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水洗尘心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0:50: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水洗尘心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 “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 “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阴《联灯会要》卷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808),唐代著名在家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遗有《庞居土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 《景德传灯录》卷七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法常大师(752-839),唐代僧。湖北襄阳人。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 “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 “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 《宛陵录》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一850),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 《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一击忘所知,更禾假修治;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各,咸言上上机。
      
      香严智闲(?—898),唐代僧。青州(山东益都)人。初从百丈怀海出家,后谒沩山灵佑禅师,不契,泣涕辞去。偶于山中芟草,瓦砾击竹作声,廓然有省,乃悟沩山秘旨,因嗣其法。住于邓州香严山,化法大行,净侣千余人,世称香严禅师。
      
      六、唐·洞山良价 《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淂知。
      
      洞山良价(807-869),唐代曹洞宗之祖。越州会稽 (浙江会稽)人。于五泄山礼灵默禅师披剃。曾访沩山灵佑禅师,参 “无情说法”公案,不契。受指示往诣云岩昙晟禅师,问无情说法之义,辞归时,涉水睹影,大悟前旨。于江西洞山弘扬佛法,门风颇振。其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等二十余人。尤以本寂的法系,称作曹山,合称之,即为曹洞宗。著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等。
      
      七、唐·洞山良价 《景德传灯录》卷十五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幺会,方得契如如。
      
      八、唐·古灵神赞 《五灯会元》卷四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奉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古灵神赞,唐代禅僧。初于福州大中寺受业,后遇百丈怀海禅师始开悟得法。
      
      九、唐·灵云志勤 《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女。今更不疑。
      
      灵云,唐代僧。福建长溪人。嗣法于长庆大安。初住大沩山,因睹桃花而悟道,禅林称为“灵云见桃明心”、 “灵云桃花悟道”。
      
      十、唐·长沙景岑 《景德传灯景》卷十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景岑,唐代禅僧。幼年出家,参南泉普愿,嗣其法。初住长沙鹿苑寺,复住湖南长沙山,大宣教化,时人称为长沙和尚。师机锋峻峭,与仰山对话中,曾踏倒仰山,仰山谓其有如大虫(虎)之暴乱,故诸方称其为“岑大虫”。谥号 “招贤大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3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沙发
    发表于 2017-7-28 12:1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众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7-28 12:15: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海里的水泡,水泡是我,是小我,明白大海是我,我是大海,是大我,如是我!大海里无数的水泡,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无数的水泡,周遍法界皆是大海;无数的水泡是众生心,应所知量是大海;万法皆如是,水泡是大海,怎么会有从海而来的水泡你和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地板
    发表于 2017-7-29 12:5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心在哪里啊?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是。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叫「见性」,在相见性。万法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心变出来的。果真把这个道理明白以后,当下了生脱死,成分真即佛。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一切的万法才能谈得上平等,你修任何法门都能圆满自己成为究竟佛、成为圆满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