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正藏第21册No.1341大威德陀罗尼经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7:3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21 册 No. 1341 大威德陀罗尼经》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正藏第 21 册 No. 1341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八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阿难。何者一猛健。从凡夫地来。一切众生中。若能回向发菩提心。彼名为猛健。为一切众生所归依处。为一切众生于中当观菩萨之行于中应观。菩萨之智于中应观。以何事故。言菩萨行。云何名菩萨行。若有菩萨作菩萨行相。彼人不得名为菩萨。是亦不发彼如是行。凡所有行一切世间不可信者。谓菩萨行耶。云何名为菩萨行。如一切行中当不生实相。何以故。如来曾说以菩提故名为菩萨。言菩提者。非妇女非丈夫。非众生非养育。非命非福伽罗。阿难。如是若非妇女非丈夫。非众生非命。非养育非福伽罗非菩萨以是义故。彼非众生。不名菩萨也。彼等所行不可得说。何以故。然彼等善丈夫。于施戒中于调伏中禅定中行。彼等众生住于彼中。若有施因。若有调伏因。有持戒因所有禅定因。彼名菩萨耶。如是因者。彼不从东方来。亦不从南方来。亦不从西方来。亦不从北方来。如是菩萨行不可思议。以何等诸法名不可思议。所谓以布施不可思议。以调伏不可思议。以发誓不可思议。以戒定智不可思议。彼人长夜行于持戒。以是义故。名戒众生也。以何事故。名不可思议。以调伏故。彼于长夜行调伏故。是故彼言调伏众生不可思议。彼何故名不可思议。以彼人长夜行誓愿故。是故彼名发誓众生不可思议。彼复以何事名不可思议。以智慧故名不可思议。何以故。彼人次第行般若。次第学般若。彼何者次第学般若。名比钵舍那。般若中彼人次第曾学故。名毗钵奢迦。彼已学。复名成就印业入学般若。是故彼名成就业也。已学普明所作智中故。彼名彼世间光明也。彼人已学不共他智故。名不共智法也。彼人已学不破戒智故。名拔毒箭也。彼人已学断诸疑智。是故彼名能断一切疑也。彼人已学海等业智故。名彼等为多闻海。彼人已学一切成就作业巧智。是故彼名大有眷属也。彼人已学无畏之句不破坏智。是故彼名摧他论师。不为他论所摧伏也。故名能破他论耶。阿难。菩萨已学如是般若中。当向成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彼如是般若智慧。当断渴爱。当得深心。当得如帝释幢不动不转。当得无畏。成就业故名彼无畏者。彼等已学故名无畏勇健也。

      阿难。我念过去无量世时。在旷野中闇夜独行无有伴侣。时有六十许夜叉夺他威者。随我后行彼住我前。作如是说。谓咄丈夫。我等今者欲夺汝威故随汝行。彼夜叉等说此言已。我于尔时入诸法性。而作是念。谁名为夜叉。谁夺威力。何法名威者。彼向谁语。复有何言随其所有。如是方便。如是诸法唯有音声。唯有一相。所谓无相。尔时我念彼地方中住三日三夜。以其三昧住彼地方时。六十夜叉即于我边心得清净。我念彼等夜叉。以彼善根因缘力故。迦叶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入教法中而作比丘。无余涅槃而般涅槃。阿难。如是菩萨初发菩提心以决定故。即名为勇健。阿难。菩萨得初发心者有如是处。阿难。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有诸众生。彼等皆作夜叉夺威力者。可畏可怖无有是处。无有容处。阿难。若有菩萨初住乘者。正心发行者。彼等一切夺威夜叉乃至令彼毛竖。无有是处。况复无生诸法中彼得忍者。何以故。阿难。彼如是等善丈夫辈。不着色声香味触。于诸法中亦复不着。何以故。彼善丈夫得成就最胜上故。阿难。如是菩萨是等诸法成就最胜。于厄难中已得解脱。何等诸法当得具足最胜。智慧开示故。令欢喜故。不诈作威仪。为利益他事故。舍爱着故。忍辱柔和勤精进故。不等怨故。不嫉妒故。不悭惜故。言语依实故。禅定行故。以般若观察故。所作地中空无相愿行故。不舍重担故。凡有欲行能勤进故。请问法故。敬重法故。有所闻法受持故。远离诈诳威仪心故。柔软纯直故。行布施故。大悲故。成就闲业故。以慈遍满一切众生故。如是等行方可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能于此法中学者。彼等名为猛健。彼名勇猛。彼名师子。彼名帝释。彼名为梵。应当于此陀罗尼法本中应先作愿。言先愿者。若无有愿。彼等诸法无有愿处。当得道者。此最为希有。当无著处。彼亦不当而作愿也。如是彼等众生成就最胜第一勇猛。若能入此作业处者。如是等诸菩萨辈。于凡夫地中为一切众生故。名最勇健也。故名最勇猛也。名最无上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可言为一切众生师。以无畏故。为一切众生作师也。以是故。彼等可言健者。可言勇猛者。于中何者是一道。言一道者。是八圣道。是名一道。复名一道者。若更无作处。如来所说正见乃至正三昧。于中正见者无有颠倒。所有正见处。彼如来说无有见故。是名正见。若正分别。彼如来说非分别故。名为正分别。乃至略说乃至正三昧。如来所说非三昧故。名正三昧。何以故。如来说法皆离诸见。如来不说执着诸见故说法。为离染着如来说法。如来不为所染着故说法。于中道者若无分别。何以故。若分别道则于五欲处渴爱分别。以五欲功德是言道也。是故无不有道者。如来说以分别故生欲。如来恒说诸法根本。犹如筏喻。应如是知。若证知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于彼时间。于大众中有一比丘。名曰阿波罗(隋云至)来在会坐即从座起。乃至白佛言。世尊。莫作是说。言正见非见也。然彼比丘作是说已。应时舌根堕落在地。现身即入阿鼻大地狱中。

      尔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阿难。于未来世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等彼时当有如是厌离分智。彼等当得道相。当得戒相。当有多闻放逸之相。彼时所有诸比丘等住阿兰若者。彼等以唯得四禅故。当作得想。彼等诽谤如是修多罗经典。各自恃见不共评论。彼等身坏命终即堕地狱。阿难。于汝意云何。如来为何利说法。阿难答言。世尊。乃能为一切众生安乐故。为涅槃故说。佛复告阿难言。阿难汝观如来境界。阿难。此涅槃名如来所说。为世间故。如来所说为上智故。若能知者。则于如来生尊敬心。阿难。于未来世有如是不随顺不调伏诸恶比丘等。于我阿僧祇俱致劫中所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令隐没。是故如来为断彼等说如是法。如来不念涅槃不思涅槃。于涅槃处亦复不念。不生念言此是涅槃。亦不念言此涅槃处。亦不忆念我欲涅槃。阿难。如来如是拔断一切思想故说法。为向涅槃第一道故。若于如是行中有修学者。彼等当得般涅槃耶。若于是中不修学者。彼等于卖买中而作勤求。于咒术中为他所使。处处游已行方便活命。或种田业。或作俗业造屋营舍。当作活命。当起斗诤各相破坏更相言讼。各各背面更相指麾。恶口骂詈各不相敬。不生惭愧共作朋党。规夺他物轮转生死。虽手持钵如栴陀罗。阿难。是故此法本应以智根善思善念应当观察。是故如来以种种语言。说此八圣道分。若有能知此种种语言。彼等人辈厌离他道。谓相言说此是道此非道。阿难。言道者。于中无所生者。是名为道。

      阿难。何等为七处。沙门诸释子住于彼处当趣涅槃。何者七处。戒处。三昧处。般若处。实处。舍处。寂灭处。一切缚脱处。阿难。是名七处。复有别七处。何等为七。往昔所作福德。得闲处。值佛出世寂静。所得利养不生贪着。得出家故。亲近善知识。于彼中发勤精进。是为七处。复有别七处。有诸比丘应当安住。何等为七。应当决定舍离世间语言。破坏语言应不染着。于修多罗中应巧勤求。亦不得说我。应当尊重阿兰若处。不应信一切三界。亦应当求出离之处。是为七处。若有受此七处之者。即当受持一切善法。如依此处即得受持向一千偈。

      于彼中何者是五种破也。于生死流转中有五种破。何等为五。眼破耳破鼻破舌破身破意破色破声破香破味破触破法破。如是五道生死流转中。凡有生处趣破五阴故。名为五破。三十三天堕落时有五衰相法。故言五破。阎浮提人辈命终之时有五种衰相法。若有如是相如是形类。当知不久毕当命终。其脚足冷。为他夺心。身作黄色。鼻当曲戾眼黑深入。或作青色。此等名阎浮提人五衰破相。复有五种破。妇人命终之时。粪道胎道破。妇人命终之时。咽及两喉脉转动。或丈夫或妇女命终之时。依身所有八万户虫。彼等住者亦如是破。若丈夫妇人命终之时。彼之所有守护神天。随后行者。作威力者。令彼胜者。命终之时。将彼威力背之而去。彼背去已。语言音声即皆灭尽。如是一破当有二破。然彼世间本来破坏共行。不离数数破行。破已复破。是名别坏五破。复有五破。破朋友破和合破戒聚破佛塔破僧。此等名为别五破坏。复有别五破坏。破器。破水漂。破和合父母。破作无间大黑闇等。破咒术破此等名为五破。于中诸比丘复有五破。何等为五。背戒为破。背正见为破。背行为破。住处破。及戒破。此等名为五破。于中如来有五破。何等为五。以无量智聚决破一切众生疑网。以无量智聚破一切生死流转生老病死。以无量福事故。于一切众生中胜故。知一切众生种种信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7:31:52 | 只看该作者
    以解脱智说法故。以最妙金刚三昧破一切漏。至一切众生最胜妙智故。知已断一切众生疑故。破无明险恶相根本。如此说法故有是五破。如所有事当如是持。

      何者是五力。信前行力。戒无悔力。般若于一切诸法边。为最胜妙最初调伏力。于此世他世无悭惜力。菩萨初发心胜信生故。于一切众生为最胜力。此发誓心生为首。为微妙为殊特不可降伏。为最为最大为首。此名为五力。于中所有信力者。彼如来说为种子。为谁种子为诸善法。何等善法。若一切有为信为非善不染着故。于中何者是世间戒力。若知凡夫家戒不正邪见。何以故。如来不说一切凡夫有戒具足。于中有别戒者。唯除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以此因缘。如来不赞叹生。虽复凡夫。戒具足故。彼以善行则生天中。以彼生故。虽得善身。后退下生。譬如堕阿鼻地狱中众生受苦时一向苦恼。彼等肉血散已还生生已还有乐想。如是如来不说以为胜生。如是此戒聚应欲清净。何者戒聚当欲清净。若不取戒而生想心。此是如来说戒清净。

      何者是彼多闻力也。闻人声闻非人声。闻妇人声闻丈夫声。闻童子声。闻童女声鹰声鹫声乌声舞弄声歌声法声非法声福德声非福德声。闻是声已。如所闻义观察了知。何者为闻。无有闻者是故名闻。及彼说者亦不可得。是故言闻。复次何者是彼实闻。若无有实。是故言实。何以故。此是梵言。故名为实。若释种子等言实者。名色名字。彼不可得而不执着。如是名字法。于中何者是名字。作者名名字。又复何者是名字作者。作者不可得。若所作者不可得故。于彼亦不可得。若有名字无有是处。

      尔时长老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复有人作如是言。若一切诸法不得名字。语言亦不可得。于中不可名及与语言。此岂非名字语言耶。谓一切诸法不可得名者。作是语已。佛告长老阿难言。善哉善哉。阿难。若有智慧比丘。彼比丘当作是言。汝若难我名义。汝当自说。何以故。我作是说言。一切法不可得也。我还问汝。随汝所解为我解说。颇有一微细法。若色耶受耶想耶行耶识耶。所有常耶不动耶。自在耶不变易法耶。当和合不破坏及有命者。其沙门释子得是难已。有自体性应作是答。无有是色若色常者不动者不自在者不变易法者。亦无彼受想行识若常者不动者自在者无变易法者。复问言。颇有是色若色声得名者。彼答言无。如彼色若色声可得名者。无彼受想行识。如彼识若识声可得名者。应语彼言如是。汝长老。无彼色可得者。若常若不动若自在若不变易法。彼亦无耶。谁是彼色若受想行识。乃至略说。以是义故色空。谁有是色。色者亦空。色之音声名字亦空。受想行识亦空。谁有彼识。彼识亦空。随彼所有受之名字亦复空耶。如是义故诸法毕竟空。汝应为我当如是解。一切诸法不可得耶。更于诸见中无有诤论。长老。汝取得边际。所谓无也。何以故。如来已说有无见处。长老。我意欲令一切诸法无成就者。一切诸法既不成就。于彼之中无有有无。是故我等当有正见。汝是邪见。阿难。于彼说中。若更起诤无有是处。唯除瞋恚故。当诽谤如是等修多罗经典。譬如现在外道论师不解如来所问答事而作瞋心从坐起去。阿难。如是如是。不受我法起瞋恚故。从坐而起当背面去。以是义故。若有多闻眷属。有决了眷属。以多闻故则有智慧。是故于此阎浮提人辈言般若者。复次阿难。复此阎浮提东方边际。有一城名天生。彼处般若名曰萨婆多罗婆帝(隋云至一切主)阿难。复此北方有一城。名曰不慢。彼处般若名曰比罗婆檀底。于彼北方复有一城。名曰比罗魔。彼中般若名曰比利羊迦利。阿难。于此南方复有一城。名曰伏怨。彼中般若名曰比伽多磨帝。覆钵足夜叉般若名曰怖逻掣驮。持缦夜叉般若名曰萨驮逻多那常。醉夜叉般若名曰波逻舍婆多拔帝。四大天王所生诸天般若名曰波利都瑟吒夜。三十三天般若名曰苏遮利多。阿难。如是等诸法如来已证。种种言辞。种种名字。种种音声。种种语言名字。阎浮提人辈所有语言唤呼名字。如来于此中悉已说讫。于彼之中。何者舍耶。若有舍施。言舍者天所乏少。复言舍者。所谓共知难舍能舍。复言舍者。舍阴聚舍烦恼舍生。复言舍者。一切舍中最为胜上。所谓舍法此最为胜具一切舍。若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阿难。住菩萨乘者。彼处诸生死中。已舍妻子及以男女金银珍宝国土王位城邑聚落头目眼耳。乃至舍自身命。世间所有衣服饮食种种戏具。皆悉已舍。世间所有一切乐具。亦悉舍已。此最为胜。请一切声。所谓若菩萨发菩提心。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请诸众生。欲施法故。若有于此世间利养行布施者是有限分。此中菩萨不作第一义想。所谓世间利养也。何以故。是菩萨了知于自身中无所利益。乃至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菩萨诸愚痴中尽边际也。乃至未转无上法轮。彼当满足一切力也。乃至当来转无上法轮。如是住于如来十力。为一切众生。灭贪欲故当为说法。灭瞋恚故当为说法。灭愚痴故当为说法。如是如来所说之力。当知声闻无有是力。所有东南西北方恒河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彼等一切众生所有善根。随彼善根。有诸声闻辟支佛。善根具足胜出于彼。若复彼一切众生所有善根。及辟支佛所有善根。其初发菩提心菩萨所有善根。于前百分不及一分。千分若百千分不及一。迦罗分伽拏那分譬喻分忧波尼沙陀分不及一。如是大勇健力勤大精进得度彼岸菩萨。

      阿难。于彼之中。何者是五种语言事。过去语言事。未来语言事。现在语言音声事。证知语言事。一切众生与无畏语言事。是为五种语言事。阿难。所有过去语言事者。彼于二处随眠。何者为二。有见处随眠未来随眠。于中有未来语言事者。彼二处不可作名说。不在现前故。亦不得物故。于彼处中。有现在语言事。于一切语言事中。当作第一。于中此等总结已。和合已。作已。观见知已。真观见已。回观见已。算数印已。于算印中真实印中。入算数中作已。言一耶言二耶。言三耶言四耶言五耶。言此是阎浮洲人一二三四五数业事。见十数事及非事因缘。次第中至百数至二百数乃至千数。此等一切处以语言事中入己。而说如是百乃至百千。当知此等一切处语言事说已。如是入矜迦罗数中。从矜迦罗数至频婆罗。从频婆罗数至阿逾多。从阿逾多数至那由多。于彼中复有一数。名曰乌疆梁多比步迷。此是郁单越人辈数名。若有阎浮提人辈。从一起数乃至千数百千数。从百千数至俱致数。从俱致数至阿由多数。从阿由多数至那由多数。从那由他数至疆迦逻数。从疆迦罗数至频婆罗数。从频婆罗数至黝罗破数。唯上座舍利弗能知此数。阎浮提中无有一众生知此数者。从黝罗破数至帝持婆蓝婆数。如是唯上座舍利弗能知于帝持婆蓝婆住处名字。至醯都醯罗。从醯都醯罗至迦罗波。从迦罗波至醯都因陀罗。从醯都因陀罗至娑磨多罗婆。此娑磨多罗婆数行至尼罗婆遮。从尼罗婆遮至牟陀罗波罗。从牟陀罗波罗至阿伽罗牟陀罗。从阿伽罗牟陀罗至萨婆婆罗。从萨婆婆罗至比萨阇婆帝。从比萨阇婆帝至萨婆僧若。从萨婆僧若至比步登伽磨。从比步登伽磨至婆罗叉。如是以此婆罗叉数中须弥山王可得入数。然上座舍利弗以一雄迦持。皆能悉知。如是于此之上复有数。名幢头安置。从幢头安置复至数名灭。从灭复至数名伊吒。从伊吒复至数名迦留拏吒毕多。从迦留吒毕多。复至数名一切总入。彼数中总入恒伽河沙数。而上座舍利弗还知此数。及上座目揵连亦知此数。于彼数上复有数名最坚实。于彼数中作百俱致罗叉。恒伽河沙皆总入彼数中。于彼已上上座舍利弗不知。如是上座舍利弗希有大智。若如是最小蔓菁子。能令入此俱致百千数。复入彼数如来了知。而一切众生不能了知。上座舍利弗等无有知者。谓彼一切语道事总入者。复有语道事总入。众生名数满足父母所置。名所谓跋陀啰(贤)跋陀啰婆罗(贤力)跋陀啰婆睺(贤履)跋陀啰婆帝(贤主)施啰(首)施啰优都施啰婆都(大首)难陀(喜)修难陀(善喜)阿难陀(欢喜)婆难陀如是等如是色如是相。似众生名言语道事业境界。然复有言语道事。出世依住处。依彼已住梵行。知眼耳鼻舌身意。于彼中何者名眼。言眼者。眼根奚罗那避奚罗那波施罗避波施罗阿婆施罗阿器奚妒都陀寐帝摩诃陀摩阿目睺阿帝优授富啰帝奚罗那地舍目佉瞿拓啰因地丽夜逋利婆波施迦钵施末波陀低梨腻泥低啰拏叔婆优波叔婆柘妒利陀妒钵啰婆陀那豆留波陀那豆留波陀豆啰奴泥夜。阿难。此等为眼名。如世名所唤。于彼之中此眼一名。然此眼又说名为眼以眼应舍眼。何者以眼舍眼。以智眼应舍肉眼。云何。应舍也。如弃舍。云何弃舍如不应取。以取故为眼。以见得故为眼。若无有取则无有得。既自无有当何可得。何者无有眼。无有耳鼻舌身意。无有为舍故说名眼。如是事业观察发动。当有智慧。当有忆念。当有辩才。何以故。彼眼不作限量。所谓慧眼。阿难。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此语言品如是说已。如是字相名味句等。如是所说当受当持。及三轮品初作业者。净菩萨地福德聚行。智慧聚行。胜念聚行。禁戒聚行。如是辩才三轮清净。一心之力诸菩萨力。具菩萨力者。当取尔许智聚。然彼不能而作限量。然阿难。我今为汝更作譬喻。以譬喻故。有智之人知所说义。阿难。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众生摄者。乃至细微尘等彼辈皆得人身。一一众生有如是等力势具足。以此三千大千世界。取置肩上随心所去。阿难。若有初作业菩萨。以三轮清净势力具足。以一发心所得福聚。彼福德聚若有形色。彼诸众生满足负重取已而去。彼一发品取福德聚不可限量。阿难。汝意云何。于初发心菩萨。以一发心取福德聚有几所耶。阿难。乃至彼等诸众生辈皆悉如是势力具足。以如是等福聚将去。一一众生如恒河中沙数。重担荷负将行。如是次第我今显示说如是义。如恒伽河中所有沙数。于彼沙中取一沙而去。而彼等恒沙可作限量。有若干去若干犹在。阿难。而彼福聚不可作限量。言有若干福聚也。阿难。我少譬喻显示此义。为入此义故。阿难。我今更欲辩说此义。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中百俱致诸恒河百俱致五大河。阿难。然彼所有百俱致诸河中沙。假使东方有若干世界。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各有若干世界。阿难。彼之世界所有河沙于中取一沙。阿难。彼余残沙犹可作限量。而彼福聚所余之者不可限量。谓所有三轮清净菩萨一发心者。所取福聚。阿难。且置菩萨摩诃萨大商主者。着大铠者。大导师者。具足不可思议智者。阿难。若有女人若丈夫。于如是等三轮清净具足菩萨之所。以一慈心观察忆者。我少说喻亦不具足。而彼善男子善女人。于彼三轮清净菩萨之所。起一慈心观察念已。摄取若干善根。阿难。是故我今告汝我今语汝。彼等众生善得利益。若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彼等众生大得善利。若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能发三轮清净心故。彼等众生善得利益。若有众生于如是诸菩萨边。能起慈心观察念已。将来当行也。及现行已。如是阿难。彼等丈夫以有无量功德法具足。阿难。若能发此三轮净清者。及此五种语言事。当能如是正观察已。应当受持一切行处。当得胜出。当得不思议辩才。当得无量无边辩才。当得无等辩才。于此品中若一闻时。彼应当受满足百偈。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八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