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正释经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七情情执、怀疑嫉妒、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丁四、皆愿作佛 分三
◎ 皆愿作佛第十
解本品唯见于汉吴两古译。品中有两要义:一者,阿阇王子等闻经欢喜,发愿成佛,如阿弥陀佛,释尊即为证明。是为启发我等,今日得闻此经,亦当如阿阇王子,发起大愿也。二者佛说是诸王子,已于无量劫中行菩萨道,过去生中即佛弟子,故今复相值,此表一切诸法不离因缘。故知我等今日得遇此经,闻是净宗妙法,亦必多生以来,蒙受两土导师教化济度,故于今日方能有如是殊胜因缘也。
戊一、见贤思齐 分三 己一、闻说欢喜
经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
解此王子与五百长者,正是现在与当来一切含灵之典范。「闻之皆大欢喜」,此欢喜非一切世乐可比,乃因弥陀究竟圆满、超世希有之大愿而喜;为弥陀圆证菩提,大愿成就而喜;为弥陀证此究竟方便,以持名妙法普度一切而喜;为我等与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以度生死而喜;并为我等亦可辗转教导众生,普令度脱而喜。是故此喜,世所未有,故曰「大欢喜」。
己二、持华供佛
经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
解「盖」者宝盖。以之献佛。「作礼」者礼拜。礼敬供养,表衷心敬信。故上诸句,表「至心信乐」。
己三、皆愿如佛
经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
解「却坐听经」以下,表希求佛智,闻法无厌足也。并皆发愿作佛,「皆如阿弥陀佛」。见贤思齐。愿我之大愿、大行、大慈、大悲、大智、大力,如是一切,皆能如阿弥陀佛,住真实慧,摄净佛国,普利有情。是即真发菩提心也。故我等闻经之人皆应如是,信乐礼敬,发无上心。
戊二、佛为授记 分二 己一、授记作佛
经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
解「佛即知之」者,「如来悉知悉见」也。《观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以人心与佛心,无毫厘许间隔。故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大众发心,「佛即知之」,并立即证明曰:「是王子等,后当作佛」,乃为授佛记也。是表愿力不可思议。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弥陀以四十八愿接引众生。一切皆赖信愿行为资粮而登彼岸。是故省庵师云:「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己二、相值缘胜
经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
解「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表善根与因缘之不可少也。本经《福慧始闻品》曰:「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今我等能遇是经,复能信受,则决非小缘。盖由于过去生中,非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实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也。
戊三、众皆随喜
经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解故亦应如阿阇王子等,闻经发愿,持六字之德号,入一乘之愿海,辗转教授,同证弥陀也。
(第二卷终)
解第三卷(从第十一品至第廿九品)
上卷表弥陀因地大愿之发起。本卷表弥陀究竟果觉圆满大愿之成就。经中备显极乐依正主伴,清净庄严,微妙奇丽,圆明具德,超逾十方,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于第廿四品,标显本经纲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辈往生之胜行,复于廿五品更广明往生之正因。故祈读者,于如是章句,应深尊重,发起净信也。
上卷明发愿,本卷表愿成。故知经中种种超胜独妙之处,均由于本愿之最胜极妙也。且经中再三拈出「愿」字,如第十五品末曰:「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第廿七品曰:「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卷末第廿九《愿力宏深品》云:「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累德所致。」由是可见,上卷是因,本卷是果。佛国超逾十方,唯因佛愿宏深,恩德无极。
第廿九品末复云:「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故我侪(侪,音同“柴”。同辈,同类的人们)今日,正宜乘阿弥陀佛所施恩德,发愿往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如第廿三《十方佛赞品》曰:「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往生正因品》曰:「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故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乃我等唯一直出生死之宝筏。以佛果觉,作我因心。因果如如,直趋究竟。自觉觉他,唯此普施真实之利。
又经中从第十一《国界严净品》至第卅二《寿乐无极品》,广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主伴种种清净庄严,事事无碍之相。如是无量无边、微妙奇丽、不可思议之事相,悉因阿弥陀佛殊胜大愿之所成,亦即极乐导师本净明心之所现。事理无碍,故经中所宣妙相,悉是实际理体。复以事事无碍故,彼国一毛一尘,无不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乃《华严经》所专擅,今经复广显事事无碍,故知今经何异《华严》,极乐不离华藏。如日弘法大师《秘藏记》曰:「华藏世界义。华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诸法于其中。故曰华藏。是华藏世界者,最上妙乐在其中,故曰极乐。当知极乐与华藏。虽名异而非异处。」又《秘藏记钞六》曰:「天亲《净土论》(又名《往生论》),极乐世界名华藏世界。是其证也。以莲华成国土,故云华藏。受最上妙乐,故曰极乐。是一处异名也。」
又《往生论》谓极乐三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昙鸾(鸾,音同“孪”)大师注曰:「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昙鸾大师云:「相好庄严即法身。」是画龙点睛之笔。《宗镜录》曰:「至理一言,转凡成圣。」经此一点,大地无寸土。世多谓净土偏着于事相。然未知极乐世界不可思议。所显事相即是法身。如善导大师所说,「指方立相,即事而真」。密宗所主「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与此同旨。又如文殊令善财童子采药,童子持一茎草来,并曰:「遍观大地无不是药者。」若能如是会取,则禅密净土,即三即一。尘毛剎土,悉显事理无碍,事事无碍境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