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真观清净观」:什么叫「真观」?即是真空观。真空,就是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这叫真空观。虽然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但也没有离开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谓「无相」并非要离开了我、人、众生、寿者才没有相,就在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上,而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叫在相离相。也就是以前我所讲的:「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明明有形有色,为什么内里没有呢?就因为没有执著。这个空观也就好像大圆镜智一样。在大圆镜里虽然有物则现,有相则应,有什么境界就现什么境界,可是它不留痕迹。观音菩萨的真空观也就是这样子。
「清净观」:清净是对染污而言。何谓染污?有所执著就是染污,有所爱著也是染污,有所贪著也是染污。清净的力量是没有一切的贪、嗔、痴,若有贪嗔痴就是不清净。譬如拿布施来讲,一般人布施,常犯这种思想:「这人他和我有点关系,他是我的亲戚朋友,或者是我的邻居。我要布施给他,帮助他。」多数先布施给和你比较接近、有关系的人,后才布施给远方的人。这已经有了亲疏远近的分别心,有所著相的心,则不能作无相的平等施,这也就叫不清净观。
观世音菩萨的法施,他是不分人我,不分亲疏,不分远近,只为布施而布施。布施分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又有内财施与外财施。外财:是身外的,内财即身内的。菩萨在行菩萨道时就有财施,这财施向外施舍国城妻子,把自己所有的国家城池都布施给人,把自己的太太子女也都布施于众生,你看这才是真施真舍!乃至于一切一切的田产、屋舍、财业,都布施给慈善机构,或布施给有道德的人,这叫外财的布施。内财施:是把自己的身、心、性命、头、目、脑、髓以及四肢百骸统统布施。在心中常想:「若能以这身体来救世上一切众生的话,我就把这身体布施出来,供献给世界。乃至于把我的心也布施于人,生命也布施给人。假如有人需要我这头,就把头斩下来送给他。」
好像舍利弗行菩萨道时,有人向他要一只眼睛,舍利弗就把眼睛挖下来布施给他,殊不知那人说:「你弄错了!我要的不是这只,是那只眼。」于是舍利弗就退菩提心了。他心想:「唉!这菩萨道真难行!」他只舍了一半的内财,另一半就舍不得了。但菩萨是这样想:「若能以我的脑及骨髓做成药品来救人,我也愿布施出来」,这叫内财施。凡属于你自体的财产、智慧、精神,这都叫内财。
还有法施,就是说法教化众生。这种布施是最大的布施,所谓「诸布施中,法布施最。」法布施是最要紧的。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佛教讲堂,虽讲堂不大,但是法力可不小。星期四由果地来讲,星期五果普讲,星期六就由果全讲,星期日就开始讲普门品。这个佛教讲堂就是天天如此忙忙碌碌,为法忘躯。为了佛法,把身心性命都忘了,把自己的健康也不顾了。每一个人白天都要做工,我这法师也同样做工,所有一切的工作我都做。这几天身上的骨头都痛了。昨天晚上我也懒惰一点,没有来,就因做工做得太辛苦。可是我这个做法师的辛苦,懒惰一点不要紧,因为我已学习这么多年了,故我懒惰一点还情有可原。可是你们做学生的就不能懒惰,无论那一个人讲经都应该来听的。来听法就是护持道场的表现。我们大家到这儿多一点,讲法这股气就很盛了;若人人都不来听,就不盛了。故想拥护佛教讲堂,就是来听讲,不必拿出很多钱,已是拥护道场好护法。
你们有的是护教使、布教士、宣教师。宣教师就讲经说法,布教士就要到各处去做广大的宣布。护教使就是尽心拥护道场。令道场一天比一天发展,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护持道场就是护持佛教,护持佛教也就是护持佛法僧三宝。这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西方人对于佛法,过去可以说是小孩似的见解,根本就不懂佛法,好像有些在美国自称长老、法师者,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一问他们佛教是什么?他连自己也不知道什縻是佛教?你们现已听了三个月的楞严经,可以说对佛教的认识已懂得不少了。现在讲这法布施就是把你们所知道的佛法,要介绍给一切众生,要向每一个人去宣传。为宣传佛法,可以把饭忘了吃也不觉得饿,不睡觉也不觉得困。我知道我过去为宣传佛法就有这样的情形。某人想要学佛法,我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给他讲。给他解说明白了,才把我的责任尽了。我希望你们各位也照我这个样子,作为我的化身去弘扬佛法,做法的布施。法布施比你舍多少钱出来更有价值。你们现在积极学习佛法,有好几个人都要出家,这真是很稀有的事情,在美国可以说是打破记录。这么多人要出家,要做和尚、做比丘尼,这真不可思议。你们现在把基本立下来,对美国佛教的前途,每人都要负起责任,要这样想:「我有这一口气,这佛教就是我的责任!」若旁人说他也要负一点责任,那可以的;并不是说我负责任,你就不可以负责任。所以说佛教的责任是人人有份的。不要推诿,你们应该站起来,以弘扬佛法为己任,这是法施的基本条件。
另外还有无畏施,所谓无畏就好像观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都是无畏施之一。这无畏施即是在人有惊慌恐怖,将舍性命的时候,而你能现无畏身,行无畏行来安慰他。什么叫现无畏身呢?譬如有个人在火难中,快要给烧死了,因被烟雾薰得不知东西南北,已经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走出火堆。你在这时候能奋不顾身,涌身到火里去把这人拖出来,这可不是容易做到的。这就叫舍身命而救护众生,也即是无畏施。或者有人掉到海里,眼看要淹死,你看见了也是不计较自己的性命,毅然决意到海里去把这人拖上岸。不止水火,乃至于刀、兵、炮火之中,有人被炮或枪伤了,在两军阵前生命千钧一发的时间,危在眉间,你也能奋不顾身,不管自己生命的存亡,到那最危险的地方把这人救出来,这都叫无畏施。
还有,若人遇著官匪等其他种种危险,也是生命朝不保夕的时候,或者已奄奄一息了,你能以用种种的善巧方便把此人救脱出危,这也是无畏施。总而言之,就是人在恐惧时,困苦厄难的境界里,你能够用你的慈悲心、勇敢心,发挥大无畏精神,什么也不怕的精神,去救护一切众生。就好像持地菩萨,他虽然并不是直接修这无畏修,而是间接的修。怎样修呢?他知道凡人过河时,必需要有桥,没有桥也就过不了河,若过的话就有生命危险了。于是他以自己的力量,造仿古人的老方法,用一点板子或木头来搭起一个桥,令人过江河时没有危险。
可是,虽然有桥无危,如果遇著大水,一样有生命的危险。好像虚云老和尚从九华山下山时,他记忆那地方本来有个木桥,于是照旧走到那地方想过河,谁知偏偏那桥因为大水早给冲坏了,结果掉到河里,在河里经过一日一夜,二十四个钟头后才被打渔翁把他打上岸来。当时渔翁想:「哈!这回一定发财了,打到这么重的一条大鱼。」可是把鱼网拉上来一看原来是个鱼和尚!于是再拿出来看清楚点,不是个鱼和尚,而是个真和尚,还穿著衣服呢!但已不会喘气了。就在附近有个小庙,这渔翁便到小庙里向出家人说:「和尚!和尚!我今天打鱼,打上一个和尚来,请跟我去看看。」庙上的人想:这真奇怪了,怎的打鱼会打上和尚来?就跟他跑去看看。哦!原来这是德清老和尚!接著帮他把肚里的水都呕出来,这回老人家又才活过来,真是得到第二条的生命。
虚老被水淹不死之后,跑到高旻寺去打禅七,就生了重病。可是这月朗方丈也不原谅他,还要叫他做代理方丈。虚老自想:「我自己病得这样子,怎能代理方丈呢?」于是不答应。结果被月朗和尚打香板,一天到晚都给他气受。你看虚老可说是中国第一大善知识,在高旻寺所受的苦却不知多少,处处受一般人的白眼,一般人都看不起他的。
持地菩萨他专门修桥补路。在虚云老和尚要到云南时,在路上也曾遇到一个修路的和尚,一天到晚拿锄修路,也不讲话,这也是持地菩萨的化身。凡见路上有瓦块、玻璃,他都捡到一边,总之把道路修得好好的。他这样一天到晚做苦工,那么谁给他工钱?没有人给他工钱,你说这是不是愚痴呢?可是就因为他白做工,才修成持地菩萨,证得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的境界,这就是修无畏施。无畏施的法门是很宽广的。总而言之,人在恐怖时,你都应该作布施。
再说一个比较近的例子,譬如有人好几天没饭吃,就要饿死了,心内恐怖慌张得不得了!想:「这回快饿死了,没钱买东西吃,去偷吗?又犯法!」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你若见到了,看他面黄肌瘦,两脚无力,迈不动步,这时你问他:「你怎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