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讲错了,甘愿承担诽谤法师的全部责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1: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广误导人的有:
1,明白一心三臧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证到分真佛。驳斥:明白只是理悟,连初果罗汉都不是。证到不是自己证自己,是大德印证才算。
2,一念信解如来臧,天大的罪都能给你免了。驳斥:这是曲解。
3,说只学法华经楞严经等四部经典,其他经免谈。驳斥:持戒,禅定,六度岂能免谈?
4,尤其曲解念佛法门。说念佛法门信愿行是无聊,六万人念佛只有一人成就。说佛没叫我们念佛拜忏。驳斥:很多人本来念佛持戒打坐学经,听了这话认为自己成分真佛了也不念佛拜忏学经了,影响很坏。
5,不懂禅宗曲解禅宗执性昧相。驳斥:禅宗是佛传的依心印心的法门,怎么成执性昧相了?
6,不理解祖师的讲记说祖师讲得也不一定对。驳斥:谁能高过祖师,祖师证到了,请问印广证到了什么果位竟敢指责祖师讲的不对?
7,说万法是是一念变现的。驳斥:万法是真心随缘表现的,念有生灭,真心本无生灭。
8,佛拍桌子讲过去讲的十二部经都是粪。驳斥:这是曲解。
9,决定成佛如微尘扬于顺风就是说成佛最容易了。驳斥:这是曲解。
10,文殊菩萨评判24法门不是末法时期的沉沦者修圆通最方便的法门,不是讲24法门不能成就。等等。
佛言:四依。印广讲法与祖师讲记不同,难道祖师都不如印广?祖师讲: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请问印广的讲记连常识都不懂,很多曲解,山东佛协已经将其禁言,印广自己也忏悔两次了。请问印广的讲记怎么能作为学佛法的依据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9-6 11:13
  • 26

    主题

    188

    帖子

    25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3
    推荐
    发表于 2017-8-23 14:26:19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担,你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和你讲道理。

    1- 转念即同如来。在天台宗中有一念信解即至铁轮位的说法,禅宗更是有当下顿悟的说法,顿悟之后,了无分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何况阿罗汉乎?更何况分真佛?在华严经中也有初发心即同佛地之说。你之所以这样想,是未悟,当然,虽然未悟,你也是佛。

    2-见楞严经倒数第二段。当然,你可以说这个不是指如来藏,但是你告诉我,如果不是如来藏的圆顿法门,什么样的法门,一念信守即可免无数罪?

    3-法华道场就研究这四部经,这个是自由吧,起码比什么都不研究整天念佛忏悔打坐的好吧。你不高兴可以不看。

    4-《达摩悟性论》《达摩血脉论》,原文,若不见性,念佛烧香拜佛属于纯行魔业。不信自己去看。你可以烧香拜佛,问题你见性了吗?

    5-当代的禅宗是掺了水的禅。走的都是神秀路线,真正的禅师性相一如,直下承担,不打坐,不看静,更不搞无聊的话头机锋。不信去看看忽滑谷快天的《中国禅宗思想史》

    6-别人证到了什么难道要告诉你吗,祖师证到的境界难道还要做个广告出啦?你见过哪个祖师到处说自己证到什么什么了的?你是猪脑袋吗?

    7-那真心是不是万法?真心和念又是什么关系?估计你的脑子接受不了这个高级的问题,这个回答属于赠品。

    8-诸法戏论之粪,佛讲的没错,印广法师讲的也没错。圆顿法门之前的东西都是垃圾,当然,有人拿垃圾当宝,也是人的自由。但总要有人告诉你,这些是垃圾吧。不服去看化法化仪的八教与五时。估计说了你也不懂。。。

    9-猪脑袋看啥都是曲解。

    10-对其他24门,文殊都是用“云何。。。?”“云何。。?”来评价的。如果你对语文中的反问的语气与修辞所表达的目的还不了解的话,建议丢掉楞严经,重新从小学语文开始学起。

    11-山东佛协领导人是和你一样的二货。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5:29:51 | 只看该作者
    justin2k 发表于 2017-8-23 14:26
    首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担,你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和你讲道理。

    1- 转念即同如来。在天台宗中有 ...

    感谢你的关注批评。
    回答:
    1、你既然是佛,佛还会做凡夫?除非你是佛再来。
    2、如果你讲的对,那么祖师讲的都是错误的了。可见你没有读过祖师的法华经楞严经讲记。
    3、看来你不懂:见性、禅定。
    4、你认为自己可以认证自己成就。你连证到是什么都不懂。真是无知。
    5、楞严经没有讲一念信如来藏解就免除罪恶。你看仔细:楞严经原文: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宣化上人解释:佛告阿难:诸佛如来,不说虚妄之语。若是有人,纵使犯了杀、盗、淫、妄四根本大罪,又犯大乘菩萨十恶重罪,瞬息之间,堕落此方和他方的阿鼻地狱,再辗转经历十方世界所有的无间地狱。若在将要堕落的时候,能够一念回光返照,顿悟圆通,又能将此法门,于末劫中,传示末学修道人,使他们亦能开悟,续佛慧命。则这人的深重罪业,就会应念消灭,将招感地狱苦报之因,化成为安乐国土。
    所以这句话并非讲:一念信解如来藏,天大的罪过给你一笔勾销。
    6、法华经原文:“蠲除诸法戏论如粪”
    憨山大师的《通义》云:蠲除诸法戏论如粪就是除烦恼之粪。
    宣化上人:蠲除诸法戏论如粪就是除见思惑的烦恼。
    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法华经上是弟子们打比喻,认识到过去学那些外道小法是戏论。
    《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法华经通义》讲:佛陀在二十年中为诸声闻弟子们讲四谛十二因缘等权乘教法,令我等声闻弟子们思维四谛十二因缘的深刻义理,从而彻底蠲除世间一切凡夫外道的诸法断常戏论之粪。
    并非讲十二部经都是粪。对此印广已经忏悔两次了。你还不知道?
    7、阿罗汉会飞行变化,住动天地,旷劫寿命。成分真佛了肯定要比阿罗汉本领高。那麻烦你飞行一个试试。
    8\《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的。佛陀明明说诸佛妙心,涅盘实相可以顿悟;而事修上,还是渐次除灭无始无明及烦恼习气。
    佛怎么不说:阿难,成佛最容易了,你明白什么就是什么。明白一心三藏当下无修无证成分真佛!?
    佛怎么不说:汝等至心取分真佛,不持此咒远离魔事无有是处!?
    佛遗嘱是依四念处住,依戒为师,怎么不说:依一心三藏为师,明白就是证到,依明白一心三藏住!?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5:45:17 | 只看该作者
    justin2k 发表于 2017-8-23 14:26
    首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担,你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和你讲道理。

    1- 转念即同如来。在天台宗中有 ...

    真心本性随缘变现万法,真心本性不是“一个心、一个人、一个念”。不可以认为意识心所起妄念,能够变现即身、心、世、界等。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凡是未证言证、未悟言悟。一言半句、便为究竟。认为修证不须诵经念佛,不须行善修福,不须静坐禅修,不须持戒,不须投名师求法。执著肉身,理悟为佛,色身就是佛,我就是佛。不修不证就成就。都是外道邪说。
    佛说大乗金刚经论外道六师论第十八原经文:
    复有妆模作相。空腹高心。未证言证。未悟言悟。一言半句。便为究竟。不食油盐茶果酱醋。执持邪戒。惑乱无智。不用看经念佛。不用作福参禅。不用出家受戒。不用投礼别师。偏指色身。与佛无二。诳惑无智。同入黑暗。断善根苗。灭智慧种。执著痴顽。第六外道。此等六师波旬外道。于后末法。入我法中。坏佛伽蓝。毁佛正法。灭佛教相。
    净慧法师解释:还有一些自命清高而无实修之人,装模作样,空腹高心,学一些空头理论,不是自己证悟得来的知见,就认为是自己的证悟知见,执著一言半句,就认为是究竟;执持不食油盐茶果酱醋的邪戒。让一些没有智慧的众生受到迷惑,认为修证不须诵经念佛,不须行善修福,不须静坐禅修,不须出家修行,不须受戒持戒,不须投明师求法;执著肉身,理悟为佛,与佛无二,我即佛体。胡言惑智,乱语混真,将一些无知的人带入黑暗,砍断善业根苗;用愚痴顽劣习气,代替智慧菩提种性,为第六种外道。
      特别在末法时代,此等魔王的外道六师,利用法相为名,内行魔法为实,毁佛正法为真。这就如世俗说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佛说大乗金刚经论第三种外道原经文:复有邪人。上无师传。下无师证。被鬼迷制。邪悟聪明。不加修功。自言成道。外托佛教。内行邪法。乱惑世人。同入邪路。灭佛知种。第三外道。
    佛说大乗金刚经论参求明师论第六原经文: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或有学的,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5#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5:51:44 | 只看该作者
    justin2k 发表于 2017-8-23 14:26
    首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担,你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和你讲道理。

    1- 转念即同如来。在天台宗中有 ...

    普德海幢驳斥印广错误知见
    2015-01-12
    1、印广说:只依《法华经》《楞严经》为据,其它的经典免谈。
    驳斥:
    出家、在家所应持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五戒、八关斋戒等相关戒本、经典,岂能免谈?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的般若波罗蜜诸经典能够弃而不顾吗?
    菩萨所行六波罗密难道也弃而不顾吗?
    2、曲解经文。
    法华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这里明白的说的是: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佛乘,没有二乘、三乘。
    印广怎么能理解为:十方佛土中,只有一部法华经呢?
    3、“了义”实际就是指大乘方等十二部经,“不了义”者谓声闻所应行阿含经等。所以印广师“只认《法华经》与《楞严经》是了义经、真实法”的言论名为邪见、戏论,非佛法正知见,
    4、印广师说法时提到:“佛讲我一生中讲法,九十九个法是方便引导法。”。这个在那部经典里有呢?
    5、《楞严经•卷四》【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祗益戏论】。
    完整一点的经文,可以清楚的看到,佛陀是在呵责阿难,虽然闻法无数,但不事实修。如人说食不饱,并非是说十方如来十二部经都不是了义经。然而印广师却曲解佛意,建立诽谤——如来三藏十二部经为戏论。如此邪见应当速速忏悔、舍弃。
    6、修魔经典
    印广讲:[我们平时讲的“当下成佛、当下成就”是指成分真即佛,成明心见性的菩萨;但要成圆满之佛,我告诉你:无量法门都要修。不仅是佛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即使魔讲的经典我们都要修。
    驳斥:要修佛讲的经典,怎能修魔讲的经典。
    7、往生,顾名思义,是要命终弃此色身而生彼国。
    而印广法师“所谓『往生』,就是妄想心见到了真心本性,妄想心就往生到真心本性,凡夫身就往生到佛菩萨愿身。”的言说,与佛陀教义相违,亦与《楞严经》相违。
    《楞严经卷二》云:【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此妄想心,即是意识心攀援前五尘,起好丑、贵贱、高下等分别,继而起善恶、利害诸妄想。意识心是因缘生,有能识即意识,有所识即色、声、香、味、触、五尘。法师却认为生灭不停的意识心能够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实属无知。
    以能见之妄想心,见所见之“真心本性”。这样的二边境界,尚在生灭法中。岂能获证无生无灭?
    真心本性超过一切妄想心行处,非妄想心所能思议。真心本性无生无灭,欲依虚伪生灭妄想心而见无生无灭的真心,无有是处。如《解深密经•卷第一》中说。
    8、“当下成佛”的邪见
    印广法师的文化水平,实在令人堪忧,不知他是怎么理解《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的。佛陀明明说诸佛妙心,涅盘实相可以顿悟;而事修上,还是渐次除灭无始无明及烦恼习气。
    《妙法莲花经》中授记之文,都是“当(将)来成佛”,岂有当下成分真佛的说法?!当下成分证佛位,需要听闻《妙法莲花经》时明心见性,破一分无明才可以。
    9、印广师宣扬能令死人“当下成佛”的可笑邪见。
    印广:[所以我经常讲啊:你就是在这里睡觉,你就是把死人抬过来,他听了『如来藏』的道理都能当下成佛。这是佛在《地藏经》讲——闻在本识。本识本识,就是我们第七识、第八识,它是一个识。] 印广《讲解《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印广法师并不理解所引用的经文义理,《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利益存亡品第七》中所说的“闻在本识”原文如下: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原文很明白的说了,是在临命终时,奄奄一息的时候。意识心渐渐毁坏。耳根只能听一听,成为种子留在阿赖耶识中。而已经死了的人,六识已经坏了,如何能“当下成佛”?!

    10、印广师诽谤佛陀三藏十二部佛法经典,说:“菩提邪就是指除了圆顿大法,其他的一切三藏十二部经都叫菩提邪。他属于世间善法,他不是佛法。”
    显然印广师不明白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依不了义经。如前文《关于了义经的邪解》里所引用的:【依了义经者。谓诸大乘方等十二部经中。皆明中道佛性。实相如如之理。若依此教。而修诸波罗蜜。万行功德。则心与中道相应。能见佛性如来藏理。故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所谓声闻所应行。】
    即使是印广师推崇的《楞严经》、《法华经 》,也是集结在佛陀三藏十二部经典之中,非别处得此经典。如此自相矛盾的邪见,还望印广师速速发露忏悔
    11、禅宗修证以明心见性为宗旨,这是常识。印广师怎么能认为禅宗“昧于真心本如、真如本性或执性昧相”?!实属无知,建立邪见,贻误大众慧命。
    12、[万法都是由一个心、一个人、一个念变现出来的,没有哪一法不是(回答了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问题)。] 印广《一实相印》
    驳斥:彼如来藏非一非多。
    如密室中,燃百千灯烛,成一大光明聚。这大光明非是一灯能成,也离不开每一盏灯的光明。因此这大光明聚属于每一盏灯,而此大光明聚非一非多。
    印广师误将真心本性判为“一个心、一个人、一个念”。认为意识心所起妄念,能够变现即身、心、世、界等。
    此非正知见。劝法师等,速速弃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6#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5:52:25 | 只看该作者
    justin2k 发表于 2017-8-23 14:26
    首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担,你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和你讲道理。

    1- 转念即同如来。在天台宗中有 ...

    大安法师:讲《法华经》一定要注意,这是大乘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开权显实,摩诃衍,授记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那么其他的经典,你不能去否定!不能是一非余啊!
      如果说唯有《法华经》是真经,那么《华严经》就不是真经了?《无量寿经》就不是真经了?《金刚经》就不是真经吗?所以这些一看就是一个很荒唐的话。
      这个《法华经》是真经,其他经方便法?这是你说的还是佛说的?那这个《无量寿经》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一部经典,弥勒菩萨未来都要宣说《无量寿经》,《华严经》都是为界外菩萨大士,称性宣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都是大乘全圆的经典,所以不能去心加分别。
      大安法师:如果为其信众授记分证即佛,那更为荒唐!可以说他连佛教的一般常识都没有,分证即佛是什么?在六即佛当中,从理即佛到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到分证即佛,分证即佛至少是破一品无明的菩萨,才称为分证即佛。分证就是破一品无明,分就是证到了那个佛的法身,虽然他是初一的月亮,初二的月亮,但是跟十五的月亮,那个月亮本身没有差别。
      这个年代谁能够证到分证即佛呀?就是南岳慧思禅师、智者大师、藕益大师都没有证到分证即佛,现在的众生还能谈这个事情吗?那根本就没有谈的可能性了。
      如果他能够授记分证即佛,那他是什么佛?那他不是究竟即佛吗?那都是很荒唐的事情,这是以凡滥圣啊,大妄语啊,这是要下地狱的啊!
      所以在家弟子,只要是佛弟子,对邪知邪见要破斥!这个说哪一个比丘是邪知邪见,这不是说僧过!一个比丘不能称为一个僧,僧是僧伽的意思,翻译中文叫和合众,就是以六和敬的原则,所构建的四个比丘以上的——这个僧团才能称为僧伽,一个比丘不能成为僧伽,大家要明白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比丘邪知邪见,那你作为居士你可以远离,我就不说你这个事情,但是你就说了他,就事论事,说这个话跟佛言佛语不相应,跟佛的法印不相应,这是没有关系的。真理就是真理,不能说他有身份,披了件衣服,你就不敢说他,哪有这个事呢?
      因为他本身在末法时候,就是这些魔子魔孙要进入僧团,破坏佛法,这就是狮子身上虫,自食狮子肉。佛已经悬记,佛法外面的人是难以破坏的,就是佛教内部人破坏的,堡垒更能从内部攻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7#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5:53:46 | 只看该作者
    justin2k 发表于 2017-8-23 14:26
    首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担,你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和你讲道理。

    1- 转念即同如来。在天台宗中有 ...

    印广把他的理论基础都拿出来仟悔了!那么印广的理论还成立吗?                                                                                                                            印广忏悔文
    佛在《楞严经》卷四说“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楞严经》卷五将禅宗教典说为“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又于《楞严经》卷一说“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佛在《法华经》第二品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并于第四品六次将《法华经》之外的“余二”等一切经喻为“粪”。
    佛于《华严经》有说:“忘失菩提心,纵行一切善,是诸魔业”。
    祖师有所谓,不懂法华、楞严如来藏法理,纵将三藏十二部经说得天花乱坠,无非外魔邪说。
    印广据此牵强,妄将三藏十二部经说为“外魔邪说”,错将世间善法说为邪法,这是不严谨的!是错误的!特此纠正!在今后的一切时一切处,禁止此说!已有文本要改正!只可按佛原说而说!不可借题发挥,信口开河!
    印广向诸佛菩萨师尊忏悔!向诸天护法忏悔!向广大同修忏悔!
    印广
    2016.2.14于太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8#
    发表于 2017-8-23 16:04: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根本就没有去认真学习印师的讲法,他讲的那一念心既包括你们通常认为的真心,也包括你们理解的那个忘心。相当于天台宗的一念无明法性心的发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9#
    发表于 2017-8-23 16:08: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印师也没说不念经不念咒不念佛,不搞六度万行。他的意思是要大家先明理之后再搞七搞八。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6:59:04 | 只看该作者
    南无不动如来 发表于 2017-8-23 16:08
    印师也没说不念经不念咒不念佛,不搞六度万行。他的意思是要大家先明理之后再搞七搞八。

    他自己都忏悔了,能让别人明什么理?
    1、他讲第七识就是真我。
    2、证到是自己印证自己。
    3、楞严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无漏学是:戒定慧,而不是一心三藏。楞严经讲,习气不灭落于魔道。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杀、盗妄),无有是处,不是魔就是鬼、妖精。
    他讲无漏业就是如来藏,不是戒定慧。
    4、怎样解释: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阿弥陀佛经: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1、历代法师这样解释:食时:正食之时,即日午时也。三世诸佛之法,过中一发,已不得食。阿弥陀经曰:“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斋食。”
    生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常常在清早的时候,各人都把他们的衣襟装了许多很好的华,拿出去供养各方世界的许多佛,所供养的佛有十万亿的多。他们清早去的,到吃饭的时候,已经回到自己本来住的西方极乐世界来了。用过饭即去经行;经行即是走,饭後散步之意。
    2、印广讲:【即已食时,还到本国】就跟吃饭一样,尝到了甜的巧克力你就是甜嘴巴,尝到了阿弥陀佛的味你就是阿弥陀佛,是不是【即已食时还到本国】?所以《阿弥陀经》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可是我们现在变成:已发愿者,经过五十年念佛,大家送往生,今往生;今发愿者经过十八年拜,经过大家助念,当往生;当发愿者,怎么样怎么样,再当当当往生;现在是不是形成这种气氛?这种气氛是不是《阿弥陀经》的原汁原味啊?不是的。所以我们要坚信听经闻法,听闻『一心三藏』这个大法而明心见性的人,当下不用离开讲堂、不用离开桌椅板凳,就当下了生死、就成分真即佛。这个法重要啊。
    印广讲记完全背离祖师的讲记,他应该去写幻相小说。
    印广就是抓住一点:很多人都不读祖师的讲记,反正再错也证明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