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滔滔不持戒【禅诗赏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6:05: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滔滔不持戒【禅诗赏析】

    滔滔不持戒
      
    ——唐.仰山慧寂禅师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

      著者小传:仰山慧寂(807-883),沩仰宗创始人之一。俗姓叶,原籍韶州怀化(广东怀集县),九岁即投广州和安寺通禅师出家。年至十四,其父母将他携归,欲予婚媾,而仰山坚意不从,乃断左手二指,“誓求正法,以答劬劳”,然后再投通禅师披剃,后参沩山禅师大悟。常藉圆相以表法,假身势而说禅,使得沩仰一宗,别具特色。圆寂于韶州,谥号智通大师。
      
      赏析:《五灯会元》记载,名士陆希声居士有一天去拜谒慧寂禅师,慧寂出门相迎。两人刚回到殿门,陆希声便问:“你这佛殿三门全开,我不知该从何门而入?”此话内含禅机,慧寂笑而答道:“从信门入。”陆希声又问:“您现在还持戒吗?”“不持戒。”“还坐禅吗?”“不坐禅。”慧寂的回答让陆希声摸不着头脑,露出一脸的疑惑。慧寂禅师随即说道:“老僧有一偈,你仔细听好了。滔滔不持戒.......” 禅师修证重在超越是非、善恶之相,行住坐卧皆与佛和,皆与道和。虽不持戒而身口意自然清净,虽不坐禅而时时远离妄念。若心念滔滔,不断尘念,则持戒犹不持戒,反之,则不持戒犹持戒。六祖慧能指出,何名坐禅?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师不是反对或轻视持戒、坐禅,而是强调心无所住之意,一般人据此认为禅宗不持戒,不坐禅是一个误解。“酽茶三两碗”,代指日常生活,“意在镢头边”,谓日常生活皆是真如道妙,譬喻法法圆融之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