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5-16 12:50:40
|
只看该作者
它与我们差几个时区?好,把时区考虑在内就行了么。当然,天干地支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美国根本没这劳什子玩意儿。再者,严格来说,不是过午不食,应称不非时食。经上说,早上天吃,晚饿鬼吃,但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等很多,各天的一日,长短均不相等,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日,人间百岁为忉利天一日,人间二百年为夜摩天一日。人间的早上是什么天食呢?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抑或化乐天、他化天?根据大乘精神,应这样解释——不应当吃的时候就不要吃。什么时候不应当吃?我们知道,吃饭的正因是肚子饿,所以,肚子不饿的时候就是不应当吃的时候!那么不非时食就是肚子不饿的时候就不要强吃。我们的很多病是吃出来的,病从口入。不非时食是佛让弟子们不要乱吃东西而已。?
?
问:中阴身与灵魂有何区别??
晓:中阴身是存在的,灵魂是没有的,这就是区别。?
问:到底什么是中阴身??
晓:比如我刚晓,现在是活人,等我一死,在我死后还没有投胎这段时间会出现一个中有状态,就称为中阴身。中阴身的实质是因果的刹那不变。什么叫刹那不变?一粒石子,我们竖直地往上抛,当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这时就叫刹那不变(动),速度为零的时间是瞬间,它马上就往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所谓灵魂呢,就是你把本来是刹那不变的误以为真实不变了。?
其实大家来问,这都是此时各位在心念上有困惑,而不是名相上你不明白。?
?
问:修哪一宗成就最快??
晓:成就的快慢只与你的精进程度有关,与所学的法门毫无关系。?
?
问:现在世界经济大萧条,那么多任务人下岗失业,此时九华山修地藏像,合适吗??
晓:经济萧条与工人下岗,这是政府该解决的事,虽然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实际上好多事情匹夫是负不了责的。世界经济的萧条、大批的工人下岗,这也根本不是佛教造成的。假如说是因为有佛教,才使得工人下岗、经济萧条,那么我刚晓先站出来,你把我枪毙了,若你把我一枪毙,马上工人下岗、经济萧条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就甘心情愿被枪毙。实际上别说枪毙我刚晓,你枪毙了大和尚也解决不了问题的。民国时弘一大师也说过这样的话。所以,你不要把这些毫不相关的事往一起扯,不然我真要说你这人头脑有问题。
问:修铜像得三个亿,把这些钱用在其它方面不是照样做好多事吗??
晓:三亿还不够,但问题是钱在哪儿?仁德老和尚说要修铜像了,就有人给三个亿,他不修铜像,手里是一分钱没有的~~这钱根本没有,你怎么往其它方面用??
问:他不能以修铜像的名义把钱搞到手,然后把钱做其它方面用??
晓:算了,如此你根本不是佛教徒,这就错了因果!即使社会上把国家下拨的专款,挪做它用,若认真起来也是要追查的。?
问:修铜像是劳民伤财。?
晓:其实民怕的是不劳!工人下岗是怎么回事儿?就是没活干!下岗国家也不是不管,每月不是还发基本生活费吗?你说活不用干,每月还发百来块钱,多好了~~虽说百来块想大鱼大肉是不可能,但一日三餐还不至于没有吧,工人为什么叫?没活干就没寄托!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我一时忘了朝代。当时天大旱,朝庭救济不过来,有一个地方呢,太守想了个办法:发动寺庙搞建设。他对和尚们说,天大旱,工价必低,这时搞建设用钱最少,最合得来。于是寺庙就建设,老百姓就有活干,寺庙不能只让干活不给吃饭吧,老百姓吃在寺庙,还拿工钱。寺庙本来在灾年还要施舍粮食呢,这次,一举两得。灾年过后,其它地方饿死很多人,但这个地方没有。那么现在人们没活干,老和尚修铜像,就可以使九华山一带很多人有活干,而且,这个工程不是一两年可以完工的,至少十多年。至于算不算伤财呢?也不算。因为若不做这事,根本没钱,做这事只是把零星的钱集中起来而已,你做其它事,人们不把钱掏出来让集中的,况且这钱90%是靠海外,当然,是集中不了这么多。
但是,我这么对你说,绝不是我赞同修大铜像,而是我认为你提出的理由太没力度,太经不起辩驳。修铜像对九华山实际上是个大破坏。??
问:佛教度人,可为什么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
晓:你以为佛教度人已经不甚全面,不甚严谨,佛教是度众生。我们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度众生的《华严》”。人只是众生之一而已,佛教要度的还包括狼虫虎豹之类的畜牲,也包括天人、神仙之类等,反正是六道众生无所不度……?
问:法师你别把问题岔开,即使我问话用语不严谨,但你也该负起责任地把我的疑问解答。?
晓:你挺性急,抢言抢语的,我们慢点儿说好吗??
问:我是问为什么地球上人越来越多,难道佛教两千多年连一个人也没有度到你们所谓的“极乐世界”??
晓:被度化到极乐世界的人其实已经无量无边了,很多很多,两千多年来从地球被度到极乐的人已不可胜数。至于现在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还在这地球上,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被度到西方去。
问:既然从地球到极乐的人已经不少,那么,走一个就该少一个,可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反而比两千年前多得多??
晓:任何地方都要保持相对的平衡,比如地球,两千年前人少但动物多,现在人多了,好多动物都灭绝了。这是畜生,若再扩大到其它道,则地球上“众生”,我们这里狭义地指,既有生机又有命相的生灵——总数保持大致平衡。那么有人往西方极乐去了,也有人到地球上来。这去去来来的使地球上的生灵保持大体平衡。?
问:来地球上的众生它们从哪儿来??
晓:从该来的地方来!若给你再讲佛教道理,我想你可能问题更多,这要牵涉到佛教的宇宙观,况且你问问题的气势是如此的咄咄逼人,而不是下心请教,我也不愿做这无益的辩论,我只告诉你,你从哪里来,大概别人也从哪里来。?
问:我也不知道我自己从哪里来??
晓:笑话。你真的不知道人从哪儿来?我告诉你,你是你妈妈生的!就这么简单。其它人也都是自己的妈妈生的,连同其它的猪、马、牛、羊、鶏、鸭、鹅等也都是。你也可以这么理解,佛教把一个人度走了,但地球上的妈妈又生了一个人出来。?
另外,前边儿好象说过,度是帮助的意思。?
?
问:法师,有些人不信因果,我怎么说他也不听,这该怎么办??
晓:你的问题我不太同意,你说有人不信因果,在我看来,不信因果的人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吃饭,这吃饭就是因果。因为肚子饿了,所以要吃饭。难道这不是因果?至于你说的人家怎么也不信,这问题出在哪儿呢?一大半责任应该你负。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把因果的道理没给人家讲清!真正的因果绝不是《三世因果文》那么简单。“……今生驼背为何因,前世笑了拜佛人;今生短命为何因,前世宰杀众生身;今生瘸脚为何因,前世拦路打劫人;今生疮癞为何因,前世买肉佛台熏……”还长着呢。这《因果文》只能说是善书而已,虽然它名叫《佛说三世因果文》,但绝不是佛陀金口宣说。中间出现有“武帝前生是何人……郗氏堕落蟒蛇身……”等句子。武帝是中国南北朝的梁武帝,郗氏是梁武帝的媳妇。悉达多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人,梁武帝是南北朝,这根本不一码事!难道你真的能让他们“横向联合”~~你没把因果搞透讲清,中间出现漏洞,叫人家怎 么相信?
问:你说一半责任在我,另一半责任呢??
晓:另一半责任则在对方,这与对方的种性有关。但总归起来说,还是你的责任,即使对方的种性不契,你为何不能应机说法呢??
?
问:净公上人说,现在修行是出家人不如在家人,这怎么回事??
晓:我们听话,要与说这话当时的时间、地点以及听者对象联系起来,时间、地点、听众变了,话就不再适用了。老法师讲那话时,当时的听众是居士,他那么说可以鼓起听众的信心。我记得在上学念书时,语文老师每讲一篇范文,总要先交代时代背景,尤其是学鲁迅的作品。这就给了一个启示,与时代大背景一定要联系起来。比如,《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现代所必需》,看这篇文章,你若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那就麻烦了。现在都说佛教是文化,这就是方便!现在文化吃香,放个风筝,叫风筝文化,大吃大喝说是饮食文化,连鬼也要改头换面假借文化名目,叫鬼文化,还有豆腐文化之类……文化泛滥~~把神圣的文化搞得灰头土脸的,我就不忍心在往文化这一神圣的殿堂里堆垃圾。佛教是透过文化现象——比如音乐、建筑、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但文化绝不是佛教(的本质)。净公上人说佛教是教育,这也是方便说法!?
问:既然出家人不如在家人,还要不要对你们僧宝恭敬??
晓:你真胡涂。前边已经说过,所谓僧宝,僧是和合众,是六和敬精神,你恭敬僧宝,是恭敬的六和敬精神。老法师说出家人不如在家人,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出家人比在家人忙,比如说修庙,按规矩是在家人的事,你们修好后让出家人住,但现在居士们不来负责这事儿,一定得出家人牵头才行。出家人的任务是修行,但被修庙等事占去了时间。还有佛事,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家里有了事儿,自己不念经做佛事,却跑来让出家人给你念经~~还有很多,这些本该在家人自己做的事儿,你们在家人自己不做,来麻烦出家人,占用出家人的修行时间,当然出家人不如在家人了。但是,出家人穿了僧衣,这僧衣是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这是果位上的事儿,你当然得恭敬!?
?
问:读佛经前是不是一定要洗手??
晓:洗手是表法的。其实在佛教中,任何东西都是表法的。比如点灯,它表示光明。搞幡盖等,它们表示庄严。洗手也是表示把心身清净起来,真诚起来而已。读经前洗手的真实意就在这里。也就是给自己一个提醒:“心要清净”,因为只有清净心才能与佛法相应。我们整日里生活在人我是非之中,以这是非之心当然就理解不了经文,所以读经前一定要洗手,也就是总得提醒自己。
??
问:我是修净土的,那当然戒律也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在家人应持何戒,律部的书,有哪些可以看?戒又该怎么受??
晓:关于诸律,我也是外行,我记得《等不等观杂录》上有这么几句论述,当然我也记不得原文了,大意是这样的——受持戒律很不容易,若受了一定不能再犯。在家人即使没有受戒,但也可以学戒。戒律有很多,应该以梵网经内的十重四十八轻为主,以贤首疏为准绳。在家五戒也已包括在了十重之内。比丘戒在家人是绝对不可看的,而菩萨戒本,是应该读的,不但学道的人应该读,即使世俗人读了学了,也可渐入圣境。至于受戒,就得有戒师了,若无戒师,可以在佛前忏悔以自受。若受了戒而不能持戒,还不如学戒而能遵守。这是大意,若有可能的话,大家看一下原文。?
?
问: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
晓:有。不然难道释迦老子、历代祖师都在骗你不成??
问:那为什么禅宗说唯心净土??
晓:《楞严经》上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不是很明白吗??
问:若是唯心净土,那么念佛人临终时,阿弥陀佛怎么来接引呢??
晓:我来做个比喻,阿弥陀佛就象天上的月亮,我们好比地上的水。我们现在的心是散乱的,就象这水在一直哗啦哗啦地搅个不停。我们现在念佛就是在力图使心静下来。但我们的业力不尽,很难静下来。在我们临终时,这一世的业报已受完,念佛的功德力很大,就使我们的心相对来说静了,就比如水不搅动了,或者说相对地搅动程度小了,水一静,月影就呈现出来了。这就是弥陀来接引了。因为月到水这儿来了。水的静止程度、月影的清晰度,就是你往生的品位高度,水静止了,月影十分清晰,你就是上品上生,水静止程度不够,月影清晰程度达不到,你就是下品。?
清朝有一位祖源禅师,他有一本《万法归心录》,中间解释弥陀接引时说——如水湛清 ,佛月自现。月本不来,因水清故。?
问:弥陀本愿是来接引的,可你说“月本不来”,怎么这么别扭??
晓:这个问题我的说法大家姑且听听,能理解多少理解多少,不要强求,若不能接受也就只当做我的话一出口就随风而散罢了。?
弥陀是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最契合中道之理,中观学派,或说三论宗,三论宗是中国的说法,中观八不中道中明明说得特别清楚,“不来不去”,这不是很清楚吗?根本没有来去的分别。自心变化,佛来接引,所以说,本来就不是佛来了,只是因缘时机契合时,净业纯熟,目睹佛身,就这么简单。?
?
问:我现在一直是念地藏菩萨名号,我死后会生到哪儿去??
晓:不知道。?
问:我该往哪儿往生??
晓:这问题我真没办法回答。?
问:念阿弥陀佛的往生极乐世界,修唯识的往生兜率天宫,那我念地藏经的就没地方去了??
晓:我不知道你从哪儿听来的这个说法。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幷不是一定得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若我不愿意去呢?我就是发愿在此娑婆世界度化众生,阿弥陀佛也不可能在我临终时推住我屁股往西方推的。学唯识可我临终时想往生极乐,难道弥勒菩萨还会去与阿弥陀佛理论一番——你怎么把我的弟子网络到你的地界里来了?我若念药师佛,弥陀佛就把我往外轰?这些事儿都不会发生!你要往生到什么净土去是看你自己的愿心与缘份,与你念哪尊菩萨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念地藏经,而地藏菩萨是往来地狱度众生的,人们都这么说,难道我就要到 地狱里去?当然,因为念地藏经故尔你的到地狱去也是做地藏的助手,下地狱帮地藏菩萨度众生而不是堕地狱受苦。下地狱与堕地狱一字之差,结果却大不相同。?
所以,你这个问题——现在我念地藏经,临终时该往生到什么地方去——就太外行了。?
问:地藏法门是怎么修的??
晓:你原来怎么修,现在还怎么修,老实精进,莫换题目。?
问:地藏经我念了好多遍,可还是不会修。?
晓:念地藏经就是修行的一种方法。净公上人说过,念经有两种念法,一种是拿起架子,念这一遍地藏经两个小时,中间不起一个妄想,这是修定;另一种是念着对照着,看自己是否按照经典上的要求做了,没做到的就忏悔,这样念经修改自己的不如法的地方也是一种念经的方法。?
?
问:净公上人说过,只有《无量寿经》是佛说过好多次,现在按你的意思好象不是这样的??
晓:我不知道净公上人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我也没听到过。不作评论。?
问:这是净公上人录音带上讲的,确实讲过。?
晓:老法师是怎么讲的??
问:老法师在说到《无量寿经》的译本时说,《无量寿经》有好几个译本,不能够说谁好谁劣,因为根据后人的考证,译师们所据的梵本就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