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其实统统可以归纳为色法,佛为了能更好地开启众生的智慧,仍然把「受想行识」进行特别地分说。道理也是一样,因为我们前面在讲「如是我闻」的时候,涉及的是不是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啊?那「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打官腔的话:「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是不是?「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这个很简单。
比如说我抱的这个茶杯有温暖的感觉,这是不是「受」啊?那温暖的这个感觉在没有受的时候在不在?在,是不是?在,有没有形相啊?是不是空啊?那是不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啊?他虽然没有受的感觉,这个受在不在啊?所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大家明白吗?是不是很简单呐?
再讲「想」,想就是分别,是不是?你看了这个灯光:「咦,这个灯光怎么这么亮啊」?这是不是「想」啊?那你没有想这个灯光怎么这么亮的时候,这个「想」在不在啊?一定在。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这个灯怎么这么亮?一想马上就现前了,是不是?是不是「空不异想,想不异空」啊?
再讲「行」,行是搬运功夫,把前面想的东西储存到后面的阿赖耶识里去。当我们眼见灯光,想到「灯光怎么这么亮」的时候,然后耳朵听到声音了,又想「声音怎么这么响」的时候,「灯光怎么这么亮」的这个意识心是不是就没有了?没有了,到哪里去了?到阿赖耶识里去了,怎么去的?是不是「受想行识」的「行」把它搬进去的?这是不是搬运工啊?那当它没有搬运的时候,这种搬运工在不在啊?不在的话,它怎么也运不进去,是不是「行不异空,空不异行」啊?
那再看,到了我们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是我们的种子仓库——当「这个灯怎么这么亮」这个意识心储存到阿赖耶识仓库之前,这个阿赖耶识,这个种子仓库,在不在啊?也在我们心里。是不是「识不异空,空不异识」啊?
作如此的观照,是不是感觉到心量扩大了?佛讲一切法都是在给我们调心,调到最佳质量,最佳数量,是不是?这是不是灌顶?你可不要找那些歪门邪道用手摸来摸去地「灌顶」,还给钱呢!现在五花八门歪门邪道很多啊!
(摘自印广门清法师《心经讲记·第四次修订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