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4 17:38:5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生同居土,他能够不退,实在讲是愿力支持,是自己的本愿、阿弥陀佛大愿加持,这是我们在大经四十八愿读过。
钞【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
这个好懂,跟《妙宗钞》讲的一样。见思烦恼断了,这在净土里面讲就是事一心不乱,念佛的功夫念到事一心不乱,这是生方便土,决定不会退转到二乘位。实在讲西方极乐世界纯粹圆教大乘,决定没有退转的。
钞【破尘沙,分破无明,生实报土,为智不退。】
这是理一心不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这是智,为什么?唯有智才能破沙尘惑、才能破无明。不像前面,前面事一心是定,念佛三昧可以达到事一心,不能达到理一心,理一心一定要开智慧。我们常讲,因戒生定。净土宗念佛人,那个戒是什么?所有一切统统放下,就依一部经、一个名号,这就是戒。你因这个,你才能得定,定就是事一心,戒就是功夫成片,决定专一。本经里面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你心就清净,功夫成片。由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乱,到定,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再开智慧,这个智慧就破无明、证法身,所以这个地方叫『智不退』。
钞【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不退。】
前面讲的位,像《妙宗钞》讲的位是小乘初果,圆教初信,这个地方讲的『位不退』,这是佛位,成了佛绝对不会退成菩萨。所以,这个位跟前面所说的位完全不相同。
钞【则不退名同,而浅深自别,如九品义。】
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统统都是三不退,可是不退里面功夫、智慧都有浅深的差别。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经义。】
『四教』是天台家讲的藏通别圆。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他在藏通别圆都曾经讲过不退,但是不是本经的经义。所以后面就略说一说,这是属於佛学常识。
钞【四教各明不退,谓藏教别相念不退,通教性地不退,别教七住不退,圆教七信不退。则知自此以前,进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国,虽恶人畜生,即得不退。岂不胜妙直捷,异乎诸教。】
四教讲的不退,《演义》里面有解释,诸位如果想多知道一些,在《天台四教仪》。如果简单一点,《教乘法数》里有图表,诸位仔细一对就能了解。此地要特别提醒的,天台四教里面所讲的,为什么不是本经的教义?本经非常特殊,莲池大师在此地也略略的说了。『但生彼国,虽恶人畜生』,恶人往生的,在《往生传》里最著名的是唐朝张善和,一生杀牛,他是个屠户,杀业很重!临终时他看到许许多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地狱相现前。他看到这个现象就大叫救命,算他运气好,这是我们世间人的话,当然他的因缘很深,碰巧有一个出家人从他家门口过,听到里面喊救命,就进去看看怎么回事情。张善和说:我看到许许多多牛头人来问我要命。这出家人就知道了,马上燃一把香塞给他,「你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听到这个话,接到这一把香,他就大声念阿弥陀佛,念不到十句,他说:牛头人不见了,都没有了,再念几声,阿弥陀佛来了,他跟阿弥陀佛往生。这是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能转业、能往生,恶人往生。
出家人里面的恶人,像宋朝莹珂法师,这是破戒、不守清规的出家人。可是他也很有一点善根,他知道将来一定堕地狱,求助於同学,请教同参道友有没有方法救他,同参道友就给他一本《往生传》。他读《往生传》,每读一篇自己感动流眼泪,《往生传》念完之后,他下定决心求生净土。他把他寮房门关起来就念阿弥陀佛,念了三天三夜,他不吃饭,也不喝水、也不睡觉,拼命念,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你十年好好的修行,到临命终时我再来接引你。莹珂法师说:我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诱惑,这十年不晓得要造多少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点头同意:好!三天以后我来接引你。他说:可以。两个人就约定,三天以后他往生。他也没有生病,到了第三天请寺院里的大众,作早课不要按平常的课诵,作早课念《阿弥陀经 》、念佛号送他往生。佛号还没有念几声,他就跟大家说,他见到阿弥陀佛来了,我跟他往生。这是出家的恶人往生。所以经上讲得没错,五逆十恶只要能正信都能往生;五逆十恶要是毁谤正法,那就不能往生。毁谤是什么?你不相信!如果相信这个法门,五逆十恶都能往生。
畜生往生的,《物犹如此》里面有几百条记载,动物念佛往生。距离我们最近的,民国初年,谛闲法师在头陀寺当住持的时候,庙里有只公鸡念佛往生。这个故事我们讲过很多遍,许多同修都很熟悉,这个不是假的。畜牲念佛也能往生,就看它能不能遇到善知识,真正为它开导、劝它念佛往生。恶人、畜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圆证三不退,天台四教不能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圆证三不退。所以说『岂不胜妙直捷,异乎诸教』,诸教就是台家所讲的藏通别圆,超越它太多太多了。
疏【称理,则自性常住,是不退转义。】
这一段是会归自性,也就是教下里面常讲的消归自性。古德苦口婆心的教给我们,教我们修学的方法,听经要在消归自性,消是消化,归是回归;听了之后,要把它消化、要把它圆融,回归到自性,这个你就真正听得有心得,这是真正有受用。我们佛门一般俗话说:开悟了,听了以后就开悟,禅家讲开悟,教下讲大开圆解,都是回归自性的意思,消归自性。起作用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那叫修行,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怎么讲法?识就是感情,智是理智,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把感情转变成理智,这是修行里面最重要的。佛菩萨的行持是理性的,凡夫的行持是感情的。感情才有烦恼、苦难,理性就没有烦恼,理性所显露的是智慧,无量的智慧,是功德,不是烦恼也不是痛苦。莲池大师《弥陀经》注解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在每一段经文后面都提出他自己的心得报告,称理就是莲池大师的心得。他怎样把这一段文消归自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像这样的注解,许许多多古来注解没有这么一段;称理就是称性、消归自性。
『不退转』,实际上就是『自性常住』。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但是觉悟的人不退转,迷惑颠倒的人也不退转,不过是你自己迷失了自性。诸佛菩萨方便说个退转,其实哪里退?这个正如同佛在《华严》、《圆觉》里面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是真的。你本来是佛,你现在是不是佛?诸佛看你还是佛,只是你自己不承认你自己是佛,你自己也无法承认你是佛,为什么?一身的烦恼,一脑袋的妄念。妄念,这个名词妙!念是妄的,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与真性实在讲不相干,你的真性里面没有妄念。可是你现在迷在哪里?你不用真性,你去用妄念,这个很可惜,坏就坏在这个地方,也就是你用假不用真。再说个不好听的话,处事待人接物用假心不用真心,这叫凡夫。诸佛菩萨用真心,不用假心;我们今天有真心不用,去用妄心,这就叫凡夫。虽然用妄心,你的真心不增不减,你的真心并没有失掉,也没有缺少一点点。所以佛看众生是看你的真心,你的真心是圆满的,从这个地方来看,那是真实的不退。
钞【譬如虚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转,纵欲退转,退至何所。】
在真如本性里头不增不减,你往哪里退?没得退。迷了,有进有退;悟了,没有进也没有退。称性是从圆满性德上来看,这是理、这也是体。明了这个道理,识得本体,才晓得不退是本来具足;既然是本来具足的、本有的,决定可以证得,我们才能够在佛法上断疑生信,信心就可以建立。
◎【二、上首】
经【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疏【承上言生彼国者,岂惟不退。复有补处菩萨不可胜纪,深劝求生也。】
不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决定不会退转。我想这个话同修们都能深信不疑,为什么?我们这部《疏钞》这是第三遍,《要解》也讲过很多遍,《大乘无量寿经》诸位也听过很多遍,对於这些经义我相信不至於再有疑惑,确实圆证三不退。更难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补处菩萨多,多到你没有办法计算。
钞【深劝求生者。】
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钞【生皆不退,已超余国。】
『余国』就是诸佛的国土。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的国土,娑婆世界。
钞【复多补处,可谓超越殊胜,极其至也。】
我们在这个世间,我相信踏进社会的人都会有感触,人与人之间相处很难,做事难,做人更难,言语、动作稍不谨慎就引起别人误会,造成将来的嫌隙,带来许许多多的苦难。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大,是国家与国家当中的误会。所以,人事环境好,你所处的个个都是好人,这个不容易!西方世界那个人事环境是一等的,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所没有的,为什么?补处菩萨多过前位的菩萨。补处菩萨是什么人?等觉菩萨,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一类的菩萨非常多,他们实在讲跟佛没有两样!我们要是知道西方世界有这样好的人事环境,怎么不愿意去呢?物质环境还是其次,人事环境最重要,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就是指补处菩萨。
疏【补处者,止此一生,次补佛位,即等觉菩萨也。】
『补处』就是后补佛,他们是等觉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等著『补佛位』。这么多的人,到哪一年才能轮到他作佛?诸位要晓得,后补佛位不一定是补西方阿弥陀佛的佛位,不是这个;十方世界,哪个地方的佛入涅盘,他看看与他有缘,他到那里去作佛。《大乘无量寿经》给我们说得很清楚,那是说我们娑婆世界,有四十亿众生,什么众生?就是我们现在这一类众生,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也成了后补佛,到补处菩萨,将来十方世界哪个地方有缘你去作佛,同名妙音如来。经上说得很清楚!由此可知,这个后补范围非常广大,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国土。《无量寿经》末后这段经文不可思议!通常一尊佛教区就是一个世界,贤劫千佛那是一个一个后补的,释迦牟尼佛,补释迦牟尼佛的位子是弥勒菩萨,韦驮菩萨是这一千尊佛里头最后一尊佛。他是一个一个补的,是一个世界慢慢来补。西方世界,是到十方诸佛世界去作佛,这个意思大不相同。由此就可以证实,阿弥陀佛的教区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极乐世界,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所以说十方一切众生为什么都愿意求生净土,一切诸佛如来都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里面必定有大道理。这个大道理就是在此地,这是劝我们。
钞【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舍身受身,千生万生,未有穷已。】
这是讲我们这个世界,说我们目前的状况,我们确确实实如此。我们在娑婆世界没有办法超越,在这个世界里面生生世世修行,修一段时期寿命到了,寿命一到又得去轮回,不晓得轮到哪里去?再得人身,有幸又遇到佛法,再修个十几年又完了。无量劫来就是这么搞法,有隔阴之迷又退转,每一生都得从头来起,生生世世都要从头来起。我们过去生中不晓得修多少个阿僧只劫,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你就晓得这个世界修行困难。
钞【乃至证三果者,犹尚有生。】
这就讲小乘,小乘证到初果,天上人间七次往来;证到二果,这就是一次往来;三果是在色界四禅五不还天,还出不了三界,所以说『犹尚有生』。
钞【阿罗汉地,方断后有。】
一定要证得四果罗汉,这才超越三界。
钞【虽断后有,不得成佛。】
阿罗汉虽然是超越三界,能不能成佛?不能。为什么?只断见思烦恼,尘沙、无明还在。只有定,有九次第定,这个定深了,比我们世间禅定深,世间是四禅八定,他比这个定还要深一层,所以我们称它叫第九定,超越了。定没有开慧,一定要开智慧才能破尘沙、无明,才能证法身成佛。所以,阿罗汉、辟支佛都不得成佛。这是讲这个世界修行困难。
钞【今此唯余一生,次即补佛,前如护明,后如慈氏,菩萨之极位也。】
讲到西方净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人只有一生,咱们这个事情就是一生就把它办圆满了。一生当中就补佛位,就能证到后补佛的地位,这当中没有生死轮回,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你的寿命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无量寿,你也是无量寿,所以从凡夫地一直到成佛,一生就办到,不要隔生。
下面举一个例子,『前如护明』,护明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之前,在兜率天作后补佛,叫做护明菩萨。现在在兜率天补释迦牟尼佛的是弥勒菩萨,『慈氏』是弥勒菩萨。这个地位是『菩萨之极位也』,菩萨位子最高的,再往上面去,他就成佛了。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就是这个地位,人人都证得菩萨圆满的地位,就是补处菩萨,或者称为等觉菩萨。
钞【又大本云。】
再举《无量寿经》经文上说。
钞【生彼国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义,皆当一生遂补佛处。】
这一段经文,我们在《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可以说是经义最圆满的本子,看它这一本,五种原译本统统都看到,意思全在其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相好光明智慧德能都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三十二相,我们每个人都是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世尊方便说的,为我们世间凡夫说的;因为你再说多了,多了我们没见过,也不相信。其实阿弥陀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止三十二。
『生彼国者』,上从等觉下至恶道众生,只要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就决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与佛相似,就是『究竟深入妙法要义』,这一句难得,妙法是指大乘佛法,「究竟深入」,不往生就不能究竟深入。《华严经》,普贤菩萨讲他的十大愿王到西方极乐世界才圆满。由此可知,普贤菩萨没有往生之前,他在华藏世界;在华藏世界他的十大愿王还不能圆满,还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才圆满,可见得西方世界才真正叫究竟深入。我们求往生,每个往生的人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句就是你的本分,你就究竟深入妙法要义。所以这个法叫难信之法。这个法,夏老居士在偈子上讲,「亿万人中一二知」,不要说是一般学佛的人不知道,佛门里面许多宗派的祖师大德都不知道,可见得难,真难!知道了必定专修专弘,这就好像是真正识货了;识货当然取最好的,怎么会取其次?不以最好的布施给别人,以次等、再次等的给人,那怎么对得起别人?这是一定的道理。除非他不识货,那就没法子。他把次等的、再次等的认为是第一等的,这是误会。所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