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2-3 17:11:46
|
只看该作者
他们过去修行的根基统统都可以与这个法门相结合。只要他们能信能愿,他们是决定得生。所以这部经,就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原名,经上有,叫《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无量寿经》是大本,《弥陀经》是小本,小本说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大本还有例外吗?《无量寿经》也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要知道这是一个道理。
「故知如是经法,实为十方如来所称赞护念」。哪一尊佛不称赞?哪一尊佛不护念?为什么?唯独这个法能普度一切众生,当生成就。所以,诸佛称赞的,这是摆在第一个、第一位,诸佛护念的也是摆在第一位,只要能够依照这个法门修行,护持这个法门、弘扬这个法门,功德不可思议。经上讲的,这个功德跟佛是相等的,这是讲到极处,没有比这个再高了。佛是这么说法,真正相信的人不多,大家都以为什么?这是佛勉励我们的话,它不是真的,都在怀疑。「故释尊咐嘱弥勒等」,这个等字里面范围大,一定要晓得等字里有我们在里头,我们只要肯接受,来守护这个法门。怎么守护?依教奉行。佛在此地教我们什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只要把这八个字做到,你就是大守护者。佛也把这个法付托给你,请你来做大守护。『大』,「指超越群伦。以此法门第一希有,可名为大。于此守护」,这是大守护。「又此守护,胜于护持头目」,我们人在危难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把头抱紧,头要保护好,眼睛保护好,护持这个法门就好像护持头目一样,「超越常情」,这叫大。
「又《唐译》云」,五种原译本里面唐译的,这段经文《唐译》是这么说的,「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门及诸佛法,嘱累于汝,汝当修行。我今为大嘱累」,嘱咐给你,累是麻烦你,「当令是法久住不灭」。你应当把这个法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能让它灭掉,对弥勒菩萨讲的。这个经里面讲得就更清楚,世尊嘱咐弥勒等作大守护,把我们每一个依教修行的人,每一个弘扬这个法门的人、护持这法门的人全部都包括在其中。我们就晓得,我们这一生虽然默默无闻,做了一桩大好事,这个大好事佛知道。我们以这个功德念佛求生净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我们的信心可以从这个地方建立,可以从这桩事情坚定了。「世尊作大嘱累」,嘱是咐嘱,累就是麻烦大家,「是故弥勒大士等应作大守护也」,他决定护持,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弘扬这个方法,就是弘扬净土。「慈氏大士于无量寿会上受佛咐嘱,故知大士当来下生必宏本经」。这是接受佛的付托,他怎么能不弘扬?肯定净土三经他一定讲,这个法门他一定护持。将来弥勒菩萨降生,龙华三会,一定讲这个净宗法门。我们看下面经文:
【为诸有情长夜利益。莫令众生沦堕五趣。备受危苦。】
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咐嘱他的话。
【应勤修行。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当坚持之。无得毁失。无得为妄。增减经法。】
这一段世尊非常具体的嘱咐他。我们看批注,「世尊如此殷重咐嘱」,殷勤,一再交代,重是重复,一再交代,「盖末法中唯此能惠众生以真实之利」,这句话说得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末法,除这个法门之外,法门都好,但是众生业障太重。我们生在这个地方,环境不好,外面诱惑的力量太强大,自己烦恼重,禁不起诱惑。学一些佛学的常识,学一些佛教的知识,没用,那是阿赖耶里头种一点善根而已。确实就像李老师所说的,他肯定还是长劫轮回,这个时间长。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得人身太不容易!人身容易得,很容易失掉。住在世间的时间很短促,失掉人身之后怎么办?如果一转轮回,那就每况愈下,他不是往上爬,他是往下坠落,一世不如一世。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关心的,不能不恐惧的。能够有这种警觉,自己就必须下定决心,专修专弘。
弘护是一体,护法跟弘法功德一样,甚至于护法的功德还超过弘法,这是真的。但是护法不容易,护法自己要内行,要懂得,那个护就是善护,功德真的不可思议。因为什么?佛法在你手上慢慢复兴起来,慢慢推广。你不懂就不行,不懂,护法有的时候障碍佛法。是护持,护持里头造业,果报不好,这个造业可能对往生都受障碍。这个事情我们看到很多很多,无论是出家人道场,或者在家居士道场,没有例外的。古谚语有句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意思很深。你已经遇到佛法,你没有好好的修学,这就是过失;如果还做些不如法的,那你是造罪业。护持佛法的,该得度的你没有帮他,不该得度的你帮他很多。帮了很多,他的烦恼习气很重,他没有成就;能够有成就的,我看得不顺眼,不喜欢他,我不理会他、不帮助他,都是过失。所以,真正护法的人是谁?诸佛菩萨。中国在过去,护法的不是凡人,你在寺庙里面,这些主持、这些执事,菩萨再来的,他哪里是凡人!所以佛法兴旺,他能观机。
现在是凡夫,没有这个能力,没有智慧,不能观人,应该护持的没有护持,最后他走了,道场也没落了,这个情形不就是这样的吗?这都是我们在一生当中亲眼看见的,我们看见这些人走得都不好。尤其在最后一着,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旁边人障碍你,我们见过。法师到临命终的时候,还有一点智慧,想把道场改成为弘法道场,找到我,我说好!结果信徒不答应。他这个时候没办法了,重病,愿与心违,他往哪里去就可想而知,走得不好。我们看到这些,能不警惕吗?所以一个人在一生要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什么样困苦艰难我不改变,你就会有成就。学佛确实不难,难在坚定的信心,决定不动摇。慢慢等待机缘,机缘成熟,众生有福,我们要多做贡献;机缘不熟,众生没有福,众生没有福,想做也没用。换句话说,机缘不熟的时候成就自己要紧,有这个机缘的话可以先为众生,我自己慢一点成就不要紧。没有机缘一定是先成就自己,到有缘的时候我走向更高处,看得更清楚、更明白。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秘诀。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条件都是老实、听话、真干,听佛菩萨的话。
黄念老这个批注,里面有八十三种经论,他引用的,这都是佛的话、大菩萨的话,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都引用了;祖师大德的话,祖师大德引用了一百零一种,加上外国的,一百一十种。所以总共是一百九十三种。集佛菩萨、祖师大德注经之大成,集大成,太难得!读这个批注,就念了这么多的经论,就念了这么多的祖师大德的开示。这种批注的方式好,没有个人的意思,个人意思人家未必相信,这样批注就不能不相信。这不是念老注的,念老从经论、祖师大德上抄这么多东西来,说明这个经的经义,集大成。莲公是集五种经本的大成,念老是集经论、古大德批注之大成,这是非常非常稀有难逢。这是真正接受释迦牟尼佛殷重咐嘱,他们在这个时代,做为释迦牟尼佛的传人,把这个大法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非常之多。我们感恩念老六年的辛苦,带着重病完成这本批注,实在是太难得,我们得感恩。怎么感恩?读这个批注,细读这个批注,精研这部批注,反复不断在这里学习,然后我们的疑虑完全化解了。
真信、真愿,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肯定得去,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真报佛恩。没能往生,没有报佛恩,一定自己真正往生,这报佛恩。真正往生,我们这一生没白过,这一生过得太充实、太圆满了。所以,该放下的要放下,不该放下的也要放下,彻底放下。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今天有个同学送了份资料给我,这个星期的灾难,五十三起,一个星期,都是很严重。这个东西是什么?每个星期我们看这些,警惕我们赶紧努力、赶紧放下、赶紧念佛。除了这个方法,没有任何方法能救自己、能救众生,找不到,只有这个方法。所以,世尊在此地殷勤不断重复的嘱咐。这句话说得好,末法只有这个法门能够帮助众生得真实之利,这一点不假。帮助你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你就成为阿惟越致菩萨,这利益还得了!
「故嘱守护」,嘱咐我们守护,「为一切有情作生死海中之明灯,导诸众生出离苦海,故云长夜利益」。长夜是六道轮回,在这个里头永远迷惑颠倒。觉悟的人出去了,不觉悟的人留在这里。我们今天所遇到的是生死海中的灯塔,指出我们一条出苦的道路。我们自己修,做出好样子给人看,这就是导诸众生,引导一切众生出离苦海。你往生的时候那种瑞相,大家看到了,他有感受,他明白了,他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他真干。没有好的样子,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人讲科学,对什么首先怀疑,真的看到样子他就不怀疑,真看到了。往生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病痛,说走就走,这才行。我们真正发愿,不是为自己,是为给众生做样子,让众生相信净土法门,相信念佛往生是真的,我做这个样子给大家看,阿弥陀佛加持你,你真能做得到。所以这个不可以不认真学习,功德无量无边。你能感动一个人,带一个人往生,大慈菩萨说,比你往生的功德大,你带一个人去。带两个人就更好,带上十几个人,你就是菩萨,带上上百的人,你是大菩萨,要超过一万人,那你是阿弥陀佛再来,这大慈菩萨说的。勉励我们,也就是弘护这个法门。弘护是要真干,自己不真干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自己一定真干,一定成就。
「赖此妙法,则可令各类众生速离生死,不堕五趣,免受众苦」,佛的用意在此地。众生六道轮回很可怜,可怜从哪里看?你要从他现在造不善的业,你看他的念头,起心动念不善,烦恼习气太重,他造的是轮回业。现在你看全世界,无论到哪个地区,各行各业你细心去观察,全是轮回业,而且不善的多,善的很少。不善的果报在三途,善的果报也是在人天。现在人间社会乱了,天上也乱,人天都乱了,你说麻不麻烦!从前天上的日子好,快乐,现在天上日子不好过。我们是从过去,是从常慧法师那里得这个信息。常慧法师,那时候北朝鲜一些山神,八个山神去找她,想把她带到北朝鲜去。过关的时候,中国有护法神,护法神力量很大,不准他带走。所以她从空中掉下来,还不错,掉在沙堆上没受伤,空中掉下来。她也不知道什么事情,被一阵旋风,就像龙卷风把她卷走了。掉下来之后,赶快打电话给庙里。庙里面,人找不到了,在惊慌的时候得到信息,派人把她接回去。
接回去之后,这八个山神又来找她,她就问他,你们来干什么的?你们从哪里来的?北朝鲜来的,有三百多个山神,他们是代表。她修得不错,希望请她到北朝鲜带大家一起修行。现在去不了,这八个山神也没有回去,也就做她的护法神。我相信她不是编故事骗我的,她到这儿来,把这个事情详细告诉我。她曾经问这些护法神,你们做山神做多久?有三千多年了。她就问他,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你们为什么不修行?那个时候不知道,错过了因缘,到现在看到世界都变了,想修行。他们也到天上看了,天上也乱糟糟的,所以想起来还是极乐世界好。大家希望找个好的修行人,修净土的,来领导他们、带领他们,大家一起共修。有这么一段故事在。
我们想想也有道理,为什么?意念不可思议,我们的念头,一个不善的念头可能影响天上也遭难、也不善。现在这个地球,你想想看,有多少人发射出去的念头是善的,有多少人是不善的,你这么想想你就知道了。我们周边的环境,往下看是三恶道,往上看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大概色界天跟无色界天干扰少一点,欲界天肯定受干扰。我们就明了,佛陀的教育多重要。在这个时候,学习佛陀教育,真正修行,这是大善,这不是小善,这是诸佛特别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这肯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能够想象得到的。
诸佛菩萨的用心,就是希望能全心全力帮助各类众生,这个各类是九法界的众生,速离生死,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不再堕五趣,五趣就是六道。实际上来讲只有五道,六道是加个阿修罗。实际上阿修罗,《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除了地狱没有阿修罗,其它的四道都有阿修罗。人有阿修罗,天有阿修罗,鬼有阿修罗,畜生有阿修罗。阿修罗修的福报很大,都是在佛门修的。为什么变成阿修罗?瞋恚、傲慢的习气特重,好胜心强,嫉妒心很强。他真修,他也修五戒十善,所以他生到天上。脾气大,福报很大,到了天道,但是在天道里头也造孽。人间福报也大,在畜生道、饿鬼道都是有大福报的这些人,但是心地不善良,没有慈悲心。换句话说,他搞自私自利,他搞名闻利养,他有贪瞋痴慢,特别是傲慢,特别是嫉妒。说六道,就单单指天阿修罗,讲五道,天阿修罗就归天道,就变成五趣。免受众苦,只要不出轮回,你就没有办法避免受苦。苦事太多,佛经把它分为三大类,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类。这三大类把整个六道的人全都包括了。欲界这三种苦都受,苦不堪言;色界里头没有苦苦,它有坏苦、有行苦,所以他的苦比一般轻了;最轻的是无色界,无色界只有行苦,苦苦、坏苦都没有。佛教我们应当要永远脱离,这是咐嘱弥勒等护持这部经这个意义。
我们看末后这段,「应勤修行以下,表为究竟二利,自觉觉他」。『应勤修行,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常念师恩』,这是表究竟圆满的两种利益。往生,自觉就圆满了;你帮助别人,别人相信了,别人也肯发愿求生净土,那他也圆满了。跟八万四千法门不一样,八万四千法门你得到修学,不一定你证得圆满,只有这个法门特殊。所以「但当遵顺佛语」,一定要遵守、一定要随顺佛的教诲,佛不骗我们,不欺骗我们,「坚持经法,精勤修习,仰报佛恩」。对于这部经不能不坚持,决定不能够放松。修学净土,每天要把这部经最好做为早晚课,早晨念一遍,晚上念一遍。如果我们还有疑虑,对世法还有贪恋,最好是听讲,把它听明白、听清楚,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做个比较,你就明白了。你就晓得你的选择是正当的、是正确的,没错误。要精进、要勤奋来修习,修是依照经典的理论修正我们的想法、看法,依照经典的教训修正我们身口的行为;习,习是落实,把你所修所学的落实在生活上,你全用上了。这才是真正仰报佛恩,仰是景仰、敬仰,报佛之恩。
下面,「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常念师恩三句,均指遵师重道,依教奉行」。前面我们学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老师,《华严经》上讲的善知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善友就是老师。我们这一生有没有成就,关键就在老师,真正遇到好老师。遇到好老师,亲近老师、奉事老师基本的条件是心态,就是印祖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