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7-30 13:48:21
|
只看该作者
物质环境,刚才跟诸位说过,物质环境是随着有情众生心态转变的。
【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
这三句明白告诉我们四十八愿怎么来的,是这样子来的。他在听经,他在观察,然后一心选择所欲,这样结成四十八愿。所以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建国的纲领,是阿弥陀佛建造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他统统兑现了。这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到处参观、访问、考察而得来的。我们读了这个经,看到弥陀这种作为,由衷的敬佩,觉得他所做的,拿我们世间人来讲,合情合理合法;现在科学家讲,符合科学的精神、符合科学的方法,这不是迷信。一个美好的环境、事业,确实是要用这种心态才能够圆满的达成。愿有了,等于说蓝图有了、理想有了,下面就是怎样去兑现,如何把它做到。
【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
这一段是讲他修学的经过,他是怎样去建造极乐世界。『精勤求索』,到哪里去求索?就到一切诸佛剎土里面去求,人家哪些是好的,我们要采取,哪些不好的,我们要淘汰。能够从这方面去做,给诸位说,后一代比前一代的一定要殊胜。为什么?前一代不好的确实你都把它改过来,一代比一代殊胜,要改进。我们自己的修学,乃至于发展事业,都要懂得这个道理。
我在台北建一个小道场,我这个小道场就比台中莲社殊胜。为什么?我在台中莲社住了十年,它里头的毛病我都知道,所以我建这个道场把它那些弊病统统革掉,它那里面有的毛病,我都没有。我就知道那个弊病要革掉,所以这个道场比那个要殊胜。不是自己有能力,是看到人家那个蓝图我们照改,就会有进步。阿弥陀佛也就是如此,拿着十方诸佛世界作蓝图、作底本,叫他去改。我现在的教学,现在有几个学生跟着我,我告诉他,你们将来成就要不能超过我,你就不算是我的学生。为什么?整个时代在进步,我的能力能够应付这个时代,底下一个时代我不能应付。你们要应付下面一个时代,你的德学、能力都要在我之上。怎么个学法?把我的东西拿去改进,我这个东西给你作底稿,你拿去改,哪些地方有缺陷的统统把它改过来,有好的东西你再把它补充进去,你的东西就比我高明。
所以我今天的教学不是像一般学校,我讲给他听,不是的。是把我过去所讲的这些录音带交给他,你统统把它写出来,首先把它写成文字,然后上台讲给我听。讲给我听,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在听,听完之后,大家再批评、再改进。所以我还要写书吗?不要写了,为什么?他们将来改的比我的还好。将来这批年轻人训练出来之后,会到温哥华来讲经,虽然年轻,你们不要小看他,他讲得比我好。为什么?他把我这个底版拿去改进了很多。我的教学方法是用这个方法,是念念当中希望他们在德行、在学问都要超过我。我教学我是坐在最后一排,当听众,因为最后一排,他音声不宏亮,我就听不见。不准用扩音器,这是练习,叫他来练讲,我是这样一个教学法。所以教的人很轻松,学的人很辛苦。他一个星期要讲一次给我听,他要写一万多字的讲稿,而且这个讲稿还不断在改,年年改、月月改,这是真正的学习。所以学东西很苦,非常辛苦。这些是在《无量寿经》里头真的教给我们这些原理原则,我们学了马上就用得上。
求索之后,是『恭慎保持』,这个很重要,恭是恭敬,慎是谨慎,小心谨慎不会把它失掉。『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他用五劫的时间来修,修德。所以依报的环境从哪里修?从正报、德行上去修。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德行,从这上修,自然就感得殊胜的依报环境。
【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这是说他修学的时间。在老师那里学习是千亿岁,离开老师那里之后,认真自己修行是五劫。『二十一俱胝』,俱胝是千万,二十一俱胝就是二百十一亿,这也就代表圆满的数字。对于十方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剎土里面『功德庄严之事』,他完全通达明了,自己所建造的极乐世界就超过一切诸佛剎土。为什么?一切诸佛剎土里面,有很多缺陷的,它没有,有许多好的地方,它统统都有。他这个世界是集一切诸佛世界美好之大成,极乐世界从这么来的。我们明了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来的,想一想很有道理,这个我们确实可以相信。
【既摄受已。】
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建成了,那个时候人的寿命四十二劫,佛还没有灭度,他极乐世界已经成就了。所以再到老师那里向老师报告,他的愿望圆满了,向老师提出成绩报告。『既摄受已』。
【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能于佛剎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他将极乐世界建造成功了,回去向老师报告,老师听了之后非常欢喜。这个地方含义很深,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什么?世间凡夫与生俱来的烦恼,嫉妒,就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成就也有嫉妒心,古今中外都有,佛门里头也不例外。世间法里面,在我们中国最著名的就是郑康成,郑康成的老师马融,郑康成学成之后,他的老师对他非常嫉妒。嫉妒到什么程度?想买杀手把他暗杀掉,到这样的程度。学生聪明,知道,所以小心防范,没有遇到难。我们读《礼记》,《礼记》的批注就是郑康成作的。马融是汉朝的大人物,官也做得很大,确实是很有学问的人。郑康成在他门下三年,马融的东西他统统学去了。马融自己也知道,他说我的学生当中,真正把我的东西学去,只有郑康成一个人,郑玄。所以他离开老师的时候,老师表面是送行,给他饯行,实际上是不怀好意。饯行的时候,让每个同学敬他酒敬三杯,当时有一百多人,一个人灌三杯,意思就是要把他灌醉,灌醉好下手。哪里晓得郑康成酒量太大,三百多杯下去之后,连一点小的礼节都不失。所以从前李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们的酒量都像郑康成,五戒里头,酒就不要戒了,就没有意思了,这是真的。马融是买了杀手暗杀,在路上埋伏。郑康成早就预料到,所以他告诉大家我从哪一条路走,走了不远他就走岔路走掉了,从小路走掉了。这是讲老师对学生的嫉妒。
在佛门里面,同学嫉妒也不得了。你看六祖大师,黄梅得法的时候,他的同学对他嫉妒,也要想把衣钵夺回来,把他杀害掉。逼的他无可奈何,跑到猎人队里头帮人家守野兽十五年,逐渐逐渐大家才把这事情淡忘,他才出来,这不容易。
我们看这个老师对于学生的成就,不但没有嫉妒,欢喜赞叹,这多难得,这是我们要学习的。阿弥陀佛的成就超过了世间自在王佛,超过太多了。所以他回去向老师报告,他说『我已成就庄严佛土』,这是指的西方极乐世界,『清净之行』。老师听到之后欢喜赞叹,说『善哉,今正是时』,你做得太好了,现在正是时候,你给我们大家提出一个具体的报告。为什么叫他提出具体报告?就是自在王佛度的那些众生还度不了的,统统跟你学,到你西方世界去,不就都成佛了吗?这个度量多大,这是我们应当学的,要把心量拓开。别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障碍别人就是障碍自己,嫉妒心决定不能有。普贤十愿里面「随喜功德」,就是对付嫉妒心的,这是很大的障碍。所以,他叫他提出具体的报告。
『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这是世间自在王叫法藏具体提出报告真正的意思,就是叫大众听了之后能得真实的利益,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目的在此地。『能于佛剎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这个大愿就是度众生成佛道的大愿。我们在这个地方把这一点学习到,你这一生幸福就无尽。这个世间苦难从哪里来的?都是自己找来的,自己烦恼很重,心量窄小,见不得别人有一点好处,这是苦恼自己找来的。能像佛菩萨这样大肚量,怎么不幸福!
底下这一章,就是法藏比丘向老师提出的具体报告,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详详细细的把西方极乐世界给我们作一个介绍。请看经文:
【发大誓愿第六】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法藏成佛了,就是阿弥陀佛,确实胜过一切诸佛,但是在老师面前还是一样谦虚,一样的用学生的态度,提出报告,请老师『听察』,听察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导,请老师指导。愿文有四十八条,四十八愿是我们中国人听得太多了,所以有这么个成见。其实《无量寿经》的译本很多,在中国总共有十二种译本,十二种译本在宋朝以前失传了七种,留到现在的只有五种。这五种本子里面,这一段条目都不相同,有两种本子是四十八愿,有两种本子是二十四愿,有一种本子是三十六愿。所以条目多少不相同,但是内容大致是相同的,所谓少的,把几个愿合成一个,多的,一个愿开做几个愿。
因此,夏老居士会集这一章他费了三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有两个人帮忙,一个是慧明老和尚。慧明老和尚我想这边同修也有些人知道他的,他有个小册子叫《慧明法师开示录》,这个小册子,就是这个人,慧明老和尚。还有一位是梅光羲老居士。三个人用三个月的时间会集这一章,这一章也就是五种本子里面的集大成。所以这个本子确实比五种原本任何一个本子来得完美。佛所讲的《无量寿经》,里面可以说是一句一义都没有欠缺,所以这是最完善的经本。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众生有福,才见到这么好的本子。
请看经文。经文的会集是以二十四为纲,以四十八为目,所以每一章后面有小字,在四十八愿里面是属于哪几愿。上面大段是二十四段,二十四章,下面是四十八小段。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这一句是总说,是四十八愿的总纲领。佛说了,他说我要『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这就是我如果成佛,我成佛之后。『所居佛剎』,所居住的环境,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环境要怎样?要『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归纳起来就是底下的四十八条,四十八条就是这一句的细说,哪些功德,哪些庄严。我们接着看底下的经文。
【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
这是第一愿,就到这个地方。这大概是法藏在当年听佛说法,又看到十方诸佛剎土里面都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个太苦了。所以他建造的世界没有,他的世界没有地狱道、没有饿鬼道、也没有畜生道。我们今天造作三恶道的罪业,三恶道的罪业是贪瞋痴,贪心变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变畜生,三恶业是因,三恶道是果报。我们在这个世间造了贪瞋痴的业,你要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换句话说,三恶道的果报你没有办法不受,没有法子,自作自受的。六道轮回,我们常听说人死了之后都变鬼,这个话说的也太勉强了。六道,你怎么晓得,断定他就变鬼呢?可是细细去想一想,说这个话也不无道理,为什么?哪个人没有贪心?贪心重的都变饿鬼。仔细去观察一下,真的大多数人都会到饿鬼道去报到。不管你贪什么,贪财、贪色、贪名、贪利,总之你有贪心就很麻烦。
学了佛之后贪佛法,贪佛法还是要到饿鬼道,为什么?贪心没有去掉!佛是叫你断贪心,不是叫你换对象,这个要知道。所以佛法也不能贪,贪佛法大错特错。你想想看,佛叫我们断烦恼,我们学了佛,增长烦恼,这就颠倒了,错了。佛是叫我们去贪心,决定不是叫我们增长贪心。换句话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纵然有贪瞋痴,有这三毒烦恼,到那里去没有缘,那个地方也没有果报,所以你就可以永远不再受三恶道的果报。西方世界没有三恶道,到达那里去之后,你要贪财,财太多了,你还贪什么?你说我要贪金银财宝,人家黄金是铺马路的,你还要它吗?不要了,为什么?太多了。现在为什么贪?这个世间太少了,所以觉得很珍贵,那个地方太多了。珠宝,珠宝是建筑材料,盖房子统统都用珠宝,你还要它?物质生活应念而生,所以贪心自然就没有了。
瞋恚心也生不起来,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是诸上善人,不会引发你不高兴,不会叫你发脾气,无论是人事、物质环境上都太美好了。所以到那个地方,缘断掉了,你所听到的是诸佛菩萨说法,智能天天增长,不会有愚痴。贪瞋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不要断自然就没有了,这是人家那里没有三恶道。这都是在十方世界考察而来的。三恶道太苦了,所以列在第一条,第一,三恶道我这个世界不能要,不可以有。再看底下第二愿: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
这是第二愿。这一愿当然也是他老人家在十方世界看到的,这是非常可怜悯的一桩事情,是什么?地狱众生。『焰摩罗界』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阎罗王。阴曹地府我们常讲十殿阎王,阎罗王是第五殿,五殿阎王,他是管地狱的,主管地狱。『三恶道中』这是十方世界里面最苦的众生,受难最多的众生。他们如果有缘听到这个法门,能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化,一定成佛。『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成佛。成佛,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不会比阿弥陀佛差一点,跟他完全相同、完全平等。所以这一愿的意义很深。恶道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能够成佛跟佛一样,那我们去比他是强多了,哪有不成就的!所以我们读了这一愿,信心自自然然就生起。
成佛之后,当然在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堕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他将来会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众生,十方世界有三恶道,他将来还会不会堕落?这是我们很关心的。如果他到十方世界教化众生,又堕三途,那不是很可惜吗?这里给我们说明了,绝对不会再堕三恶道。所以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以后再离开西方世界,即使到达十方诸佛世界有三恶道,你也不会堕落的。
【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他这一愿要是做到了,圆圆满满做到了,他示现成佛;如果做不到,他决定不成佛,他还要好好的修。我们现在知道,阿弥陀佛在西方世界成佛已经十劫,所以他这个愿,每一条愿望都圆满的成就,这个不可思议,很稀奇的。每一个佛的佛剎都是十法界,都是有四圣六凡,唯独西方世界没有。这里首先给我们讲它没有三恶道。再看第二段: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里面包括了三愿,这个小字诸位能够看得到的。第一愿就是「身悉金色愿」。这是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