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6-17 18:16:49
|
只看该作者
《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一百一十三件事。但它的核心是什么?是孝,核心是孝。而孝通常我们都在说孝,孝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合起来叫孝。有什么抓头没有?老百姓的话是从哪入手?其实孝可分为四个层面,孝,养父母之身,比方说我们给爸爸妈妈洗洗脚,给爸爸捶捶背,养父母之身。还可以养,第二个层面,养父母之心,让爸爸妈妈高兴,让爸爸妈妈快乐,让他欣慰,二十四孝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第三个层面是养父母之志,这里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一个父亲和母亲,一般说来都是一个孩子,可能有福报的地方孩子可能稍微多一些,但是几乎我们的父母把他们的身心希望全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比自己强。甚至自己节衣缩食要供他孩子,让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可是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报答?如父母之所愿,光宗耀祖,那真的是养父母之志,报答祖国、利益天下,当然是父母更大的希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还有一个层面,是我在锺教授的一本小书里面读到的,《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养父母之慧。父母之慧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们引导着父母接受圣贤文化,也来学《弟子规》,也来力行《弟子规》,因为有的爸爸妈妈真的也没接触过《弟子规》。自己学了,明白了,让父母也去学,明白了,这样的孩子有没有?有,一会儿我就读几个案例。我们的孩子真的也在引导着妈妈爸爸,甚至爷爷奶奶也在学。孩子很懂事,还是那个老人说的话,人怎么这么好教!真的好教。
好,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真的要循序渐进。有的学校跟我们私下交流就说了,「王老师,这个《弟子规》我们书也发下去了,他背了,没做。王老师,你们学校做的我们也做了,效果不明显!」这里面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他们做没做?做了,但确确实实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智慧,还是要有智慧,要专精结合,你要活学活用,更要善巧方便,而且要注意孝它是有层面的,一层一层的你去落实。记得老师在经文讲解当中有这么一句话,男女,有一个男孩写了一封信给一个女孩说,「我爱妳,我想跟妳结婚」,我们的蔡老师,你说讲得多好,假的,那是骗妳的!两个人,第一个认识是不是相识,互相认识,相识;然后相知,互相了解;相惜,互相珍惜;最后是相爱,再往下是结婚,然后是经营,相识、相知、相惜、相爱。刚一认识就说我爱你,老师说假的,跳越了两个阶段,跳越了相知,跳越了相惜。
你说说这老师讲的不比咱们讲得好?咱们上来就是咋的?「浪费时间,小孩别整这个。」就那么几句话,嘴拜年。然后再看着孩子给谁打电话了,又翻翻书包,你给谁写条了,好累!听一下老师的盘片,解决了。「蔡老师讲故事」三盘,我们的家长课完了发下去了,家长领着孩子一起看,多好!现在用我的话说,连锅一起端,什么叫连锅一起端?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学、培训,那能不说效果好吗?现在我们上一届,应该说我们现在愈走愈轻松,愈走愈自在,而且愈走方法也愈来愈多。但自真心做,不去计其它,只要真心就有智能,这是我跟各位说的是大实话。我们的「蔡老师讲故事」盘片发下去了,梁家长,家长帮他刻的,她是某一个市的组织部长。然后我们那个谭同学的家长,帮着也做了这个小书签。还有我们的谢同学的父亲,刻的是「让世界充满爱」和「爱的智能」盘片。我们班九十六个人,一百套发下去,我办公室那三个老师都抢,剩下四个给我们吧,我们四个也拿回家去?拿去吧,只要他是教育孩子,多好,谁拿都好。
送给最需要的人,不要去发!一个个发,光有热情没有智慧不行,要热情更要有智慧,因为智慧能圆满的解决问题。你光有热情,你也不知道人家用不用,给你、给你,然后他把这啥?当面接过来,后面往那一放,他不看。你别干那事,那事我干过。我说的大实话。《弟子规》好!《弟子规》真好!你看松花江整得可好,来给你,给你。是吗?接过去。让他找你要,我告诉你,他要一百套你刻一百套,他不要,一套也暂时别给他,等时机成熟再给他。所以我跟各位说,要有热情更要有智慧,那条路我走过,我知道。我有时候看那光盘,说实在话,人家不看放在那我都想拿回来。一寻思,不行,这给完人家。那个老师都等着用。这跟各位说,那个滋味太难受了。跟各位说,别走我这条路,咱们走一条智慧路。所以我们这个光盘,你看看各位,蔡老师的光盘就帮我们解决问题了。所以那个家长愿意刻。
那我现在跟各位读一个这样的小故事,读几个小故事跟各位来分享。先看看我们江同学,她看的是「暖春」。「『暖春』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三、四遍了,但每一次看了之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前几次看的时候,只是觉得它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叫小花,家里没有亲人了,她只身一人走到田野昏倒了,一个好心的爷爷收留了她,并像对亲孙女一样对她,同时她也很孝顺爷爷。但一心想生孩子的婶娘不高兴,想把小花赶走。最后小花用真心感动了她和叔叔,并认他们做爹娘。十四年后,小花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来到村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可这次看过之后,我又有了新的感想,小花为什么感动了婶娘和叔叔?」她以前看过三、四遍了,但是一直没解决这一次看的问题。
「小花为什么感动了婶娘和叔叔?因为她的心里有爱没有恨,无论别人怎么对她,也不怨恨别人。对比一下我们,只要有什么不如意了就噘着嘴,生气这个、讨厌那个,在小花面前,我们没有任何立足的余地。爷爷是一个伟大的人,虽然一个字不识,却拥有一种大爱,叔叔和小花都是孤儿,他用了一辈子时间来照顾养育他们而不求回报,视如己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和钦佩的老人。人性的美和丑,在这一部电影里表现的是淋漓尽致,每一个感动的瞬间都是一个因,打动了我的心。婶娘和叔叔最后也被感化了,开始爱身边的人,知错能改也是一种美德。我们没有小花那种爱,不懂去爱别人、回报别人,所以我们要深刻的反省自己,并改正以前的毛病,孝敬长辈,心中有爱,要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小花有爱感动了婶娘,爷爷有爱养大了两个孤儿,父母有爱」,联想自己,「养育了我们,我们有爱,老师有爱教我们知识,只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爱,那世界会变得更美。」
这是我们的孩子写的,好。「凡是人,皆须爱」,只要你是真心的,至诚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回来求自己,不要去求别人。下面我再读一个我们家长领着孩子对《弟子规》看盘片的感触。刚才是江同学,这一个是另外一个家长写的。
「王琦老师,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们常说教书要先育人,说起来易,做起来难,现在能找到像您这样为孩子成长而倾心尽力的老师太难了。昨晚我同施中琦一道看了吴纯母子的感人事迹」,就是爱的智慧,天下父母那个栏目,「我和孩子都深受教育,更准确的讲,应该是我受的教育要多于孩子」,孩子受了教育,家长说我受的教育最多。「因为我是农村考出来的学生,通过母亲吴章鸿的哭诉,我的眼前却全是老家我的母亲」,他想起她妈来了。各位想一想,人好教,盘片发了,这一张盘片不管多少钱,值了。「孩子的教育是明显了,他能像动画片一样安静的看完,而且看完后能跟老爷说,他们可真苦。我想这是孩子真心话。未经老师同意,我准备把这么好的教育题材拿到我的学校去,去教育更多的学生。最后希望王老师能一如既往的关心监督施中琦的学习。」
这是我们家长写的,看看他在看,他也在干,然后再拿来教育他的学生。各位想一想,这得多大的影响力?他必须先感动,他才能去教育他的学生;老师都不感动,让学生感动,很难,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学生。
再看一个,这个我们就做为第五个汇报的题目,叫「及时分享,反馈提高」。孩子们把看盘片的文章拿来,然后写上来我去读,然后老师做点评,及时分享。有一个校长到我们学校来参访,其实他们就说到了,说王老师,这怎么出现这种情况,一到学期结束,都忙着期末考试,然后放完假回来,孩子们的《弟子规》的学习就怎么样?就有点接不上面了,接不上了。其实我也在中心学的,中心那个时候,就是庐江那个中心,它每一天晚上有那个分享,你把你今天的感想在会上汇报,你把你今天写的稿件在班级读一读,及时分享,及时分享是对治《弟子规》落实当中堕性的有效的方法。今天你看完,明天咱就分享,今天你写完,明天我就收,我们校长有应招,我也有应招,也跟他学。做着做着,孩子们自己觉得对我有好处,感谢校长、感谢老师。所以刚才我说的真的要注意及时分享。
下面我读一个家长的来信。「刘新哲上初中了」,是我们班的一个值周班长,「这在当前我们家是一件大事。开学第一天,孩子就拿回了一本小书,因为他刚开学是军训时间,所以对这本小书很诧异,取过来一看是《弟子规》。此后每天放学后,孩子都拿着这本小书不断的吟诵、抄写,渐渐的孩子的行为习惯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我告诉各位,只要你天天的去记忆、背诵、抄写,只要你天天的去检查、督促、落实,慢慢慢慢你就变化了。我们校长刚才读的那个信件就看到了,孩子抱怨,结果一星期过后,发现老师笑容多了,慢慢的班级变化,校园就变化了。坚持住。
有三句话是这学期的我的一点心得,这三句话我跟各位,今天是第三次分享。这三句话,第一句话叫听话就是智慧。听话有这么几个层面,一听父母的话,第二个听老师的话,说父母的话、老师的话发生不一致了,告诉孩子们,听圣人的话没错。说圣人离咱挺远。《弟子规》找。听话就是智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父母话、听老师话,如果发现不一致,听圣人的话没错,听话就是智慧。第二句话叫落实就是孝敬。说王老师,啥叫落实就是孝敬?爸爸说话了,老师说话了,圣人说话了,你不去行、不去做,那不叫孝敬;你要真落实了,就是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别说那么多废话,说什么废话?就是把妈说的话、把老师的话做了。你妈告诉你认真听课,你就把手背到后面认真听课,老师告诉你认真完成作业,你就认真去做,这就是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各位想一想,有没有道理?第三句话,我要说坚持就得受用。啥意思?就是告诉你,你把父母的话、老师的话都听了、都落实了,坚持一段就有效果!一个月、二个月、三月,一学期、一年过去,你看看变不变,那不变就怪了!妈妈说的话有错没有?哪个妈妈不爱孩子?老师说的话,哪个老师不希望孩子青出于蓝?圣人的话,更希望人人向上、向善!真的。
所以这个孩子们发生了变化。「一天晚饭后,他妈妈说,『我今天班上挺累,老公,你收拾吧!』」,这饭桌子。「还没等我站起来,孩子却开始了行动,他迅速的收拾了餐桌,清洗了碗筷,并打扫了厨房。其间一句话也没有讲,我和他妈妈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孩子怪了,「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这样的事情他以前不是没干过」,他以前干过这活,「但都是在我和他妈妈的鼓励督促,甚至还许诺下才干的。而且从来没有这样彻底过,今天会不会是又有什么比较过分的要求吧?我和他妈妈正忐忑不安、面面相觑的时候,孩子收拾完了厨房,回来后见我俩怪怪的表情,不仅一乐,说了一句让我特感动的话,『爸、妈,你们一天天上班都挺累的,以后这些小来小去的活儿就让我来做。以前我不懂事,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我也建议您们学一学《弟子规》。』此后他的小袜子、小内衣就坚持自己去洗,并向他妈妈请教如何使用洗衣机,每天收拾餐桌、洗碗、擦地板,一样不落的帮着我和他妈妈忙活。其实孩子的课业挺重,有时看着他忙着这些家务活,心里还真有点心疼,有心想不让他干。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不在乎他干多干少,但我在乎他的态度」,我加个括号,有智慧!「更在乎他将来的自立和自强。我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更感谢《弟子规》,现在我们全家都在学习《弟子规》,从中真的受益匪浅。」
人怎么这么好教!就是这么个事,真好教!你看看这都是真的。所以我有时候我就想,真的,夫子有博大的胸襟,老师有老师的胸襟。在南京夫子庙,我们对夫子行叩拜礼的时候,蔡老师站在前面,我们站在后面,望着夫子,真的心里边有一种酸酸的感觉。老师说应该承担。我们真的不忠不孝,为人师应该把自己的师德,是自己的本分,可绝不要说这是好人好事。当儿子的孝敬父母是本分,还要标榜一个孝子?我们把自己本来应该承担的,却变成了一种额外的负担,那哪能行?不忠不孝!当我们看着夫子他的面孔,似乎有一种责怪,我们做得不好,但又似乎看到他目光那种博大的心胸,真的觉得我们的心胸太狭窄了。我们的吕校长说得好,也做得很好,他说过,松花江水流域经过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吕校长和松花江中学的老师去弘扬的地方。我们将来要按照吕校长的要求去做,尽力的,我们尽我们所能把我们的一点点心得要奉献,因为他的专利属于我们的老祖宗,把心量放大。观德于忍,看一个人的德行,就在忍耐方面来看。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福,就看他的心量。观德于忍,观察德行;观福于量,当我们的心量放大的时候,恐怕也是夫子最满意的时候。
末学向各位汇报下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心正身正,不令而从」,第六个,心正身正,不令而从。记得我们的蔡老师讲过四正,第一个是心正,它是关键,第二个是身正,第三个是椅正,椅子要放正,最后书要放正。我们的孩子,基本上我习惯要求他们把手背到后面去,坐得很直。孩子们已经背出习惯了,到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他们还习惯把手背过去,形成习惯了。有的时候,心正身正,不令而从,这里面告诉我们什么?老师也是学生,家长也是学生,应该先去带头去听、去做。孩子们在听,你也要坐在前面听,你别去干别的活。他们在听,你去批作业去了;他们在听,你在打手机;他们在听,你在唠嗑。没有用,孩子一看,让我们学,你呢?他不服你。你一定要记住,把那手机放抽匣里,坐在前面,干啥?跟孩子们一起听,我坐在前面,让你们看了我也坐得很直。一看,「喔!」
记得一位老人说,过去私塾,我们的父母领着孩子去拜老师的时候,先拜的是夫子的神位,然后我们的父母向老师行叩拜礼。孩子一看,我爸都给老师跪下了,那孩子马上跪下,他敢顶撞老师吗?所以这个恭敬心,都说恭敬心,「一分」,真的,「诚敬得一分利益」。张良有这一分恭敬心,他能成就一分伟业。那黄石公这个老人是来成就这个年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