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 14:13:5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想想这些人。想想诺那祖师让达赖关起了土牢里头六年,给他吃毒药。想想虚老,他们农民(把虚老)装到口袋里头用脚踢,肋条骨踢折了多少条。受那个冤枉,说他是地主。庙里也有点田嘛,于是就拿他当地主对待,斗争啊。我岳父 给他治病,觉得(是)感冒很快就会好的,后来才知道是肋条骨断了。终于还都治好了,也没有动手术,就吃药吃好了。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这是虚老。他在这病得最沉重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死了,他到了弥勒(净土)。现在这一段记载得很详细,他还记住了弥勒菩萨说的(偈子)。他亲自到了兜率内院,而且看到熟人。有几个熟人,把他领了,给他有座位,让他坐下来听弥勒说法。说完法之后,弥勒就跟虚老说:「你还得回去呀。」他说:「我不回去,弟子太苦了!」(弥勒)说:「不行,你还要回去。」
他回来之后,果然是有很重要的任务啊。当时大家打他,有人就问这个和尚:「为什么这个老和尚是打不死的?」就想打死他,他问为什么打不死啊。他们就回答:「老和尚为众生受苦,为你们消灾,是打不死的 。」他们听得害怕了。给他坐到东边儿的从头儿数第三个空位子上,阿难当维那,在兜率内院里头。看见几个熟人,里头有几个和尚,还有紫柏,明朝紫柏他都看到了。讲「唯心识定」还没讲完,弥勒就指着虚老说:「你回去。」他说:「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说:「你业障还没了,业缘还没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后头还有很多句子记不清了。还另有开示他没说,保密了,大概说的是将来呀,还有种种的。虚老回来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当时在广济寺开会 呀,这回头(再说),今天不说了,以后再说。
我们弥勒是在「灵山会上」,佛在灵鹫山说法,我们简称为灵山。「亲承佛诲」,亲自承受佛的教诲,受到佛的嘱咐,把《大乘无量寿经》交给弥勒,叫他继续弘扬,嘱咐他呀,要「弘扬净土法门」哪。弥勒是承担了在法上这样儿的大事因缘。「现在兜率内院」,兜率是兜率天,兜率天是欲界天。所以有很多人是上兜率内院去见弥勒,到了外院就迷惑住了。到了外院看那个欲界天哪、这个男女呀,这些情况啊,他的欲心哪(起了)。因为那比我们这个更能够动人哪,它更美呀,所以就进不了内院了。但是(弥勒)他在内院哪,兜率天在内院,到内院是个道场。现在弥勒就在那儿说法,有很多人都在那儿,那儿是一个道场,等于是在天界的一个净土。
所以你要求生弥勒的净土兜率内院也不退转哪,将来就随着弥勒一起来。「三会龙华」,他用三会龙华呀。弥勒他的福报很大,来的时候人都是八万多尺高,人活八万多岁。东西都是自然就生长,一点儿不需要劳动,福报非常的大。因为弥勒是「大慈」啊,「慈」就感受福啊,「慈」是让人家欢喜呀,所以得的报,福也最大,大福弥勒。现在有许多人跟佛结了缘,始终没有能够度脱,最后都是弥勒菩萨包干儿,全部在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儿得度。三次会龙华就是三次的道场,所以弥勒不是像释迦牟尼佛娑婆一直在说法,就是三个法会就把这个可以度的都度尽了,他就完成任务了,所以「三会龙华」。所以大家说,「我们都是龙华会上人哪」,就是指的这个事情。那个没有成功的,在这个时候儿等着弥勒来度。这可是要知道,我这个算过,这个年可是很大、很大的,也很长、很长啊,不好等啊!将来怎么「三会」呢?你将来也都来帮助弥勒菩萨弘化。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时候,这十六个大弟子都是佛的示现哪,过去都是成佛了。像须菩提他们都是佛啊,示现哪,来助佛的弘化。所以他才能提问题,能问问题,许多众生那个根器他想不到这些方面啊。《金刚经》须菩提问的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很妙、很好的问题呀。所以就是说什么人能报佛恩哪?两种人:一个是善问哪,问得好,会问哪;一个是善答。但是善答在第二,善问摆在头一个。什么人报佛恩?头一个是善问。「三会龙华」就度尽一切众生。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这跟释迦牟尼是一样的。「福德无边」是弥勒的特点,福德是无量的福德。弥勒菩萨现在还只能称菩萨,现在称为弥勒佛是错误;是未来的佛,现在只能称菩萨。底下在这个大会,亲临这个会,在会上的这些大菩萨啊,指出二十五位。
第二十九拜
「一心观礼,无量寿如来会上,舍利弗等诸大尊者,及贤护等十六正士,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诸大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再底下就是,「无量寿如来会上」,这些舍利弗等等大尊者,还有贤护在家的这个菩萨,「十六正士」。所有这一些都是「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啊,所以都是「德遵普贤」哪。「具足无量的行愿」,因为「德遵普贤」嘛,普贤就是「无量行愿」,无量的行、无量的愿。「安住于一切功德法之中」啊,「诸大菩萨」,这都称为菩萨。所以舍利弗他们本来就是佛菩萨的示现,这可以称为诸大菩萨,这是一个理由;再一个理由,这些个阿罗汉都「回小向大」了,所以称为大阿罗汉哪,回小向大的阿罗汉。所以大阿罗汉,那已经不是小乘的心,把小乘心回转向于大乘,修大乘的这个菩萨嘛,都称为菩萨。再下一条第三十条了,(念公看着面前的居士,笑着说:)还有很多问题留给你,他的问题还没完呢。
第三十拜
「一心观礼,从上以来,莲宗诸祖,暨弘宗演教,皈向净土,诸大善知识,以及本身皈依、授戒、传法、灌顶,诸位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从上以来,莲宗诸祖」,莲宗的祖师啊。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可以共同(讨论)啊。现在我们莲宗的祖师,我们把昙鸾跟道绰给删除了。古一点的记载,那就很多都是这样子,我们的祖师是慧远,慧远然后昙鸾、道绰、善导。像是《思归集》等等有一些著作,把昙鸾和道绰取消了。这个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著作流传到海外,我们中国没有了。所以净土宗有十种书,国内就佚失啊,成为「佚」本,单人旁,一个失字儿,国内没有了。现在又都回来了,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因缘哪。大家要知道,所以这个是所谓法之将兴,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让我们感觉高兴的(事),这些书回来了。过去像莲池、蕅益没有见过,但是现在我们能见哪,这是一个很殊胜(的事)啊。《无量寿经》一千多年没有得到善本哪,这个时候儿善本是日本投降以后才出现的,没有多少年哪。我给我母亲过生日,替我母亲印经,这个时候儿最后才把这个定本定下来呀。最后定本四句话 ,加进去没有地方加了,加在这个勘误表里头,只好做是印刷错误了,这是后头加进去的。所以定本,(是在)日本都投降了,我从重庆回来了,这个没有多少年哪。咱们遇着了,这又是前所未有的。
红、白教从来没有到过大陆啊,更不要说什么香港啊、台湾哪,美国了。过去来的是「黄教」,元朝来的是「萨迦派」,都是比较新哪。这种古代的这个红教,莲花生上师的教,白教的这个法,在汉地一直没有,只是在西藏啊。在西藏过去交通不方便,生活不方便,种种障碍,所以没有把这个教法传到咱们这边来呀。这是诺那祖师开始的 ,诺那祖师跟(第十三世)达赖呀这个见地不一样啊。达赖是依附英国,英国侵略西藏;那时候儿还是帝俄呢,帝俄侵略蒙古,蒙古还是没有了。英国就侵略西藏,他们占走了很多便宜,还没有把它弄走 。但是达赖还是亲英哪,诺那祖师主张亲华呀,这个就成了个对立面哪。那么达赖祖师就把他抓起来,往脸上涂墨、游行、关到土牢里头,而且是派人看管,几度用极毒的药给他吃。后来报告说死了,派人验尸说是死了。诺那祖师自个儿说,「用手刨了个洞,多远多远(从)旁边儿那个洞口出来了」,诺那祖师自个儿这么说。有人就说是,恐怕是诺那祖师不肯讲,可能是神通。我不作评论,怎么都可以,总之出来了。出来之后衣服都蝴蝶儿似的一片儿一片儿都飞了,头发长的到脚跟,你看这日子多难过呀。吃毒药所以不死就因为修绿度母啊!就是今天是绿度母会供啊,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大慈大悲救度。这才到中国来呀。
这确实密教当年龙树一支,莲花生祖师从阿难那儿得到的一支,会聚,红教、白教会聚到莲花精舍。总之,这些教来了,也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啊,这一切现在就是说,前人所没遇到的。但是所不如前人的呢,现在很多人就不如前人那么精进哪!只要大家肯精进、肯什么,把这些优点发挥出来,将有一个中兴。就这儿起个高峰,既然起了高峰,就是比前后都高。(比方说)你现在这儿是平的,那儿出个弧儿,这弧儿是高峰,弧就比未来也高,比过去也高嘛。当然以前也有还要更高的地方,从这么下来,不是整个儿是个平面。就是根据西藏的传说,咱们不久的将来,佛教是很放光,出现一个中兴的高峰,峰还是很高。
因此还都是起起伏伏的。我们大家利用这个时候儿,是一个上升的阶段,这正是特殊的因缘嘛,大家很好的发心哪。三百年后再起一个峰,佛教又盛。总之最困难的时间来了之后,这时候儿有一个好转,但那个峰不如现在。那个再过去之后,以后再也没有峰了,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一直到了最后。最后人只活十多岁,见面儿就要杀,到最后这个时期之后,靠一百年的《无量寿经》,整个儿的这个法运就是如此。所以,《无量寿经》的重要性,大家就明白了。(《净修捷要》)这个经也是跟《无量寿经》是相辅助的,所以这个《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而这个是从现在起,中兴不中兴都不管了,反正这是印度(来)的,这是西藏来的,咱们姑且摆在一边儿。总之,法是到了末法了,一直从现在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是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做工作,是「钢用在刀刃上」了,是吧,就是这样儿。
刚才就是说净宗诸祖,我们将来还是要把昙鸾、道绰恢复进来。昙鸾是二祖,道绰是三祖,善导是四祖。这就是将来再要印这些(书)的时候,我们做这种主张。老一点的,像杨仁山《佛教三字经》 里头还都有昙鸾、道绰,这些书没有了。所以他的书,昙鸾《往生论注》,有的我法源寺的学生他们看(了),他说我觉得《论注》比《论》还好。(《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作的),天亲菩萨是三经一论哪,净土宗的三部经、一部论哪。昙鸾作了《论注》,道绰有《游心安乐集》,讲念佛法门,里面有许多法会都是讲持名念佛。他们以为他们是观想,他们确实,昙鸾是修观,昙鸾本来是学道教,修长生。后来有人说,他们这里(哪)有什么长生之法?长生之法在我们佛教里头。把《观经》给他,他一看,把那道教的书他都烧掉了。(烧掉的书比)那些气功,那比现在那些气功高得多,不要了,就修观啊。但是他赞叹持名念佛呀,他在这个《论注》里啊,道绰也是一样。这些著作将来(也应当印)。好像有的净公上人也在印,是《论注》(还)是什么?这两本书都应该印哪。像《通赞疏》也是,也都是丢了的,可是又回来了。
所以我们提到这儿,「莲宗诸祖」,我们应当还是要纪念昙鸾、道绰。现在就是说在这里头,善导当然了,这是共同都承认的了,那应该是了不起的大德。「诸祖」,莲池、蕅益,一直到彻悟祖师啊。
还有「弘宗演教」,是弘扬禅宗的、是讲教的。讲教就不光是净土,讲唯识啊、讲《法华》呀,讲什么什么,这都是弘教。「弘宗演教」,可是他归向净土的这些大善知识。还有本人皈依的、给你传皈依的、给你传授戒的、给你传法的、密法传法的、给你灌顶的诸位老师。尊师,老想着这些老师。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对于这一些净土宗的祖师以及过去赞叹过净土的、归向过净土的,禅宗啊、教下啊各方面的人。以及我本人,给我传皈依、给我授戒、给我传法、给我灌顶的诸位老师,这是一拜,三十二拜的一拜。
第三十一拜
「一心观礼,尽虚空遍法界,常住三宝,十方护法菩萨,金刚、
梵、天、龙、神,圣贤等众。
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底下就是观礼「尽虚空,遍法界,常住三宝」,这是普礼三宝啊,佛法僧三宝啊。「十方护法菩萨」啊。我们这个密法里头啊,三个根本哪。所以这个(一拜所讲的)也就是一个根本哪。我们密法里「三根本」是「上师、本尊、护法」,这个都是你的根本方面的,应当尊敬的、应当依靠的。「上师」是加持的根本。密宗是靠加持力啊,像我们净土宗,临死的时候,佛来接引就是加持力呀。现在这个十方佛、阿弥陀佛派人来护持你,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来摄受你,都是加持力呀。这个在密宗就更强调,强调加持力。这个加持以「上师」为根本,就好像电厂的这个电,通过上师这个导线送到您的住宅,用这个传导啊。那是有发电厂,但是你的住宅之间你要依靠导线。谁是导线?老师是导线,所以这个「上师」是加持的根本。
「本尊」,我们不但是靠自己力量,而且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这样起作用那不(更)快吗?你要得到觉悟啊,要跟佛一样的觉悟啊,这个成就的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你现在念佛嘛,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本尊」,你要成就那就是阿弥陀佛,是不是啊,这成就的根本靠阿弥陀佛嘛。所以「本尊」,你要修法,有的修绿度母、有的修观音,修金刚萨埵,那么这是你的「本尊」。那你成就就是成就(你修的那个佛菩萨),修绿度母先成就绿度母嘛,这(是)成就的根本。
还有事业方面,你要度众生啊,满足众生的许多愿哪,要办成很多事情啊,就是说我要印经也是事业呀;你要有经费、有地方、有人的帮助,有好多好多事情啊,你才能印出一部书来啊。所以办事业,事业的根本就是「护法」。这个世间也有,他帮你的忙,或者是把钱送来,或者帮你做校对,这个是人的护法。还有虚空中许多护法神哪,这些护法,所以这个是事业的根本。这(些是)「三根本」。这个(一拜)就是事业的根本,也跟这个(是)一个意思。
我顶礼「三宝」,而特别是「十方的护法菩萨」。韦驮菩萨,大家都知道,这是护法菩萨嘛,是吧。所以这个显教的经典,上供什么的,(供)护法伽蓝、韦驮菩(萨)、诸天哪,也是要恭敬护法呀。还有「金刚」啊,金刚是现威武相的佛。还有「梵」,梵是色界天称为梵天,很清净。「天」,就是包括各种天了,梵天、欲界天。「龙、神」,这个天、龙搁在一起就是代表「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也叫「龙神八部」;所以「天、龙、神」三个字搁在一块儿,这三个字是代表三个方面,暗摄了八个方面。这八部我就不多念了。里头包括「金翅鸟」,佛前有个金翅鸟,金翅鸟在海里头吃龙,就好像那个鸡吃小虫子一样。所以龙就没办法啊,求佛保护。佛就把袈裟分给牠们,一(个龙)头上挂一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