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17 16:59:37
|
只看该作者
复次以何义故说此譬喻。不为绮语不为非时。所以者何。为欲增广佛法甚深义故。为欲显示因缘理故。作是种种众多方喻。言王城者。喻于三有。三有城中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毁骂恶名持戒破戒。如是种种无量诸苦不可称计。烦恼灾疫丧失善根。菩萨悲愍犹如母牛念于犊子。而为众生作真亲友。坚誓勇猛救济一切。善知生死结习因果。善能晓了法以非法。具足四摄成就一乘。大心众生观察五道轮转受苦。常为四大毒蛇五阴怨贼六入空聚。爱诈亲善愚痴五欲计我我所之所侵害。是诸众生烦恼所缚。云何今者而不拔济。菩萨思惟如是事已。从宫殿起即便出家。被精进铠四摄神咒而自拥护。身念良药以自涂体。忍辱功德以为矛盾。无量劫中所修智慧犹如利剑。专心正念如王大道。坐道场时观察一切世间苦原。发大弘誓必拔其本。此苦原者。逼切众生为大苦恼众患之首。九十六种愚痴所弊。不识生老病死过患之源。菩萨尔时以正观察见老病死无量苦患。解是...(第1362部~无明罗刹经一卷)
...悲愍犹如母牛念于犊子。而为众生作真亲友。坚誓勇猛救济一切。善知生死结习因果。善能晓了法以非法。具足四摄成就一乘。大心众生观察五道轮转受苦。常为四大毒蛇五阴怨贼六入空聚。爱诈亲善愚痴五欲计我我所之所侵害。是诸众生烦恼所缚。云何今者而不拔济。菩萨思惟如是事已。从宫殿起即便出家。被精进铠四摄神咒而自拥护。身念良药以自涂体。忍辱功德以为矛盾。无量劫中所修智慧犹如利剑。专心正念如王大道。坐道场时观察一切世间苦原。发大弘誓必拔其本。此苦原者。逼切众生为大苦恼众患之首。九十六种愚痴所弊。不识生老病死过患之源。菩萨尔时以正观察见老病死无量苦患。解是义已即问老言。汝名为谁。老即答言。我名为老。菩萨问言。汝何所老。老答言。而我老者能老三界。菩萨问言。更何所作。老答言。我无所作。菩萨言。汝为爱乐而作饥俭。汝怀忆念犹如野象蹋芭蕉林尽皆摧碎。汝是旷野悬远崄路。能灭六根喜乐之乐能坏壮色如雹害花移徙盛力。能使消灭干竭六情。云何而言我无所作。老答言。此事实尔。菩萨言。老者二字三界都闻不解其义。老复言曰。汝今真实究尽知我。菩萨问曰。彼第二者为是谁耶。老...(第1362部~无明罗刹经一卷)
...用此五根而请于我。爱答言。我以色香味触而请于汝。菩萨言。汝今乃以香美毒果请于我耶。爱答言。云何言毒。菩萨言。此五欲者。譬如以羊掷置火中。又如盲人堕于深坑。违离解脱闭涅槃门。有智之人乃至梦中尚离五欲况复觉时。爱答言。诸天五欲可不胜耶。菩萨言。亦如幻梦有孙陀罗天女端正如日乘天。宫殿音乐自恣。福尽命终还堕地狱岂非欺诳。爱答言。汝今若嫌欲界之事。色界诸天岂非乐也。彼色界中安止禅定少于过患。菩萨言。彼色界中苦患之事我悉知之。爱答言。汝今云何能观察知。菩萨言。虽得禅定生于梵世福尽命终堕三恶道。譬如烧炙还冷水洒。众生薄福轮回受苦。爱答言。如汝所解最上有顶汝心鄙贱同于刍草。菩萨问言。何名有顶。爱答言。四无色界名之有顶。菩萨问言。四无色界有何体相。爱答言。彼无色中所有诸天能定寿命八万大劫。菩萨问言。彼大劫尽更受何等。爱答言。八万劫尽名之为终。菩萨言。呜呼怪哉。观于欲界苦恼无量。观察色界体性必坏。至四无色不免于死。世界之中乐少苦多甚可哀愍。爱答言。汝今若欲出我境界。更复何处欲求于乐。菩萨问言。汝之境界为在何处。爱答言。一切有为是我境界。菩萨言。一切有为死得自在是汝境界。我今超过有为境界。死所不到永离死处。无爱离别怨憎会处。无生老病忧悲恼处。五阴尽处五根灭处一切诸根无所用处。一切智赞出甘露处。如此之处岂不名为出汝境界。爱闻是已大笑而言。毗输蜜多罗婆吒如是等无量大仙。皆...(第1362部~无明罗刹经一卷)
...爱答言。汝今云何能观察知。菩萨言。虽得禅定生于梵世福尽命终堕三恶道。譬如烧炙还冷水洒。众生薄福轮回受苦。爱答言。如汝所解最上有顶汝心鄙贱同于刍草。菩萨问言。何名有顶。爱答言。四无色界名之有顶。菩萨问言。四无色界有何体相。爱答言。彼无色中所有诸天能定寿命八万大劫。菩萨问言。彼大劫尽更受何等。爱答言。八万劫尽名之为终。菩萨言。呜呼怪哉。观于欲界苦恼无量。观察色界体性必坏。至四无色不免于死。世界之中乐少苦多甚可哀愍。爱答言。汝今若欲出我境界。更复何处欲求于乐。菩萨问言。汝之境界为在何处。爱答言。一切有为是我境界。菩萨言。一切有为死得自在是汝境界。我今超过有为境界。死所不到永离死处。无爱离别怨憎会处。无生老病忧悲恼处。五阴尽处五根灭处一切诸根无所用处。一切智赞出甘露处。如此之处岂不名为出汝境界。爱闻是已大笑而言。毗输蜜多罗婆吒如是等无量大仙。皆有是语未见得者。菩萨言。彼虽欲求不知方便。爱答曰。汝于...(第1362部~无明罗刹经一卷)
...。我今超过有为境界。死所不到永离死处。无爱离别怨憎会处。无生老病忧悲恼处。五阴尽处五根灭处一切诸根无所用处。一切智赞出甘露处。如此之处岂不名为出汝境界。爱闻是已大笑而言。毗输蜜多罗婆吒如是等无量大仙。皆有是语未见得者。菩萨言。彼虽欲求不知方便。爱答曰。汝于今者有何方便。菩萨言汝今当舍诳惑众生诸大憍慢。我今拔汝譬如大象拔于小草。爱答言。善哉大心众生我依于受应先取受。菩萨言。我今谛观一切有生。咸皆怖畏苦之体相。诸根驰动悕求于乐。乐不自在由他而有乐。是诈伪暂有之法。凡愚之人虽数得乐情无厌足。乐为放逸能劫诸根幻惑人心。坠陷凡夫如蝇堕蜜。得味甚寡所失甚多。不别好丑见便生爱。如以苏油注于大火炽炎倍增。爱且小住待我擒受乃当治汝。汝之与受过各正等俱当罪汝。爱答言。净饭王子汝虽自强欲有此意恐不禁我。何以故。往昔劫初有大仙人黄头之等。出于好时寿八万岁。道德深厚尚自不能亏损于我。况汝末恶之世寿命短促不满百年。菩...(第1362部~无明罗刹经一卷)
...
忧恼诤讼皆灭除 勇猛辩才人称赞
调伏诸根而策勤 一切庄严众所敬
若人修诸佛像等 远离过失得生天
富贵端严众所钦 一切福德皆具足
破损塔庙若重修 彼人无病身圆满
一切世间可爱果 种种随心皆具足
若造佛像及佛塔 形量至小如麦粒
不唯天上与人间 决定为王受快乐
有色无色生亦尔 富贵无边不可量
当离生老病死苦 究竟菩提佛果圆
若于塔庙安舍利 及画佛像而供养
得彼智光极大地 善逝净妙佛富贵
安住无边众生界 同入平等无相性
若于寂静山峰上 安置佛塔及相轮
形量可如指节许 当生一切人天中
端严大富色力安 后作三十三天子
若人以手开佛塔 当获富贵及具足
身体光洁心柔软 多知性净无嗔恨
若有智者行檀度 施佛涂香及白檀 ...(第1368部~贤圣集伽陀一百颂一卷)
...五)萨婆勃陀婆(去)瑟低(八十六)萨婆勃驮侄瑟耻(二合)低(八十七)泥驮那遨低黎(二合八十八)莎诃(八十九)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修此陀罗尼者。不应分别有为无为。亦不取不着不增不减不成不坏不合不散不生不灭。亦不念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亦不积集摄取诸法。但当思惟诸佛非色非无色非相非无相。菩萨不应同于二乘取佛色身。何以故声闻缘觉。取佛色身庄严之相。光明照曜父母生育饮食长养血肉筋骨四大合成无常变坏苦恼不净为佛色身。菩萨不尔。何以故。如来之身无生相故。普为众生于一切法。以非明照集智资粮。显现法身虚空相无生相。如来法身以无生相而为色蕴。复以无生相甚深之义是一切法体故。然诸菩萨不应非色取如来相。若以非色取如来相便同声闻。谓佛入于寂灭涅槃色身断灭无复更生。菩萨不尔。何以故。如来之身无尽相故。普为众生于一切法。以非明照显现色身。以法作相集福资粮。以如来色身无尽相故。是为无尽色蕴。是故诸法亦无尽相。若...(第1373部~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
...别无学地相应(修妒路)知是智觉。是义彼三地住。见地分别地无学地。彼现是见。问何现。答前未见圣地根力觉宝分别行。是说如浣濯极净衣。本香犹故香。香是后香。花香极香。如是见地净意禅无量。正受增因缘弃。最好香作是分别无学。谓淫怒痴止不有因缘。是无学地。问何见地智。答见地法观未知智(修妒路)法智观智未知智。如是三见地。彼法智观智。是义如医知痈生熟以刀破。是后以指撩摩脉所趣向。令不伤脉然后割广。如是行者淫行为苦无常。等无常行入见苦止结弃。彼二智断耶未断乎。如是行发思惟(未知智亦名耳)如欲界无常。如是色界无色界。彼已思惟智色无色行结弃。如是见苦淫行。利苦界法智。如是观智。如是色无色行未知智如是习三淫行利灭息。是法智息是观智(结正是法智也分别解脱是观智)如是色无色行未知智。如是灭三是道淫行苦。息法智是亦观智。如是色无色行。未知智是道。是道是十二智见地广知(四谛各三十二)问是分别地几智。答分别地。相行种等知(修妒路)相智行智种智。是三智分别地。如上说。问何法相。答相生住坏(修妒路)相名生住坏。彼生谓相应住。次第应坏谓破。问无说益众生涅槃。数为是相众生涅槃。若彼为大过无常数。若不是彼是修妒路过。当如是说有为相生住坏功德增。是何相功德。当为说我相。我相异不异。是不说若异有常。若不异无常。俱...(第1374部~四阿含暮抄解二卷)
...无色住。如是他身念。是中间离淫想。不净解脱三净。青赤黄白花衣为首。因缘发意念住无动。是净解脱(观四色及衣而不着)问是色助。答色助无色以说(修妒路)色弃结发四意住。是有漏是色助福说俱去。问是何灭名。答识为首等相应灭。无漏正受阿罗汉。二弃结婆素跋陀。三法度三[口*蔡]末都(尽也)初功德中间说。
四阿鋡暮抄解第四(三法初功德已竟次说第二恶也)
问已说广功德。功德中间三法度。是何恶名。答恶苦行爱无明(修妒路)苦行爱无明。是略说恶当知。杂恶善行是杂恶是人愚。谓杂恶念如猪不净乐。世间彼前苦行。身口意苦行(修妒路)是恶数。谓初是三身苦行。口苦行。意苦行。苦行恶众生行。是苦行恶念行苦行。问是何身苦行名。答身苦行杀盗淫(修妒路)谓是身苦行。是三杀盗淫愚行知。问我当知身苦行三。是何法杀名。答杀念教行(修妒路)念教行。是三杀说。如是余如身苦行杀。分别三念教行。彼不与取淫愚行因缘。知余口行。问有是是亦不知是何法念名。答念欲作他作喜(修妒路)念名意觉。是三欲作教。作他作喜。如杀虫欲杀。教奴杀他杀称善。欢喜是念。问是教何法。答教处使作听(修妒路)教处使作听。是三教彼处处名。问曰是羊(披罗门云)以是为首。妄语富人欲食(欲严羊欺富人使杀羊祠曰贪自欲食)是教杀处使作名如王处。如杀是辈罔杀听之名。如或处贵来。问我有怨家娆我。我当报怨。答听是三处作...(第1374部~四阿含暮抄解二卷)
...灭至竟清凉行难坏难行无尽。如是功德具足成法。珍宝僧者已说。乃至声闻。一切是亦珍宝施得广果报。用世尊语无上福田。得世尊难无能坏不相违戾。如是功德。具足成僧珍宝。此疑是疑智。问云何谛。答谛者俗数相第一义。(修妒路)俗数谛相谛第一义谛(此中说无解解在下正受无首也)所谓疑是疑智。正受四解脱二观处(地水观也四色观四无色定观并十想也)二直无漏前五想(取十漏之前五)第二第八解脱。谓彼知界正受此非持功德。是疑智是苦苦也(重苦者苦而不知苦也)如是习尽道如是。四谛颠倒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有十二行。(颠倒疑也)如疑智受义亦尔(欲恚慢爱之三也)无智邪智义邪见此别苦行说。彼见摸受己身身内受见苦也。三界戒摸苦道(疑邪无智无明三也邪戒摸习)积聚说婆三跋陀二法。次二内受三度尽。(内受是第二之三竟法名也。爱三无明三六使也。故结九十八)
四阿含暮抄解第七(首三法之三也)
问已说功德亦说恶。云何依名。答依阴界处(修妒路也)阴界处者是名依此相。依是故依依立。是义阴者界者处者。此众生依作相应功德及恶。故是依功德恶可知。问云何阴名。答阴者色行智(修妒路)色行智是阴可知。阴积聚束是一义。此青黄赤白一长短...(第1374部~四阿含暮抄解二卷)
...密意而不许 为显涌出菩萨故
归命如来寿量品 佛已成道无边劫
为治狂子现涅槃 常住灵山而不灭
归命分别功德品 无数微尘菩萨众
闻佛宣说寿无量 各超地位证菩提
归命随喜功德品 校量世出世间福
若闻此经一句偈 超彼速证无上道
归命法师功德品 若能受持此经典
于现父母所生身 获得神通净六根
归命不轻菩萨品 往昔难行苦行业
得闻此经增寿命 度脱无量无边众
归命如来神力品 佛现广长之舌相
犹豫不信令净信 见是瑞相获佛道
归命最后嘱累品 如来付嘱诸菩萨
当于未来末法时 流通宣说无吝惜
归命药王本事品 为求法故并三昧
烧身供养净明佛 难遇经王表殷重
归命妙音菩萨品 从彼佛刹来此土
而听妙法莲华经 既闻本已还本国
归命观...(第1381部~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百千瑜伽中 金刚大师说
圣曼殊童子 五字秘密法
修此三昧者 疾入诸佛慧
能以凡夫身 见成就佛身
此法最秘密 大师口传授
应被精进铠 依法不依人
如来法无二 净信者所得
犹如普注雨 沃土先滋长
世尊所密教 智者宜修习
众生性狭劣 迷入三有苦
虽闻胜上法 不生勇进意
智者生悲愍 为此求先觉
犹如近宝山 智人往采掇
愚者知不往 长日受众苦
若有闻此法 即知最胜路
住于大愿者 如是人堪学
若有闻此法 悚栗深悲喜
涕泣身毛竖 如是人堪学
若有闻此法 一心即不乱
诸根净适悦 如是人堪学
若有闻此法 随得禅悦味
即不乐世乐 如是人堪学
若有闻此法 不待时与日
不求具足法 唯以心直进
不于诸供具 作求不得苦
善知法供养 如是...(第1398部~五字陀罗尼颂一卷)
... 愚者知不往 长日受众苦
若有闻此法 即知最胜路
住于大愿者 如是人堪学
若有闻此法 悚栗深悲喜
涕泣身毛竖 如是人堪学
若有闻此法 一心即不乱
诸根净适悦 如是人堪学
若有闻此法 随得禅悦味
即不乐世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