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蔡礼旭老师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观十集》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观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集) 2006/11/5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77-0007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刚刚讲到家风就是我们留在孩子心中的风范、心中的榜样,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感受得到我们跟子孙是一体不可分的。承先启后是我们每个人人生本尽的天职、义务。我在大学的时候刚好有机会听到一些知识、道理,因为我从小,讲好听一点叫热心,讲不好听一点叫鸡婆,一有好的东西就很想跟别人分享。就像咖啡广告一样,「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咖啡广告是这么讲的。那时候很有意思,我在逢甲大学对面很多泡沫红茶店,然后就找一些学弟、学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东西,你们来听好不好?因为我是学长,他们不敢讲不好,所以只好迫于无奈,二个、三个坐在面前。我就跟他们讲,讲健康,维他命A、维他命B要怎么注意。结果一边讲,看他们已经开始眼神呆滞,突然还有点口吐白沫,继续讲。「一将功臣万骨枯」,也是很多这些学弟、学妹,很多同学对我支持,讲得有够烂,也在那里听。但是慢慢我们在这些锻炼当中,也是期许自己能真正讲一些利益大众的知识,以至于圣贤的教诲。
我都会很期盼,假如有一天我在讲学的时候能真正利益到社会一点,而我的爷爷就坐在底下的话,我一定会请我爷爷上台,为什么?因为没有爷爷就没有我们,没有爷爷当初坚持我已经没文化的痛苦,我要让我的孩子读书,让我的孩子有智慧、有能力。所以你看这么多孩子要读书,生活的那种压迫是很强的,爷爷就是咬着牙跟我奶奶很省吃俭用,把五个孩子都栽培起来。
我的叔叔还有一个是博士,他们兄弟姐妹三个是大学毕业,一个是高中毕业。像我父亲那种年龄,我父亲已经六十五岁,他们那种年龄,一个家庭读书都还有一点水平,在我们那个乡已经算是比较难得的一个家庭。你看我爷爷的坚持,他的下一代起来了。到我们这一代,已经出了两个博士,全部最起码都有受到大学以上的教育。所以我是我们家族学历最低的,我是我们家族身高最矮的,我的堂弟每个都比我高,我是长得最丑的,不好的都给我不要紧。我是最大的,我是家族里面男孩子排行第一,我什么时候知道我排行第一?去给曾祖父、曾祖母扫墓的时候,跪下去一抬头起来,我的名字怎么在上面?还排第一。马上深呼吸。你看为什么长兄如父?为什么长孙等于末子?就是从小他的那种态度,我就是榜样,我不能丢脸,我要带起所有这些兄弟姐妹,有那分承担。
我父亲这一辈到我们这一辈能够在社会上发展得好,都是我爷爷当初的抉择。所以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是抉择。一个抉择偏差了,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拉得回来;而一个抉择正确了,造福的将是我们世代的子孙,我们为人父母怎么可以不谨慎?怎么可以不重视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德行?
刚刚跟大家提到家风我们承传了什么,而刚刚提到的这个小女孩,她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是不是那句「给奶奶家端了没有」。那句话就是孝道的承传,这个家族一看就会兴盛。所以曾国藩先生说道,他在官场浮沉数十年,当然他也接触广大的社会人群,他说他所观察的这些当官的人家,过一、二代的,寥寥无几。其实我们不要看古代,我们当前的政治人物假如不爱民如子,你看很多当大官的人,夫妻离婚,孩子都一塌糊涂。但是我们不能怪他,为什么?他没读过古书,他不懂这些道理,他也很可怜。所以诸位朋友,谁的错?我的错,我们假如能早一点做示范,早一点以身作则,很可能这个社会就不会这样子了。
曾经有位居士就跟师父讲:师父,你常常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实在很想做,可是怎么做都做不到,怎么办?接着师父就跟他说:我跟你讲这个方法,你要真干。往后你看到任何一个人的过失,你马上告诉自己都是我的错。你今天看到坐在公交车上的年轻人也不会让座,你在那里气得半死。突然回光返照都是我的错,我没有给他们做好榜样,马上起来让座。今天看到街道非常的脏乱,我们本来在那里现在人真没公德心,你看又见世间过了,马上要回光返照,我没做好榜样,我首先开始来捡。社会风气就在我们的一举一动当中开始转变。
我是从不丢垃圾的,为什么我有这个习惯?除了家庭以外,还有一幕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就是我国中的校长,刚好校长也姓蔡,蔡校长很早就退休了,他本来在高中当校长,退下来以后全职弘扬儒学、弘扬佛法,所以这位校长他在数十年前就感动了我,他现在也是我的表率。礼拜天我到学校去打球,看到校长在校园里面巡视,一看到纸屑,他马上就把它捡起来。所以你看,那一幕他并不知道他的学生站在旁边。其实说实在的,当父母跟当老师的人感动学生最深是什么时候?是你不知道的时候。你知道的时候他都知道你是做给我看的。
有个孩子七岁,他的爸爸说我要行孝,我的孩子才会对我孝。好,从今天以后我要对我爸爸好一点。他是为了孩子对他孝,才开始反省,那我先做。所以隔天他要出门以前,就到他父亲(就是孙子的爷爷)面前,跟他爸爸敬了一个礼:父亲,我要去上班了,再见。结果说了以后,他的儿子就说:爸爸,你是做给我看的。为什么?心不是至诚,不是打从心里对父亲的那分孝敬,孩子能不能感受到?感受得到,所以不能做假的,一定要做真的。
我也曾经跟诸位朋友提过一个例子,我母亲那时候回外婆家,我是蚵寮人,住在海边,出租车司机经过我的老家,后来要回到我外婆家的路途上,开进去之后不小心掉进水沟里去了,把排气管给撞松了,所以后面车程就叩、叩、叩这样过去。到了外婆家,我母亲把出租车费给他,额外又给了他五百块钱。在这整个过程里面司机没有说一句话,我的母亲也没有说一句话,我只站在后面看这一幕。司机没说话,但他一定感受到我母亲那一分对他的体谅。你看,人家是劳动,赚钱不容易,他假如排气管检查完,他的家庭可能一个月都会很吃紧。我们比较宽松,应该伸出援手。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我母亲没有讲任何一句话,结果在我脑海里就浮现这些话,母亲体谅人家辛苦,就多拿给他这五百块。当我跟我母亲提这件事的时候,她记不记得?所以诸位朋友,我们真正承传给孩子的家风很可能都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你实际的行动。
所以我们一回想,孝顺父母是我们心底里面时时都能够提得起来,可是为什么父母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要孝顺?从来没讲过,没听过。真的,「身教者从」,做出来的都不用说,「言教者讼」,争讼、吵架,你只会用讲的,我们不要求自己,孩子只会跟你说:你自己都不做,你凭什么资格说话?那家庭里面可能纷争,就争吵起来了。所以真正我们这分怜惜子孙的心起来,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时不敢忘怀要做他们的好榜样。
我的父亲非常尊重孩子的决定,因为孩子都大了,你们有你们自己的想法,有比较偏向的兴趣,我全力支持你们,培养你自己的能力,我不会要求你一定要做哪一行。我父亲没有控制的欲望,我也没有学到控制的欲望,所以交朋友我们也没罣碍。交朋友罣碍从哪里来?这个朋友都不听我的,气死我了。我们没这个罣碍,我们只尽心付出就好了,缘分让它顺其自然。我的姐姐她是读师范大学的,读完以后她跟我父亲讲:爸,我还想再念上去,还想再研究。我爸爸二话不说,好,就拿着十几万块赔公费去了。我姐姐就去读硕士,后来读博士。读完博士以后我父亲跟她说:妳在那里找工作非常方便,因为我姐姐读的那个系特别少,也有一些学校接洽她,在那里发展也不错,我父亲说妳不一定要回来。但是我姐姐不回来她就觉得好像心里面空空荡荡的,结果还是回来,这个就是孝心。
人生的事业统统是过眼烟云,唯一能让人生觉得充实,最重要的尽这分孝道,人生每一步、每一觉醒过来你会觉得很踏实。难道辞掉工作福就没了吗?该是你的还是你的。所以我姐姐回来,很顺利的进入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是所有的大学教授想要往那里跑,结果我姐姐很顺利就进去了。一年以后她从中央研究院跑出来了,大家都要去那里,结果她不干了,为什么?研究没意思,教学生才有意思。教学才能真正利益学生,搞研究写那些东西,一下子就被束之高阁去了,到底有多少能真正利益学生、利益社会?自己权衡好了,选择任教,所以我姐姐现在是在台湾师范大学当老师,也当了好几年了。
父亲给我们的,真的在互动当中都教给我们这些人生的态度,孝亲,不要控制、不要占有,只有无私的付出,无私的成就对方。我的父母给我的人生态度就是这个,不会让孩子有一种压力,我假如不做什么,我的父母就很难过。他尊重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学到的是面对一切的人,只有付出而没有所求。这样的人生吃不吃亏?你无所求的付出,回来的是无所求的回馈。所以以前我们听许哲女士讲,她说冰箱里面的菜不知道是谁拿来的。我们听了也觉得这种情境很有味道,很温馨。更有味道是什么时候?更有味道是我们真正对人无求的时候,你所体会的更不一样。
我那时候到海口去推广中国文化,我下飞机那一刻就告诉自己,这一片土壤往后众多因缘在成就我们,所以我们对这片土壤要付出,要尽心尽力的付出,不要有所求。过了一个多月,我每次讲完课进了厨房,左边、右边都是青菜、水果,我突然才想起许哲女士那个情景。因为她无私的付出,所以回报的人不愿让许哲女士知道是谁,深怕又增加许哲女士心里一点负担,假如知道是我,是不是还怕欠我人情,所以不愿意让她知道是谁送的,你看那种人心的厚道。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用什么心回馈,回来就是什么心。
后来到了汤池,前一个月中秋节,我们办了一个茶会,发了九十几个月饼,隔天回来的是好几百个月饼,而且也不知道是谁送的,没有留名字。所以做生意要到哪里做,大家知不知道?要到佛门做,要在圣贤人智慧里面做,叫舍一得万报。这个一是什么?一是我们真诚的爱心,你真诚的爱心提起来,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万报自然就回馈回来了。学佛真快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只月饼没有留名字,一大堆五谷都没有留名字,所以又有几百个,我们又出去发。
重阳节我们到上海去讲课,讲了半个多小时,隔天一个中年的妇女提了一篮的茶叶蛋,她自己煮的茶叶蛋,来了就说:蔡老师怎么这么瘦!(大家不要明天拿茶叶蛋给我吃),这个给他好好补一补。然后整个汤池镇就开始在那里传:人家蔡老师到我们汤池来住,给人家照顾得这么瘦,我们实在是太对不起了。你看,那个人心很厚道。往后的人生就过那种无求的人生,只问付出,只问耕耘,那样的人生有味道,这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常在教学当中教这些小朋友,或者跟大家分享中国文化。真的,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就在家教,所以二次大战前夕,欧洲人很好奇,全世界所有古文明,所有帝国统统都亡了,为什么只有中国文化可以绵延五千年不断?这绝对不是偶然。他们研究过后下了一个结论,是因为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这句话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好难得我们的文化能传承这么久,忧的是什么?忧的是只要家庭教育没有了,中国人的社会,全球的华人危机就产生了。对于这个危机感最强的是哪个地区的华人?诸位朋友猜猜看,哪个地区的华人警觉性最高?东南亚的华人。因为他离乡背井,他很清楚明白为什么可以在他乡把他的事业、家业架起来,都是祖宗承传下来的「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他抓到这些根本,而他为什么急?因为他怕传不下去了。
所以我们去年到东南亚、到马来西亚演讲,有一万多人,光义工两千多人。当我们一进入会场,看到两千多个义工全心全意要成就这个正法的因缘,我们看了真的是非常感动。我们也深刻了解到,一个因缘的成就,要像呵护一个孩子一样,「如保赤子,心诚求之」。所以我们在道场里面多么希望道场的因缘能愈来愈殊胜,因为那是无数人至诚的奉献,才能呈现我们目前这个果实,我们怎么忍心让这个成果受损?
如何能让成果不受损?时时记住师长的教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因为见世间过就是我们昨天提到的,「各相责,则天翻地覆」。孟夫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没有人和事情是办不起来的。所以要有人和,要懂得看自己过,一看自己的过,别人的惭愧心起来了,整个团队的气氛都是不断的察自己的过失,然后随喜功德,称赞如来。看自己过的人会时时看到别人的好,这个很微妙。严以律己能宽以待人,为什么?当他在严以律己当中,他深刻明白习性不好对治,所以他对人有一分宽容,但是因为他有使命感,对自己的习性会更加用心去对治,所以他会宽以待人。但我们学道不能学颠倒,什么是颠倒?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那不行。
很多朋友在交流的时候,会问我们的老师:你们好像都没有低潮,你们为什么没有低潮?我就跟他们说道,假如你曾经被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那个老太太非常慈祥,她在天目山念佛,她已经什么都放下了,就在那里等着往生极乐。刚好我们上天目山讲五天的课,她虽在那里念佛,还是时时念着众生。听完好像是到第三天、还是第四天,那时候我们刚吃完饭,这个老菩萨她已经在那里等了很久,我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来的,她一看到我们吃饭出来,老人家马上向前来双膝就跪下去,当时候根本我就是反射动作,一下子我也跪下去滑过去把她接起来。你看那位老人家,我把她扶起来她第一句话讲:我是新疆的人,能否请你们到新疆讲中国文化,我们故乡的人太需要这个教诲。她跟我讲你要答应我两件事:第一件要到新疆去讲,第二件事情就是你讲课的碟可不可以给我一套?你看老人家把好学都演给我们看,把仁慈心都做给我们看,所以不是我们在教导人家。老人家这位菩萨来示现给我们看,叮咛我们莫忘世间苦人多。
最近到大西北的缘也成熟了,末学十三号离开台湾,十五号就在中国大陆的大西北讲课,在杨林。杨林在西安的旁边,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新疆地区附近几个省的同胞要来很方便。我们在那要办五天的课。我到杨林去非常的兴奋,因为姓蔡的是周文王的后代,而杨林是周文王的祖宗,也就是所有周朝的始祖后稷的出生地。后稷大家应该认识?农师。在尧舜时代有几个重要关键的圣人,一个就是农师后稷、另外一个就是契,商朝的始祖。商朝的始祖是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