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卍续藏第 78 册 No. 1546 新修往生传》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广陵高邮人。宋永初中。南游番禺止于台寺。后适交址之仙山寺([考]自广陵至山寺宝集作黄龙人也)香火之外。了无他事。诵无量寿及观经。不知其数。弘每念曰。一身万绪。正念难守。可乘念早见弥陀。由是。于崦([考]崦宝集作山唵)间。积薪又([考]又宝集作为)??。一日潜入其薪。口自陈曰。愿谢此报。速奉金颜。无于三界以随诸有。因而纵火。弟子追及舁之([考]舁之宝集缺)还寺。然其所焚半身[娴-木+(古/小)]([考][娴-木+(古/小)]宝集作已烂)未经月余。复如故([考]故宝集作此)翌日。乡闾。严持大会。举寺皆赴。弘于是月([考]月宝集作日)复入或饮谷取水([考]或饮谷取水宝集作岩谷聚)薪焚之。乡民奔([考]奔宝集作奔)救。弘已已([考]已宝集作亡)矣。于是。益薪进([考]进宝集缺)火。收([考]收宝集作取)其道([考]道宝集作遗)骨。得舍利数百。击之以右([考]右宝集作石)光??随发。有见弘身。作黄金色。乘一金鹿。西行甚急。或问之。不答。再问之([考]再问之宝集缺)惟([考]惟宝集作唯)举一手。指西而已。人有迫而追之。相去弥远。终不及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