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16 20:57:11
|
只看该作者
感动得流泪!
她说:「师父!我什么都满足了。过去,我总觉得人生缺少了什么,永远有不能填满的感觉;然而今天,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她接着说:「我儿子有这分爱父亲的善心,身为母亲的我,怎能不如孩子呢?我要用我儿子的名义捐出三十万元。」
后来这位妈妈到美国学医,希望将来学成,能为病苦的众生服务。她在留学期间利用时间打工,以筹足她当初发心捐献的三十万元。
她写给儿子的信中说道:「妈妈没有打越洋电话给你,忍着没有听到你的声音,是想节省电话费捐给『慈济』。虽然我们的时空距离隔得那么遥远,但心却是牢牢地连在一起。孩子!你要体谅妈妈!」
我们可以想象:她初到美国,人地生疏、举目无亲,生活一定非常艰苦,然而她却能克服思念爱子之心,将私情升华起来,化为奉献的大爱长情,实在令人感动!
老人的斧头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佛经上有一则譬喻故事:
有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一生贫困,只靠伐木来维持生活,手中的斧头已经跟随他几十年。
有一天,一位从外地来的商人,无意中看见老人手中的斧头时,忽然眼睛一亮!因为他看出这不是一把普通的斧头,而是世间少见的宝物;可惜的是,这把斧头被老人拿去劈薪砍柴,以致磨损了一大截。尽管如此,这位识宝的商人还是对老人说:「老伯,您手中的这把斧头能否卖给我?」
老人说:「怎么可以呢?我这一生都靠这把斧头伐木、劈柴,维持三餐啊!」
商人又说:「那我用一百匹的锦缎和你交换,好吗?」老人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以为商人在和他开玩笑,便不理会他。
商人以为付出的还不够,就说:「老伯,你是不是嫌我给的太少了?那我就付给你两百匹吧!」
老人听了,很生气地说:「我现在正忙着,你却在此纠缠我、浪费我的时间!」
老人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商人看他这么不高兴,以为这种价格仍然不够,就马上改口说:「那五百匹!五百匹好吗?」
老人见他如此认真的态度,于是开始相信自己手中的斧头,能换得五百匹贵重的布,竟然忧伤地哭了起来。
商人以为老人舍不得卖斧头,就安慰他说:「老伯,你不要再哭了!如果这样还不够的话,我再加到一千匹好啦!」
老人听了,呜咽地说:「太多了,实在太多了!只是这几十年来,我竟然不知宝物在我手中,还用它来伐木、砍柴。如今,这么宝贵的东西磨损了大半截,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跑道场
不先培养爱心和耐心,则学佛难成。
有一位佛教徒经常跑道场打佛七,她第一次到精舍时就说:「师父,我今天能来很高兴,差一点就来不成了。」
我问她:「为什么来不成呢?」
她说:「先生不肯让我来。因为几天前,我接连打了两次佛七。回家后,先生责备我不顾家庭,因此不让我出来。」
我说:「妳难道没告诉他吗?是不是家里很忙?」
她说:「家里是做生意的,但是我认为精进比较重要。人生无常,修行这条路不赶快走怎么行?所以,第一次打佛七时,我就不告而别;回去后,先生骂我出门也不说一声。两天之后,我告诉他要到高雄打佛七,先生又骂我家里都还没有整理好又要出去。前两天回到家,两人大吵了一顿!事后我的心情很不好,知道花莲有打佛七的活动,心想来拜拜佛,心情或许会开朗些。」
我说:「对不起!妳来这里拜佛,心情是无法开朗的。因为妳来这里拜佛时,家人正在起烦恼。由于妳的信佛,使全家人反对佛教,他们又会在社会造下多少口业?这都是因为妳没做好家庭主妇的本分,难怪先生会反对妳。」
痛苦与痛快
人在痛苦时会发出呻吟;呻吟是声音,笑也是声音;
呻吟给人忧愁,欢笑却给人欢喜。
有一位从嘉义来的脊椎瘤患者,右手脚已经稍有萎缩了。他在慈济医院办好住院手续后,便和太大到精舍看我。
他说:「几年前,我们就参加『慈济』了。我一直有个愿,希望能来看看『慈济』:这次开刀,正好两愿一次完成。」
他要离开之前,要求我以最简单的一句话,告诉他如何消掉业?
我说:「你要专心。做事业时,就专心做事业;现在生病了,就要专心治疗;有病障来时要欢喜接受。」
他开完刀后,我去医院看他,正问医生:他醒了没?真凑巧,他就在我说话时醒过来了,马上开口说:「师父!您好!阿弥陀佛!」
我问他:「有没有信心?」
他说:「我有信心,我要专心调养!」
前天,我又去病房问他:「开刀后,还痛不痛?」
他说:「还会痛。」
我告诉他:「种苦因就得苦果;种乐因就得乐果。痛有两个字:一个是痛快,另一个是痛苦。你如果要消业,痛就不要苦。如果病了,觉得既痛又苦,你就种了苦因,就会常常痛苦,你应该放开心胸,高兴该来的终于来了!欢喜地接受它,在病中就可得到健康、快乐的果。」
当我再去看他时,问他:「觉得好一点了吗?」
他回答得很有智慧,说:「师父!我很痛快。」
病中的笑容
病申的笑容,恰似乌云散尽后的煦日。
有位二十一岁的女孩,家住中坜,罹患心脏病多年。当她在桃园的医院检查出必须做开刀手术时,即坚持转诊「慈济医院」。她开刀后第四天,我前去探视,只见她精神奕奕地坐在床沿,和照顾她的姊姊谈笑风生,看不出丝毫的病容。
我问:「妳来开心啊?」
「对呀!我来开心。」
「妳开心,我们也『开心』。」
她听了又是一脸的笑意,在旁边的姊姊也欢欣地表示:「看到她笑,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
六尺巷
愚痴者常在心地筑起坚固之墙,禁锢自己;
智慧者却能拆掉这堵墙,让人事更圆融。
古时候有位进士张英,德学深厚,深得皇帝器重。
有一次,他随皇帝巡行四方。隔壁邻居便趁机将两家共享的一墙打掉,将自己的房子扩大了三尺。进士的儿子无法制止,只好写信请父亲回家处理。
张英看过儿子的来信以后,并没有动身回乡,只写了一首诗寄给儿子: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儿子收到信后,就不再追究。这位邻居辗转得知张英写了这样的信,心生惭愧!不但退还原来的三尺土地,还自动退了三尺。
张英回乡后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愿收回自己应得的三尺土地,于是成了邻里皆知的「六尺巷」。
手术枱上的诵经声
身病心不病,苦时能舍苦,痛时能舍痛,自然无痛苦。
有一位委员的妈妈患了乳癌,来慈济医院就医。
她开完刀隔天,我去医院探视。当病房的门打开时,没看到病人在床上,原来她坐在窗户旁的椅子上。
我说:「妳昨天才开刀,怎么现在就坐起来了?」
她说:「我不觉得不舒服啊!昨天要进开刀房时,就一直听到精舍诵经的声音;醒来时,手术已经完成了,且身体也不觉得痛,晚上我就自己上厕所了。这里的医师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很有爱心。」
我说:「精舍和医院距离十二公里,精舍的诵经声,妳竟能听得了了分明而忘记手术之痛,这是妳的诚心感应啊!」
再生缘
原谅别人是美德,原谅自己是损德。
多原谅别人一次,就多一分福。
多年前的某一天,母亲打电话到花莲,告诉我一件令她非常伤心的事——我的小弟在军中被人失手打死了。母亲问我该怎么办?
当时,我很冷静地安慰母亲:
「弟弟已经走了,再做任何举动也无法起死回生。佛教讲因果,若非过去世中有某种冤业,今生就不会遇上这种境况。您应该转换心态,为那个失手杀人者的母亲着想,她的心情一定比您更痛苦!因为她的心里除了万分愧疚之外,更害怕她的孩子会遭到严厉的处置。她孩子的命运正操纵在您的手中;只要您一念慈悲,设法替那个孩子脱罪,就可以放他一条生路。弟弟已经过世,您要以佛心普爱天下众生,别人的孩子也是您的孩子啊!您一定要护着那个失手错杀您儿子的人。」
母亲接受了我的建议——化悲痛为爱,以德报怨。
在军事法庭上,她告诉法官:「我儿子的精神不太好,可能因此才被误杀,我不恨对方。」
后来,母亲保释对方出狱。母亲这种「化仇为爱」的菩萨心,令对方的父母万分地感激;更给那位年轻人一个自新的机会。
看轻病痛
看重病痛,就是看轻自己;看轻自己,就不得超越。
有一位因肺癌往生的慈济委员,她在未闻佛法以前,一直埋怨自己的遭遇;接触慈济后,常听我说:「病的时候,就要欢喜接受;专心地调养,把痛苦转为痛快。」
她听了我的话,就想:「对呀!同样是痛,为什么不痛得快乐,而要痛得那么辛苦呢?愈是苦,精神上的负担就愈沉重,若能将痛转为快乐,精神就轻松多了。我应该听师父的话。」
后来她的癌细胞开始扩散,但是仍表现得与常人无异;直到往生前两天,才住进医院。她一再告诉家人,不要将她送进加护病房。
她说:「师父说过,来就自由地来,去就自由地去;不要将我送进加护病房,我要你们陪在身边。」就这样,她轻轻松松地走了。
她病危时,女儿从巴西赶回来看她,她还一再提醒女儿要来见我。
她的女儿告诉我:「妈妈再也见不到师父了。」
我说:「十分病,妳妈妈用七分精神来支持,而克制癌细胞的侵袭,使自己有如常人一般,我很安慰!她真的做到不被病所苦,而能病得快乐、病得潇洒!」
诸行无常
信心、毅力和勇气三者俱备,则天下无难事。
佛陀出家历经了三大阿僧祇劫,他的心非常切切。在佛陀《本生经》和《般若经》中,有一段经文描述佛陀过去修行时,身体力行的精神。
在雪山地方,有一位求道者独自隐居在深山中追求真理,但是长时间以来,他的心中仍有一分无法启开的矛盾。虽然如此,他仍然不断地在寻找启开心灵矛盾的方去。
有一天,天帝忽然看到一道毫光从雪山地方直冲天宫。他看到了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天神:「这道毫光是怎么来的呢?」
天神回答:「雪山中有一位真修行者,可能是他的德行之光冲射到天上来。」
天帝听后说:「奇怪?自古以来,娑婆世界虽然出现很多修行人,却都无法长久继续这分恒心,没多久就动摇了初心;就像倒映在水面的明月一样,水动月就破。难道雪山那位修行者,是真心在修行求道吗?」
天神答道:「自古以来,虽然有无量无数的众生发菩提心要修行,却都很快就退了道心。但是这位修行者却不一样;他生生世世都在菩提道中再接再厉,从未退转过。」
天帝听了说:「既然有这么持之有恒的修行者,我就去试试他的求道心。」
天帝说完,就化身到雪山,果然看到这位修行者。那时天将黎明,这位修行者坐在大树下的石头上,诵念着古代圣人所留下来的经文。他正为无法突破矛盾的心灵而感到苦恼之际时,突然听到一股非常柔和清净的声音。他仔细地听,听到很清楚的一句偈文:「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他听了之后,觉得好像有一道光注入他的心灵,长久以来的矛盾苦恼顿时消失了。他发现自己所要追求的法就在这里,心中有如「久旱逢甘霖」般地欢喜!可惜,这句偈文只有一半而已,他想再听下半句,却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他急忙地四处找寻声音的来处,结果发现在深涧中,有阵黑烟向上浮动;不久,就出现了一位面相丑陋的化鬼;他眼大如铜铃,脖子非常细小,却又肚大如鼓。
修行者看到此鬼时,心中一点也不害怕。他想:既然四周都找不到人,那么,刚才的声音一定是这位化鬼发出来的,他既然会得到半段的偈文,一定是过去生中曾接受过圣贤之教。
所以,他很虔诚地说:「大士啊!刚才那半段偈文,是不是从您口中歌颂出来的呢?如果是,请求您再把另外半段偈文教授给我好吗?」
化鬼说:「那句偈文,是从前一位在山中修行的贤者告诉我的。不错,刚才的偈文只是前半段而已,你要我教授另半段当然没问题!但是我很久没吃东西了,肚子很饿!我哪有力气传授你另半段偈文呢?」
修行者回道:「你是肉体饥饿,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而我是精神的饥饿,需要妙法来延续慧命。我愿意以我的身体,来交换另半段偈文。」
化鬼听了之后,同意交换条件,便说出另半段偈文:「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修行者听了非常欢喜,他悟到世间一切都是无常,不管有形无形、是声是色,皆是生灭无常啊!能透彻无常真理,则得自在永恒之乐!
半身闯天下
每个时刻都是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结束;
要紧的是开创新生。
台中有一位贫户,平时做小生意维生。有一天,他被火车辗过下半身,整个下肢都被辗断了,六尺之躯仅剩下三尺,所幸生命保住了。
当时我鼓励他:「人生并非只有两条腿才能走路,世间的道路你才走不到一半,还有一半以上的人生路要走;你今年只有二十八岁,要拿出勇气!只要记住母亲刚生下你的时候,你也一样不会走路。如今不幸遇到意外,应该要有再生的意志,即使少了两条腿,还有两只手。从今天开始训练自己,利用万能的双手去创造未来另一半的人生。」
他流着泪对我说:「师父,我以为我这一生已经残废了。听到师父的话,我立志决不残废!从今天开始,即使我坐不稳,也要将自己绑在轮椅上,利用我的双手抚养两个儿子。」
他真的自立了。虽然不能站起来,他靠卖奖券也维持了一个小康家庭。
一位日本画家的心愿
最有力的人,是被侮辱而能忍得起的人。
能忍辱又不存恶意则受人尊敬,成就一切。
日本有一位名画家,很多人都喜欢他的画;但是他的画却很贵,而且要画之前必须先谈价格。
有一天,一位艺妓来到他的画室对他说:「听说你的画很有名,我想买一幅。」
画家问她:「妳出得起价钱吗?」
她说:「当然!但是,你必须在我指定的场所作画。」画家答道:「看妳出什么样的价钱,我就可以在什么样的场合作画。」
艺妓说:「好!那就请你在三天后,到我家来为我作画吧!」
三天后,这位画家果然依约前往。原来,这位艺妓在当天约了很多社会名流到她的茶馆去,存心要给这位画家难堪!她看到画家来了,就向众人宣布说:「你们看,大家都认为他的画很了不起,可惜是一个要钱不要脸的人。他只值得在我的裙襬作画啊!」
这位画家听了她的讽刺,仍然若无其事地面带笑容说:「请问妳要画在哪里呢?」
艺妓拉起裙子说:「请妳跪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