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惟贤法师]白马驮经的世界意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3 19: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破迷启悟,离苦得乐。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七情情执、怀疑嫉妒、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白马驮经的世界意义
    (1993年4月11日于重庆慈云寺)
    1986年8月我随四川省佛教代表团参观西北各省市佛教名胜。到洛阳时瞻礼了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拜谒了迦叶摩腾、竺法兰的坟墓。巍峨庄严的祖庭,青草丛中的古墓,给我印象颇深。今年白马寺决定于6月份隆重举行建寺一千九百二十五周年庆祝法会,进行各种纪念活动,这是具有文化气息的国际性的佛教活动,我由此感到“白马驮经”的世界意义,是非常深远而重要。
    一、传播和平的真正使者
    在中国历史上,传说秦始皇曾派遣方士徐福率领500童男童女去东海瀛州访求神仙和不死药,其目的是妄想长生不老以统治江山万万年,永保帝位。汉武帝曾派遣张骞率领36人出使西域,名为与邻国互通友好实际欲实现其开拓领土的雄图。近代以来欧美传教士相继来华办医院、学校,貌似友善,但接踵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中国人民因此饱受了被侵略的痛苦。
    “汉明感梦,白马东来”,是历史上的千古佳话。
    不畏万里风沙,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牵着白马、驮着佛像和贝叶经典,来中国传播佛法,汉明帝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迎于中途大月氏国。回京都洛阳后,明帝亲予接待,特别礼重,并敕令建立白马寺,请两位高僧卓锡译经讲法。从此,两位高僧不单传来佛法真理,而且在中印两国人民间播下了和平种子,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自此以后,中华佛教渐趋兴盛,并远播日本、朝鲜、柬埔寨、越南等地。近代以来,还相继传到欧洲和美洲。佛法所到之处,也就洒播了和平种子,浸润着人们的心田。
    战争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最大灾难之一。据历史学者统计,在历史记载的5560年中,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其间只有329年是和平年。在战争中丧生的人达36.4亿;而损失的财富,若折合成黄金,可制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的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余年中,世界爆发的局部战争达500余起,大约有1000多万人死于战火。任何战争都是恐怖的、惨痛的。
    最奇特的,中印边界长达近3000公里,历史上两国人民都是和平相处,没有战争(只有六十年代发生过不愉快的一次,但很快就和解了)。在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宗教争端中,并没有佛教徒残杀异教徒的事,当然也不会有如十字军九次东征的故事发生。
    《四十二章经》中佛法开示的“内无所得,外无所求”、“改过灭罪”、“忍恶无瞋”、“宁志奉道”、“无我如幻”等教导,体现了佛教提倡明因识果,止恶行善,无欲无我,大悲济世的精神,故佛教徒是力行慈悲和平的,反对战争的。从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来华传教开始,以后中印高僧互相交往,世界上始有真正传播和平的使者。
    二、译业的开创,灿烂的佛教文化
    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移锡白马寺后,奉汉明帝之诏,译出《四十二章经》,此经与后汉安世高译出的《八大人觉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出的《佛遗教经》,总称为佛遗教三经,是佛弟子必须遵行的教授教诫,也是佛教五乘教义的基本纲领。
    从此以后,西域高僧相继来华,中国去印度的也相续不断。其中最突出的是唐代的玄奘法师,历尽艰辛,赴印留学,共十七年,译业彪炳,讲学传经,影响极大,后世誉为伟大的翻译家、国际和平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其著作《大唐西域记》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世界学术思想至巨。
    据统计,自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至元朝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历代译家l94人,译经l440部,5586卷。其中除迦叶摩腾、竺法兰外,旧译家如安世高、支谶、支亮、竺法护、真谛、鸠摩罗什等;新译家如玄奘、义净、金刚智、不空等,都是译业成就最大,贡献较为突出的。
    佛教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内容精深博大。自传入我国后,大量的经典翻译,更加上历代各宗派祖师和佛教学者的著述发扬,对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绘画、音乐、科学、医药学等,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充实了祖国文化宝库。
    佛教的宇宙观,使人们心胸广阔,目标远大,超越时空,破除各种狭隘的自私的界限。对于提高理性,培养道德,建立有价值的人生观,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说:“佛教教义建设人间净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想,众生平等的主张,报国家恩,报众生恩,普度众生的愿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原则;慈悲喜舍、四摄六和的精神;广学多闻,难学能学,尽一切学的教诫;自利利他,广种福田的思想;禁止杀、盗、淫、妄等诸恶行的戒规;以及中国佛教的许多优良传统,都与社会主义的‘四有’、‘五爱’的要求相通,是佛教徒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增上缘。”(1987年2月在中国佛协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载《法音》)
    因此,佛教文化不单充实了人类的知识领域,而且在精神修养,建立完善的人格方面,有其独特的不共点。充实了我国的传统道德,维持社会秩序,加强民族团结。对于国际文化、世界和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已经产生和还在继续发挥其巨大影响。
    试看佛教对欧洲学者的影响: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神话的人,放弃了死板的信条主义及主从观念,基于物质和精神经验而浑为一体,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能真正实证的宗教。”
    罗素说:“我觉得不论是智慧或人格,佛陀都远远超越其他宗教创始人。”
    美籍华裔金玉堂居士在美国纽约首建大乘寺,又修建了舍利塔。科学家杨振宁应邀参加了舍利塔的落成典礼,他在大会上说:“佛教的大乘精神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佛法是高深的文化,能维持道义和世界和平。”
    三、庄严清净,佛刹遍布
    白马寺系中国第一座寺庙,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的佛教祖庭。近两千年来,经历沧桑、历代不断培修。“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幸得洛阳市党政领导保护,向洛阳驻军求援,殿堂建筑才得以保存。仅存的一名德行僧人海法法师,苦守该寺到宗教政策落实后,经过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群众资助下大力修复。如今殿堂佛阁庄严,塔身耸立,白马神采奕奕。
    “天下名山僧庙多”,全国风景胜地,从白马寺创建开始,历代都不断修建佛寺。寺庙、亭阁碑塔、石窟遍布于全国。
    以下是粗略的统计:
    (一)三国东西晋时期,已开始兴建佛寺。南北朝时,南朝宋代有寺院1913所;齐代有寺院2015所;梁代有寺院2846所;陈代有寺院1232所。在北朝,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各地有寺庙6478所;到魏末仅洛阳就有1378所,各地达3万有余。北周武帝灭佛,被拆毁的寺庙达4万余所。
    (二)隋朝文帝杨坚登位,建立的寺院共3792所。
    (三)唐太宗李世民于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至武则天时更大修寺院。
    唐武帝灭佛,拆毁大寺4600余所,小寺4万余所。
    (四)元代世祖至元年间,全国寺院有24318所。
    (五)明代太祖朱元璋振兴佛教、严肃僧制,仅京城寺庙就有639所。
    (六)清代各帝均信仰佛教,全国大小寺庙共79622处。
    (以上记载根据中国佛协主编的《中国佛教》,1980年知识出版社版本,新华书店发行)。
    民国以后,尽管军阀混战,但寺庙不断增修,各处星罗棋布,有“五里一庵、十里一庙”之说。
    1979年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后,不断修复和开放寺庙,据1992年统计,仅汉族地区开放寺庙就有五千多所。
    寺庙所在地,就是风景名胜区、文化区、旅游区,对于维持宗教信仰、安定社会、繁荣经济起了很大作用。
    “寺庙是僧人住持佛法和修学的道场,是实践佛陀慈悲济世教义的活动场所,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我们应充分发挥其多方面职能,发扬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使之成为清净庄严具足三宝的道场,成为佛教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走与社会主义相协调道路的立足点。”(中国佛协《汉传佛教寺庙管理试行办法》前言)
    目前,除东南亚地区寺庙众多外,随着佛法的传播与弘扬,欧美各国均建有寺庙,据说美国寺庙已有一百多所。这是从白马寺创建以来,近二千年的发展情况。愿佛陀之光普照世界,三宝常住世间,维护和平。
    四、吹大法螺,建正法幢
    白马寺自建立后,即受到五岳道士们的排斥。道士们赴皇宫求明帝要与佛教比试真伪,明帝允其所求,敕令在白马寺南门外筑坛焚经试佛道真伪。结果是“道经毁,佛经全”(仅存老子《道德经》),于是道士惠通等620人皆弃冠被,投佛出家。
    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曾涌身虚空,现神变相而说偈言:“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嵩岳荣。法云垂世界,法雨润群萌;显通希有事,处处化群生。”(载《国书异记》)
    佛菩萨和有道高僧的神通,遇缘方显;佛教与中国人民的法缘已经成熟,所以有两位尊者的神通感应,此事希有,但也不只此一例。如后赵佛图澄以神通感化石勒,宋代济癫和尚以神通惩治恶人、扶善济贫等,都载入历史。
    两位尊者的偈语,真如大狮子吼,振聋发聩。在中国是吹大法螺,建正法幢的首例。
    释尊在印度成道后,演说法要,曾以正理摧破96种外道,使其皈依佛法。释尊圆寂后,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大德,均高树法幢,破邪显正。玄奘法师在印度曲女城无遮大会上,立示真唯识量,使小乘外道万人之众,无敢应对者。在中国,南北朝时的“神灭论”、“沙门应敬王者论”、唐代韩愈的“原道”、宋明理学的辟佛,都是攻击佛教妄图达到消灭的目的,正如两位尊者偈语指出:“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
    萤火安能与日月比光?结果都一一失败了。
    根据《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以及大小乘经典的指示:
    (一)佛教徒必须履行正道,依正法而活命,绝非封建迷信者。
    (二)佛法注重因果法则,以“缘生论”为核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13 19:11:51 | 只看该作者
    故非唯神论者。
    (三)佛法重修行实证,提高修养,故非空谈的唯心论,亦非飘渺恍惚的虚无主义。
    (四)大乘菩萨以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悲智双运积极救世,非消极厌世者。
    (五)菩萨博学多闻、广学五明、勤求真理、非盲目追求信仰者。
    处于今日的时代,应该法雨遍洒,普润群萌,阐扬真理,破邪显正,建设人间佛教,实现世界和平,继承和发扬“白马驮经”的精神,是全体佛教徒的责任。
    (载于《洛阳佛教》)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