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8-7 13:00:46
|
只看该作者
造恶业没有三恶道,造善业没有三善道,你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了。
那我们这个意是什么?我们的意就是阿弥陀佛,这个关系太大了!意,中国人也叫做心,我的心就是阿弥陀佛,我的意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就是我的意。什么事都可以干,我没有着那一切善恶的意,我只有阿弥陀佛的意,这叫真念佛!你心里头真有佛,无论干什么事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成就了。你看看五十三参代表无量无边的法门,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都去参观,都去访问,都去考察,都去学习,搞清楚、搞明白了,这成就后得智,无所不知。心里头?心里没有。你看最后他「恋德礼辞」,承蒙你的教诲,我感激你。得有感恩的心,有恭敬的心,得谢谢他。后头辞是什么?辞,心里头没有,没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怎么知道的?第一个善知识教他的,第一个善知识是吉祥云比丘,这个出家菩萨他修什么法门?他专修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法门,我们称它作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也叫做佛立三昧,因为修这个法门不可以坐下来,不可以躺着,只可以站着,只可以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五集) 2011/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25 》)
...但是它有相,这个相我们称为自然现象。如果回归自性,这个相没有了,相没有了不生,相存在的时候不灭,不生不灭。都在缘,有缘就显,没有缘它就隐没。隐没的时候不是灭,出现的时候不是生,这个意思很深。「本自具足」,自性什么都没有,但是它什么都能显。什么都没有,不能说它是空,不能说它是无;什么都有,什么都能现,不能说它有,有而非有,空而不空,不好懂!这不是凡夫的境界,凡夫常识里头没有这个概念,但是它是事实真相。
所以「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弥陀身土跟弥陀名号是一不是二,这个意思就更深了,这是事实真相。如果我们要契入这个境界,知道弥陀身土跟名号是一不是二,念名号就是念身土,想身土就是想名号,这叫真念佛,真会念。「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这个话说得多亲切!弥陀的身,弥陀的土是极乐世界,弥陀的名号,是一而三,三而一,国土、佛身、名号,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跟我们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即众生本觉理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自性法身,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我自己是一体。也许同学当中有知道的,夏威夷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病人得了不治之病,就是非常严重,将要死亡,不治之病,他能把他医好。不要用医药,而且医生跟病人不要见面,纵然隔几千里也能够把他医好。只要知道这个人的名字、性别、他得的是什么病,病历,只要这一份病历报告,他就能把他治好。治病的原理就是我们讲的这个道理。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六集) 2011/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26 》)
...世间拉拉杂杂的事情吗?不会了。这一句名号,你肯定一分一秒你都会争取。为什么?无量无边功德,一分一秒都不肯放下。积功累德到哪里去积?无过于持名念佛,这个功德太大了。一天二十四小时去打妄想,造业,造无量无边罪业,念阿弥陀佛就积无量无边功德,你看看你是干哪一样,你是愿意造罪业,还是愿意积累功德,这不就摆在面前!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己,就是自己本觉理性,这才是个真正念佛人。
「又名号即众生之本觉理性,起心念佛,是为始觉。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觉」。你看,我本觉,不是他,不是你,是我本觉,念阿弥陀佛是念自己的本觉。「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我今天觉悟了,我今天明白了,从今天开始我得认真念佛,分秒必争。真念佛的人,你跟他讲话,他什么态度?非常柔和,非常客气,非常谦虚,合掌跟你「阿弥陀佛」,他就应你这句话。你跟他讲多少话,阿弥陀佛。你懂不懂?阿弥陀佛。你不懂吗?阿弥陀佛。懂吗?阿弥陀佛。他就一句阿弥陀佛,这真念佛人,他里头没有杂念。他的形象、他的音声就是在度你,让你看到你自己本觉的形象。本觉的现象就那么可爱,声声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第二个念头,无论你跟他讲多少话,他就一句话回答你。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始觉跟本觉合一,始本不二。始本不二就是自他不二,自是自己,他是阿弥陀佛,我跟阿弥陀佛合起来了,不二。这个法门真是稀有无比!真正懂得的人他就会念,不懂得的人他不会念,念这一句名号被杂念杂进去了,全破坏了,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不是念佛没有效果,是你不会念,是你夹杂着,你心不清净。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净念相继」。我们的心不清净,杂念多,烦恼多,习气多,这句佛号常常念断掉了,不知不觉忘掉了,不能够...(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六集) 2011/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26 》)
...这个地方有。第一个是位不退,位是讲你地位,你是圣人,不会退到凡夫。第二个是行不退,行是菩萨行,就是教化众生。学生难教,叛逆,你还是肯教,还不退心,这个不容易。小乘阿罗汉做不到,如果你不听话,他就不教你。不像菩萨,菩萨你不听话,还想种种方便来诱惑你、来教你,这菩萨慈悲心,阿罗汉缺少这个。所以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你不找他,他来找你;阿罗汉你必须找他,他不会来找你的,这不一样。第三念不退,念念趣向萨婆若海,萨婆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一切种智,就是如来智慧。我们把如来智慧落实,什么是如来智慧?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如来智慧,就是萨婆若海,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念念不舍,真念佛,成佛还是念佛。这个叫三不退。一生成佛,不必等第二世,我们这一生往生,往生跟诸位说,不是人死了就是往生,错了。往生是活着走的,你最后一口气没断,佛来接引你,你看到了,跟佛走了,这个身体不要了,丢下,这样去的。所以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法门,不是第二生。「故往生同居,亦即圆生四土也」。所以,往生到同居土我们凡夫去的,同时具足极乐世界所讲的四土,你生同居等于四土同时都生了。这个也是其他经论、其他诸佛世界上所没有的。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第二「方便有余土」,这给我们介绍西方世界四土,我们看注解。「方便有余土。若人念佛功深」,功是功夫,念佛功夫深,深是什么样子?「以离杂乱之心,专念一句名号...(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八集) 2011/10/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28 》)
...吗?这不得了!多少菩萨羡慕,他们想,想不到,你不想就全得到了,真的不可思议。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这连带的。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得了!我们讲积功累德,要怎样修善积功累德?念这句名号就是积功累德。我要多积一点功德,那我就分秒必争,我分分秒秒都在念阿弥陀佛,这还得了吗?不得了!因为这一句名号,它包括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善法的一个总的纲领。你只抓到它,全部都抓到,不必再去找别的麻烦,心里头就这一句佛号,口里头也是这一句佛号。你看真正念佛的那些老太婆,六、七十岁,一天到晚念着阿弥陀佛,你跟她讲什么话,她都跟你阿弥陀佛,你问她什么,她回答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她没有第二句话。真念佛!那个人真了不起,她在那里教你,你不懂。这个老太婆,你看看好像念呆了,念痴了、迷了。我们用这种心态去看她。她真的在作佛,她教导我们,我们误会,产生误会。她那个形相是表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那个样子,那个样子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她在这个世间表演给我们看,几个人看懂了,几个人会了。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造成的,阿弥陀佛是这样造成的,我现在学阿弥陀佛,也在造极乐世界。我的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一个世界,自他不二。我们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了,还会有别的妄念吗?没有了,还会有别的经教吗?没有了。一切经教全都在这一部《无量寿经》里头,无...(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集) 2011/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0 》)
...,叫法尔如是。如果把教育疏忽了灾难就现前;个人把教育疏忽了,个人的灾难,你不是身体不健康,就是外面麻烦事情很多。
为什么中国古时候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乡里和谐,为什么?教育,家家懂得教育,人人懂得教育。教育把社会治好了,教育把国家、把天下治好了,你说这个东西多重要。教育里头,世出世间所有教育,无过于端正心念,这根本,而端正心念那个方法无过于念阿弥陀佛,这妙绝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把这个法门传给他的父王,这是家里最亲的一个人,无量法门里头的第一法,我们读这段经文要有这个认知。「止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把心就系念在阿弥陀佛上,永远的系念,时时刻刻系念。心里头真有,口里面是次要。心里真有是真念佛,口里有不但自度而且度他,做出念佛的样子给别人看,这是化他,去影响别人。别人看到你很好,你是好人,为什么?你是修行六度十善的,这是个菩萨,菩萨天天念佛求生净土,那净土一定殊胜,要不然菩萨怎么肯这么干?久久就会影响很多人,从一、二个人到十几二十个人,然后到成百、成千、成万,愈影响就愈多。那个影响愈多,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那么多的念佛人,跟自己念佛的心相应。这个一定要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跟自己息息相关,我们完全能接收到,接收到的都是念佛的信息,多好。这是为什么能够定生佛前,定是决定,一点怀疑都没有。
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所有一切不善的习气、不善的念头自然消...(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二集) 20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2 》)
...
释迦牟尼佛又何尝不愿意把娑婆世界变成极乐世界,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佛没有起心动念,这个我们要知道,佛永远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佛是怎么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爱怎么样,随你去,你喜欢行善,好,你看到有天堂;你喜欢造恶,也很好,那有地狱。地狱是消你的罪业,天堂是消你的福报,都是在消业的,有善业、有恶业。佛没有业,善恶业都没有,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干什么都好,你看他的心多自在,决定不受外头境界影响。我们得学这个,学到这个念佛就能专心,就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一切问题决定不在外,就在我自己坚定信心念这句阿弥陀佛得到圆满解决,这种殊胜功德利益到哪去找!所以我们要真信、真愿、真念佛,别想拉杂东西,想一个念头就是造六道三途的罪业,为什么不多念一句佛?古大德劝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有道理!后头还有两句,「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你就证得法身了。所有一切念头都把它打掉、灭掉,不要再有念头了。别人说什么都好,善也好,恶也好,好也好,不好也好,自己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自行化他。我自己这么做,我也就这样子教他,看他自己会不会。他自己真的看会了,听懂了,他觉悟了,他就会跟我一样。他不会,妄想随他去,我们决定不受干扰,这就对了。山西小院这批人,当时医生告诉他还有二、三个月;我们今天医生也在警告我们,我们是马雅预言的那些医生,告诉我们明年十二月二十一号灾难要现前,我们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四集) 201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4 》)
...去跟我不相关,我要去,你不去我去。要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这个比喻在从前管用,在现在不管用了,现在儿子不想母亲,儿子长大不要父母了。不像从前,从前人无论离开家多远,常常想着父母。这个比喻在从前有用,在现在没用。
「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这句话重要。我在打妄想,自己要知道我有罪,我为什么不念佛?为什么妄念相续,佛号不能相续?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生惭愧心,生忏悔心。「以上三事,号为资粮」。好比旅行的时候,古时候旅行,因为没有酒店,没有住宿,所以自己一定要带干粮,要带一点钱财,要带一点干粮,旅途上才能解决问题。「资粮欠缺,便难前进」。我们到极乐世界就这三个条件,真信、真愿、真行,真念佛。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的大圆满,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全看到了,全明白了,再也不会迷惑了,这能不去吗?
「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这三个条件要圆满具足。我们想想,我们现在这三个条件有没有?有。缺不缺?缺。虽有,非常淡薄,敌不过妄念,这是真的。每一天起妄念的时间长,念阿弥陀佛的时间短,起心动念依旧在造六道轮回,依旧在造三途业报,真的在干这些,没有放下。真放下了什么都不牵挂,心上没事,在这个世间过日子,随缘度日,什么都好,丝毫计较都没有了,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念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叫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得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四集) 201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4 》)
...有人印。现在我们把科、注跟经统统会合在一起,这个本子就变成非常完美的本子。有这一部够了,我就到极乐世界,反正法门无量誓愿学,到极乐世界再学,极乐世界有无量寿,有的是寿命,有的是时间,在这时间太短了,有的是精神体力;那边又有好老师,又有好同学,老师是阿弥陀佛、诸佛如来,同学都是大菩萨。我们要这个环境,决定不能放弃,一心一意到极乐世界。
「又看此」,这个此是《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总是佛去世后」,就是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五浊凡夫」,五浊恶世里头的凡夫,「但以遇缘有异」,遇缘不一样,「致令九品差别」。我们今天的缘特胜,问题在哪里?我们的善根福德,善根是真信、真愿,这是善根,福德是真念佛,一向专念,大福报!这个福报在现前能叫你身心安乐、身心健康,你只要真干,你决定得到。真干的人不在我身边,我不知道,她成功了我们才晓得,刘素云居士。像刘素云居士的人有没有?有,还有几个,我晓得,还没见面,都了不起!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真信、真愿、真干,我们在不在一起不相干,没关系。所以在电视上学习,在网络上学习,有人,不是没有人,得真实利益。我们每天分享的时候,我每堂课都非常认真,为什么?真有人在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