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8 12:25:44
|
只看该作者
那就是你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过去生中为什么没去?是有一念的情执,或是一念的妄想,或是一念的疑惑障碍了,你没能往生。这一生又遇到了,这一生所遇到的比过去生中还殊胜,为什么?这一生中遇到了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这个缘殊胜。
夏莲公,我相信那不是普通人,亿万人当中难得找到这么一个人。中国现前有十四亿人口,有没有能找到一个像夏莲公那么样的慈悲?这个慈悲心是要度脱释迦牟尼佛往后末法九千年的众生同归极乐净土,这一愿就等於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从哪里下手?为什么这一千多年来,中国净宗很少人学《无量寿经》?什么缘故?因为没有善本。虽然有五种原译本,如五种原译本都读,有一定的困难。现在比较方便,印刷术发达,经典得到容易。上一个世纪,二次大战以前,印刷术,那个时候是铅字排版的时代,算是相当进步了,成本还是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经本流通量少。不是畅销书,这书店里面不肯印,他无法收回成本;就是大家喜欢读的,印这些,不喜欢读的不印,纵然印,数量很少,流通不广。今天印刷术发达,书店里头,印一部《四库全书》他都替你印,这多方便。所以我们在今天能够遇到这样殊胜的善本,又得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这是古人无法想像的。古人要是今天跟我们见面,我们把今天这个事情告诉他,他无法相信,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们遇到了。
遇到了能不能成就,关键完全在自己,如果对这个世界有贪恋,有情执,不能放下,这一生虽然念佛,未必能往生。往生,真的,经教上教导的道理不能不明了,经典上所教给我们的方法一定要依教奉行,要真正放下万缘。一只脚不能踏两只船,要想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把娑婆世界的缘断掉,没有丝毫留恋。不要说人间,天上(欲界天、色界天)都不动心,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分。如果不能彻底放下,来生还是要搞六道轮回,等待下一次的缘分。下一次不知道是多长,很可能好几个劫,不是千年万岁。如果你想通了,你知道这个缘分太可贵了,我在这一生当中决定不放弃,一定要真干。
我们希望「善根相续」,自己真正觉悟,真正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太苦了!即使是像海贤老和尚这些人,住世很长久,阿弥陀佛嘱咐的,希望他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给念佛人做个好榜样。我们要问,海贤老和尚念佛九十二年,他对这个世间有没有留恋?跟诸位说,肯定没有。为什么?他在出家之前这个十九年,贫穷饥饿,过得太苦了!他不是生在富贵人家;过去的家庭是个大富人家,到他父亲那一代就没落了,完全没有了,家破人亡。十二岁那一年遇到一个荒年,他父亲做乞丐,到邻县去讨饭,来照顾这些小孩。你说那个生活多可怜,他对这个世间有什么留恋?我们是生活过得太富裕了,舍不得离开。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是王子,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的继承权。世人贪图权力,他有,不要了。放弃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去过什么生活?要饭,乞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去过这个生活,过了一辈子。往生的时候不在房子里头,在树林里面。
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没有例外的,你想成就,统统要放下;你不肯放下,那你就不能成就,你还继续搞六道轮回。过去的社会,每一个县市至少都有一个城隍庙,如果这个县市规模大、人口多,可能有二、三个,一个大的市镇都有一个城隍庙。城隍庙教什么?城隍庙里头有地狱变相图,它那个图不是画的,是塑造的,人看看地狱苦,对六道轮回不会留恋。再能读到《无量寿经》,我们这个会集本好,五种原译本里面,佛所说的全部包括在其中,一句都没漏掉,一个字没有改动,都是五种原译本的经文,真经。看到极乐世界的殊胜,清净庄严,我们会生起向往的心,现在讲移民,这地方好,赶快去。到极乐世界什么都不要带,那个地方一切现成,不要操一点心,丢得干干净净的就去了。你想带去,带去那是垃圾,人家不要的,你只要有东西带去的话,那个关口进不去。舍得干干净净的,那边人欢迎你。换句话说,我们功夫不得力,都是在没有完全放下,没有彻底放下。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对自己警惕的秘诀,就是在佛堂写了个大字,「死」,天天看到这个「死」,提醒自己。他老人家八十岁过世的。我们要有这么高的警觉,天天想到死,什么妄念都没有了,这个世界才能放得下。一切恩怨都没有了,统统抛弃了,心里面只存一尊阿弥陀佛,其他都不要了,这样才能往生。你看这个地方,「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这个善全是取极乐世界,用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代替五浊恶世,这就对了。
「卷末第廿九《愿力宏深品》」里面说,「阿弥陀国长久广大」,长久是时间,无量寿,它永远存在,长久。这个国土长久,人也长久,人也无量寿,而且人是法性身,不是我们这个血肉之身。这血肉是物质,佛经上讲是微尘,微尘就是最小的物质,物质组成的。物质不干净,有染污,还都带著有毒素,有生有灭,法性身就没有,那真是清净平等。我们这个血肉之躯天天要营养,身体在消耗,一秒钟生灭的频率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个频率?这就是我们从吸取饮食造成的能量,它在消耗,到时候就要补充。极乐世界没这个麻烦,不需要,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睡眠是休息。休息频率是不是降低了?没有,频率还是每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的生灭,睡眠也是这个。所以无论是精神现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全都是生灭法,这个我们要知道。
六道轮回是生灭法,十法界是生灭法,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之后,生灭法才没有了。转八识成四智之后是什么?法性身出现了,法性土出现了,我们叫它做净土,一真法界,这个里头没有生灭了,阿赖耶是生灭。所以极乐世界长久广大,广大是空间,空间没有边际;长久是时间,时间没有先后,我们的时间观念、空间观念都是一种幻觉。佛法里面,在《百法明门论》有时分、方分,时分就是时间,方分就是指的空间,四方、四维、上下。这些概念,你看看,佛把它分类,分的类别是二十四个不相应的行法,行法不能说它没有,但是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二十四大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时间的概念、空间的概念都是抽象概念,最好都放下,不要去理会它,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产生的幻相。六道凡夫把它看错了,以为它是真的,我们以为是真的,欲界天也以为是真的,色界天也以为是真的,全都错了。
那个世界「明好快乐」,明是光明,好是没有缺陷,快乐,快乐是不生烦恼;不但不生烦恼,连念头都不生,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都没有。「最为独胜」,独是法界虚空界里头只有这一家,没有第二家,殊胜,一切诸佛都有实报庄严土,没有极乐世界的殊胜,只有极乐世界独胜。为什么说没有它殊胜?极乐世界同居土、方便土不亚於实报土,这太殊胜了!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萨。诸位要知道,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法身大士,实报土是法身大士,它还有有余土(方便土)、同居土,也是法身大士,独胜。这什么原因?「本其为菩萨时」,这个其是指法藏比丘,法藏比丘作菩萨时候,「求道所愿」,他用五劫的时间参访诸佛刹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总结成四十八愿,现在成佛了,四十八愿兑现了,「累德所致」。
「由是可见,上卷是因,本卷是果」,上卷我们看他修因,这一卷里头看到阿弥陀佛证果了。「佛国超逾十方」,这个佛国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超越十方一切诸佛的刹土。「唯因佛愿宏深,恩德无极」,这一句要特别记住,佛愿宏深,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就从这四个字来的。我们今天要怎么办?弥陀四十八愿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像他一样发这四十八愿;他的四十八愿成就了,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融入他的四十八愿。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恩德无极是这个意思。
「第廿九品末」,这底下有几句经文,「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八方上下合起来就是十方,「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无法称说。「故我侪今日,正宜乘阿弥陀佛所施恩德,发愿往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佛在经上劝我们,我们要听得懂,我们要能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意思,阿弥陀佛的愿望。我们对这部经要深信切愿,一定要乘阿弥陀佛所施的恩德,这部经上所说的,他所施的恩德就是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大道场,接引十方跟他同心同愿、同德同行的一切众生,上自等觉菩萨,下到地狱众生。
学佛跟不学佛,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学佛的人烦恼习气很重,造作很多罪业,五逆十恶,像弥陀十八愿所说的,临命终时堕到无间地狱,有没有?有,不但有,很多。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头讲经教学,普度众生,度哪些人?就度这些人。为什么?他阿赖耶识里头有佛法的种子,阿赖耶识里头有净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只要他一回头,认真的认错、忏悔,这一回头,地藏菩萨就把他送到极乐世界去了,地藏菩萨在这里送,阿弥陀佛在那边接,他就去了。如果这一生没有遇到这个法门,造了地狱罪,堕到地狱里头,那就没救了。为什么?他没这个种子。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在现在也不少,我们细心观察都能看到。用什么方法帮助他?用阿弥陀佛名号帮助他。他不相信没关系,我们念阿弥陀佛他听到了,听进去了,我们供养阿弥陀佛的形像他看到了,印入他脑海里面去了;实际上不是脑海,是八识田中,变成种子了,佛种子。因无比殊胜,果报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发心,一定要求生净土,要亲近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就。
下面说,「如第廿三《十方佛赞品》曰」,这里头有四句经文,「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至心是真心。我们今天有回向,天天都做回向,回向效果好像不明显?是的。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到至心,至心是一心,我们依然是三心二意。三心是什么?是阿赖耶、末那、意识,这叫三心。阿赖耶里面的落谢种子,末那的执著,意识的分别,所以叫妄想、分别、执著。阿赖耶是妄想,不断,相续不断,这是十法界的因,它变现出来的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轮回。所以二十四品里面告诉我们一向专念,那个一就是至心,这个太重要了!其他的全是轮回心。这个一心是阿弥陀佛,这是超越轮回的心;我们不是一心,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如果来生还不错的话,到欲界天去了,欲界天的寿命很长。以忉利天来说,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他的寿命多长?一般是一千岁;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千年寿命。咱们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在忉利天五十天。往上面去,愈往上面去时间愈长,夜摩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两百年,寿命两千岁;再上去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寿命多长?四千岁,是他那个地方的四千岁,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弥勒菩萨在兜率天,虚云老和尚也在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的道场,等到他寿命到了,将来要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八相成道,龙华三会,普度众生。他只有三会,规模都很大,办大活动。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示现是三百余会,大大小小的,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讲经教学三百余会。
所以一定要真正回向,那地方太好了,那是我们的老家。有信心,回老家怎么会回不去?烦恼习气是障碍,放下就没有了。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到极乐世界就三种不退转,作阿惟越致菩萨,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阿罗汉证得的;行不退,菩萨证得的;念不退,法身菩萨证得的。得不退转,这一句很重要,你看「随愿皆生,得不退转」,说明每一个往生的人统统都得不退转,就是阿惟越致菩萨。
下面又引「往生正因」,二十五品,这里面教导我们「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这底下说,「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这一句重要。打个佛七,七天七夜,精进佛七,七天七夜不睡觉、不休息,或是十天十夜,乃至一天一夜,不断绝者。年岁大的人体力不是太好,七天七夜受不了,就一天一夜,一个月一次,都是好事情,重要的是佛号不间断。现在方便了,可以用录音机,把念佛的佛号准备好,一天一夜跟著念佛机念,这个功夫得力了。我们晓得宋朝莹珂法师,三天三夜,他把阿弥陀佛念来了。当然,他善根深厚,一时迷惑,造了不少罪业,真正回头,真正忏悔,阿弥陀佛还是不舍弃他,真的现身,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十年好好修,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法师福至心灵,遇到阿弥陀佛是大福报,马上就向阿弥陀佛要求: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去。他的话是真话,真想去,这个世界没有留恋,真放下了。所以阿弥陀佛同意了,告诉他: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他很开心,高兴。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当时带他走,要留三天?三天才能把影响给后世,那度多少人!当时带走没人知道,甚至於还有很多人怀疑,莹珂法师自杀了,会产生怀疑。让他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三天他真走了,大家就相信了,他这一往生度多少人!我们今天看到这个记载都受影响,他度多少人!这是佛的智慧,佛希望大家都知道。所以人在临命终的时候,助念很重要,助念是他的亲人,旁边的亲人,特别是在病重,随时可以走,这个时候,不管他能听不能听,耳边佛号不中断,这样子好。如果没有这个缘分,没有人帮助助念,就用耳机,耳机助念的方法是两个耳塞,用一个塞在他耳朵上,那一个助念的人戴在他自己耳朵上,用同样的声音、同样的速度,帮助他,让他,经上讲的,一天一夜不中断,两天两夜不中断,三天三夜他往生了,这个送往生功德无量。所以念佛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这是第二十五品说的。
「故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乃我等唯一直出生死之宝筏」,筏是船,我们唯一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永远摆脱六道轮回,还脱离十法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佛果觉,作我因心」,阿弥陀佛是佛的果觉,做为我们今天因地心。「直趋究竟」,极乐世界常寂光土,妙觉如来就是究竟,往生到极乐世界,无论你生在哪一土,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品位,总而言之,你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直趋究竟,不转弯的。所以极乐世界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实质上它是平等的,智慧平等、道力平等、神通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跟谁平等?跟等觉菩萨平等,这还得了吗?所以经上这一句「直趋究竟」说得好!不像他方诸佛刹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要很长时间去学习、去证得,极乐世界没有这么麻烦,等级虽然有,他横超,超越了。「自觉觉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