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别业品第四(一百三十一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7:3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第1263部~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二卷》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
      此身语二业  俱表无表性
      身表许别形  非行动为体
      以诸有为法  有刹那尽故
      应无无因故  生因应能灭
      形亦非实有  应二根取故
      无别极微故  语表许言声
      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
      此能造大种  异于表所依
      欲后念无表  依过大种生
      有漏自地衣  无漏随生处
      无表无执受  亦等流情数
      散依等流性  有受异大生
      定生依长养  无受无异大
      表唯等流性  属身有执受
      无表记余三  不善唯在欲
      无表遍欲色  表唯有伺二
      欲无有覆表  以无等起故
      胜义善解脱  自性惭愧根
      相应彼相应  等起色业等
      翻此名不善  胜无记二常
      等起有二种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应知  名转名随转
      见断识唯转  唯随转五识
      修断意通三  无漏异熟非
      于转善等性  随转各容三
      牟尼善必同  无记随或善
      无表三律仪  不律仪非二
      律仪别解脱  静虑及道生
      初律仪八种  实体唯有四
      形转名异故  各别不相违
      受离五十八  一切所应离
      立近事近住  勤策及苾刍
      俱得名尸罗  妙行业律仪
      唯初表无表  名别解业道
      八成别解脱  得静虑圣者
      成静虑道生  后二随心转
      未至九无间  俱生二名断
      正知正念合  名意根律仪
      住别解无表  未舍恒成现
      刹那后成过  不律仪亦然
      得静虑律仪  恒成就过未
      圣初除过去  住定道成中
      住中有无表  初成中后二
      住律不律仪  起染净无表
      初成中后二  至染净势终
      表正作成中  后成过非未
      有覆及无覆  唯成就现在
      恶行恶戒业  业道不律仪
      成表非无表  住中劣思作
      舍未生表圣  成无表非表
      定生得定地  彼圣得道生
      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
      别解脱律仪  尽寿或昼夜
      恶戒无昼夜  谓非如善受
      近住于晨旦  下座从师受
      随教说具支  离严饰昼夜
      戒不逸禁支  四一三如次
      为防诸性罪  失念及憍逸
      近住余亦有  不受三归无
      称近事发戒  说如苾刍等
      若皆具律仪  何言一分等
      谓约能持说  下中上随心
      归依成佛僧  无学二种法
      及涅槃择灭  是说具三归
      邪行最可诃  易离得不作
      得律仪如誓  非总于相续
      以开虚诳语  便越诸学处
      遮中唯离酒  为护余律仪
      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律仪
      从根本恒时  得静虑无漏
      律从诸有情  支因说不定
      不律从一切  有情支非因
      诸得不律仪  由作及誓受
      得所余无表  由田受重行
      舍别解调伏  由故舍命终
      及二形俱生  断善根夜昼
      有说由犯重  余说由法灭
      迦湿弥罗说  犯二如负财
      舍定生善法  由易地退等
      舍圣由得果  练根及退失
      舍恶戒由死  得戒二形生
      舍中由受势  作事寿根断
      舍欲非色善  由根断上生
      由对治道生  舍诸非色染
      恶戒人除北  二黄门二形
      律仪亦在天  唯人俱三种
      生欲天色界  有静虑律仪
      无漏并无色  除中定无想
      安不安非业  名善恶无记
      福非福不动  欲善业名福
      不善名非福  上界善不勤
      约自地处所  业果无动故
      顺乐苦非二  善至三顺乐
      诸不善顺苦  上善顺非二
      余说下亦有  由中招异熟
      又许此三业  非前后熟故
      顺受总有五  谓自性相应
      及所缘异熟  现前差别故
      此有定不定  定三顺现等
      或说业有五  余师说四句
      四善容俱作  引同分唯三
      诸处造四种  地狱善除现
      坚于离染地  异生不造生
      圣不造生后  并欲有顶退
      欲中有能造  二十二种业
      皆顺现受摄  类同分一故
      由重惑净心  及是恒所造
      于功德田起  害父母业定
      由田意殊胜  及定招异熟
      得永离地业  定招现法果
      于佛上首僧  及灭定无诤
      慈见修道出  损益业即受
      诸善无寻业  许唯感心受
      恶唯感身受  是感受业异
      心狂唯意识  由业异熟生
      及怖害违忧  除北洲在欲
      说曲秽浊业  依谄嗔贪生
      依黑黑等殊  所说四种业
      恶色欲界善  能尽彼无漏
      应知如次第  名黑白俱非
      四法忍离欲  前八无间俱
      十二无漏思  唯尽纯黑业
      离欲四静虑  第九无间思
      一尽杂纯黑  四令纯白尽
      有说地狱受  余欲业黑杂
      有说欲见灭  余欲业黑俱
      无学身语业  即意三牟尼
      三清净应知  即诸三妙行
      恶身语意业  说名三恶行
      及贪嗔邪见  三妙行翻此
      所说十业道  摄恶妙行中
      粗品为其性  如应成善恶
      恶六定无表  彼自作淫二
      善七受生二  定生唯无表
      加行定有表  无表或有无
      后起此相违  加行三根起
      彼无问生故  贪等三根生
      善于三位中  皆三善根起
      杀粗语嗔恚  究竟皆由嗔
      盗邪行及贪  皆由贪究竟
      邪见痴究竟  许所余由三
      有情具名色  名身等处起
      俱死及前死  无根依别故
      军等若同事  皆成如作者
      杀生由故思  他想不误杀
      不与取他物  力窃取属己
      欲邪行四种  行所不应行
      染异想发言  解义虚诳语
      由眼耳意识  并余三所证
      如次第名为  所见闻知觉
      染心坏他语  说名离间语
      非爱粗恶语  诸染杂秽语
      余说异三染  佞歌邪论等
      恶欲他财贪  增有情嗔恚
      拨善恶等见  名邪见业道
      此中三唯道  七业亦道故
      唯邪见断善  所断欲生得
      拨因果一切  渐断二俱舍
      人三洲男女  见行断非得
      续善疑有见  顿现除逆者
      业道思俱转  不善一至八
      善总开至十  别遮一八五
      不善地狱中  粗杂嗔通二
      贪邪见成就  北洲成后三
      杂语通现成  余欲十通二
      善于一切处  后三通现成
      无色无想天  前七唯成就
      余处通成现  除地狱北洲
      皆能招异熟  等流增上果
      此令他受苦  断命坏威故
      贪生身语业  邪命难除故
      执命资贪生  违经故非理
      断道有漏业  具足有五果
      无漏业有四  谓唯除异熟
      余有漏善恶  亦四除离系
      余无漏无记  三除前所除
      善等于善等  初有四二三
      中有二三四  后二三三果
      过于三各四  现于未亦尔
      现于现二果  未于未果三
      同地有四果  异地二或三
      学于三各三  无学一三二
      非学非无学  有二二五果
      见所断业等  一一各于三
      初有三四一  中二四三果
      后有一二四  皆如次应知
      染业不应作  有说亦坏轨
      应作业翻此  俱相违第三
      一业引一生  多业能圆满
      二无心定得  不能引余通
      三障无间业  及数行烦恼
      并一切恶趣  北洲无想天
      三洲有无间  非余扇搋等
      少恩少羞耻  余障通五趣
      此五无间中  四身一语业
      三杀一诳语  一杀生加行
      僧破不和合  心不相应行
      无覆无记性  所破僧所成
      能破者唯成  此虚诳语罪
      无间一劫熟  随罪增苦增
      苾刍见净行  破异处愚夫
      忍异师道时  名破不经宿
      赡部洲九等  方破法轮僧
      唯破羯磨僧  通三洲八等
      初后疱双前  佛灭未结界
      于如是六位  无破法轮僧
      弃坏恩德田  转形亦成逆
      母谓因彼血  误等无或有
      打心出佛血  害后无学无
      造逆定加行  无离染得果
      破僧虚诳语  于罪中最大
      感第一有思  世善中大果
      污母无学尼  杀住定菩萨
      及有学圣者  夺僧和合缘
      破坏窣堵波  是无间同类
      将得忍不还  无学业为障
      从修妙相业  菩萨得定名
      生善趣贵家  具男念坚固
      赡部男对佛  佛思思所成
      余百劫方修  各百福严饰
      于三无数劫  各供养七万
      又如次供养  五六七千佛
      三无数劫满  逆次逢胜观
      然灯宝髻佛  初释迦牟尼
      但由悲普施  被析身无忿
      赞叹底沙佛  次无上菩提
      六波罗蜜多  于如是四位
      一二又一二  如次修圆满
      施戒修三类  各随其所应
      受福业事名  差别如业道
      由此舍名施  谓为供为益
      身语及能发  此招大富果
      为益自他俱  不为二行施
      由主财田异  故施果差别
      主异由信等  行敬重等施
      得尊重广爱  应时难夺果
      财异由色等  得妙色好名
      众爱柔软身  有随时乐触
      田异由趣苦  恩德有差别
      脱于脱菩萨  第八施最胜
      父母病法师  最后身菩萨
      设非证圣者  施果亦无量
      后起田根本  加行思意乐
      由此下上故  业成下上品
      由审思圆满  无恶作对治
      有伴异熟故  此业名增长
      制多舍类福  如慈等无受
      恶田有爱果  种果无倒故
      离犯戒及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7:33:57 | 只看该作者
    名戒各有二
      非犯戒因坏  依治灭净等
      等引善名修  极能熏心故
      戒修胜如次  感生天解脱
      感劫生天等  为一梵福量
      法施谓如实  无染辩经等
      顺福顺解脱  顺决择分三
      感爱果涅槃  圣道善如次
      诸如理所起  三业并能发
      如次为书印  算文数自体
      善无漏名妙  染有罪覆劣
      善有为应习  解脱名无上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卷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