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8-16 17:48:2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我有很多疑问这位牧师不能给我满意的解答,我说我总得搞清楚了才能受洗,我没有搞清楚我不接受,所以始终没有受洗。我听过阿訇讲《古兰经》,应该不是讲经,是讲圣训,也是讲道,也很好,我也很喜欢。唯独佛教,佛教给我们看到都是超度死人,都是做法会,从来没有听到过佛教里头有讲经的,没听说过。那时中国太大讲经法师太少了,一生没有遇到过,所以认为那是十足的迷信,从来也不碰它。
所以我到台湾之后一心想学哲学,遇到了方东美先生。他很慈悲,对我也很爱护,特别指导我,让我星期天到他家里,他给我上两个小时课,在他的小客厅小圆桌我们面对面他讲给我听。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没有书本,就是面对面,他讲我听。从西方哲学讲到中国哲学,最后讲到印度哲学,他分了几个单元,印度哲学最后讲到佛经哲学。我感到很惊讶,我说佛教不是迷信吗?他说不是的,他说你不懂,佛是大哲学家,我们学哲学,他是大哲学家。这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他说佛是圣哲,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听了这个教训之后对于佛法就重新去认知,这就接近佛教。机会非常好,我在善导寺找到几部佛经找回去看,有个朋友是我们的邻居,看到我看佛经,他很欢喜,他是个佛教徒,他就问我,你需不需要有个内行人指导一下?我说好。难得,没有想到,他介绍我认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对我真是有缘,就教我三年,一直到他往生,也是每个星期两个小时,所以我佛教的根底是章嘉大师给我奠定的。以后的十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学讲经。所以这是缘分,确实是缘分。
你说有人为我算命晚年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是美国洛杉几有个算命的先生,也是虔诚佛教徒,现在这个人在不在我就不知道,很可能不在了,叫翁阳春,在洛杉几的人都知道他,算命确实算得不错。我在洛杉几讲经,他每天都来听,他是个残障,坐轮椅,每天坐轮椅来听经,我对他也非常尊敬。以后慢慢就熟了,他给我算命。他说你是学佛,你要不学佛你早就不在世间了,从你命上来讲,你的命真的过不了四十五岁,你学佛整个改变了,命运改变了。他说我命里头没有财库、没有钱、没有官印,没有官印是你不能做主管,纵然出家了你也做不了住持,住持是总管,是要有官印的,他说你都没有,但是你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那时候我什么影响力也没有,所以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而影响力在哪里?影响力到我们讲经利用这些科学传播的工具,大概是最早我利用录音带,以后录相带。这是最早,在台湾我用这个,我讲经的时候有这么简单的一个设备,这样东西就可以流通了。以后这个方法愈来愈广,到十年前我们利用了网路,全世界能收看,二00三年元旦开始有卫星,这个影响就大!大概这个影响是这么样产生的,是靠现代传播工具把我们讲经扩大了。所以现在讲经都在摄影棚里面,现场没有人听,但是同时用网路传播,所以在全世界网路上看的人太多了;经过后制,也就是把我讲的字幕打在这个影像上,从卫星电视传播出去,这个影响也非常可观。
这确实说明了人能改变命运,改变命运不见得是命中注定,完全看缘分。像了凡先生遇到云谷禅师才改变了命运,他要不遇到云谷禅师他就没有法子,的确受命运主宰;俞净意要是没有遇到灶神他改不了命运,他后半世会非常凄凉困苦,遇到灶神点化他,他真正忏悔,重新改造命运,他成功了,他的成就超过了凡先生。
问:第二个问题,末学从事幼儿教育十五年,深感幼儿早期教育对其一生发展影响深刻。请问,如何办好一所儿童教育机构?
答:最重要的,老师以身作则,你就会办好。如果你这个幼儿园所有的老师都能够百分之百的把弟子规做到,真正落实,员工纵然不能百分之百做到,也要能做到一半。像我们这一年来在安徽庐江汤池办的这个文化教育中心,我们的老师百分之百做到,我们的职员也非常认真学习,差不多做到一半以上,收到的效果很好。
问:第二,老法师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答:我的帮助就是希望你能够到庐江汤池去参观、去学习,我相信对你一定会有帮助。
问:第三个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一个人人欢喜的佛弟子?
答:你问得太好了,我告诉你,《弟子规》、《感应篇》加上四摄法,你肯定受许多人欢喜。四摄法这几天讲得很详细,刚刚讲完,今天上午刚刚讲完十七首偈最后一首,最后结论非常之好。
问:第四个问题,佛学是学问,学佛到底有什么好处?怎样学佛?
答:佛学是大学问。你要问学佛有什么好处?好处太多了,第一个建立、提升自己的品德,第二个真正了解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的关系,这在佛法讲天地鬼神,十法界你能够通达明了。学习佛陀,释迦牟尼佛在世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模范,如果我们能跟他学,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身心自在,烦恼不生,就跟六祖惠能跟五祖所说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说这个好处还得了!世出世间疑难的问题你都能解答。那你要问怎样学佛?先扎根,儒释道三家的根扎稳,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学好了之后学感应篇,感应篇学好了之后学十善业,根扎稳了,然后佛教的经典,无论是大乘、小乘,你选一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兴趣又适合自己程度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一定有成就。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直到往生。这样不为减轻灾难出点力,只顾自己,是否太自私?
答:不自私,为什么?你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个功德天天回向给这个世间苦难众生,这就是自利利他,你所做的会真有效果,真有感应。一般人念佛回向往生力量不大,为什么不大?他是杂心念佛,夹杂的心念佛,所以他就没什么大感应,一心感应大。所以自己得念佛三昧,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世界,帮助世界化解灾难,利益一切众生,可以做到自利利他。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看到佛书、法宝被当作商品贩卖,感到这是无知的众生造下三途恶业,非常难过。请老法师说明佛书的重要。
答:你还是一心念佛,不要为这些事情操心,这些佛书就是被人贩卖也是好事情,为什么?他在流通。各人有各人的因果,他把佛书拿去卖,自己赚一点钱,也把佛法介绍给别人,那怎么不是好事?如果自己生活有困难,他拿一点钱去买这个书也算是供养他,帮助他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你要这样去想你就知道「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我们印送的经书全是结缘品,别人有人拿去卖我并不反对,他担负了流通的使命。只要有人肯买,买的人一定会肯看,你送给他,他未必看,他花钱去买他一定会看,所以是好事,我们不要去计较,不要放在心上。
问:第七个问题,有居士发愿「我这一生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做的一切善事也好,功德也好,统统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和法界众生,只为的是临终那一剎那头脑清醒,念佛往生,然后乘愿再来」,但有位法师说,这也属于「贪」。难道求往生也是贪吗?
答:行,贪也能往生,为什么?带业往生,有贪瞋痴往生品位低,没有贪瞋痴往生品位高。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最难得、最殊胜的就是这个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修其他的法门没有带业的,有贪瞋痴决定不能成就,净宗法门行。但是临终的时候要正念现前,就是一句佛号,不能夹杂贪瞋痴,如果临终的时候夹杂贪瞋痴就不能往生。只要临终的时候信心清净,贪瞋痴伏住了,没有断,不起作用,决定得生。
问:第八个问题,他有两个小题目,曾经遇到两位有特异功能者都说家母在鬼道念佛,而且非常欢喜。请问真的有这些事吗?
答:有可能,但是也说不定,确实有可能。我们很清楚,这些年来我们的念佛堂,甚至于讲经道场,听众很多,也有许多我们肉眼见不到的众生。偶而通过灵媒把讯息告诉我们,那些鬼道、畜生道,还有些仙道,很多众生来听经、来念佛,真有往生的。我们听了很欢喜,但是少数,不多,生天的多,到人间来的也不少,都离开恶道了,可是还留在原地不动的大概还有一半,多数,那就是种善根。总而言之,都有好处,没有坏处。
问:第二个问题,如果在黄纸上画一串念珠,烧给母亲,请问她会收到吗?
答:如果她在鬼道的话能收得到。
问:下面一个问题,读诵《地藏经》后,夜晚作梦全是亡者,请问应该继续读诵吗?
答:应该继续,你梦到的都是跟你有缘的,换句话说,也是求你超度的。所以你不要害怕,可以跟他们一起共修,同成佛道。
问:底下一个问题,他说请问「带业往生」,「业」是否属有情众生?末学的理解是,我们在念佛诵经时,「业」也和我们一起修,只是我们成就,「业」才能一起得度,同生极乐世界。
答:你把这个业好像看作是个有形体的众生一样,我看你这个语气。业不是这个解释,你这个说法有点像众生附体,众生附体确实可以跟他一起共修,这种情形我们也曾经多次遇到过。好像在不久之前在香港就在我们自己这个道场,有一个附体的同修,她身上有一百二十多个众生,非常痛苦。她也是念佛跟他们一起修,可是有些接受,还有一些不接受,不接受就扰乱,所以她的思想非常混乱,精神意志不集中,很痛苦。于是我们才晓得附体的众生有时候不是一个、二个,会有几百个,这很恐怖。所以这不是业,当然这是不善的业造成这么多冤亲债主。
这个业的范围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业是造作,譬如说自私自利,这是业,贪求名闻利养是业,希望得到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是业,这些是烦恼、习气,业是指这些。所以业不是有情众生,有情众生那是你的冤亲债主,跟这个业不一样。冤亲债主要是附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不能往生,为什么?他是个累赘,除非他也修成了,也念阿弥陀佛也求生,你们一起去,这很不容易。如果他是来讨命的,他是来讨债的,他不想学佛,你的功夫成就了,他也去不了。又何况只要有这些冤亲债主附在身上,你的功夫不能成就,他是你念佛诵经的一个障碍,必须要他离开。
凡是遇到这个事情应当跟他谈条件,要好好的劝导他,绝大多数他肯听,肯接受劝导。为什么?冤冤相报,彼此双方痛苦,生生世世不断,所以觉悟了,算了,不要再计较了,可以谈条件,我们或者是诵经,或者是念佛。诵经,我们诵多少部,譬如说我们诵一千部《弥陀经》,一万部《弥陀经》,他接受了,他离开了;或者是给你念十万声佛号,一百万声佛号,专门给你念的,有时候他也能接受他就走了,所以这个要调解。这个业是自己的烦恼习气,带业是带这个,妄想分别执着,一般大乘教里面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是带这个东西,这叫做带业往生。
问:底下一个问题,莲池大师说至诚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至诚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果然能做到至诚,他下面有两个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念佛人念佛的佛号声累积次数愈多灭罪就愈多,或者说个人业障消除的也愈多?
答:不见得,至诚两个字很不容易做到,至诚是什么?菩提心、真心。真心来念佛,你讲的没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还不到至诚。至诚里头当然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至诚比这个高,这是最低的功夫。念佛能做到这样,功夫成片,就是念佛三昧最低级的你可以得到,得到这个你就有把握往生。但是至诚那个高了,如果真的到至诚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凡圣同居土,也不是带业往生,业都没有了,全消完了,生实报庄严土,至诚心是大菩提心。我们讲堂两边的对联你看到了,至诚心里面有什么?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有慈悲,至诚是体,菩提心之体,下面这四个是菩提心起用,这个心一发你就超越十法界,为什么?法身菩萨。那个境界是《金刚经》的境界、是《大乘起信论》的境界,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至诚心简单跟诸位说,没有念头,你能不能做到?我们眼见耳闻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至诚就没有了。从起心动念就生分别,从分别生执着,虽然有次第,但是速度太快,好像是同时发生的,实际上不同时,它确实是有先后次第,速度太快。你说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应该都是万分之一秒以上,说真格的,我的体会当中,应该是万万分之一秒,我们没有办法觉察,现在连科学仪器也测不出来,好像是同时都有的,其实有次第。所以佛教我们,这三种烦恼,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佛教我们方法,先断执着,先学着对人、对事、对物我都不执着,还有分别,不要紧,我只要学不执着。我常常讲,不执着分成四分,放下一分,还有三分,放下一分在佛法里面讲须陀洹果;放下一半,放下两分,斯陀含果,二果,小乘二果;再放下三分之一,阿那含果,三果罗汉;最后全放下了,证阿罗汉果,证阿罗汉六道没有了。这还不是至诚心,至诚心里才一分,至诚心三分,你障碍才去掉一分;换句话说,三分至诚心你才透一分,透一分六道就没有了,不容易。
所以执着没有了,于世出世间法统统不执着,念佛往生当然有把握,生哪里?不是生凡圣同居土,是生方便有余土,高人一等。如果再能够把分别断掉,妄想断了一分,你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不一样,上辈往生。所以这里头我们只要相信祖师的话,确实至诚念佛一声真的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是你要注意到那个至诚,如果做不到至诚,念佛当然也灭罪,灭不了这么多。把八十分作四分,一分是二十,那么你执着破一分,须陀洹,须陀洹念佛一声能灭二十亿劫生死重罪,斯陀含念一声佛号能灭四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就这样去算去。我们凡夫没有放下,什么都没放下,能不能灭罪?能灭罪,灭得少,不能灭这么多,这个道理我们想想能想得通。最要紧的还就是这三句话,念佛的时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没有到至诚心,确实能灭罪往生。罪灭不掉不要紧,带业,带到极乐世界再修,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光加持,天天听佛讲经说法,进步的速度非常快,就是凡圣同居土都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要懂得的。《观无量寿佛经》上讲得很详细,你可以去读读,这些问题你就能够理解。
念佛号愈多灭罪就愈多?这个不一定,为什么?你真正能够做到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灭罪确实是多;如果里头有夹杂、有疑惑,断断续续的,这样念佛也消业障。消得不多,一般讲功夫不得力,这个要知道,所以还是要练。那你为什么会有杂念?为什么会有疑惑?为什么会有间断?说老实话,还是执着放不下,果然把执着放下了,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肯定可以做到。所以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教人放下身心世界,你才能做到一心称念。还没有讲至诚,一心,这个功夫就能得力,生凡圣同居土是可以保证的。业障消除真正是讲放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