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5-16 13:55:06
|
只看该作者
能真干的都得度了,剩下的都是不能真干的、不肯真干的,那对不起,老人家就走了,这里头没有情执的,完全都是看我们是不是真修实干。这是天如禅师的一大段开示,对我们很有教育,因为真正要求生净土,多读读这些开示,自然就会提起觉悟。下面一段:
【明杭州云栖莲池大师歌曰。】
这又引用明朝『杭州云栖莲池大师』的开示,他的一首歌谣。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祖,也是一位再来人,他是明朝中兴净土的大德。那个时候很多的人参禅,推崇禅宗、轻视净土。而法运已经进入末法时期了,就必须要提倡净宗,因为这是佛预言的,正法时期以戒律成就,像法时期以禅定成就,末法时期以净土成就。正法有一千年,像法有一千年,都过去了,到明朝已经进入了末法,但是净土还没兴起来,怎么办?就有佛菩萨来,把净土中兴起来。所以莲池大师当时就是这个使命来的,他批注《阿弥陀经》一部,叫《疏钞》,引用的是《华严》,用《华严》诠释净土,把《阿弥陀经》提升到《华严经》的高度,大家就服了。他之后第九祖蕅益大师,又把净土推进一层。这两位祖师之后,净土就大兴。他的劝世歌说到:
【君不见东家妇。健如虎。腹孕常将年月数。昨宵犹自倚门闾。今朝命已归黄土。】
这歌谣很有声韵,可以拿来唱,如果是会谱曲的人,把它谱成一首曲子、把它唱出来,那就更有意思了。『君不见』,君是对「你」的尊称,你不见,你难道没有见到东家那个妇女身体『健如虎』?怀孕了,『腹孕常将年月数』,怀胎十月了,就等着、盼着孩子能够平安出生。孕妇都有这个心情,大概什么时候是预产期,一直都在数着,倒数计时。这是一个人要生了,母亲那种盼望、憧憬的心情。『昨宵犹自倚门闾』,昨宵是昨晚,犹自倚门闾,门闾是家门,这个人倚靠在家门口,就是在盼望。『今朝命已归黄土』,今天早上已经死了,归黄土,尸体也埋了。这是古代有句俗话讲,生产就像过鬼门关一样,虽然这是身体很健康的妇女,可是如果难产,那就母子俱亡。你看,昨天晚上还在盼望着,可能全家人都在盼望着孩子出生,今天早上母子都不在了,这就是说明生死无常。
【又不见西家子。猛如龙。黄昏饱饭睡正浓。游魂一去不复返。五更命已属阎翁。】
这又是讲一则人命无常。『西家子』,有东家妇就还有西家子,这是讲我们周围,真的细细留意,这种现象很多。西家的那个孩子『猛如龙』,活泼可爱。结果黄昏的时候,饱饭之后『睡正浓』,睡过去,结果一睡下去竟然就醒不过来了。『游魂一去不复返』,那个魂神,『五更命已属阎翁』,就到阎王爷那报到去了,五更天是早晨,晚上睡下去,早上起不来,他的魂神已到阎王殿前了,这种事也很多。
【目前人。尚如此。远地他方那可数。细将亲友细推寻。年去月来多少死。】
其实就在我们眼前能看到的人都尚且如此,一个一个的走,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远地他方』的就更多了,数不胜数,全球一年出生多少人,又死了多少人?那数字就很大了。再细细去看看我们自己的亲友,『细推寻,年去月来多少死?』一年、一月过去的时候,也有不少已经死了。像我今年四十一,我们同班同学里头,大学同班同学已经有三个不在了,那是早几年听说的,这几年很少跟大学同学联系,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所以
【方信得。紫阳诗。语的言真果不欺。】
这才相信『紫阳』道人,这是宋朝的一位得道真人,他的一首诗。这首诗『语的言真』,的是确实,讲得非常确实、很真实,『果不欺』,真的没有欺骗人。底下两句就是紫阳道人的两句诗:
【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
昨天看他还在街头骑着马走,趾高气扬的,可是今天再一看,他已经躺在棺材里头,变成一具尸体了。这种事情应该常常有,走马的往往可能都是做官、有钱有势的,可能一下触犯了刑律,被问斩了。昨天看他还是不可一世,今天魂神已经不知去向。还有灾难、疾病、凶杀、冤亲债主报复等等,各种原因导致死亡。所以
【伶俐人。休瞌睡。别人与我同一类。狐兔相看不较多。眼前放着多少例。】
『伶俐人』是聪明人,稍微有点警觉心,看到别人如此,自己可不能再昏睡了,他们同我是一类的,他有生老病死,我也有生老病死。这里讲『狐兔相看不较多』,狐兔,有句成语是兔死狐悲,就比喻同一类的人,看对方死了,自己就会生悲哀,「别人死了,就到我了」。『眼前放着多少例?』看着一例一例的这些现象,还不觉悟吗,还甘心沉沦于醉生梦死之中吗?为什么不及早办道?一切的富贵、恩情都带不走,最后都要放下,你不是自愿放下,也得被迫放下。不如我自愿放下,早办生死大事。再看看人走了以后,后果就更可怕。
【钻马腹。入牛胎。地狱心酸更可哀。若还要得人身复。东海捞针慢打捱。】
轮回是条险路,六道轮回,人天善道去的机会少,三恶道去的机会多。释迦牟尼佛当年有次跟弟子们在一起,他就在地上抓起一把土,然后在地上一甩,把土甩到地上。大家看了不明白,为什么佛有这个动作?佛就告诉大家说,「你看看我甩下地上的土多,还是现在留在我指甲缝里的土多?」当然甩在地上的土多,不成比例的。佛告诉大家,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也是不成比例。所以我们细细观察一下自己,不用看人,这一生到现在为止,作的善业多还是恶业多?什么是善业?为别人、为众生的是善业,恶业是为自己的。你这一生是为别人、为众生活着,还是为自己活着?你所作所为、起心动念都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没学佛以前肯定是为自己,不必说了,学佛以后还是为自己。即使求生净土,有的人可能就想着,「这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好,不去是白不去,这大便宜得捞」,他冲着自己去享乐的这个心理,替自己打算,这还是为自己。这种人能不能往生?往生不了。那是昙鸾大师讲的,若是为自己去享受快乐而求生净土,没有真发菩提心为度众生,那往生不了。为什么?跟阿弥陀佛愿力不相应。
所以你就想想,将来如果我们不了生死、脱轮回,在轮回里头,善道的机会多,还是恶道机会多?死了以后『钻马腹、入牛胎』,这是在畜生道,投胎做牛做马。这往往是欠人的债,要做牛做马来还。不学佛的咱们就不说了,就说我们学佛人当中,修行人或者是出家人里面,享受他人供养,没有真正成道(成道对念佛人来讲就是往生净土),将来我们欠的这些都得还,做牛做马来还。我记得以前在东天目山,我看过,那时候有工程,要当地的农民来包工,把建筑材料用马运上去,要走很长的山路,那山很高,东天目山。那些农民为了赚钱,多跑几趟,所以就拼命的赶那个马,而且给牠们压很多的负重,这些材料压得很多,这样能赚多一点。那些马一走起来真是辛苦,甚至我们有次看到那马走不动了,倒在路边一直在喘气,甚至听说有的马就这样累死。后来齐老菩萨叫大家不要用马来运了,我们自己背,所以很多同修发心把那个建筑材料自己背上去,可怜那些牛马。这些牛马都是欠了寺院的,过去可能都是修行人,甚至是出家人。没有成道,这些四众供养你怎么还?做牛做马还。
做牛做马还算不错的,如果到了地狱,那『心酸更可哀』。烧得滚烫沸腾的油锅,夜叉就把我们给扔下去,去受煎熬。铜床铁柱,这是淫业所感的地狱,让我们卧铁床、抱铜柱,都是烧得火红的。甚至还有一生造杀业多,就要遭种种酷刑,被这些狱卒来斩、剁、磨,身体都可能磨成浆,来受这个报应。即使是想要出离,也必须等到罪报了(音瞭)了。一般地狱进去,一进就是论劫来数,太可悲了。还想要得到人身,就像『东海捞针』一样难,『慢打捱』,打捱就是拖延的意思。从三恶道出离,得人身,你慢慢等。佛打个比方讲,就像从须弥山顶吊根线,吊到山底,正好穿到一根绣花针的针孔里头,你说这个机率有多少?别说须弥山,须弥山太高了,那是银河系的中心,那个山太高,绝对不是地球上能容纳得了的。就是从我们这三层楼,你拿一根线往楼下扔,底下有一个人拿着绣花针,拿针孔去接那条线,看看能不能接得到?给你弄十万次可能也穿不了那个孔。真的是东海捞针慢打捱,没指望。底下说:
【我作歌。真苦切。眼中滴滴流鲜血。苦劝世人作急修。回头猛醒须自决。】
这是莲池大师苦口婆心、剖心沥血跟我们讲,「我作这首歌真苦切」,用心良苦,悲悯众生迷惑颠倒、不知回头,眼看着就得下恶道,还不觉醒,眼中都滴血。这是为他们痛哭流涕,到最后都流出鲜血。所以『苦劝世人作急修』,劝我们赶紧修行,不要等待,不要蹉跎岁月。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须臾间尔,这人身一失去了,再要捞回人身,真的就是东海捞针,太难了。『回头猛醒须自决』,赶紧现在回头、猛然醒悟,来得及。特别是净土法门,只要你一念回心,深信切愿求生净土,这世间统统放下,不再作恶业了,一心办道,你这一生就有希望永脱苦海。这须自决,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来决定,别人帮不了你,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不要等到作恶满到极限,神灵已经将我们的寿命减至零了,我们无可奈何去阎王爷那报到,就来不及了。
【宋颜丙。普劝修行文曰。】
下面《汇编》又引宋朝『颜丙』居士的一段开示。颜丙,号如如居士,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在家居士大德。他有一篇『普劝修行文』,这篇文章是普劝大众修行的。
【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总归磨灭。】
这段先让我们认清楚这个身,我们的身,『色身』,色是物质,物质的身体是血肉之躯,它是苦的根本。一切苦都因为你把这个色身当成自己,所以从里头产生了自私自利、贪瞋痴慢,造无穷的业,受无穷的报。可是『身为苦本』谁又信?凡人就看不破,错把色身当成自己,对它爱惜得不得了,为了它造无边的罪业,将来受无穷的苦报。为了这个身,满足欲望,『尽贪世乐』,所思所想全都是贪染世间五欲六尘,以为五欲就是乐,所谓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以为它能够带来快乐,这都是迷惑颠倒。『不知乐是苦因』,我们所追求的乐,其实是苦的因,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痛苦。譬如说,如果我们追求财,就会最后为财而死,这个贪财的念头会让我们堕落饿鬼道,甚至地狱道。贪色,色更是苦因,中国的俗语都讲,「色字头上一把刀」,杀人都不见血。不仅现生就遭到种种苦报,譬如说身体会有各种病苦,家庭会有种种的矛盾纠纷,最后可能导致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而死了以后决定下地狱。贪名、贪吃、贪睡,那都会带来痛苦,所以乐是苦因。
『浮生易度,岂是久居?』我们人生在世间,得了这个色身,寿命也就是几十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很容易就过去了,这个身体不是久居之所。所以不要为它去造业,要用它来修道,这就是你有智慧。色身是假的,我们以假修真,千万不要用这假身来造业,受的苦报却是真的。『幻质非坚』,质是我们身体的体质,就是这个肉身,叫幻身,幻就是梦幻,哪里是真的?刚才我们讲了,整个宇宙都是我们这个念头变现出来的,既然是念头变现的,它就不是真有,随着念头的生灭,宇宙就会在生灭。念头灭,宇宙就灭了,它实际上存在的时间,就是一弹指的三十二亿百千分之一,这么暂短的时间。那我们的肉身哪里可能是真的?就是幻有。不仅它是虚幻,它本身就不坚实。你看这肉身,真是很脆弱,很容易就会病,很容易就会死,到最后『总归磨灭』,人总是有这一天。
【自未入胞胎之日。宁有这男女之形。只缘地水火风。假合而成。不免生老病死。雕残之苦。上无丝线可挂。下无根株所生。虚浮如水上泡。须臾不久。危脆似草头露。倏忽便无。】
先看到这,这是讲人从生到死,就是这个过程。『自未入胞胎之日』,人还没入胎的时候,就是以中阴身的形式在存在着,见到父母和合才入胎,于是就有了一个生命的载体,这是所谓受精卵,就是生命的载体,这里讲胞胎,慢慢长大才形成一个人身。还没形成人身之前,哪里有男女的形状?所以男女之形本身也是虚妄。因这个男女之形而产生欲望,那更是虚妄到极点,愚痴迷惑。『只缘地水火风,假合而成』,地、水、火、风是佛家讲物质的四大要素。地是物质的,像人身上的肉、骨,这都是地;水就是像血、津液这些液体;火是指体温;风是指呼吸。由这四大假合而成的,才叫身。这四大假合而成,就难免有生老病死,四大不调的时候就会生病,四大分离就是死了。『雕残之苦』,老死、病死,这个肉体最后凋散、衰残,老、病、死、苦谁都免不了。这个身体,这里形容它,在上面没有丝线可挂,它不是连着上天;『下无根株所生』,它也不是连着地的,地上也没长根,就是个活动的臭皮囊。『虚浮如水上的泡』,水上的泡时间很短,很快就破掉了,而且是虚浮的,到处在漂,我们的身体在天地之间不就是这样?『须臾不久』,这时间很短暂,人生,你活一百年也不过是三万六千天而已。而危脆像草头上的露水,比喻非常的短暂。『倏忽便无』,倏忽是很短的时间,这身体就没有了。所以身体不是自己,你要是把它当成自己,你就苦了。
【长年者。不过六七十以皆亡。短命者。大都三二十而早夭。又有今日不知来日事。又有上床别了下床时。几多一息不来。便是千秋永别。叹此身无有是处。奈谁人不被他瞒。】
先看到这里。人的寿命,『长年者』,这算是长命的,六、七十已经是难得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短命的,三十、二十就夭折了,大有人在,甚至更有孩提时候就死亡的,甚至还在母亲怀抱中的襁褓婴儿就死亡了。『今日不知来日事』,有的今天活着,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在世间,这真的是如此。所以我们的计划也不必太当真了,你想的是多少年之后干什么事,问题是你还能不能活到明天?『又有上床别了下床时』,今天晚上上床了,明天能不能起床都是个问号。真的有这种警觉,修道之心就恳切。印光大师教我们,学道之人要把一个「死」字挂在额头上,念念不忘这个字,道业自成。人为什么会懈怠懒散?就是老把这个字忘了,总觉得明日还有明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肯认真办道,总觉得现在还早。『几多一息不来,便是千秋永别』,我们亲眼看到、亲耳所听到的很多。即使是再恩爱的夫妻,也互相不能挽留;父子至亲,各有各的道。『叹此身』,这是感叹我们这个身,『无有是处』,身本来就是个假合之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