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7-29 19:41:40
|
只看该作者
来生我的果报怎么样?这一生我们的思想言行,这是造作,造因,来世受果报。所以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人,知道人生很短暂,一定要抓紧机缘做好事,这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做好事,将来有好报,不要说太高的果报,我们生到欲界天、生到忉利天,这不高。忉利天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寿命千岁,你说那个福报我们人间怎么能比?人间活一百岁不得了,忉利天才一天。愈往上去福报愈大,天道!所以所有的宗教目标都是升天,它有道理。我们为什么不在短短数十年之间,争取生天的机会?
更聪明的人,那还得要有缘分,无比殊胜希有的因缘遇到佛教净土法门,这个太难得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寿命之长没有法子计算,这无量寿!有人怀疑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还是有量的,有量的怎么样?不想去了。给诸位说,往生的时候是有量的,为什么?你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是有量的,等到你升级,生到实报庄严土,告诉你那就真的无量。同居土、方便土是有量的无量,实报土是无量的无量。实报土,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你证得了报身,报身有始无终;同居土里面,方便土里面,这个身有始有终;可是实报土里面,有始无终。你要是嫌方便土、同居土还是有始有终,那你就求实报土好了,你就加紧用功,实报土念到理一心不乱。
所以许许多多人,连净土里头状况,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在那里怀疑。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他怎么会成就?真搞清楚了,西方世界跟其它诸佛剎土不一样;其它诸佛剎土,同居土、方便土确实寿命是有量的;西方极乐世界四土是平等的,四土是同时存在的,四土是没有障碍的,这是西方净土无比的超胜,超越诸佛剎土。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随便议论,破坏别人的信心,这个过失很重。古人常讲「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你让真正一个求生净土的人,破坏他的信心,那还得了吗?这是断别人的法身慧命,罪过很重很重!
我们只要看现前许许多多念佛道场,念佛往生的同修,他给我们做见证,给我们做证明,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居士林这几年来,我们老同修往生的,我们都见到瑞相,许许多多预知时至。其中还有好几位接受李木源居士的提议,告诉他在什么时候往生,他就选在这个时候,这种功夫不是偶然。这些往生的老菩萨们,给木源居士说,他走了之后,后事请他料理;木源就跟他讲,我什么时候要出国去参学,那你一定在我之前往生,不耽误他的行程;他就选择,在他的行程前几天往生。好几位!真有这个本事,这不是假的,是我们在此地亲眼看到的。
往生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清楚,「信、愿、行」,真信切愿,认真去念佛。什么叫认真?万缘放下才认真,一面念佛,一面还有许多牵肠挂肚的,这不是认真,认真是统统放下。统统放下,碍不碍工作?不碍工作;工作可以照做,绝不放在心上,所以工作也能做得很好,做得很认真、很负责;做完之后,心里头是阿弥陀佛,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变成妄想,变成杂念,变成了障碍。所以夹杂就是障碍,夹杂不是说你念佛的时候夹杂,不念佛的时候牵肠挂肚的事情一大堆还是夹杂,你心不清净,心净则佛土净。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应酬里面,不把这些拉杂事情放在心上,什么事照办,不碍事!《华严经》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要做到无碍,不放在心上就无碍,放在心上就障碍。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给我们的教诲,我们依教奉行。这个事情,各人干各人的,你真正干了,别人障碍得了你吗?障碍不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别人障碍我们,没有这回事情!你心攀缘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才会障碍你,你心不攀缘外境,对于外境一切随缘而不攀缘,外面境界对你没有障碍。所以这个事情障碍在自己,不能怪外面境界,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什么人能得到菩萨、弥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我们要多想想,然后你就懂得怎样去求。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意思非常深非常深!我们凡夫多数人业障习气太重,起心动念都是烦恼作主,我见在作祟,我的想法,我的看法,这个事情就麻烦了。随顺自己的妄想执着,怎么会成功?要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我们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曾经学佛,都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无量劫搞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出在是「我」的念头太强了。我们这一生还是犯这个毛病,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还是我作主、我当家,从来没有把我放下,这是个大障碍。正念现前的人,只有弥陀,没有我,天天念阿弥陀,把我换成弥陀,这个人就成功了。我见破了,我执淡了,才会感应道交。
念佛人心地慈悲,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随分随力,没有力量的时候,欢喜赞叹就是结法缘,有能力的时候要随分随力,成人之美。人家做一桩好事,这个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有钱,用财物帮助他;没有钱,我们有时间,我们去做义工,以劳力帮助他;年岁大了,做义工做不动了,欢喜赞叹,用善念帮助他、赞美他、鼓励他。这都是行善,这都是做好事,与大众结法缘。为什么要这样做?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迎接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佛、很多菩萨、很多声闻,为什么会这么多?你结缘结来的。你要不肯给人结缘,临终的时候只看到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来的人不多,几个人,不是很多很多。所以平常不跟别人结善缘,怎么行?结缘这一桩事情,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嘱咐学生、叮咛学生,他的法缘很殊胜。他常常教导我们,广结善缘,时时刻刻别忘记。
《悲华经》里面说:「临终之时我时当与大众围遶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所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这些经文所说的,都给我们做了有力的证明。人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正念现前,确确实实阿弥陀佛这一愿的威神加持,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以人在临终的时候,决定不能怕死,这个时候贪生怕死,那就糟透了!我们学佛人在日常要养成一个习惯,古大德教我们,这方法好,我们每天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就想什么?就想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天天想,到临终的时候,果然想到了,阿弥陀佛真来了。想了这么多年,终于把他想到了,你心里头不惊不怖。平常没有这个意愿,到那个时候阿弥陀佛来了,吓死了,不得了,我这要死了。这一个妄想起来的时候,阿弥陀佛就走了,你就堕落了。平常要常常想,晚上一睡觉就像等死一样,所以不怕死。
印光大师自己的小念佛堂,当中就挂了一个「死」字,他老人家写的,可见得他不怕死,他天天想死。实在说,他老人家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何必要这样作法?他不是凡夫,他的示现是教导我们末法时期众生,他是示现教我们。天天看到,我要死了,世缘自然就淡了,就放下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再去想,是非人我也不去计较,还有什么好计较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正念,祖师教我们的方法用意很深,最好的办法,我们也要知道学习。
《悲华经》后面有一段文比较上要深一点,这一段文在我们净土三经里头没有看到,这阿弥陀佛说的。他说「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这个翳是障碍,无翳三昧就是无碍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欢喜故,得宝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这一段文可以做为我们这一愿的补充,这是说明佛力跟往生这个人他们的愿力,佛是愿来接引,我们是求愿往生,这两种愿力的大用。三昧是甚深的禅定,如来果地上他的定慧都是没有障碍的,《华严经》上讲四无碍法界,这四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所以佛现在众生面前,为求往生的人说法,勉励他,奖励他,他的功夫成熟了,永脱轮回;嘱咐他,跟到佛一同来的这些菩萨、声闻大众,异口同声的嘱咐他,这个时候他求生的愿望得到了,当然是心开意解,业障烦恼习气一下就断了,所以他得宝寘三昧,这是讲往生的人。宝寘三昧也有浅深差别不同,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果报有四土三辈九品的差别;但是都能够得三不退,都能够得无生忍,这非常非常不可思议,这是其它修学大乘所希求而求不到的果报。念不退就是经上讲的阿惟越致,《弥陀经》里面讲的阿鞞跋致,这是翻译的不同,它是一桩事情、一个境界。
阿鞞跋致是翻作不退转,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退转有三种。《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说,第一种「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指的是什么人?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个位子很低。见思烦恼,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这证小乘须陀洹果,在大乘圆教菩萨初信。初信位的菩萨在智慧比须陀洹高太多了,高明太多了,讲断烦恼相等。智慧不相等,断烦恼相等,在两种德叫智德跟断德,断德相等,智德不相等。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的修行,从来没有证到这个果位;也就是说无量劫来,我们从来都没有办法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所以才落得今天这个地步。就好比在学校念书,也很用功,好像天天在念,每一次考试都不及格,从来没有及格过,那就没有法子了。我们无量劫的修学,无量劫参加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所以连个小学一年级都没进去,始终在幼儿园,我们干的是这一套。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我们要求阿弥陀佛佛力加持,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够真正脱离苦海。
如果真正是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就证得位不退。这个位是圣人之位,有没有离开轮回?没有,还在六道;但是他们这种人在六道,只有人天两道,绝不堕三恶道,保证不堕三恶道。而且人天两道还有期限的,顶多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出离三界,在一般讲证阿罗汉果,大乘菩萨是七信位的菩萨。七信位的菩萨,等于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超越六道轮回了。所以他有期限的,他不会堕落凡夫,不会再堕三恶道。
第二种「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这是菩萨,不会退转到小乘。度众生,菩萨度众生不容易,菩萨要有坚定的信愿修学六度。六度里面,从事上讲,一个布施,一个忍辱,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菩萨会退转去当小乘?忍不过;你是发好心,善意帮助别人,别人回你什么?把你当作恶人。你想帮他忙,他首先给你打个问号,你有什么企图?你怀的什么意思?不但不接受,还要侮辱你、欺负你、陷害你,菩萨怎么能不退心?一退心,那就掉到二乘里面去了,所以自了汉。行不退,菩萨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认识清楚、认识透彻,知道这一些苦难众生,他们无量劫来迷惑颠倒,这一生当中非常不幸,很可怜!不幸的在哪里?《无量寿经》佛讲得很清楚,「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他的父母,他的长辈,他遇到这些老师,没有好好的教导他,自己又不肯好好的学,他怎么会懂得这个道理?什么道理?好歹!连好歹都不懂,你还能怪他吗?所以佛末后说,「殊无怪也」,你就不要再怪他了。菩萨才会不退心,怎么样的恶意对菩萨,菩萨也无所谓,菩萨还是不退心,这才叫行不退。
我们再想一想,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会因为众生难度而退心,我们自己再想一想自己,自己有没有退心的时候?常有!顺境里面会退心,贪图享受,不肯舍弃;逆境、逆缘也容易退心,难度!好心去帮助他,还得恶意的回报,算了,不干了,这退心了。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要维持着不退心,多难!我们在修学四十年当中没有能够退转,得力什么?得力天天在讲经;才有退转的念头,念念佛经这又提升起来了。所以要读经,读经就是亲近佛菩萨,跟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研究讨论开智慧,研究讨论当中对自己是莫大的鼓舞,才能保持着不退,才能够天天在进步,古人所讲的教学相长,我们体验到了。
菩萨为什么永无间断的为一切众生演说?我们细心想一想也有道理,还不是为自己,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要不为众生天天讲经说法,他就退堕到二乘去了。每天为大众演说,得到最大的鼓舞,得到最大的勉励。菩萨不是自己为大众演说,必定是听其它菩萨演说,不是讲经,就是听经,决定没有中断,才能够保证维持着行不退。我们这两天在《华严经》里面读到,「闻熏成种」,我对这四个字感慨很深很深,我体会到所有修学失败的人,就是闻熏的时间不够,我们都是凡夫,不是再来人,一闻千悟那个人到哪里去找?找不到!凡夫要想成就,除了闻熏成种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
你们看看我,我除非是不得已,有应酬、有事情不能脱身,否则的话,任何一个人讲经,我不会空过的,我一定来听经;不但是你们同学讲经我会听,其它宗教讲经我也会去听。不学不能成就,你自己要能够维持住位不退、行不退,你没有善巧方便,你怎么能做到?善巧方便只有听经、讲经,一切时、一切处为人演说,不可以中断;演是表演,做样子给人看。独居的时候,没有人,没有人也不能放逸,为什么?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鬼神,要做样子给鬼神看,鬼神也是众生,普度众生。
我们这个道场同修对鬼神应该可以相信了,我们二楼、一楼现在放电视,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是鬼神要求的,他们要求听经。所以杜美璇居士说得很好,她劝他的兄弟们听经,「你们不听经,连鬼都不如」,这话说得有道理,居士林连鬼都要求听经。他们没有办法到这个讲堂来听经,他说讲堂法师的光太强了,他来到讲堂时候他觉得受不了,所以要求我们在二楼、在一楼播放录相带,他们在听,我们肉眼看不见。尤其是夜晚,我们经过那些地方要轻轻的,不要吵到他们,不要认为没有事就可以大声叫喊,扰乱他们。他们的心也很慈悲,认为你们也不懂事,你扰乱,他原谅你。你想想看,我们做错了事情,让鬼原谅,很不好意思!所以要存真诚恭敬心,虽然看不见他们,我们知道他们也有不少人在那个地方。
第三叫「念不退」。经上常讲,念「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这个话不好懂。什么叫萨婆若海?萨婆若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自性般若智慧,古人翻译「一切种智」。如来所证得的智慧,念念与一切种智相应,这叫念不退。我们把这个话说得白一点,大家好懂,念念与性德相应,这就叫做念不退。起心动念与性德相悖,那就错了,那就退转。也许有同修要问,什么是性德?我们从理事两方面来说,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将经论的教诲总结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从理上说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从事上说的。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的心念与这二十个字相应,那就是念不退;与这二十个字不相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