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不是一个心理过程
小飞虫奇迹分享
宽恕不是一个心理过程 道友:有时觉得宽恕很难,要和内在的、发狂的小我进行拉锯战。 所谓的宽恕也只是在心里默念一遍宽恕词。请小飞虫分享宽恕的心理过程。
小飞虫:好,现在已经看到问题出在哪儿了?问题就在你认为宽恕是一个心理过程。其实宽恕就是找到那个选择点,然后剩下就是愿不愿意,这是第一步。
初期训练会有一个过程。第二步第三步就是“可以”。这个过程不细说,因为《告别娑婆》已经讲得很详细了,可以参考《告别娑婆》中的过程。
关键是,最后真正起效果的还是缝隙的选择点。你要看到选择小我也是一种选择,就可以选择否定它。你可以选择小我,也能不选择小我,因为选择跟不选择是同一种力量。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奇迹课程》里有一个词,佛家叫做惯性,这个惯性就是因为我们一个错误的选择已经重复次数太多。就是我们选择小我否定圣灵这个练习重复次数太多,多到不可计量,变成一种不加思索的自动反应,练得太熟练就变成一种潜意识的惯性。
别人说了一句话触犯到你,你连想都来不及想就回应过去了,就直接会骂过去了。这个反应太熟练了,我们练得太熟练就变成一种潜意识的惯性。
所以,我们要把它反过来练,而且课程向我们承诺练习宽恕比练习判断容易的多,因为一个是违反我们的天性而走,另一个是顺着我们的天性而走。
就像我打了一个比喻,有个世界大家都搞反了,人生下来就可以用手走路,可以这样吗?可以啊。杂技演员都可以,如果我们从小训练小孩子就可以。
如果所有人都倒着走路所有人都可以用脚玩电脑、打手机、用手走路,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说你看我可以倒过来走路,我可以长的这边走路,短的这边拿东西,别人会说这样好别扭哦,对不对?
但最后大家都发现,学用脚走路比用手更容易一些。所以奇迹课程说,我们是习惯了用小我思维判断,最后发现奇迹是最自然的,最不费力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点,宽恕比不宽恕轻松,不宽恕很费力。当你不宽恕你必须要找到一个理由为自己振振有词地说:“我为什么不能宽恕他?”不宽恕要找个理由嘛。
对于宽恕我觉得“理”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要去练。这个练习你觉得很难,但总有一天会发现,用脚走路一定比用手走路容易得多。试一试就知道了。 以上节选自小飞虫台湾分享录音,点左下方阅读原文可在线收听小飞虫最近的语音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