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门尊师集第二一卷
...
犹如破车毂 强载曳此身
于时阿难见 是怨恶变怪
心怀疑战动 诣佛问其缘
时佛告阿难 吾已舍长寿
是故地大动 现是恶征应
时阿难闻佛 如是之言教
即自投于地 如栴檀树崩
举身众毛孔 沸血皆迸出
心中怀哀戚 泣血流于面
一则尊敬师 二则兄弟爱
重爱情未解 悲痛迷荒心
怀爱熟视佛 久顷乃发言
辛酸楚毒苦 悲哀恋慕辞
呜呼何甚恶 无常甚速疾
佛之光明灯 忽然便欲灭
犹如寒时火 盛旱热时雨
疲得垂日盖 莫不蒙其赖
众生甚可怜 当迷惑失路
于大生死中 无边旷野...(第1316部~佛本行经七卷)
...礼佛足 生定意如山
即时寻速灭 犹如兴大云
普雨降甘润 灭尽小野火
佛告敕比丘 供养须跋身
佛末后弟子 度立泥洹城
因即右胁倚 卧于绳床上
欲放舍佛身 尽受命之数
初夜时欲过 星月光明损
林薮鸟兽寂 佛告诸弟子
卿等敬具戒 如尊师炬耀
吾去世之后 顺从莫违犯
净摄身口心 舍利求大安
田役畜乘仆 仓藏园莫为
无种殖树木 亦莫斩伐伤
不得为己身 造立垣墙壁
无仰观历数 合和汤药方
知时限节食 修己莫望敬
无身隐短秽 无行咒自活
无为王者使 无瞻相吉凶
...(第1316部~佛本行经七卷)
...
欲以恣其情 驰名至无外
王食禄忽过 如牛饮冰水
诸王尽过去 国土地续存
是故当熟思 世间正真理
设方便和同 得舍利为贵
以矢力胜怨 生仇逆返迫
以和顺取胜 终已不起返
虽所言愚鄙 诚无可采纳
诸王力盛强 能消伏微敌
如所敬尊师 奉法者为上
今宜追念师 受行忍辱教
今时彼梵志 尽其体所知
和顺正真言 慈心谏诸王
皆回降诸王 隆盛猛锐心
于是诸王便 顺辞答梵志
所言得时宜 和顺知方便
今所说善理 笃厚存终始
汝当审吾等 心悟善法力
心之所求欲 不劳恣世俗
或以愿以力 或以忿恚恨...(第1316部~佛本行经七卷)
...空为妄。为妄诸若无有。已无有不生。已不生为不共会若有是。舍利曰。无有黠。有菩萨字和须蜜。难一阿罗汉经。阿罗汉不而解。便一心生意上问弥勒。已问。便报和须蜜言。卿所问事次第为解之。和须蜜觉知便诘阿罗汉。卿适一心上问弥勒耶。阿罗汉实然。一心上问有三因缘。一者意意相知。二者化身问。三者先世所行闻即便解。
和须蜜菩萨事师三讽经四阿含。当持花散师上。语师言。我已讽四阿含经。师忘不能复识。和须蜜复自思惟。我欲合会是四阿含中要语作一卷经。可于四辈弟子说之。诸道人闻经皆欢喜。大来听问不而得坐禅。诸道人言。我所听经者但用坐行故。令我悉以行道。不应复闻经。但当舍去。和须蜜知其心所念。因以手着火中不烧。言是不精进耶。便于大石上坐有行道当于软坐。和须蜜言。我取石跳一石未堕地便得阿罗汉。已跳石便不肯起。天...(第1321部~惟日杂难经一卷)
...为是自知。有人教汝。赖汝才智。国土获安。既得珍宝。又许拥护。是汝之力。臣答王言。非臣之智。愿施无畏。乃敢具陈。王言。设汝今有万死之罪。犹尚不问。况小罪过。臣白王言。国有制令。不听养老。臣有老父。不忍遣弃。冒犯王法。藏着地中。臣来应答。尽是父智。非臣之力。唯愿大王。一切国土。还听养老。王即叹美。心生喜悦。奉养臣父。尊以为师。济我国家一切人命。如此利益。非我所知。即便宣令。普告天下。不听弃老。仰令孝养。其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当加大罪。尔时父者。我身是也。尔时臣者。舍利弗是。尔时王者。阿阇世是。尔时天神。阿难是也。
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缘第五
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我今欲往忉利天上。夏坐安居。为母说法。汝诸比丘。谁乐去者。当随我去。作是语已。即往忉利天上。在一树下。夏坐安居。为母摩耶及无量诸天说法。皆获见谛。还阎浮提...(第1322部~杂宝藏经八卷)
...阎浮地 沙门佛门徒
会同当共和 不宜长嫌故
有大比丘众 其数有百千
欲得学道义 往会十五日
有大比丘众 虽有百千数
我学设明达 卿等不能知
设有一比丘 学能达悟者
便可说本末 我学知其经
时有一比丘 所学普通达
有德名须赖 如是师子吼
即时从坐起 叉手而住立
稽首耆年足 便当师子吼
吾不怀狐疑 其心无犹豫
身所学经戒 今设为通利
吾亦无众难 心亦不进退
吾所前学者 法律无所疑
通畅于经典 明达于道义
吾所学如此 诸贤宜奉持
卿不达众经 亦不解法律
云何尊者前 而多自称叹
尊师恶弟子 性凶怀毒害
其...(第1326部~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一卷)
...立
稽首耆年足 便当师子吼
吾不怀狐疑 其心无犹豫
身所学经戒 今设为通利
吾亦无众难 心亦不进退
吾所前学者 法律无所疑
通畅于经典 明达于道义
吾所学如此 诸贤宜奉持
卿不达众经 亦不解法律
云何尊者前 而多自称叹
尊师恶弟子 性凶怀毒害
其名曰阿斯 即便害须赖
时有大鬼神 信乐于佛法
手自执金刚 遂打杀阿斯
当于尔时世 地六反震动
四方自然响 非人击灵鼓
至尔时四方 当有四大烟
又复四大火 上方四面堕
于尔之世时 世间为幽冥
从是往不反 生...(第1326部~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一卷)
...迎王。时乘天车飞空而往。天帝出迎与共同坐。相娱乐已送王还宫。佛告比丘。尔时天帝今迦叶是。文陀竭王则吾身是。迦叶往昔以生死座命吾同坐。故吾今日成无上道。以正法座报其本勋。尔时世尊即为迦叶。如应说法示教利喜。譬如鲜净白[疊*毛]易受染色。即于座上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高才勇猛仪相安详。常与如来对坐说法。时诸天人谓世尊师。于是迦叶即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其山多有流泉浴池。树林蓊郁华果茂盛。百兽游集吉鸟翔鸣。金银琉璃罗布其地。迦叶在斯经行禅思。宣畅妙法度诸众生。至后世尊垂入涅槃。放胜光明大地震动。便作是念。将非如来欲入涅槃现斯相耶。即入三昧以天眼观。见于世尊熙连河侧全身舍寿。作是观已惨然不悦。如来涅槃何斯驶哉。世间眼灭不善增长。...(第1333部~付法藏因缘经六卷)
...
而为作留难 不成正觉道
如日千光明 必除世间闇
钻木而得火 掘地而得水
精勤正方便 无求而不获
世间无救护 中贪恚痴毒
哀愍众生故 求智慧良药
为世除苦患 汝云何恼乱
世间诸痴惑 悉皆着邪径
菩萨习正路 欲引导众生
恼乱世尊师 是则大不可
如大旷野中 欺诳商人导
众生堕大冥 莫知所至处
为燃智慧灯 云何欲令灭
众生悉漂没 生死之大海
为修智慧舟 云何欲令没
忍辱为法芽 固志为法根
律仪戒为地 觉正为枝干
智慧之大树 无上法为果
荫护诸众生 云何而欲...(第1344部~佛所行赞经五卷)
...还至此 慎勿起奉迎
亦莫礼问讯 供给其所须
已坏本誓故 不应受供养
凡人见来宾 应修先后宜
且为设床座 任彼之所安
作此要言已 各各正基坐
如来渐次至 不觉违要言
有请让其坐 有为摄衣钵
有为洗摩足 有请问所须
如是等种种 尊敬师奉事
唯不舍其族 犹称瞿昙名
世尊告彼言 莫称我本性
于阿罗呵所 而生[蓺/衣]慢言
于敬不敬者 我心悉平等
汝等心不恭 当自招其罪
佛能度世间 是故称为佛
于一切众生 等心如子想
而称本名字 如得慢父罪
佛以大悲心 哀愍而告彼...(第1344部~佛所行赞经五卷)
...无畏。彼义有愚痴。虽复承事供养。恭恪之心。然不数数修行。虽复修行。亦不经历久。于中亦有恐惧之心。于彼虽久修行。意不捷疾。于中故有恐惧。虽有捷疾之意。亦不亲近。于中故有恐惧之心。彼虽亲近亦不实依。于中亦有恐惧之心。意虽依善自无此善。于彼众中故有恐惧之心。若复遍有此意。然不有巧便。彼于众中故有恐惧之心。彼世尊为菩萨时。承事师众三界牢要宝幢从锭光佛以来。三耶三佛若干劫。极净无瑕秽。一切无幽不照。缘彼觉意有如是形类所为成就。为彼道故九十一劫而造行。尔时世尊得受名号。起如是黠慧而成佛。与智慧相应意悉觉悟。依彼善意一切皆悉办一切意无著。彼第一无染污。亦不怀恐惧心。是故世尊如是常住恒入三昧。于彼智有胜。无数世有胜。作是观察。其有难问者。终不犹豫。...(第1345部~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五卷)
...皆悉牢固。彼彼止住外道异学处。今到此处欲服甘露除一切结缚。意亦无所著于我处所。世尊为我故说如是义。当除恼患。说如是义已。诸凡夫人皆悉怀愁忧。学者亦怀愁忧。诸无狐疑者。皆悉欲闻。是时世尊须臾思惟告尊者舍利弗言。此行皆是有为。是时尊者舍利弗常乐空闲处。好喜于法。拜手于法。绕三匝。便直身观如来形。往诣那罗陀村中。以草布地。入师子奋迅三昧。已入彼三昧。如来所止之方便。于彼而般涅槃。是时均头(州鹑切)沙弥常与尊者舍利弗供给。所当与转尊法轮修行佛事。最大声闻一切世人莫不供养。供养如来身所彼舍利及钵三法衣。与尊者阿难到已便作是语。我所事师今已灭度。尊者阿难问均头沙弥。汝师是谁。为名何等。我所事师名优钵低舍。今尊者已般涅槃。此尊者舍利弗。是时尊者阿难闻如是语便怀愁忧。纳愚痴城里。彼舍利心意迷惑无所觉知。须臾愁烦而立。便将均头沙弥往至世尊所。以是语具白世尊。我今日身不如本。故闻彼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广说如契经。世尊告曰。彼持戒身而去耶。及我所觉法亦持去耶。所谓四意止。广说如契经。然复阿难行不可久保。皆当坏败。阿难...(第1345部~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五卷)
...过于汝。而昼执炬行入大国。如卿所知何如一尘。梵志闻之有惭愧色。即便叩头愿为弟子。佛即受之令作沙门。意解妄止即得应真。
昔舍卫国有大长者。名曰须达。得须陀洹。有亲友长者名曰好施。不信佛道及诸医术。时得重病痿顿着床。宗亲知友皆就省问。劝令治病至死不肯。答众人言。吾事日月忠孝君父。毕命于此终不改志。须达语曰。吾所事师号曰为佛。神德广被见者得福。可试请来说经咒愿听其所说。言行进趣何如余道。事之与不随卿所志。以卿病久不时除差。劝卿请佛冀蒙其福。好施日佳。卿便为吾请佛及众弟子。须达即便请佛及僧。往诣其门佛放光明内外通彻。长者见光欣然身轻佛前就坐。慰问长者所病何如。昔事何神作何疗治。长者白佛。奉事日月君长先人。恭敬斋戒祈请万端。得病经时...(第1346部~法句譬喻经四卷)
...功德。欲诣舍卫造须达所攒采斋法冀蒙得福。美音喜踊宿行所追且自解畅。宣令宗室谁能共行受斋戒法。合五百人佥然应命。本愿相引。威仪严出共诣舍卫。未至祇洹道逢须达。遇而不识顾问从者此何丈夫。对曰须达也。梵志众等喜而追曰。吾愿成矣。求人得人驰趣相见。同声叹曰。树神叹德。注仰虚心具说所嗟故来投托冀示法斋住车。答曰。所求大善。吾有尊师号曰如来。众祐度脱人类近在祇洹。可共亲造即皆敬诺恭肃。进前遥见如来情喜难量。五体投地退坐一面。皆共长跪白世尊曰。本初发家欲至三池沐浴求仙。经由树神所陈如此。是故投化愿示极灵。于是世尊因其所行。而说偈言。
虽倮剪发 长服草衣 沐浴踞石
奈疑结何 不伐杀烧 亦不求胜
仁爱天下 所适无怨...(第1346部~法句譬喻经四卷)
...慕。如此之行乃可为道耳。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不诵为言垢 不勤为家垢
不严为色垢 放逸为事垢
悭为惠施垢 不善为行垢
今世亦后世 恶法为常垢
垢中之垢 莫甚于痴 学当舍此
比丘无垢
其人闻偈自知憍痴。即承佛教欢喜还归。思惟偈义改悔自新。孝事父母尊敬师长。诵习经道勤修居业。奉戒自摄非道不行。宗族称孝乡党称悌。善名遐布国内称贤。三年之后还至佛所。五体作礼恳恻自陈。尊敬至真得全形骸。弃恶为善上下蒙庆。愿垂大慈接度为道。佛言善哉。须发寻落即成沙门。内思止观四谛正道。精进日登得罗汉道。
奉持品第二十七
昔有长老婆罗门。名萨遮尼犍。才明多智国中第一。有五百弟...(第1346部~法句譬喻经四卷)
...疾死。
火精日荧惑。直日。宜决罚罪人国取盗贼。作欺诳事买金宝牛羊。动甲兵修戎具教旗。克贼必胜诉讼先起。合药种莳割甲结婚。不得出财征债。禁者难出病者必死。若此直日生人。法合丑陋恶性妨亲害族。便弓马多嗔。若五月五日得此曜者。则岁中多诤竞。若亏蚀地动者。则岁中多有兵马损伤。
水精日辰星。辰星直日。宜入学事师长。学工巧伎能攻城。又宜举债出行怨敌伏仇得财。唯不宜修造宅舍对战斗敌。作贼妄语并凶。被囚者即后必有阴谋说动当时。若五月五日得此曜者。则岁中有水灾。亏蚀地动则百物不熟人多瘴疠耳。
木精日岁星。岁星直日宜策命使王及求善知识。并学问礼拜修福布施嫁娶。作诸吉事请谒。及结交入宅着新衣沐发种菜木。调伏象马买奴婢并吉。若...(第1349部~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
... 黑三夜七昼 十夜十四昼
白四夜八昼 一夜十五昼
于此白黑分 昼夜不成就
日中夜已后 所求皆成就
序日名善恶品第七
从一日至十六日(景风曰一日。即是白月之一日也。十六。即黑月之一日也。今恐读者难会。故略云黑白之言。直裁日数之尔)名为建名日。梵天下。宜为善业学道求仙。及事师尊宿并吉唯不宜远出行耳。
凡二日十七日名为得财。日造化神下。宜合药按摩工巧出行结交婚亲。增益田宅并吉凡三日十八日名为威力日那罗延下。宜摧敌除逆习战畜兽奖训下人。营田种莳大吉。
凡四日十九日名为猛武日。阎罗天下。宜作恶业杀害残贼摧伏叛逆则吉。为善事却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