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7-30 17:01:26
|
只看该作者
麻烦在此地。为什么听不清楚?没觉悟。我们的真心,真心可贵,清净,平等,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作用我们见到了,但是,我们见到,被这个作用迷了。它能现万法是现的幻相,我们很不幸,把这种虚幻当作真实,而且希望拥有、希望控制它,这个完全错了。所以佛教我们舍离,老师教我们放下,儒家讲格物,格物就是放下,格是格除,把它开除掉,格斗,跟它来一番斗争,要战胜它,伊斯兰讲的圣战,战胜烦恼,战胜习气,这个意思。
物欲放下了,智慧就开了,小慧。小慧很有用处,不是没用处,真的自利利他,那就致知。把格物摆在第一,致知摆在第二,智慧开了。那不是常识,不是知识,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你的意才诚,真诚心才会显出来。每个人都有真诚心,跟佛一样,为什么我们真诚心隐藏了,所用的全是假心,妄心?《大学》讲「诚」讲得很好,什么叫诚,诚意?解释的一句话,「毋自欺」,你不自己欺骗自己就叫诚。由此可知,人为什么要自欺,自欺欺人?自欺是迷惑,是属於妄想,属於根本烦恼,欺骗别人那是造恶业,无非是想自利,不知道利他,不知道他跟自是一不是二。那要智慧,智慧开了,自他不二,万法一如,这真觉悟了。为什么?惠能大师讲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问题不解决了!为什么自他是一体?都是自性现的。谁的自性?自己的自性,自性是一个,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我们自己这个身是它现的,整个宇宙也是它现的。佛家讲的大宇宙,是讲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统统是自性现的。是一不是二!自性称为如,如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妄如其真,真如其妄。到如如,彻底通达明白了,所以才真爱人,真帮助人。佛菩萨以这样的心量普度众生。
世法、佛法,这中国人讲,世法指孔孟,佛法指释迦牟尼,其实,释迦牟尼佛跟孔子、孟子他们所悟的境界是平等的,在佛法说都是佛,都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成佛了,皆大欢喜,讲经说法,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布施欢喜。孔老夫子《论语》上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就是皆大欢喜。这些说法,跟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法介绍给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们想想是不是一样的?说的话不同,意思完全相同。
所以一定要把执著放下,舍离一切执著就是格物,《大学》上这两个字,这个地方,舍离一切执著就是格物。执著放下就开悟了,阿罗汉境界,小悟,菩萨大悟,佛陀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靠什么?靠舍离,不是向外求的。所以大乘教里有一句话说,凡是从门而入的,从外来的都不是真实的,真实的要靠自己觉悟,开悟是真实的。我们所有的功夫都要用在这上,把障碍开悟的统统舍掉,起心动念障碍开悟,分别障碍开悟,执著障碍开悟。这些关系出生最原始的是无明,无明烦恼,从无明生尘沙烦恼,从尘沙生见思烦恼,那我们要断烦恼,我们把它反过来,先断见思,再断尘沙,最后再断无明,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我们现在一定要在舍离执著上下功夫,不再执著了,对人对事对物平等对待。
自性第一德就是爱,从哪里看出来?从母亲对她的婴儿看出来,母亲生小孩,你看她对小孩的爱护,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是天性,没人教她。小孩对母亲的爱,他刚刚生下来,不会说话,他眼睛睁开,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面孔、看他的表情,爱,那个爱是对他母亲。这是大自然的现象,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创造的,不是哪个规定的,不是的。凡是大自然的规律叫道,随顺大自然,不违逆大自然,这叫德。
德,古圣先贤他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能够随顺大自然,表现给我们看的,说给我们听的,教导我们的都是德,我们从德上去证道,回归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就是明明德,明明德的人,哪有不亲民的道理。亲民是亲爱,亲爱万法,民代表一切万法,宗教里头上帝爱世人,体会到这句话,处事待人接物止於至善,用真诚的爱心就是至善。极乐世界如是,明德,亲民,止於至善,到极乐世界全看到了。我们这个世界,古圣先贤的时候有,有过,为什么?那个时候人口少,没有现在人口这么多,生活很单纯,没有这么多复杂,人跟人之间都是用真诚的爱心,现在社会复杂,妄念太多了。
舍离一切执著,我们能不能把看电视这个执著放下?为什么把这个摆在第一?这个东西不知不觉的,带给你很多的麻烦,它不是好东西,只要有它陪伴你,你肯定会学坏了。这里面播出的内容,与伦理道德因果相应的很少,不相应的太多了,这个东西要是看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他就会产生误解,认为电视里面所说的是真的,古圣前贤说的是假的,哪有这种事情,都是骗人的。小朋友受这种教学的薰陶,他从小到大,长大之后问题严重了,与自性相应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佛法里头的戒定慧,他不能接受。那教育教什么?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迷下去。迷到最后的结果,人类文化的毁灭。
现在我们看这个时局就有麻烦,有些国家积极在备战,能不能打起来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能够想得到,我们是想死还是想活?如果想活就不能打仗,如果想死那就同归於尽。让这些有权有势的人去想去。我们今天是无可奈何,佛法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有什么可喜?佛有,佛看到这种形势,一定是教人赶快念佛,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战争爆发,地球毁灭了,有好地方去。逼著你非认真不可,你要不认真,你同归於尽,果报在六道,出不了轮回,太苦了!这是个好机会,逼著我非干不可,不信也要信。
下面这几句话,接著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能舍离,无量功德就现前,真的不是假的。无量功德怎么形成的?自性里头本具的,本来就有。惠能大师给我们很大的贡献,用了很简单的几句话,断除我们的疑惑。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相好,样样都是无量。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外头来的,外面来的不叫功德,自性本有的。我们要求自性本有的,不必向外去求,就对了。要不断的舍离,放下,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你就证得究竟圆满。舍不得放下,永远不能入门,入不了大乘之门,小乘之门可以入,不能彻底放下,证不了小乘的阿罗汉。这是世出世间法完全相同的地方,大圣大贤这样告诉我们。
「以无碍慧」才「解法如如」。解是明白,理解了,法是一切万法,一切万法没有两样,叫如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我们换句话来说,我们眼前所遇的一切现象,跟我们起心动念是一不是二,为什么?先有念头,后有境界。万法从哪里来的?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怎么生的?有念头,起心动念就生了,万法就现前了。由此可知,不起心不动念,万法没有了。没有了,不能说它无;有,万法现前的时候,不能说它有,为什么?这个相是随念头生的,有念头就有形相。要记住。真正记住之后,我们就会选择,我只要好念头,我不要坏念头。再向上提升,好坏念头是一如,就入佛境界,入大乘了。这个好事情。
这个四句,「重明自利之行圆满。此四句以舍离执著为首者,因此实为入道之关键。世尊睹明星而彻悟本心,开口第一句便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是释迦牟尼佛觉悟了,他悟个什么,他全盘说出来了,这一开悟原来看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从哪里看的?从性上看的,就是前面讲的如如。证得了如如,就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同一个自性。佛法里头说的自性,哲学称为本体,宇宙万法的本体找到了。本体它会变成现相,遇到缘它就现相,缘不一样,相就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有十法界,有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下面有天法界、人法界、修罗法界、地狱、饿鬼、畜生,什么样的心就现什么相,相就这么来的。相不是真的,相是如幻,如梦幻泡影,不要当真。真的,就是相是会变的,假相,别去理它,它不碍事,你要去理它,它就碍事,不理它没事。
所以诸佛菩萨跟一切众生,住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环境不一样。中国,说实在的话是个福地,现在人虽然造作不善,过去人造的善多,积的德厚,老祖宗积德,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儿孙沾光。在今天动乱的时候,我们还沾光,为什么?我们受的苦难比一般人要少。这是什么?祖宗之德,我们得受用了,但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人感恩,不知道的人觉得很幸运,这一关我过了,很幸运,他不知道因果,知道因果就好了。
「故知舍离妄想执著,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你看成佛容不容易?只要你放下就成佛了。只要你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天下就太平。我真放下了,他不肯放下,我能够原谅他,不计较他一切过失,他计较我,他不肯放下我。他能不能害我?你要是真放下,他害不了你。为什么?他害我这个身,身是假相,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决定不是我。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身不是我,於是你就敢放下。别人要害我,不能原谅我,要害我,害我随他害。这个身他害了,这件衣服被他撕破了,算了,我到哪里去了?我到天上去了,肯定比这一生的高,念佛人是到极乐世界去了。所以他有没有生死?没有。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这不是自我安慰,不是,事实真相。所以你看这个地方,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只要你肯放下,肯替别人想,就对了。
我们做朋友,要跟菩萨做朋友,要跟罗汉做朋友,这朋友对我们有正面的帮助,有德行的帮助,智慧的帮助,好!如果我们跟六道众生,跟著他们走,跟三善道的人,好,跟善人,不跟恶人,但是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不能不知道。出离六道轮回才算真正成就,没有出来很麻烦!很麻烦!
「无碍慧者,指圆融通达之佛慧」。对於世间一切法、出世法都能够圆融通达,没有障碍,这种智慧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无碍慧。《魏译》本里面叫「无碍智」,意思是一样的。《大集经》里头说:「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这厉害!证无碍慧的人,阿罗汉以上,他确实能知道一切众生过去的事情。阿罗汉是小悟,能知道多少?知道五百世,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他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所以说法契机,你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知道,给你说的,你会觉得好像有这么个印象,很容易接受。菩萨智慧大,能知道无量世,不止五百,那是无量,众生过去、现在、未来全看到。
这里头说出不思议的境界,我们人没办法,科学家也在追求,也在研究。知道过去,知道未来,对自己有大利益,为什么?对於佛法再不怀疑了,完全明了,对佛佩服五体投地。佛真有这个智慧,真有这个德能,真能帮助众生解决问题,而这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净宗,彻底解决问题。禅宗一生成就,能成就的几个人?他为什么不能成就?他放不下。净土宗的成就奇怪,不必放下,能够带业往生。条件很简单,只要你真信,没有疑惑,就三个条件,第一个,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第二个真正想去,极乐世界太好了,非常向往,就想到那里去。第三个老实念佛。有信有愿,再加上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知道,阿弥陀佛就给信息给你,告诉你,你在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到你寿命终了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你去,完全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细心观察现前念佛人往生的,真正往生的,你细心去观察,你就明白了,观察那些业障重的,造罪业深的,他临终最后的一念,确确实实是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最后一念,他就得阿弥陀佛加持,接引往生。你再细心观察他的瑞相,你相信了,全身柔软,面貌如生,非常祥和,给我们做证明。
「又《法华经.化城喻品》: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如来的智慧,知道佛灭度,这个时间很长,佛在某一个世界成佛了,教化众生,缘尽了,佛就灭度了。以及声闻、阿罗汉、菩萨从哪里来,在这个地方示现修行证果,提升他的品位,看到他在此地灭度,到哪一个世界去现身说法,不可思议。
「解法如如。《净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如如是什么?如如是空,如如是同,万法一如,空是从不可得上说的,《般若经》上说得好,「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无所有」,它的体是空,它的相是同,相不一样,同是生灭法,你从有生有灭,就看出来这同,看出它的同,这叫如。万法皆如,万法皆空,是一个意思,是同样一个意思。诸佛如来,六道众生,体都是法性,相都是幻相,没有一个不是幻相,六道是幻相,十法界是幻相,甚至於说实报庄严土也是幻化的相,《金刚经》上说万法皆空,没有说诸佛实报土在外,没说。
诸佛的实报土什么时候不见,真的,它不生不灭,它不是生灭法,但是它有隐,它有现,有缘它现,没有缘它就不见了。不见了,不能说它没有了,现,不能说它有,说有说没有都错了。它为什么会现?因为有菩萨修到明心见性的这个等级,它就现,到这个菩萨他最后一品无明断尽了,他入常寂光了,这个实报土自然就不见了,所以实报土有隐现没有生灭,叫它做真的。佛法这个真跟妄是从这说的,有生灭都叫妄,不生不灭都叫真,极乐世界是不生不灭的。虽然释迦佛为我们说过,阿弥陀佛将来也会般涅盘,他教化众生的缘功德圆满了,阿弥陀佛不见了,观音菩萨就成佛,就接上了。一般人还不知不觉,好像阿弥陀佛融入常寂光了,不见了,观世音菩萨成佛;观世音菩萨将来也有不见的,大势至菩萨成佛;到大势至菩萨成佛的时候,极乐世界真的是不生不灭。所以,十方世界许许多多的众生,为什么喜欢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真的像一般宗教里说,永生。他在阿弥陀佛会下成不了佛,就在观音会下;观音会下成不了佛,他就在大势至会下,在大势至会下决定成佛。这么一个道理,一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
如如是《楞伽经》里面所说的「五法之一」,法相宗所说的。「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法性的理体,用一个如字,如如,来说它。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其深没有底,其广没有边,中国人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是什么?这是法性。一切法都是从自性显现出来,显现得非常奇妙。我们今天讲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最小的找到了,量子力学家找到了,叫微中子。微中子不能再分了,再把它分裂,它没有了,空了。所以佛叫它做邻虚尘,邻是隔邻,虚是虚空,它跟虚空是隔壁。一边有,一边空,空有二边都不可得。有不可得,它没有形相,今天我们讲的物质现象、自然现象、心理现象,它统统没有,它存在,它能现这三种现象。它能现,现的相是幻相,不是真相,那是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