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6-8 14:16:37
|
只看该作者
三善道而已。恶,偏於十恶,十恶是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与这个相应的,三恶道。你说多可怕!
我们看念老下面选的,都是《楞严经》上的,「不逐色尘,返观自性」,反闻闻自性,反观自性,「是为端目」,眼睛端正了。「如是六根,不逐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能守住自己的本位起作用,不逐六尘,就对了,这叫真修行。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在起心动念处修。如何能够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成佛了。不分别不执著,菩萨,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有分别,没有执著,是阿罗汉。阿罗汉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执著不造业,所以他不在六道里头。六道是要造业,堕六道,阿罗汉不造业了,虽分别,没执著。我们最起码的要守住不执著,你的功夫才得力。否则的话,你这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可怜,跟著外头色声香味触法在打转,妄想杂念一个接著一个,止不住。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桩事情。学佛学经教讲给别人听,自己还在五欲六尘里头打滚,这不是真修。真修怎么样?不逐六尘,六尘摆在面前,不是不在,不理会它,若无其事。或者像菩萨一样大慈大悲,六尘也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你要去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你要去度它,那行菩萨道了。
「六根不逐六尘,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为第一」。第一大善!第一善是修心,心清净,身口自然清净,没有染著了。所以下面讲,『身心净洁,与善相应』,「亦同具上之浅深二义。浅言之,即身心离垢无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都是善。想什么?想三福,想六和,想十善,想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想世尊教导我们,好好念佛,求生净土,是为大善。这一段说得好。身心离垢无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深言之,始觉智妙契本觉理,才是与善相应」。为什么?儒释道都讲,这一点很重要。儒释道是在同一个境界。孔子,如果他老人家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佛陀。孟子要在印度,古印度称他作菩萨。佛陀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圣人。称呼不一样,他们地位是平等的,同在一个阶层。这个我们要知道,不能疏忽。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迷了。迷了怎么样?把六根、六尘当真。觉悟了,知道是空无所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心经》上讲得多清楚。这一个「色」字就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讲的六尘。六尘有没有?没有,是真的。我们现在怎么?迷了,迷了才出现。虽出现也不是真的,为什么?生灭法,前念灭后念生,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自性不生不灭,真心不生不灭。念念生灭,这心是妄心。一定要知道,时时要记住,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样样都是善,与十善业相应。这善怎么讲法?与十善业相应。深言之,往深处讲,始觉智妙契本觉理,这个意思就深了,才是与善相应,这就是本性本善。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话谁说出来?佛说的,不是佛说不出来。儒家的圣人就是佛,儒家的贤人就是菩萨,儒家讲的君子,圣贤君子,等於佛法里面的阿罗汉、辟支佛。这样我们才能把外面境界,圣贤境界,看清楚看明白了,不再迷惑了。
下面念老告诉我们,「但应谛知」,谛是真的,不是假的,实实在在,真正知道,「此第一之善,究竟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是总纲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才叫与善相应。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是大乘教上说的,美国的科学家他懂得。我记得是二O一一年,这些科学家们在悉尼开会,他邀请我参加,我没有时间,我没有过去,我派了八个学生去参加。他们回来告诉我,他说化解的方法,几句话跟经上讲的一样: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个灾难就化解了,是美国的一位量子力学家。说得好!为什么?外面的世界随著我们念头转,我们的念头善,统统变善;我们念头不善,统统变恶了。所以善恶不在外面,善恶在你念头,念善多么重要。最后念老在这里总结,教我们应该谛知,谛是真实,真实的知道,这个第一之善究竟不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真正明白了,你不会造恶,你起心动念善,你的言语善,你的造作善,没有一样不善。
下面,「更就本宗,第一之善」,我们净土宗,以净土宗的标准来说,第一之善是什么?第一之善,「实即」,实是真实,实实在在的就是,「大势至法王子之念佛法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究竟圆满的大善,我们净土宗的,殊胜到极处,再没有能超过的了,就这一句佛号,大势至的念佛法门。海贤老和尚一生专修这个法门,真正是达到善中之善,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善法。「一声佛号,六根俱摄」。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还加上念头,六根全部包括了,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六根自端」,自自然然就端正了。
「又灵峯大师」,灵峰是蕅益大师,他住在西天目山。灵峰,后人对他老人家尊敬,不称名,不称字,称他修行的道场,灵峰大师。「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句话是蕅益大师说的。我们心里念佛,心里头生起这个佛号,口里头念出来,耳朵听进去。这是念佛的方法,巧妙极了。你用这个方法念佛,这个乱心不得不佛,心什么?心归佛了,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心。好!「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一切法不离心念,所以心里面是阿弥陀佛,眼耳鼻舌身自自然然都是阿弥陀佛。甚至於说,我们今天用量子力学家说,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佛法的术语,每一个粒子都是佛,没有一样不是佛。
「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自端者,一声佛号,六根自然端正。自然身心净洁,与善相应」。那么这个善,善是什么?「是心是佛也」。善讲到极处,没有不善的了,佛。所以海贤老和尚教给我们,这是什么人?大善根福德人。什么人是大善根、大福德?老实,听话,真干,具足这三个条件,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要遇到净宗法门,他决定往生成佛。要记住,这个善根福德是平等的,他有我也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念佛成佛的,他有,我也有。不一样的,他真干,我们今天不如他的是没真干。所以念佛人,佛菩萨所寻求的,菩萨到处去找的,祖师大德也是时刻在留心的,找什么?找有大根器的人,所谓大根器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传戒老和尚找到一个人,找到了海贤老和尚。海贤老和尚二十岁跟他出家,海贤老和尚没有念过书,生在农村,父母都是种田,不认识字,他所具备的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二十岁出家,跟传戒老和尚出家,老和尚就看中他,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叫他一直念下去。还告诉他一句话,明白了,不能随便说,不能说。明白是什么意思?明白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有没有做到?真的做到了,他老人家的境界,跟六祖惠能没有差别,这就是明白了。明白了,师父叫他不能说,为什么?明哲保身。你今天要是讲经说法,人家不相信,你没有学过的,你胡说八道,会带来很多是非,带来很多麻烦,不如不说。学佛的佛门里面老和尚,虽然没有彻悟,有大悟有小悟的,这些人知道,知道也跟你配合,也不给你宣传这些。我们要知道,要明了。所以要做到六根自然端正,身心自然洁净,自自然然与善相应。
「善者,是心是佛」。什么叫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了,是心是佛,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是佛。你用这个眼光来看世界,你就见到佛了,你就入佛境界了,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佛怎么胡说妄为?他迷了,对迷的人来说他迷了,对觉的人来说他觉了,所以想法看法不一样。明白人看海贤老和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凡夫看老和尚,凡夫,种田的出家人,於老和尚丝毫障碍都没有。老和尚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自在往生,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老和尚这些故事多听听,认真学习,利益太大太多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