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3-1 10:02:35
|
只看该作者
菩萨之法,
示须陀洹; 为诸下劣, 故作是说。
以巧方便, 显示佛法; 为放逸者,
故显此法。 救世世尊, 多方便说;
随其本行, 而示佛道。 阿难当知,
是须陀洹; 为小智者, 说如是事。
不解方便, 愚痴狭劣; 不识甚深,
而生诤论。 以百千法, 示须陀洹;
须陀洹者, 显菩提法。
“如是,阿难!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以善方便说须陀洹。”
阿难言:“云何名如来等正觉为菩萨摩诃萨说斯陀含?”
“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随顺于智,佛智不可思议,修无量因,亦不取因相及菩提智;能断一切惑而求佛智慧,赞叹金刚三昧出过一切诸禅定上;灭一切结烦恼暗障,悉见于佛,得一切佛法平等正观;以无量因求无所得,如佛证法不动众生,亦不动于众生之界而取法界;无量众生,于旷劫中多所乏少,不能成就菩提之道,引诸众生到不退转,志求于佛,根、力、觉、道,禅定解脱名无色定。我今当以如是等法,开示众生令得解悟而求佛道,欲坐道场求如实智,通达佛眼不思议眼,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求于佛眼,如是智慧为最为上。悉知诸法甚深之相,而自于智无所分别,安立众生住于诸法中,使知一切法不住,为得是法而来集会,名斯陀含。来已见众生界及不思议界通达无碍,不取境界亦无得无到,云何当有成就众生?不见成就众生故,于一切法及众生界,非见非不见,而知众生,流注法界,明了法界,同于菩提;解于法界,及众生界,无量佛道,无得无分别,同于道智,近无等智,离垢清净,得无所得,证无所证,是名真智。菩萨摩诃萨求如是智名斯陀含。”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随顺此智者, 是名不思议;
为求佛慧故, 故名斯陀含。
无量因缘说, 成就菩提道;
修行是法故, 我常往来求。
不动三昧相, 灭除烦恼结;
是故专修习, 成就而不退。
亦知法非法, 通达无碍相;
住诸法实际, 修于斯陀含。
随顺佛所说, 如闻而修行;
为得此法故, 我常往来求。
法界未曾有, 不动于众生;
是名斯陀含, 寂灭去来相。
众生无智慧, 愚痴甚苦恼;
为欲安立故, 而求佛智慧。
根力觉道等, 禅定及解脱;
勤修三昧相, 而求佛智慧。
究竟菩提道, 诸佛之所行;
是名斯陀含, 发行而常求。
若得如是法, 佛眼难思议;
是名斯陀含, 恒求于佛眼。
如佛所应求, 为救护依止;
我今所求者, 一切智最上。
是智之所知, 诸法相真实;
于智无染着, 是智为最上。
是智之所知, 诸法相真实;
心常无所染, 恒求如是法。
利安诸众生, 一切智中上;
是名斯陀含, 往来之所求。
谛观于法界, 众生不思议;
是名斯陀含, 为求众生界。
知众生界已, 不著于众生;
是名斯陀含, 而求无所得。
若不得众生, 一切法无相;
能作如是知, 开导诸众生。
虽观一切法, 不见观察相;
执心无乱意, 而求诸佛法。
如是清净智, 远离一切垢;
不得是智相, 是名为求道。
开示诸众生, 菩萨所不讥;
是名究竟智, 为得彼故来。
阿难汝当知, 为说斯陀含;
少智诸众生, 妄相着是非。
阿难汝当知, 为说斯陀含;
使精勤众生, 令作如是解。
常善修多闻, 决定甚深法;
逮得真实义, 速成于菩提。
“阿难!是名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方便说斯陀含。”
阿难言:“云何名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说阿那含?”
佛告阿难:“菩萨摩诃萨出过一切世间之相,究竟佛行心无行处,虽知去来,而常不取去来之相,知一切法无依住亦不来还。何以故?不见诸法有去无去。出过凡夫除凡夫想,不着佛想逮无住法。何以故?究竟一切寂灭法界,亦不得佛与凡夫差别之相。远离恶道除其贪欲,不着众味离于四食,开示知见,不取一切六十二见,不见有相,不着无相,悉离有无;于诸盖障作涅槃相,无转无不转除恶道垢;摧伏众魔远离愚痴,拔无明箭竭无明种,害无明怨照除贪瞋,断诸结使开示诸有,拔爱欲箭除诸憍慢,晓了阴相究竟明处,常乐佛乘不思议乘,到于一切诸法实相。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出于淤泥,离于系着得本愿藏,亦得过去、未来诸佛之藏,悉于一切伏藏中上,亦为过去诸佛之所建立,而心平等不高不下,得如是乘,于诸众生,为最为胜第一无上,菩萨摩诃萨究竟佛乘;于一切法悉得无相,菩萨摩诃萨于诸法中断于疑网证不还果。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以四弘誓摄取一切众生,安立一切众生,悉入佛乘住菩提道。云何安住菩提?所谓众生相,如实觉悟住众生界。何以故?善知空界不思议界离众生想。何以故?是贤圣界即众生界。不思议界即是空相,亦无众生离诸结使,犹如虚空无形相,实无所有,无染无著,知一切众生,悉皆平等不出不没,究竟菩提离众生相,犹如空界无所觉了。何以故?无法可得。如是无得,即是一切法相及众生相,心所觉了即非觉了。何以故?无法可得。如是无得即是无证,是故名为得阿那含。一切众生,一切诸法,佛法僧等,出如是相,名阿那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复还来, 灭凡夫法; 舍世间行,
名阿那含。 知无去来, 无住无依;
无有处所, 是故不来。 舍于凡夫,
为佛救护; 更不复来, 名阿那含。
法无有去, 亦无来相; 无来无去,
名阿那含。 断诸贪欲, 不着四食;
不退道场, 名阿那含。 除灭一切,
六十二见; 而无所去, 名阿那含。
离一切有, 心无常相; 解了如实,
是故不来。 涅槃寂灭, 离诸烦恼;
灭去来相, 是故不来。 断诸恶趣,
离一切垢; 证于涅槃, 是故不来。
摧伏怨敌, 诸魔军将; 超出假名,
是故不来。 拔无明箭, 害一切爱;
弃舍喜欲, 是故不来。 灭诸结使,
开示阴相; 得决定智, 名阿那含。
拔忧恼刺, 破憍慢山; 善解五阴,
名阿那含。 究竟照明, 庄严佛乘;
出欲淤泥, 名阿那含。 悉知伏藏,
诸伏藏上; 佛所安置, 是故不来。
安住最胜, 佛乘无上; 断除诸结,
名阿那含。 以四弘誓, 建立菩提;
住菩提已, 是故不来。 知诸空界,
难可思议; 除灭诸想, 是故不来。
于诸众生, 及法界相; 而无所得,
是故不来。 心无所取, 不随于相;
安住菩提, 名阿那含。 众生界空,
不可思议; 知如是法, 是故不来。
如是阿难, 显示那含; 诸无碍相,
安立佛法。
“阿难当知!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随宜方便说阿那含。”
佛告阿难:“我今复说菩萨摩诃萨阿罗汉。灭一切行,修佛所行,舍诸有为,而能成熟一切众生,亦断一切众生苦恼,是名阿罗汉。不得众生相,亦不得苦恼相,是名阿罗汉。灭诸取着,住于无相,知诸法空,离一切相,悉无所有,除诸众生一切妄想颠倒痴惑,了达空法不可思议,是阿罗汉得不思议菩提,成就如是法,故名阿罗汉。如过去诸佛所应说法,未来、现在一切诸佛亦如是说,无有戏论具足清白,演说真实菩提之法,名阿罗汉。安立众生住菩提道,无所取着,名阿罗汉。应行诸波罗蜜慈,得佛大慈满足众生,无相之慈亦能安立一切众生,如是修慈无所分别,不取众生及以慈相,名阿罗汉。为一切众生说法,而于诸法都无所取,若能如是名阿罗汉。分别显示根、力、觉、道,于诸众生无染无著,名阿罗汉。善知一切众生心行,发起菩提,能如是者名阿罗汉。演说一切有为诸行而不取着,名阿罗汉。亦为诸余一切众生,说无著行、无取行,作如是说,名阿罗汉。游诸佛国心无去相悉到佛所,以无相智如佛而见,名阿罗汉。若能如是成就佛国具足诸功德,亦名不思议平等无垢清净福田,空行福田,阿鞞跋致福田,第一清净无女人相福田,离诸结使贪欲福田,如佛证知能尽一切盖障福田,摧伏诸魔尘劳福田,悉制外道邪见福田,一切福田,庄严福田,离于一切怖畏福田,无诤福田,寂灭福田,神通福田,最胜福田,无窟宅福田,无尽福田,具足菩萨所行福田,得佛自在最上福田,佛所护持福田,变化福田,以是法印印诸众生令得安隐巧说福田,一切璎珞庄严佛界决定涅槃寂灭福田,亦于一切福田中成就如是福田。能知一切法不生不灭,名阿罗汉。除诸染着,见来瞋者而心不恼,名阿罗汉。于一切法不取其相,名阿罗汉。灭除习智修最上智而能速证,名阿罗汉。以是威仪建立菩提菩提势力,名阿罗汉。如是菩提亦名不思议,不思议者亦名不动,如是不动,能令无数亿种众生,安立菩提,无所取着,皆住平等,同于坏相,无所有相,知一切法,皆入菩提,住无所住,阿罗汉。如是知已,能为众生说如斯法而不染着,虽有言说亦无说相,度诸众生,亦复不取诸众生想,断常二边于身不动,不断烦恼而离憍慢,于一切法无生寂灭无行,不坏色相,不坏受、想、行、识诸凡夫法相,而心不动;以求解脱安住佛法,亦非安住须陀洹果相解脱,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相解脱。妄见一切起诸颠倒取佛智慧解脱,妄见取菩提心解脱,妄见修菩提施解脱,妄见修菩提戒解脱,妄见恼害忍辱解脱,妄见懈怠精进解脱,妄见乱想禅定解脱,妄见愚痴智慧解脱,妄见声闻凡夫解脱,妄见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如是等一切解脱,妄见贪嗜诸欲无量苦恼,而生亲爱起于染着,是结使法是恼害处,于此法中生二种相,为除妄想度脱众生,名阿罗汉。为除利养贪求妄想及在家出家想,于诸鄙贱及最胜法皆悉平等,而亦不见此凡夫法彼是佛法,为断如是妄想颠倒说解脱法,若欲严净佛国教化成就如是众生是名涅槃,如是众生不名涅槃,如是众生生于诸有,如是众生不生诸有,如是众生行于菩提,如是众生不行菩提,如是众生毁破禁戒,如是众生受持禁戒,如是众生名有智慧,如是众生名无智慧;若有众生,起于二心而生妄想,为除如是众生妄想,非福田非不福田,如是众生勤行精进,如是众生不勤精进,是愚痴法,是智人法,是女人法,是男子法,是圣法,是非圣法,起于二想,为除如是二心妄想故,菩萨住于不退菩提亦非不退菩提,有受菩提记亦非受菩提记,有近菩提座非近菩提座,有如是二心起虚妄想,如是菩提逮得菩提,菩萨不得菩提真实解脱,以要言之,着一切法皆是妄想。是故阿难!阿罗汉为断一切众生妄想,使得解脱故能如是说无相法,是名菩萨摩诃萨阿罗汉。”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除一切行, 离生死行; 出于世间,
名阿罗汉。 灭烦恼结, 度脱一切;
诸苦众生, 名阿罗汉。 不得众生,
及诸结使; 于法无利, 名阿罗汉。
灭除妄想, 住无妄想; 知诸法空,
名阿罗汉。 知空最胜, 而得无相;
尽一切相, 名阿罗汉。 灭诸众生,
一切恶相; 弃一切相, 名阿罗汉。
除诸边际, 得无想法; 而自证知,
名阿罗汉。 为得菩提, 难可思议;
发胜精进, 名阿罗汉。 若说于法,
无毁无浊; 安立菩提, 名阿罗汉。
为净福田, 令众得乐; 不得众生,
名阿罗汉。 若说诸法, 一切无取;
无法非法, 名阿罗汉。 觉道根力,
为众显示; 得第一果, 名阿罗汉。
善知众生, 净于菩提; 为说是相,
名阿罗汉。 世间所说, 一切诸行;
于行无著, 名阿罗汉。 勇猛世尊,
难思福田; 随佛住处, 为人演说。
若欲见佛, 无见不见; 如佛所见,
名阿罗汉。 是应福田, 贤圣福田;
无上精进, 名阿罗汉。 远离染欲,
于瞋不瞋; 亦说菩提, 名阿罗汉。
知一切法, 寂灭无相; 是故菩提,
名阿罗汉。 不动一切, 诸众生界;
令无数亿, 安住菩提。 众生菩提,
悉住无相; 知彼平等, 名阿罗汉。
得无等等, 同一切法; 而知无相,
平等菩提。 能如是解, 说名罗汉;
知如实法, 清净无浊。 为众说法,
而无所说; 度无量众, 亦无动摇。
不得众生, 断常诸边; 而众皆见,
度脱苦恼。 究竟诸法, 无生无灭;
而已方便, 度脱众生。 不坏于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即名解脱。
于诸凡夫, 而无动相; 建立佛法,
安住解脱。 能令众生, 不念果报;
佛解脱相, 为人说法。 妄取菩提,
修行布施; 持戒忍辱, 为除妄想。
懈怠懒惰, 取相精进; 除解脱相,
罗汉所说。 生禅定想, 愚无智慧;
为令解脱, 说阿罗汉。 此无相法,
能除虚妄; 如是说法, 名阿罗汉。
众生虚妄, 取声闻想; 无解脱相,
罗汉说法。 父母妻子, 愚痴取着;
则非菩提, 染着生死。 兄弟姊妹,
妄生亲爱; 寂灭解脱, 名阿罗汉。
造诸行业, 贪着亲爱; 见即生恋,
本是我亲。 更相染着, 互共亲爱;
不识离别, 令魔自在。 不离世间,
为最极恶; 如是过患, 罗汉所说。
于诸结使, 皆悉觉悟; 二俱虚妄,
罗汉所说。 为利多人, 行无戏论;
如是解脱, 罗汉所说。 在家出家,
多生妄想; 凡愚取着, 罗汉解脱。
见家系缚, 广显正法; 凡愚妄想,
罗汉解脱。 弃舍凡夫, 无利佛法;
舍利无利, 名阿罗汉。 见有高下,
若干等种; 众生取想, 罗汉解脱。
成就取相, 多所修习; 如是著相,
善能解脱。 得佛福田, 究竟真实;
妄取是田, 罗汉解脱。 无灭非灭,
亦物非物; 虽修菩提, 不得菩提。
持戒毁戒, 有智无智; 众生愚痴,
起于二想。 人多取着, 有若干种;
解脱此想, 罗汉所说。 作福田想,
非福田想; 无智凡愚, 作种种想。
于诸女人, 及与男子; 圣非圣法,
作二种心。 如是众生, 凡愚无智;
取着二想, 罗汉解脱。 退不退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