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2-21 21:45:56
|
只看该作者
树木花草是我,山河大地是我,日月星辰是我,哪一样东西不是我?这叫真觉悟,看破了。
看破怎么样?统统放下。自性所现的相是假相,不是真相。真相呢?真相没有相。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假相,都是我梦中的相,在梦中能现,能变。能变也是我,是我的妄心,我的阿赖耶识,把我所现的这些幻相,把它变成十法界,把它变成六道轮回,这就是念头。怎么个变法?跟著念头变。古人阿赖耶识里头,没有核子武器,没有原子弹,他们生生世世不会堕核爆地狱,因为他没有这个念头。我们经历二十一世纪的人有这个经验,二次大战结束是两个原子弹结束的,我们就会有核爆地狱。这就是佛经上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世间法。出世间法不从心想生,心想都没有了,出世间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才现前。那是什么?统统都是我,弥陀是我,极乐世界是我,观音、势至是我,没有一样不是我。这才叫真正认识佛教。我还能骗人吗?我还能犯戒吗?不会了,我在这个世间慢慢走向大彻大悟的自性,这是圆满功德。所以,嘉祥疏里头几句话说得好,证果,什么叫证果?无有形,形是形状,色,色是色相,大小方圆叫形,红黄蓝白叫色,无有形色上下好丑之异,全平等了,整个宇宙,所以觉悟就平等了。还有分别,不平等,凡夫。六道凡夫有分别、有执著、有起心、有动念,就是他有好丑,有形色上下好丑之异,他有这个。
「洞达是智,无边际是真谛境」。佛眼看世间,世间法有没有?有。佛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应化身,为我们讲经说法,告诉我们事实真相。聪明人一听就懂,他就契入,真正做佛的学生。六道凡夫烦恼重,听不懂。听不懂佛也教你,教什么?教你孝亲尊师,教你伦理道德,让你死了以后不堕三恶道,能得人天两道,人天两道里头都有佛法,帮助你,给你机会,证得小乘,见思烦恼断了,不会再认这个身体是我,这个家庭是我,这土地是我,这房屋是我所有的,山河大地是我,不会了,阿罗汉把这个所谓边见,界限统统撤销了。菩萨不分别了,阿罗汉还有分别,不执著,菩萨比阿罗汉高,对於真相了解比他清楚,分别放下了。没有分别,清净心才能够现前,可见得清净心不容易得。阿罗汉是不执著,得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清净程度浅,不深,好像是清净了;菩萨是真清净,没分别了;佛是究竟清净,把这些分别执著转变成智慧来教化众生。
「疏意所证果觉,无诸差异,是无上下」。我们证果,讲阿罗汉,讲菩萨,讲佛,这有高下,佛最高,菩萨其次,阿罗汉最下,佛是这样子教给我们。为什么教?适合我们程度,这样讲我们懂。如果给你说无有高下,无有高下给谁讲的?给法身菩萨讲的,不是给我们讲,讲真话。我们这也不是讲骗话,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你就是这么个程度,我说这个适合你的程度,你能够理解,决定不是假的,佛句句都是真话。「智契真谛境,故无边际。与《会疏》同义」。《会疏》的意思相同,说法不一样。
「至於《净影疏》又有一说,疏曰:但能念道,行德显著,不简上下,同得往生,故言著於无上下也」。这个也说得好。但能念道,念道,道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无量无边。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无量无边的法门都能成无上道,只要你会用功。用功一定要守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才行。门只能从一个门,你能进去,从两个门你进不去,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悟全凭真心,真心是什么样子?惠能大师明白的告诉我们,真心是没有动摇,第四句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真心没动过,没有摇晃过,那就是自性本定。什么是真心?自性本定是真心。这个心能生万法,遇到缘它能现,遇不到缘它不现,它现,不能说它有,它不现,不能说它无,就对了。你对它不能起心动念,古德说的「起心便错,动念即乖」。不能起心动念,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六根门头起作用,虽起作用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起心动念,这叫佛见。佛所见的跟我们见的是一样的,但是他知道是假的,他没有放在心上,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这叫真清净,究竟彻底的清净。
至於《净影疏》又有一说,疏曰:但能念道,行德显著,不简上下,同得往生,故言著於无上下也。但能念道,我们今天的道是阿弥陀佛,就这一句名号,像海贤老和尚,你能念九十二年吗?行德显著,行德,咱们中国人说五常,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五常是什么?仁义礼智信,你把它做到了,表现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儒家常说,孔老夫子,学生对他的赞叹,老师有五德,这个五德我们也可以学,温良恭俭让。夫子一生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你看到他,这个人温和,一丝毫傲慢都没有,温和;善良,心里头没有贪瞋痴慢疑,善良,充满了爱心,佛法讲的大慈大悲,念念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行德显著;恭敬,「曲礼曰,毋不敬」,对人恭敬,对事恭敬,这个恭敬,认真负责,对事的恭敬,对物恭敬,动物、植物、山河大地,毋不敬,对山川大地的他有恭敬心,对花草树木当然有,对花草树木有恭敬心,对人怎么能不恭敬?哪有这个道理?对人能恭敬,哪有不孝父母不尊师重道的?没有。表现在外面,行德显著,所以他没有分别,同得往生,著於无上下,这样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这是什么境界?净宗所说的理一心的境界。理一心的境界生实报庄严土,与华严圆教大乘初住菩萨平等,是这个阶位。故言著於无上下也。
「若得生彼,神通洞达,无有边际」,只要你生到极乐世界,不论是什么品位,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若得生彼是从这个标准说的,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真加持得上,这一加持,彷佛你自己自性里面本自具足的统统现前,不是你的功夫现前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才现前的。无有边际,神通通达没有边际。他能一念之间现无量无边身,每一个身到一尊佛的道场,去拜佛,拜佛干什么?修福,去听讲经,修慧,福慧双修。那个化身真管用,不是作梦,是化身。你想想看,他可以在一天的时间,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次完成了。完成怎么样?他毕业了,他圆满了。我们今天没有办法同时修两门课,他能够同时修一切课,能够听一切诸佛如来,每一尊佛都是他的老师。你说这个地方要不要去?还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好?没有了。这个世界所有的,都等於鸡毛蒜皮,你还要吗?彻底放下了,再没有留恋,平平稳稳,这稳稳当当,阿弥陀佛来接引就跟他去了。这真恭喜他。「故云洞达无边际耳」。
「疏谓上中下三辈皆得往生,故云无上下」,统统往生了。而且往生到极乐世界,是有上下,七宝池的莲花三辈九品,哪有没有上下?这个无上下是什么?是到极乐世界,你的神通、道力,得到阿弥陀佛一加持,没有上下了,是这个意思。搞清楚,不怀疑了。所以我们对於阿弥陀佛格外感恩,都是得到他的加持、帮助的。没有佛那不行,那真的。佛是最高,菩萨是当中,阿罗汉是最下,有上下,现在往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也是无上下。「极乐人民皆神通无边,故云无边际。三说正宜合参」。这三种古注都可以合起来看,说法不一样,意思都相同,不可思议的境界。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极劝往生」。这里面经文分六个小段,第一个小段,「极劝勤求」,经文不多,只有两句,两句说一桩事情。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
释迦牟尼佛把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下面的事情是我们要勤奋、要精进、要努力求得往生,不辜负释迦牟尼佛的苦口婆心。
我们看注解。「此段以前,所说皆极乐圣众之功德智慧」。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上品上生的圣众,也包括四土三辈九品这些大众,他们的功德智慧。「此段乃世尊唤醒法会大众,精勤修习,求生极乐之辞」。这一科经文世尊劝我们,唤醒我们。极乐世界真好,太好了!在遍法界虚空界找不到第二家,由此可以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恩德。这个法门保证我们一生成就,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的,只要你真正发心。发心而去不了的,被淘汰的,是对此地没放下,这一点是关键,我们不能不知道。放不下就是障碍,障碍你往生。
我们接著看注解,「前所开示,常住真心,人人本有,个个现成,本自清净,能生万法」。这几句,前面所说的常住真心,真中之真,主中之主。常住,常这个字是不生不灭,不是妄心,妄心是有生有灭,这不生不灭,真心。真心怎么样?人人本有,个个现成,不在外面,在哪里?在遍法界虚空界,太大了,你摸不到边,就在我们这个肉身里面,现在我们的肉身跟我们本有的真心融成一体,你一定要知道,《楞严经》上讲得非常详细。什么是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是的,眼能看,能看是真心不是妄心;耳能听,能听是真心不是妄心,乃至第六意识会起心动念,那是真心不是妄心。我们不会用真心,我们总是把真心跟妄心搅成一起来用,这就叫凡夫。能搞清楚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用真心的人看得清楚、听得清楚、说得清楚。不放在心上就叫会用,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若无其事,就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就是用真心的样子。所以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没有执著、没有分别,学佛从这里用功,总得要记住,我们习气毛病实在太重,经文清清楚楚,也记得清清楚楚,就是提不起观照,总是跟妄心杂念一起,同时起作用,这叫六道凡夫心,造六道凡夫的业,如果是善,与十善相应,来生人天果报;与十恶相应,来生三途果报,是这么回事情。如果我们能学,怎么个学法?海贤老和尚做出最佳的榜样,来佛寺的三圣,你看海贤和尚,三个人都不认识字,都没念过书。海贤、海贤的母亲、海贤的师弟,三个人,都不认识字、都没念过书,一生修什么?就这一声佛号念到底,往生的时候多自在,三个都是自在往生,预知时至,是我们当前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我们接著看底下,「本自清净,能生万法。悟则顿契本佛,迷则妄沦生死」,妄是冤枉,又堕落,又搞生死轮回去了,就在迷悟。「於是世尊悲愍,更垂慈谕。大众即知是心是佛,当即精进,是心作佛」,这两句是《观经》上的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不是假的。再说得贴切一点,你本来是佛,说穿了,你现在是带著迷惑颠倒的佛,不干不净的佛,你要把这些肮脏的东西、这些垃圾把它洗刷干净,远离它,你就是佛!到极乐世界去 好!
下面说,『宜各勤精进』,宜是应该,大家应该勤奋努力精进。怎么个精进法?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不让它中断,口上中断没关系,心里不能中断,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就叫功夫,真精进。睡觉睡著中断了,不要紧,起来的时候佛号就接著,就行,养成习惯。来佛寺三圣,念佛就是这么念法的,所以个个成功。海贤的母亲没出家,晚年的时候,儿女都比她早过世,只剩下这一个儿子,出家的儿子,没人照顾,海贤老和尚把她接到寺庙里面,照顾他母亲,尽孝道。所以,师父传的这个法门,他妈妈也受用到了,一句佛号念到底,没有念过经,也没有听过讲演,她的长处就是老实、听话、真干。只要具足这六个字的条件,必定成佛,往生净土就是成佛。下面念老注解说,「各者,不仅当时在会之人」,兼指,实实在在是,「兼指后世一切能闻此法者」,这个各字包括我们在内,「宜各」,多么亲切,这有我在其中。「正显是心作佛之究竟方便」。
经文,『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佛劝大众,各各」,这个各各里面包括我们在内,你要这样去体会,自己才得受用,「皆应精进勤修,努力自为,求生净土,彻证本心,圆满佛智也」。到达极乐世界,彻证本心,圆满佛智,是绝对可能的,一定做得到的。下面讲勤这个字,「勤谓令心勇悍为性,亦即精进之义」。勇猛精进,绝无退转,海贤老和尚说的绝不拐弯,好!「求者,求道,亦即求生净土也」。我们今天牢牢的记住,求道是什么意思?就是求生净土。只要生净土,我们大功就告成,亦即求生净土也。「经中《至心精进品》曰: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尅果」。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证明,说明人至心真心,真诚到极处,我在这个世间没有别的念头,只是一心求道,只是一心求往生。精进不止,就是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绝不改变法门,师父教的是正确的,绝不是欺骗他的,你只要听话决定有好处,他真的是精进不止,最后结果我们看到了,圆满功德,自在往生。
老和尚往生之前,信徒上山去看他,带了一本书,这本书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他听到这个书的名字,回到寮房,把他最心爱的衣服,二十五条衣搭在身上,手上拿著这本书,要求大家给他照相,第三天他就往生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见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叫他表法,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给佛门弟子做个榜样,给念佛人做个榜样,所以他的寿命那么长,阿弥陀佛帮助他延长的,他自己没那么长的寿命。我现在还晓得,还有一个人寿命延长,他现在还住世,是阿弥陀佛给他的。所以佛法,真正学佛,代佛弘法,用什么方法?表演给大家看,佛氏门中,求智慧得智慧,求财富得财富,求长寿得长寿,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的寿命,四十五岁该走,没有那么长的命,没走,甘珠呼图克图告诉我的,我那一年没走,是因为出家讲经教学十二年,这个功德延长的,没有想到延长这么多,这延长一倍了,延四十五年了,还在这个世间。还要延长,我相信应该还有十年,我就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了。
这个《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是宏琳法师编辑的,编得很好。我是在最近二、三天才看,以前我知道有一本书,没看,现在我开始看。我想起为什么要开始看,我这么多年很少到大陆去,大陆上佛教出家人,我都不知道,老一辈的我知道,都过世了。年轻一辈我都不认识,我从这本书里头,认识中国现代一些好出家人,真难得。我看到他们这里写的、说的,我很佩服,我也用这本书,让我认识这些年轻的才俊,这是中国佛法将来复兴的中流砥柱,值得赞叹,值得欢喜。
所以底下这一句说,「必得超绝去也」,这个必字下得好,必定能得超绝去,超绝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中自求之自字,至为紧要」,这是关键的字眼,要特别重视。阿弥陀佛再慈悲,如果你自己不想去,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带你去,所以一定要自求之。「经云:汝自当知,汝应自摄,均与此同旨」。这些大乘教里头所说的,佛慈悲,常常提醒我们。「《会疏》曰:欣求在己。己,自心,故云自求」,自己要真正发心,要真正想到极乐世界,这个重要。如果心里头没有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