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庵禅师与普庵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3:37: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庵禅师与普庵咒

      普庵禅师为临济宗第十三世之子孙,牧菴忠禅师之法嗣。名印肃,号普庵。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师初拄锡于袁州南泉山,道场之盛甲于天下。元朝加赠“大德慧庆”之号,因之号曰“慧庆禅师”。“普庵咒”正是出自大师之手。
      
      据修习“普庵咒”的行者反映,此咒咒力很强。但经过卢陵人彭祉庆将此咒谱上曲后,竟成了一首广为流传的琴曲。特别是通过古琴的演绎,正如唐朝诗僧皎然所描述:“弦上凝飒飒,虚中想霏霏。 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古时深居山中的隐士们常会在明月满空山时抱琴月明中。在幽远绵邈的环境里,得以超旷脱尘。
      
      普上曲的“普庵咒”,在七弦琴历历分明的诠释中,散发着禅师的音乐禅境,体现着禅师那古朴里的清彻淡远。受过禅宗思想影响的琴家常会说:“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至于未悟,虽用力寻求,终无妙处”。“普庵咒”以一种绚灿之韵味回归到平谈之境,这正迎合了老子的大音希声之内涵。亦正如宋朝黄庭坚所说:“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
      
      苍海桑田,尘世几番更替,变迁中,“普庵咒”仍能流传于世。在静观持诵“普庵咒”里,品味着咒中所深含的音乐思想。在休闲时刻抚琴一曲“普庵咒”,无论阴晴圆缺,缘聚缘散,穿越时空的咒音将成永恒的回响,在天籁、地籁、人籁中走过生命的历程。了了分明的琴声中,无论是汹湧澎湃如急流,还是淙淙细流如小溪。当你听到“普庵咒”时,抑或自弹奏一回,总会是浓淡两相怡的。(文/界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