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2-9 13:57:55
|
只看该作者
那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表现在外面。
你要问我「学佛」,我这五十年就学了这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是我学佛五十年的总结。决定相应,那就得自在,这个社会不安我安,社会动乱我不动乱。必须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念念当中决定没有为自己,为正法久住,为帮助苦难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本来是个迷惑人,本来是个很苦恼的人,我遇到老师教导我这个方法,我真的离苦得乐了,我要报恩。我怎样回报?我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一生当中就干这么一桩事,这一桩事情干得很自在,干得很快乐,一定要认真学习。
所以,经论里头不管讲多 ……
9 02-034-0129 大乘无量寿经
……夫,哪有不起念头的道理?不起念头,你就不要修行了,你是圣人,你不是凡夫。我们是凡夫,肯定有念头。有念头,古人讲换得快,你的警觉性高、觉性高、悟性高。那个觉悟高,他就换得快,第一个念头才起,第二个念头就换掉;悟性差一点,可能到第三个念头、第四个念头才晓得不对,赶快换过来;再差一点,可能一两分钟,一两分钟就不少念头了,才换得过来,能够在一两分钟换过来都了不起,愈快愈好。所以要知道,我们今天讲修行总纲领、总原则,我说二十个字还太多了,但是这二十个字讲得清楚、讲得具体,「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再简单一点,四个字:「纯净、纯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修什么?就修这个。
「纯净」,我们的心绝对不能有丝毫染污。什么是染污?七情五欲是染污,我们讲动了感情,喜怒哀乐爱恶欲是染污,要警觉!这个染污就是不净,不净就不能生净土。古大德常常提醒我们「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心不清净,怎么能生净土?念佛生净土没错,就是刚才讲,你念头才起来,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这样才能生净土,用念佛的方法修清净心,修念佛三昧。不是一面念佛,一面起七情五欲,一面打妄想,那个不行,没有用处,古大德讲「喊破 ……
10 02-034-0132 大乘无量寿经
……,这就叫「光明遍照」。你影响的面愈大,影响的时间愈长,这个光大,这个光照得远,这个光照得深,就这个意思。如果把自私自利摆在前面,你的光很小,你的光很短,换句话说,你影响的面很窄狭,影响的时间很短暂,那不就错了吗?
『等』就是平等。底下讲的『智慧光、常照光』。光明从佛无碍善心而起,帮助众生破除无明,这是智慧。由此可知,我们学佛学什么?我学佛五十年,总结佛陀的教诲,我写了二十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前面十个字,佛心,是真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如是存心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对人对事:「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上面这五句十个字「纯净」,下面这五句十个字「纯善」,心纯净,行纯善,这个人就成佛了。所以再归纳四个字:纯净纯善。就像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不容毫分不净夹杂,心不能夹杂不净,行不可以夹杂不善。
下面『常照』、『清净』、『欢喜』,欢喜是慈悲,清净是决定没有染著,要在这里下功夫。「欢喜」是从慈悲里头流出来的;『解脱』是从清净平等里面流出来的;『安隐』是从真诚慈悲里头流出来的;『超日月光』是比喻;『不思议光』,法合,喻后一定有合讲,不可思议,这是真的。康僧凯的本子有难思 ……
11 02-034-0144 大乘无量寿经
……。佛法能不能兴旺,个人能不能开悟,能不能证果,都在自己不在别人!老师只能教你方法,只能提供他修学的经过给你做参考,真正契入完全靠自己。
儒跟佛都讲一个「诚」字,真诚!只有真诚你才能契入,不能夹杂一丝毫虚伪。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总结大乘教学里头,把它总结为总的修学纲领,我们写了二十个字。好像这上面两边,这二十个字写在这上面,「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要用这个心,不能再用虚假了;这十个字反过来就是轮回心,轮回心学佛也是造轮回业,决定出不了三界。所以这边讲的是存心,这一边讲的是对事,「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依照这个纲领来修行,就是说把我们的错误,我们虚伪的心是错误的,修正过来真诚;染污的心是错误的,修正过来为清净;贡高我慢的心是错误的,修正过来是平等;迷惑颠倒是错误的,修正过来就是正觉;自私自利是错误的,修正过来是慈悲。简单明了!最近这两、三年来,我嫌这个字太多了,二十个,现在把二十个浓缩成四个字「纯净纯善」。我们的心要纯净,我们的行为要纯善,用这个做目标就更简单了。纯净纯善是如来性德圆满的现前,要远离一切不净不善,心地要清净,行为要善良。
这十力第四个是「根智力」,根就是根性,知道一 ……
12 02-034-0177 大乘无量寿经
……帮助别人提升是善,帮助别人堕落是恶。自己要做一个好的榜样给人看,这是善,自己给别人做不善的榜样是恶。这里头差别,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怎么学?不读书不行,一定要读圣贤书。
说到这个地方,有许多同学来找我,有人希望跟我一起修净土,也有人很希望跟我一起学《华严》。真正有心向学,那就请你们要记住,跟在身边未必有成就。像孟夫子学孔子,不在身边,他学成了,比在身边七十二贤超过。所以「善用其心」这句话重要,用什么心?用菩提心,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要用这个心;用菩萨行,菩萨行是什么?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只要你真正能够依这二十个字,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二十个字都相应,我们真的是同参道友,不一定在一起,不一定住在一起,不一定生活在一起,你们个个都会成就,有真实的成就。如果这二十个字做不到,天天跟在我身边,不能成就。这要懂,要清楚、要明了,我们的方向、目标不能走错。
机缘非常难得,这是经论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最可贵就是闻佛法,闻了你能够理解,解了你能够实行,你能够落实,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经典里面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你是真的在学佛,诸佛都赞叹你,龙天 ……
13 02-034-0180 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八0集) 2006/2/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4-0180
诸位同学,请看经本,「三辈往生」第一段。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我们念到这一段。古大德对於这一大段,也就是此地讲的这一品「三辈往生」,以及下面一品「往生正因」,这两品一大段的经文,自古以来,祖师大德讲得最详细,也注得最丰富。当中的原因我们可想而知,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这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关键在此地。首先要断疑生信,这比什么都重要。疑情要断尽,信心才坚定,信心才清净。坚定的信心,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信心清净,《金刚经》上说「则生实相」。实相是般若,实相就是法性、就是佛性。所以信心清净,真心本性就能现前,「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哪有不现前的道理!
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跟我们讲信愿行,他讲得很透彻,序分里面有信愿行,正宗分里面有信愿行,流通分里头还有信愿行,所以信心多么重要。我们今天一般学佛的人,说实在的话,信心不足!就像浮萍在水面随波逐流,没有定性。今天社会风气实在讲就是大风大浪,随著社会的欲求,现 ……
14 02-036-0003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
……有人教导他。我希望我们学佛四众同修都有这个认识,我们都能够回头,都能够自己责备自己,认真努力修学,必然能转变这个环境。佛法里面讲消灾免难,这个话不是假的,如理如法的修学,一定得到这个效果。所以经上讲『人有至心求道』,「至心」是真心,真诚到极处。「道」是什么?我为了便利同修们明白起见,把古人的话用现代的简单、通俗的言语来表达,道就是我们对联上挂的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的心起心动念,能不能跟这十个字相应?果然把这十个字,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起心动念你就与道相应了。这边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处事待人接物落实在生活上。我们只要把这二十个字做到了,这个道你就得到,你就得到道了。我们要真心去求,真心去学习,『精进不止』,不懈怠,不停止。
『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佛的话很肯定,一定会得到结果,一定能满足你的愿望。此地同修,我遇到几位跟我谈你们的愿望,想在这个地方建一个道场,天天有法师来讲经,天天有同修来共修。这个愿很好!为什么这个愿不能兑现?这段经文多念念,你就晓得了。你没有至心,你没有精进,所以你虽有这个愿望,还达不到。读这段经文就明白了,如果我们真心精进不懈,你的愿望很快会 ……
15 02-037-0005 净土大经科注
……情没做,心发了,不是你不做,而是缘有障碍,所以你的功德是圆满的。谁伤害你?没有。那个做障碍的缘的,做障碍的,这就是科学讲的作用跟反作用,它就弹回去了。他害人那个意念,害人那个恶行,统统他收回去了,他遭殃。所以,古人这两句话我们把它稍微修正一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都不需要,心开意解,得大自在。
菩提心确实就像个金刚罩一样,什么样的邪恶都不能够接近你。这个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十个字。我们在这个世间,这章嘉大师教给我的,这一生对人、对事、对物,处事待人接物,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老师教的。看破是什么?清楚、明了,这叫看破,就是对於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我们没有能力看破,读经。佛经上所说的,是诸佛如来他们怎么看这个世间,怎么看宇宙,怎么看这些万物,这经上所说的。我们读多了,慢慢自然而然跟他一个看法。这不是证悟,这在佛法叫解悟,解悟对我们中下根性人来讲非常有利益。我们明白道理了,我们就会走这个路子,与佛菩萨所说的相违背的,我们决定不去干;佛菩萨所说的,与他相应,我们就可以去做。决定不要想到自利,想到自利,里面就夹杂烦恼,没有自己,纯是利他,这就对了。一定要智慧做 ……
16 02-037-0019 净土大经科注
……德行,德行是忍让。孔子弟子赞叹老师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讲心地的端庄,不偏不邪,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这忠;恕就是原谅,原谅一切人,爱护一切人,帮助一切人,感恩一切人。
这是我们在这检讨,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都学不好?真正原因明白了、找到了,把我们的毛病革掉、放下,从今天起,我好好的修十年,抓住宗趣,那十年就有不可思议的成就。菩提心不能不发,这是自己的真心。我们现在所说的,这是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提的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如是存心;应对世间一切事物,我们用「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果然用这二十个字来规范自己,来勉励自己,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学记》里面所说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古人也有一句谚语说「十载寒窗,一举成名」。我们能够锲而不舍,好好学十年,一部经、一句佛号就够了,不能搞杂,不能搞多。如果佛菩萨、上天还给我十年寿命,我就好好的来表这个法,十年当中我做出个样子来,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这一部《净土大经科注》,我们认真好好的学十年,就这一部经,一遍一遍的讲,遍遍意思不一样。为什么?境界向上提升了,不相同了。
我讲经用的经本,第一遍我们讲的是《净土 ……
17 02-037-0163 净土大经科注
……心,自受用我就用《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自受用。清净心、平等心、觉心,祖师大德常常讲的深心,深心不好懂。古大德注解什么叫深心?好善好德之心。我们读《无量寿经》,经题上说得这么清楚,「清净平等觉」多好!我就用这个做深心,来解释深心,深心就是清净、平等、正觉。他受用就是慈悲。我用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菩提心。真正发心了,发这个心,我们在日常生活用的是这个心,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这个心,这个人是真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你走的是菩萨道。菩萨道是什么?「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用这二十个字,很简单、很好记。心是菩提心,行是菩萨行,用这种心行来念佛求生净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看破、放下」,章嘉大师教的,妙极了!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一切法如梦幻泡影。《金刚经》上说的这四句偈,「一切有为法」,有为是有生有灭,说的十法界,十法界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於一切现象不能贪恋、不能怨恨。怎么对待?慈悲,慈悲就是一般讲的爱心。现在许许多多的信息传来,应付灾难最重要的一个心态就是爱心,怎样去发挥这个爱心,讲得有道理。江本 ……
18 02-037-0197 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七集) 2012/2/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9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二十九页,我们从第四行当中,「积功累德品」看起,从这看起:
「故《积功累德品》曰: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於无上真正之道。是为法施。经中复云: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这是财施,「故知大施主必须财法二施。如《会疏》曰:以财济世贫,以法周无福。故曰大施主」。在法界虚空界,阿弥陀佛确实做到了,大施主,财、法两种布施都做到圆满。在物质、财这一方面,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那个环境里头真是所谓「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想什么心想事成,完全是变化所作。这个用我们现在的话说,科学要达到登峰造极才能做到。他们的科学确实是高明,我们这边科学,近代科学家发现,这几百年的科学有一个很严重的误区,就是二分法,把心理跟物理分开,物理学、心理学分开,这是最大最大的错误,所以出了很大的毛病,到现在毛病愈出愈大。极乐世界的科学,它没有这个毛病,它心理跟物理合成一个,它没有分开,这就高明。为什么不能分开?现在科学家发现 ……
19 02-039-0135 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三五集) 2010/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3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