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5-13 14:42:3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他这个雾大一点,都看一样的境界,带着雾;十行位、十回向的,他的雾就愈来愈轻,愈来看得愈清楚;到十地菩萨就大晴天。我用这个比喻诸位好懂,他们不是虚妄的境界,他确确实实的,所看到的都是真的,实相,诸法实相。可是有这种情形在;虽有这情形在,不妨碍他的自行化他,没有一点障碍,只有这一点不同而已。这是我们对实报土应当有的认知。
「演」是宣说,演说,演是带表演的,说是说明。「如来应正遍知」,这是如来十号里面的三种,第一个是如来,第二个是应供,第三个是正遍知,这是简称。十号我们在前面学过了,前面经文讲得很清楚。「此段大意为」,前面这一段,在讲经规矩里面这叫破字,把每个字的含义说出来,再讲全段大意。这一段的大意为,「法藏菩萨答曰,此义太深,超我境界」,若通俗,勉强可以作为水平来解,我的水平不够,这个话是谦虚的话,「于是再度请佛广说无量佛剎」,做为建造极乐世界的依据。极乐世界依什么建立的?是依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面最美好的,是这样建筑出来的。「我若闻后,定能如法修习,圆满所愿」,这是这次启请的大意。
下面我们看,黄老引用日本峻谛法师在《无量寿经》批注里面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这里头有三个意思,这些都可以值得我们参考的。第一个,「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我不是建立一个像一般诸佛剎土一样的,这是我的境界,现在我想超过一切诸佛。这超过一切诸佛里头,有一桩最重要的大事情,如何能叫业障深重的凡夫都能在一生成就佛果,这个问题真大了。这个问题可能一切诸佛都没想过,没想到过这个事情,他想到了。为什么?一切这些众生成佛,我们知道最后都会成佛的,那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习,在修学当中还进进退退,这是个普通现象。尤其是在没有证得法身之前,六道里面肯定是进得少、退得多,到四圣法界,进得多、退得少,必须是起心动念放下了,才真正不退转。经教里面佛常常告诉我们圆证三不退,你圆满证得了,什么人?初住以上,《华严经》上说的。
三不退,第一个是位不退,位不退这是最容易证得的,小乘初果就证得。这个地位是圣人的地位,不是凡夫,你已经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八十八品见惑,世尊为了要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五大类,好说了。第一个就是身见,最难破的。六道里面一切众生,包括无色界天人,虽然他不执着身是我,他执着灵魂是我,他不执着身是我,执着灵魂是我也不行。执着灵魂是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看你麻不麻烦?灵魂也不能执着,不执着,那就叫灵性,那是你的自性。虽然说自性,说这个名词,他执不执着这个名词?没有,他心里真干净,真叫一尘不染。有没有我?佛说有我,什么是我?遍法界虚空界是我。为什么?统统是我自性变的,那怎么不是我?这才叫真开悟,真的是把身见破掉了。第二个就要破边见,边见是二边,我们现在讲对立。诸位要知道,佛法里头找不到对立,里头没有对立,这跟你讲事实,对立是错误的见解。
我们现在明了,没证得,证得就自在了。明了什么?佛给我们讲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跟自己是一体。我们缩小来说,用比喻来说,我们执着我们这个身是自己,譬如身是法身,我们身上有多少细胞?科学家有过概略的估计。细胞是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粒子组成的,粒子现在知道是小光子组成的。我们人这个身体,有多少个小光子?每个小光子都是自己。大宇宙就好像我们身体一样,小宇宙就像我们小光子一样,不能分割,小中有大,大中有小,小大不二。这个难了,这不是我们境界,我们无法理解,可是事实真相是这样的。所以,佛法里有高等科学、有高等哲学。
这些东西明白之后,确实我们对立的念头没有了,我们能看,就像法身菩萨所看到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看到这个。你对待一切众生再不会有分别心,这人是好人,那人是坏人,这事是好事,那事是坏事,没有这个分别了,没有分别就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为什么?它统统归零,都回归到自性里面去。自性里头一法不立,它也一法不舍。就像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是什么?一法不立,自性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末后他说了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一法不舍。我们用隐显两个字来说明,他第三句所说的,隐,隐藏的隐,就是常寂光里头,什么都没有,一法不立。能生万法那就是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同居土是六道,方便土是四圣法界,实报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学的处所,能生万法。无论是隐是现,都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你才晓得佛心清净平等觉是什么境界。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不清净、就不平等。
这叫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这真相里头有体、有相、有用,有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作用就是因果报应。相是现相,体是一个,这个相差别就太大,无量无边无尽无数,作用就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体、相、用。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讲作用。念善是因,生天是果,天是十善业去往生的。五戒是因,我们中国古人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你能够一生遵守这五种德行,这是人的因。我们现在这个世间,这么多的人,他为什么到人道来?前世都是修这个因,佛家讲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们中国老祖宗讲的仁义礼智信,仁者不杀,义者不盗,礼者不淫,智者不饮酒,信跟佛五戒里不妄语一个意思。过去生中修这个因,这一生到人道来了,没有修这个因,他不能到人间来。到人间来,为什么我们受的报不一样?有人富贵、有人贫贱,佛说这是满业不相同。引业相同,引导你到这一道来,这个业相同,引导你来。满业是你过去的造作不一样,你过去造作的善、修的福,这一生你得福报,过去生要没有修,你就得不到。如果过去生中造作不善,我们这一生当中就要受苦,日子过得很辛苦。这些什么?这是作用,自性的作用,在佛经里面常讲的德用。这个德,范围非常广,不但十法界都用这个字代表,就是实报土里头也用这个字来做代表,性德起用。
真正通达明了,就知道人不能不修福,不能不修慧,这两样东西太重要了。福跟慧不但是这一生当中你得到享受,更重要是来生,为什么?有福有慧来生不断的向上升,向上攀升;如果你造作罪业,你就往下堕落。是上升还是往下堕落,这个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才晓得无一不是自作自受,与别人没关系,与天地鬼神也没有关系,与佛菩萨是更没有关系。佛菩萨不过是指导我们而已,真干得靠自己,佛菩萨只能教我们,所有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还是自己在做主宰。佛菩萨慈悲、圣贤慈悲,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告诉我们,人不能造恶业,应当要行善,为什么?性德原本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所以一定要受教育。什么是教育?教你怎样做人,这个教育是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你得会做人。至于会做事那是属于技能,技术、能力。你看孔子教学,他讲的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最后是文学。政事是我们现在讲的职业教育,是技能,技能可以谋生,生活能过得去,这物质生活,文学那是艺术,是精神生活。你看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它的基础在德行。没有德行,后面这个享受你都得不到;你没有智慧、没有福报,真正的享受你得不到。德行是教育的大根大本,我们在一起学习也说得很多,中国教育的根从哪里来的?从父子有亲,父母跟子女那种亲爱是传统教育的大根大本,那是天性。现在人的迷惑反常,一百八十度的反常,那是什么?天性没有了。如果真的天性没有了,他将来的果报在哪里?在阿鼻地狱,我们讲这人良心没有了。从什么地方看?从现在自己母亲亲自杀她的儿女,堕胎,堕胎是杀儿女。
儿女跟自己的缘,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四种缘,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你家里来。第一种报恩的,过去生中你对他有恩,他是来报恩的。他来报恩的,你把他杀掉,恩变成仇,下次来他是报仇的,他来索命的。如果是来报怨的,过去你伤害他,他这次也来害你,来报怨的,你把他杀掉,怨上又加上一层怨,你说这个麻烦大不大!再两种就是还债跟讨债的,还债是过去他欠你的钱,这一生做你儿女来还债的,他会辛辛苦苦赚钱统统供给你。末后一种是讨债,是你欠他的,你要好好栽培他,去养活他,债讨完他走了。欠得少的,三四岁、五六岁就走了,这讨债鬼;欠得多的,供养他到大学毕业,眼看可以独立,他走了,欠得多的。不是这四种关系,不会变成一家人,它统有因果在。因果从哪里来的?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体只要有相就有因果,所以因果跟宇宙万有同时发生的,这桩事情只有大乘经里面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知道了,就晓得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有所警惕,一定要跟性德相应,为什么?菩萨道,跟性德相违背那是凡夫道。十法界都是凡夫,六道叫内凡,四圣法界叫外凡,就是六道以外的,还是凡夫。凡夫迷而不觉,佛菩萨觉而不迷。
这个事情明白之后,我们看峻谛法师所说的,「菩萨常途净土之行」,常途净土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释迦牟尼佛的净土。这个净,染净是对六道说的,六道染,是秽土,四圣是净土,这个容易知道。可是今天法藏心里面所想的,是想得到诸佛土中最胜净土,一切诸佛世界里头最殊胜的,他要这个;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要集一切诸佛净土的精华,这样去建造。他就很客气了,这不是我的境界,「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第二个意思说,「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最重要一句话就是五乘齐入报土,这是什么?十方诸佛剎土里头没有的。五乘是佛、菩萨、声闻、天、人,我们称它作五乘佛法。在近代,太虚大师常说,提倡人间净土。其实人间净土,落实儒释道三个根,人间净土就出现了,我们称它为普世教育,就是普遍全世界的教学。这是什么?道德、伦理、因果,这三种教育普及全世界,人间净土就出现了,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们过去汤池小镇做的实验,做给联合国看的,做成功了,做出来了。把这个范围扩大,会集各个不同宗教的经典,你去找里面关于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把这些东西节录出来,会在一起,就知道所有宗教真的是大同小异,可以合作、可以团结,确实有能力消弭冲突,促进全世界的安定和平。法藏菩萨的心太大,他这里讲的报土是实报庄严土,五乘都能入实报庄严土,这实在是太难了。实报庄严土只有法身菩萨才能入,其它的,二乘没有分,人天更没分。这个老居士有批注,有括号,「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齐入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这话说得好。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头都没有这个事情,法藏菩萨这个想法太稀有、太难得,这怎么可能?这是他所求的,说出他的心愿了。
第三个意思是「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这个菩萨是权教菩萨,「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法身、报身高妙,证得法身,我们中国大乘里面所说的,特别是禅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真正证得诸法实相,这样的人才有分,不是普通菩萨,没有证得法身的菩萨都没分。但是法藏菩萨发愿,他能够经无量劫来修行,能不能获得?这是他的愿望能不能达到。老居士在此地也说,「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这是真的。所以一切众生必定成佛,这是我们要肯定的。现在不管他是什么身分,我们要明白,他将来会长时间去修行,最后一定成佛,他本来是佛,最后也一定会成佛。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一个人,无恶不作的人,都要用这种心态去看他,他经过无量劫之后他肯定作佛。我们对人这种恭敬心才能生得起来,你不会再轻慢他,这一点很重要。普贤菩萨十大愿,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这个诸佛是什么?包括一切众生,包括动物植物,包括山河大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能不知道。
下面说,「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当下尚非其分」,现在我还没证得,「故下云非我境界」。斯义弘深,广大叫弘,幽邃叫深,这不是我的境界。「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这不可思议,这是峻谛师他的心得报告,他看出这个门道。法藏菩萨在此地开一个他力法门,为什么?一切众生成佛都是自力,都靠自力,无量劫的修行,现在不靠自力,靠佛力、靠他力,这就是特别法门之处。如果我们今天要是求自己,要靠自己的力的话,那真的是无量劫,要消业障,业障要消干净,有一点不干净就成了障碍。我们就想想,通途所说八万四千法门,要知道八万四千法门是自力法门,门门都得靠自己。只有净宗这个法门靠佛,我们要不靠佛,怎么能成就?所以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我自己一心依靠阿弥陀佛,这是我的力量,阿弥陀佛真正以他的弘愿、以他的成就来帮助我们。他建道场,极乐世界是他建的,我们得靠他。好像现在我们自己修学,我们无所依靠,自己修,真是困难。能成功,如果真的你懂得方法,你一心精进,十年你能有成就。你就依着古大德教给我们的,一门深入,十年熏修,这是什么?这是修戒、修定、修慧,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天天这样修,十年如一日,念念这样修,十年如一日,十年如一念,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如果有个大福德的长者,他建了个佛学院、建了个道场,我们依靠他,在他那里共修,可能就不要十年,三年、五年就成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现在阿弥陀佛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建立这么个道场来帮助我们,只要我们真的肯去,现在万缘放下,专修净土。专依古大德讲往生经,往生经就是五经一论,就是净土经典,一心就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它的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切自己想学的都到极乐世界去再学。到极乐世界头一个好处,你无量寿,你不会受寿命的限制。这个世界很麻烦,修行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你说你麻不麻烦!寿命到了就不行了。纵然这一生修得不错,断恶修善,持戒念佛,修得不错,来生继续得人身。善根深厚,来生又遇到佛法,接着再修,至少耽误二十年,你看中断二十年,中断二十年再从头来起。所以这个世间修行进进退退,这是决定免不了的。从前唐朝悟达国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他真不容易,十世高僧,他到人间来,每一世都得人身,修得好!每一世都修行,都出家、都修行,十世累积的功德,智慧、功德,成为帝王的老师,封为国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