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语解读】迷头认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5 13:28: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禅语解读】迷头认影

      “迷头认影”是禅宗对“本来面目”失落的典型象征。它源自《楞严经》卷四,说室罗城中有一狂人演若达多,早上起来照镜子,看不到自己的头,就以为自己的头丢了,到处寻找。“头”比喻真性,“影”比喻妄相,“迷头认影”比喻众生迷失本心,执着妄相,如同痴人早上照镜子,贪爱镜中头影,反以为自己的真头丢失,狂奔乱走急急找寻。因此禅宗感叹:“演若头非失,镜中认取乖”(《五灯会元》卷六)。本来的“头”(真性)并没有迷失,但如果把镜中头当作真头,就又大谬不然了。
      
      禅宗将一切向外的寻求都看作是迷头认影,指出学人“四海参寻”,问禅访道,就是“演若迷头心自狂”。向外求觅,就与大道离得更远:从眼、耳等感官之“门”向外获得的知识,只是幻影而非真知。因为它们只是幻像,而非真实的自性。唯有内省式的顿悟,才能明心见性:“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五灯会元》卷六)
      
      与此同时,以禅的观点来看,迷悟无别,真妄不二,妄相也是真相的反映,求真性也就是求妄相:迷的时候有真头、影像的种种不同,忽然之间开悟,也并没有得到一个新的头,只不过是发现迷时不能发现的原本的头而已。因此,只要歇却迷狂的心念,就能够重新得到本来的“头”。
    ——摘录自吴言生《经典禅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