃食物,肠中的污物细菌就容易排掉,人体就不易生病。相反,一旦食量过大,必定增加消化和转化功能的负荷,使肠胃、心脏、肝胆等都得不到休息,反而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对在家居士或非佛教信徒而言,虽然没有必要去效法苦行僧们减餐或不食,但试行一下过午不食或少食,对自身健康一定会有很好的帮助。



    素食是一种不食肉、家禽、水产品等动物产品的饮食方式。

    佛陀以“慈爱与乐,悲愍拔苦”的精神对待众生,更为护生而制律戒杀。戒杀即为慈悲精神的实践,所以提倡素食。



    现代社会中,素食者越来越多,素食人群也趋年轻化。素食主义不再是一种宗教和教条,素食者也没有道德优越感,选择素食只是选择了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尊重其他生命、爱护环境、合乎自然规律的饮食习惯,素食已经逐渐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走近佛教》

    ED7B1F30-DAB2-4DD7-A11B-77D369F7D21A.jpeg (35.53 KB, 下载次数: 10)

    ED7B1F30-DAB2-4DD7-A11B-77D369F7D21A.jpe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9 18:27
  • 143

    主题

    263

    帖子

    6853

    积分

    论坛元老

    豆芽菜

    Rank: 8Rank: 8

    积分
    6853
    沙发
    发表于 2018-8-21 11:07: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邪淫有十二害:

      一害“天伦”:男女各有配偶,俗语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是“天”定的伦!即是“天伦”,人怎敢轻易捣乱!犯邪淫,就是乱“天伦”。若乱了“天伦”,不用说,会导致人家夫妇“情义乖离”,甚至“家破人亡!”从另一方面说,他人的“伦”,我去乱了,我便与披毛带尾的禽兽毫无差别!戴帽穿衣的,怎么可以做“披毛带角”的东西所做的事?!

      二害“人节”:妇女一生大事,只重一个“节”字。我乱了他,使她“失节”,瓦破岂能再完?

      三害“名声”:任凭你机密神算,自作聪明,只要犯邪淫,就会“无人不知,臭声远播,供人传笑”,连他的亲戚,也会感到“面无光彩,无颜见人”。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末为”。学佛的人都知道,“人,你可以骗过去,但天地鬼神,无论如何你骗不了他,你起心动念,他全都知道!”聪明人,不可以自欺欺人。

      四害“门风”:犯邪淫,让她失节,这是在羞辱她的父母公婆及兄弟姊妹;是在辱杀她的丈夫,是在殃及她的子孙后代。一家老小,从上到下,耻挂眉额,痛缠心骨!实在是杀了她家“三代”了!

      五害“性命”:犯邪淫,害性命,或妇女因受气而致死;或其夫因难以接受妻子背叛自己的事实,悲愤而死;或夫杀妻;或父杀女;或妇杀夫;或夫杀奸人;或奸人被众打死;与婢女淫乱,时日一久,婢女会忌妒妻子而致死。

      六害“风俗”:邻里乡党中,若有这种“廉耻丧尽,人面兽心”的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将是很大的,足可以伤风败俗。因为“愚人”见到或听到这种人,不但不知其耻,反而把他当做自己寻欢作乐的榜样,甚至于朋比为奸,效仿造做罪业(人家都干,我怕什么?-注)。当然,有这种邪淫恶习的人,将来必定会遭劫难。
      以上六种害,是害他人的;下面六种害,是害自己的。

      七害“心术”:淫念一生,种种恶念都生。如幻想妄取心,贪恋占有心,设计谋取心,忌妒杀害心,牵缠不住,“意念”所造“淫恶业”最重!将来果报,不堪设想。

      八害“阴骘”。阴骘,是阴德。一个人,有大阴德,才会有大福报!这是天理,这是因果,这是天道。邪淫,是违背天道而行事,悖逆天理而造业。悖天理行事的结果就是折损自己的“阴德”。所谓“败德丧行”,丧行是因,败德是果;换句话说,邪淫是因,损“阴德”是果。阴德即损,福报随减,且随“恶业”业力的牵引而堕入三恶道。世人当警惕!

      九害“名利”:《太上感应篇》上说,天上“三台北斗”神君,身中三尸诸神,家中所供宠神,随时随处不离自己,以监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语造做。哪有夜深人静,胡作非为而上天不知道的道理?且看历代淫祸福善的果报实案,如,李登犯邪淫,被削去了状元和宰相之名位;再看,江苏宜兴某木材商犯了邪淫,黑虎衔走了他的头。至于其他的案例,如,命该富贵而居贫贱的,福分浅薄而造邪淫更加狼狈不堪的,等等,比比皆是。

      十害“寿命”:鬼神削夺人的寿命,以“淫恶”为最,一般成“惊恐死”,“劳痵死”,“恶疮死”等等。其实,“好色必早年夭折”的真正道理是:常生淫心,则欲火焚烧,致“气血耗,精神竭,骨髓枯”。

      十一害“祖辈”:祖辈相传的血脉,抛在“淫女荡妇”那里,这是最不孝之行为。不但自己一生的福分遭到削减,甚至削尽,而且由此而遭到“败家声,绝祭祀”的果报,令阴间的祖先,因无后人祭祀而作饿死鬼,他们能不愤恨致极吗?

      十二害“妻子”:佛经说:“无有子息,乱人妻故;妻女淫乱,乱人室女故”。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把妻女拿去还债,又绝了后嗣(代),这样的果报,“善书中”举不胜举。试看,已故去的淫人,个个得了这样的果报。由此便知,还活在世间的淫人,个个会得这样的果报。

      以上十二害,都是从“格言”和“因果报应”的实案中总结出来的。静心观察当今世界,现代社会,垦愿一切有缘人,一切不愿意毁坏自己和伤害社会的人,务必要把“淫祸欲患”认识清楚,切记不要“临时迷昧”。~~转自《寿康宝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