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解“不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08:58: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禅解“不二”

      文/姚展雄
      
      禅在哪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不在寂寂禅堂上,禅不在宴坐冥想间,禅不在浩瀚佛经上,净土非遥,灵山不远,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
      
      我们口头上经常说的“刹那”、“觉悟”、“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天花乱坠”、“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尘不染”、“不二法门” 等成语,皆来源于佛教。不管信与不信,佛教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灵魂,成为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二”何解
      
      一日,有朋友拜谒南山寺,归来问我:你是学佛的,南山寺山门上的“不二”两字做何解释?今试解之,以求教于善知识。
      
      不二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吕氏春秋》一书(书中有“不二篇” ),故有“不二法门”之译名。原义的“不二”,是指不能有两个中心,强调权力要集中统一。当佛经的翻译者们将“不二”一词置于佛教特有的语境中时,其内在的含义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不二作为佛教用语,意思是无二、离两边。从佛教哲学观来说,“不二”是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诸如善恶不二,得失不二,净秽不二,迷悟不二,内外不二,人我不二,生死不二,佛魔不二,色空不二,体用不二,性相不二,因果不二等等,据《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佛教共计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不二是佛教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与观念,佛教将这种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认识,称之为“中道观”。据《大乘义章卷一》载:“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
      
      另一层含义
      
      不二的另一层含义为真如、法性之别名。《六祖坛经》曰:“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此外,不二法门还是三亚南山寺一大景观,为南北朝建筑风格,游客进入此门,便进入了吉祥清静的南山佛教圣地。山门正面的“不二”和背面的“一实”前后对应、互为表里,系我国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老先生94岁高龄时手书。
      
      不二是指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是平等的,没有彼此的区别,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因缘一旦解体,事物就不复存在,一切皆是虚无,皆是“空”;“一实”又称“一实相印”、“一法印”,指代表真正佛教的一种标识,即承认“真如”(佛陀所揭示的绝对真理)是实实在在的实体。
      
      “一实”与“不二”互为表里,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本义都是一样的。用一句浅显的话来说,就是:一切皆空(不二),但佛法不空(一实)。
      
      涅槃妙境
      
      在佛教中,对事物认识的规范,称之为法;修行得道的高僧都是从这里证悟的,又称之为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其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可以直见圣道,也就是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槃妙境。《维摩经》载: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应。文殊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由此看来,懂得了不二,便懂得了佛法大意;入得不二法门,便进入了涅槃妙境。
    ——刊于海南《国际旅游岛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