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6-10 19:18:04
|
只看该作者
在洛杉矶周宣德老居士;周老居士对黄念祖居士非常的景仰,给他写了很多信,希望他能到洛杉矶弘法;他连信都不回,什么原因?因为他知道周宣德居士有一个慧炬出版社,曾经给这个人出版一部书。他说:周居士这么大年龄,连邪正都不能辨别,这个我不要理他。你就知道一个真正修行人有慧眼,邪正辨别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非常有声望,在国际上都有地位的,黄老居士不理;他教给我们的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认真去修学。
所以佛的光明就是圣教,经典是佛的光明,我们读诵经典就是佛光注照;经典在那里,不念,虽有佛光,不照我们。依教修行是佛光注照,诸位要懂这个意思;不是见光、见莲花,见什么奇奇怪怪的,那都没用处。启发我们心地光明,使我们能够辨别邪正、辨别是非、辨别真妄,这就是佛光常照。在西方极乐世界,佛光常照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说法没有中断;佛说法,我们听法,这是佛光常照义。常常听佛说法,破迷开悟,所以『菩提心增进不退』;菩提心是觉心,他心念念觉悟,他不迷了,觉心增上,所以不退。
钞【今释,谓如大本言,见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摄受此人。】
这是讲冥显加持。冥是暗中佛加持你,所以念经、念佛,佛威神会加持你的。下面是比喻:
钞【譬如日月,照烛暗途,不堕坑堑故。】
在黑暗中我们有灯照明,就不会走错路,也不会遇到危险,取这个意思。
钞【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
西方世界一切所为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换句话说,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连风声、鸟声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六尘都宣说妙法,你想听什么法门,它就给你说什么法门。此地是举一个例子,这是对於凡圣同居土,人天带业往生而说的。『皆说苦空』,这给我们讲苦空无常,帮助我们看破、放下;常起念三宝之心,三宝就是六祖大师所解释的:念佛、念法、念僧,就是念觉、念正、念净,就是觉正净,这个要知道。觉正净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才是真正皈依处,才不退。如果念外面的三宝没用处,不能保证你不退;念自性三宝就决定不退转。
钞【今释,谓如此经,及二部中说。】
『此经』是《阿弥陀经 》,净土有三经,除此经之外还有两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二部中说』就是这两部当中讲的。
钞【譬之亡者,闻钟磬声,增其正念故。】
这是讲人在临终的时候,他已经断气,在一般情形之下,八个小时他的神识没离开,这个时候你敲钟磬,他虽然说不出来,他听得到;给他助念、跟他说法,劝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也能听得到。如果他听到,他接受了,一念回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确实能往生,所以助念的好处非常多。这是比喻可以帮助他的正念,何况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念念当中都没有邪思,哪里会退转!这是第三个原因,就是物质环境好,我们不会退转。
钞【四者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
这是人事环境殊胜。我们这个世间人事环境非常复杂,尤其是我们这一代;这一代的人特别苦,原因在什么地方?这一代的人把圣贤的书丢掉,不念圣贤书,这个不得了!圣贤的书好处在哪里?圣贤书的好处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不但佛书是如此,孔孟、老庄都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的,使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环境;我们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自己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以佛经来讲就是顺性,顺著真如本性,所以这个标准是善的。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得到快乐幸福,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能得到安和乐利,这是圣贤书的利益。我们今天舍弃不要了,一切人的思想没有标准,胡思乱想,所以思想、见解统统错了,行为哪有不错呢?这种过失所得的结果就是灾难、就是痛苦。你要问:这个世界到哪一天才有和平,哪一天社会才有祥和,我们才能过好日子?就看哪一天再恢复去念圣贤书。
过去于斌主教提倡祭祖,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因为天主教是不要祖先的,他提倡祭祖,我们是大惑不解。陆老居士把这个事情给我说明,我才恍然大悟。他说:有一年于斌主教参加欧洲一个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的,当时大会请到英国一个历史哲学家,这是世界知名的学者汤恩比去演说,汤恩比在演说里面告诉大家,世界要想得到真正的和平,唯有中国孔孟的思想才能挽救世界;于斌主教听了这个,回来才提倡祭祖。世界上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中国文化之可贵,知道孔孟学说可以救天下人,我们自己不晓得。四书、五经在从前是中国人必读之书,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读四书五经的。现在我们把这些东西舍弃,这才遭这样大的苦难,这真是愚痴颠倒。
西方世界不但没有六道,再告诉诸位,也没有十法界,是一真法界,是『纯诸菩萨以为胜友』,胜是殊胜,最好的朋友。我们在大经上看过,菩萨还不是普通菩萨,统统是普贤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皆遵修普贤大士之德,统统是普贤菩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要想成圆教佛、无上正等正觉,一定要修普贤行。西方极乐世界从初发心的菩萨到等觉菩萨统统修普贤行,这个不可思议。『外无魔邪』,外面没有天魔、没有邪知邪见;『内无烦恼』,每个往生的人心地都清净,心净则土净。
所以,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才有资格往生,不是说我念了就能往生,这个靠不住,念的要得力、要有功夫才能往生。功夫成片怎么说法?我们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任何杂念,就叫一片。也就是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想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这个要紧!一面念佛,一面还在打妄想,这个不能往生。念佛的人多,对於社会的安定、对於灾难的消除,确实是有决定的因素,有利益好处;至於念佛人能不能往生,那就不敢说了。往生的条件,最低的条件是功夫成片,再往上一层是事一心不乱,最高的是理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不能念到功夫成片,不能往生。
我们同修当中,念佛人常常还念钞票、念股票,这个东西怎么能往生?你念得再好,这个东西没有放下,不能往生,要彻底放下。你说放下,放下我这个日子怎么过法?你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问日子怎么过?想到我这个日子还要过下去,换句话说,你根本没有意思求往生!真有意思求往生,明天不要管它,明天往生!这样功夫才能成片,你念佛才能真正得受用,你心地才会清净、才会消业障,增长智慧、开智慧。这是很要紧很要紧。我们今天烦恼不断,依旧增长是非人我、贡高我慢、贪瞋痴,还搞这一套,这就没法子,这样念佛只能种个善根而已,这一生不能成就。
钞【今释,谓如此经言:诸上善人,同会一处。譬之置子庄岳,不复楚语故。】
正如同本经所说,到西方极乐是『诸上善人同会一处』。上善是指等觉菩萨,菩萨当中没有比等觉更高,所以等觉是上善。西方极乐世界等觉菩萨太多了,跟这些人在一起,怎么可能退转?不可能。天天跟等觉菩萨在一块,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在一起,你怎么会退转?不可能的。底下举一个比喻,『譬如置子庄岳』,置是放,把小孩子放在庄岳,庄岳是齐街里名,就是齐国一个地名。『不复楚语』,楚是现在的湖南。每个地方都有方言,你把小孩放在齐国,他将来讲话自然就是齐国的话,他就不会讲楚国话。这是说明环境影响一个人。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好,你跟菩萨在一起,自自然然你也成了菩萨,不知不觉的变成菩萨,取这个意思。
钞【五者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
第五个因素是寿命长,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寿,虽然说无量,是个有量的无量,但是也可以说它是无量的无量,为什么?虽然有数字,那个数字没有人能计算出来,诸位看《无量寿经》就知道。不但我们世间人没有办法计算,经上有譬喻,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证得辟支佛的果位,神通都像大目犍连,共同计算都算不出来。所以在事上讲,阿弥陀佛入灭的时候,观音菩萨继承佛位;观音菩萨将来入灭,大势至菩萨继承佛位,这就是它是有量。虽然是有量,时劫太长,没有法子计算,绝对不是印度十大数里面的无量,所以我们也可以称它叫真正无量。
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寿命跟佛都相等、齐等;诸位想想看,哪一个不成佛呢?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三个阿僧只劫对於西方极乐世界人寿命而言实在太短。所以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不要等来世。成佛之后,那个寿命就是真正的无量。这是他不退的一个因素。
为什么说这一条?这一条很重要。我们也是无量劫以前就发心修行,修无量劫,在这当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寿命短,死了之后,隔阴之迷,再投胎就退转了,又要从头学起,学没多少又要死,生生死死,使我们这个修行永远不能成就,这是退转的因素。西方极乐世界寿命长,他不退转,他可以一直修行到成佛,他寿命不仅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他决定成佛。
我们看到这一条,西方极乐世界不去不行,十方诸佛刹土没有这一条,换句话说,生到其他诸佛刹土,你的寿命不长,不长的时候,到命终,死了之后再投胎,这当中就有隔阴之迷、就有退转,这是非常可怕的一桩事情。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过去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还是隔阴之迷、还是退转;那一段经文看了,实在是非常恐怖,看了之后,你就知道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跟他们一样。实在说他们就跟我们现在一样,这是不能成就的原因。
钞【今释,谓如经言,佛及人民,寿命无边,譬之涉万理途,假以时日,终至宝所故。】
这是比喻,你时间长,虽然路远,不怕,为什么?决定可以到达。如果路很长,寿命短促,走不到那个地方就死了,那你就不能成就。这是寿命长不怕,就是佛在经上讲的三大阿僧只劫,或者像《华严》讲的无量阿僧只劫才能证得圆教佛果;无量阿僧只劫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怕,一生当中还是决定可以证得,这是好处。实在讲,我们在大经上常常提醒同修们,西方极乐世界无量的庄严,其中最重要就是无量寿。诸位想想,没有寿命,一切再庄严你都没有分去享受,所以寿命第一重要。我有寿命,所以一切种种庄严我才能享受;没有寿命就不行。阿弥陀佛翻成无量寿,就是翻它最重要的一个意思,无量义里面这一义是最重要。
钞【十胜三十益,大约同此,恐繁不引。】
这一句就是略说,《通赞疏》讲『十胜』,《群疑论》讲三十种利益,大致都是像这样,所以就不必再多说。晓得西方极乐世界它不退转,确实有很多的因素。
疏【又不退三义,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弥勒问经说。】
这三不退跟平常讲的不一样,大乘不退、已得的不退,未得也不退,这个很奇妙。下面《钞》里面给我们解释,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真正认识、真正理解,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信心才能生得起来,才能欢喜接受,踊跃去念佛,才能体会到这个法门的殊胜。
钞【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国,趋入大乘,更不退转,复作二乘故。】
演【大乘不退等者,谓既往生,已亲大乘人,闻大乘法,发大心,修大行,趣大果,不同此土,六心堕落,尘劫声闻故。】
『往生』,这是讲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这个样子;除非不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经上所讲的种种功德、庄严、果报,你统统有分。你所亲近的是圆教大乘菩萨,西方极乐世界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样的菩萨多得很!我们对於这些等觉菩萨就只知道这么几个人而已,其实和他们地位相等的不晓得有多少。《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十六正士,那十六统统是等觉菩萨,我们知道的少,不知道的太多了。跟这些人在一起,你所听的、六根接触的是大乘法,这些人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典型榜样。
跟他们在一起,那个心怎么不大呢?心要大,要『发大心』。大心的标准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我们为什么要天天去念四十八愿?我们专修净宗的人,我们的早晚课跟一般寺院不一样,我们早课念四十八愿,念《无量寿经》第六章,晚课念三十三到三十七章。黄念祖老居士也是著重这个经上这两部分。我这一次到北京,他特别提出来,而且三十三到三十七章这一段经文,他有录音带,这个录音带我们带回来了。这个无非是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我们自己的四十八愿,我们的心愿完全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跟我们是同心同愿,那怎么能不往生?决定往生。念念要度一切众生,菩萨不能为自己;念念要为自身著想,念念为自己家庭著想,你决定不能超越轮回,为什么?这是造轮回事,你怎么能出轮回?要想出轮回,那个心量要放大,念念念佛法,念念念众生,就与佛菩萨的心愿相应。这是发大心。
『修大行』,一切行门当中,念佛最大,这个知道的人不多。《观经》三种净业,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这一次跟黄老居士见了两次面,谈了七、八个小时,最后的结论,黄老居士说:我们讲的这些话都是废话。什么是真话?那一句阿弥陀佛是真话,除了阿弥陀佛之外,统统叫废话。你想阿弥陀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叫正念;想其他的都叫做胡思乱想,都是邪念,都不是正念。这是真正念佛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佛在经上给我们建立的。
我在此地向大家郑重宣布,大家不要给我写信,为什么?我不看,信来了就丢到字纸篓;当然我更不会回信,为什么?废话,胡思乱想!为什么不老实念佛?这个重要。你来问问题,说实在话,都叫废话,都是胡思乱想;回家老实念佛,什么事也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这一定要知道。真修,我们这一生才有指望。如果不认真修、不老实修,这一生又要空过。空过,这一生修得好,来生再得人身,得人身怎么样?还跟这一生一样,甚至还不如这一生,那就苦死了。所以一定要觉悟,真正觉悟就是一切放下,这是希望诸位同修要记住的,要发大心、修大行。念《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是大行。
『趣大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证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文殊、普贤还要求生西方净土,一切诸佛如来都念阿弥陀佛,这还有什么话说?诸佛都念阿弥陀佛。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所以他那一天的精神饱满、光彩无比,阿难看到称为希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