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联说法的禅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6:0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联说法的禅师

      文/柯万英
      
      家乡舒州天柱山(今属安庆市潜山县、岳西县)是一座着名的佛教之山,群山峻岭之间宝刹隐现,秋风松月之际梵音萦耳,最著名的是南北朝时禅宗三祖僧粲创立的山谷寺(后称三祖寺)。1200余年来大德高僧纷纷前来卓锡弘法。三祖寺因此闻名海内外。其中有位崇慧禅师,在禅林中德高望重,因为久居天柱山,人称“天柱慧崇”。
      
      天柱慧崇,四川彭州人(今属成都市),俗姓陈;唐乾元初年来到舒州天柱山山谷寺住持。唐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诏赐山谷寺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此后简称“三祖寺”。崇慧还在玉镜山西麓梁昭明太子读书处修建一寺,后唐代宗赐额称“天柱禅寺”。这一时期,天柱山中的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远近佛家弟子纷纷前来问禅。每当慧崇开坛讲经,座前听众上千。
      
      某日天柱慧崇开坛,有僧人问:“什么是天柱境?”“天柱镜”指的是天柱山侧的玉镜山。其山石崖剖裂,阳光照耀下,亮如铜镜,古人以此为神奇。
      
      慧崇答曰:“主簿山高难见日,玉镜峰前易晓人。”天柱山古称“主簿山”。此语颇具机锋,意思是那是一面天镜,那镜子能够照出人的面容,也能够照出人的内心世界,你们自己到那里去对镜静思吧!
      
      僧人又问:“达磨没有来到东土的之前,有没有佛法呢?”
      
      慧崇曰:“如果没来就有了,那今天做的事是什么?”大师不愿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与人纠缠,一句反问就将问题交还给提问的人。这也是给听众的一种启示。
      
      这僧人颇有些狡诈,说:“弟子生得愚笨,还望老师详示。”
      
      慧崇朝天空一指,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句话里透出深深的禅关,禅机无尽。那僧人无声地退到一旁。
      
      禅堂里静了一会,慧崇问大家:“各位明白了吗?”
      
      僧人们说:“不明白。”
      
      慧崇接着解释说:“自己要做什么,与他达摩来没来有什么干系?他达摩像一个卖卜的,见你不懂得卦文,就替你将卦文解释一番,告诉你吉凶,其实答案尽在你自己身上,一切靠你自己去揭破。”
      
      另一僧人问:“怎样才能够自己揭破呢?”
      
      慧崇说:“呵,你刚刚出门就糊涂了!”
      
      这时又一僧人说:“我们都是慕名天柱家风而来的,现在我们来了,见这里与其它寺庙也没什么特殊之处,请问什么是天柱家风呀?”
      
      慧崇曰:“时有白云来闭户,更无风月四山流。”又是机锋。此联字面语义是描述天柱山风光优美,但是这“白云闭户,风月四流”却能给人以禅的启示。
      
      “僧人死后会去哪里?”刚才那个僧人换一话题问。到天柱山求法的和尚都不是庸碌之辈。问话的含义是:经卷中常常说,天天诵经,可以修得来世,让人脱离孽海。这僧人设了一个陷阱,让慧崇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慧崇答:“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晖。”天柱山旧称“潜山”,天柱山下潜河又称舒江。此语的意思是告诉大家,人的生死也像山光水色一样,都是自然现象。人的生生灭灭是永恒循环的。但是他如果直接批判佛经,就是对佛教进行否定。
      
      又一僧人提问:“什么是大通智胜佛?”。大通智胜佛是《法华经》中所说的西方神圣,称有悟性的人历经修行可成佛。言下之意是问,我们出家修行有什么价值?是否可以成佛?
      
      慧崇意味深长地说:“旷大劫来,未曾拥滞,不是大通智胜佛是什么?”
      
      僧人说:“为什么佛法不现出给我们看看呢?如果能够现身出来就令人信服了。”
      
      慧崇曰:“只因为你不明白,所以佛不会现身于前。你要是明白了,也就无佛可现。”大和尚用逻辑学与其周旋。
      
      僧人又问:“什么是道?”“道”指的是禅宗僧人要思索追寻的禅理。此“道”多数僧人终生不能参透,能参透者即为大师。
      
      “白云覆青嶂,蜂鸟步庭花。”慧崇仍然以山中的自然景象来回答。意思是告诉大家,禅理就在自然之中,你自己去领悟吧。
      
      僧人问:“从前的圣人都说了些什么?”这个大而化之的问话,或者因提问人求法心切,或者是问话者的确懵懂。
      
      慧崇说:“你见我今天和你说了些什么?”言外之意是圣人也都如我,你就慢慢咀嚼,细心领会我的话吧。
      
      僧人请求道:“宗门中事,请师举唱。”词话是意思是:还是请老师为我们说说佛门里的事情吧!
      
      慧崇答:“石牛长吼真空外,木马嘶时月隐山。”机锋再现,颇似谒语。三祖寺旁的幽涧中有石如牛,山中有树如马,二者极为形似。
      
      有僧人提问:“做和尚有什么好处?”
      
      慧崇简洁回答:“一雨普滋,千山秀色。”此语形象生动地指明了修禅求法的功用,巧妙地回答了僧人的问话。
      
      僧人又问:“什么是天柱山中人?”意思是说天柱山的和尚与其它地方的和尚有什么不同。似乎又回到“天柱家风”的问题上。
      
      慧崇拖着长腔道:“独步千峰顶,优游九曲泉。”细心度去,此语似指龙象之行,颇有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之意。
      
      另一僧问:“达摩祖师为什么要从西方远寻东土呢?”
      
      慧崇吟道:“白猿抱子来青嶂,蜂蝶衔花绿蕊间。”千古隽语,令人击节。
      
      忽忽之间,塔映禅窗,风止鸟静,师徒对语,适时而止。此时一场师徒随机的对话,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精彩的禅门公案。
      
      唐朝大历十四年(779)慧崇归寂。慧崇在天柱山生活了22年,他的佛塔至今保留在天柱之北。斯人已逝千年,但是天柱山中空谷传音,余韵犹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