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依教奉行,戒杀救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20:55
  • 4869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05:41: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依教奉行,戒杀救生

    作为发过大乘菩提心的人,我们的责任就是自度度他,在救度众生时,心中也应该生起欢喜心。大家都清楚,在每一次放生时,当鲫鱼、泥鳅、麻雀等众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时,我们也同样有得到释放的感觉。
    所以,即使在放生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感受饥寒交迫等痛苦,也应该忍受。因为,我们都是大慈大悲的世尊——释迦牟尼佛的传承弟子。据佛传记载,佛陀在因地时,为了一个众生也愿意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诸如此类的公案相当多。
    大家都清楚,在学菩萨道时,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大悲心。《大宝积经》中云:“善男子!菩萨成就一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其所愿严净佛刹。善男子!何谓一法?此菩萨于一切众生行大悲故,以胜志乐发菩提心。”所以,要迅速获得圆满菩提,没有一法比得上大悲心。每次放生时,我看到很多佛教徒爱护这些生命,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确实应该这样。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大庄严论经》中,有一则精彩的故事:一位比丘到一位穿珠师家去化缘,这位穿珠师正在为国王穿珠宝,因为是佛教徒,他很高兴,于是将珠宝放在一边,自己去准备食物。当时出家人的红色衣服映在珠宝上,使珠宝变成了红色,旁边的鹅认为这是一团血肉,便产生贪心,马上把珠宝吞了下去。
    主人回来时,发现珠宝不在了,就要求出家人还给他。出家人想:如果把事实告诉他,这只鹅就会丧命;如果说其他人偷了,就犯了妄语罪。于是他说:我没有偷。这位施主怕受国王制裁,就使劲摧残他,打得七窍流血。血流在地上时,鹅便来舔,施主一怒之下就把鹅打死了。
    比丘见鹅死后,大声哭了起来。施主觉得很奇怪,打他时不哭,鹅死了反而哭。于是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要哭?他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为了一只鸽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也想为了这只鹅,付出自己的生命,因为珠宝被它吃了,可是我的愿没有成功,因此特别伤心。后来这位施主打开鹅的身体,确实得到了珠宝。
    所以我想,只要是大乘佛教徒,时时刻刻都要有大悲心,这非常重要!《大般涅槃经》中云:“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所以,大家皆应以大悲心恒时利益众生。
    其实,大悲心是可以修出来的。若经常观其他众生与自己的生命同等可贵,逐渐逐渐就不会杀害众生,也不愿意享用众生的血肉。本来南方这一带的人经常爱吃众生血肉,但我看到很多人在学了佛以后,都吃素食,有些实在做不到,也不会去点杀,或亲自去杀,这一点也是大悲心的表现。
    听说这边还有用生命祭祀的传统,这种做法也是不合理的。佛陀在《法句譬喻经》中说过:“若人寿百岁,勤事天下神,象马用祭祀,不如行一慈。”如果有人活一百岁,但他精勤用大象、骏马来祭祀、承事天下的鬼神,这也没有一点一滴的功德,对自己也不会有任何吉利事,还会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想家庭平安、生活快乐、身体健康等,还不如行持一次慈悲心。因此,所有人皆应远离杀生祭祀、血肉供奉的颠倒行为,否则今生来世都会感受痛苦,不会得到快乐。
    总之,我们平时一定要有慈悲心,还要断除杀生,并行持种种善法,在因缘具足时,就能以菩提心饶益众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7-22 07:22:28 | 只看该作者
    万法唯我】、【我就是万法】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都是自己、都是佛,如来藏道理我们听明白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宇宙万法真实相就是一个我,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夲来面目。  我们的真心非空非有,但可以随缘现空现有,当下即空即有。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7-22 07:3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所讲的法就是这一切万法本自含藏在空如来藏里,随着我们的起心动念他出来显相为不空如来藏,如是因,即起心动念,如是果,即行为结果,只要有起心动念就是妄想,巳经离开真心本来面目了,不起心不动念的状态才是真实的世界,明白这个道理,选择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全凭自己当家做主,只要敢承担果报!尽管起念照样是妙用,当然关键是看你的发心,是利益他人的还是伤害他人的,起什么心得什么果,就如一把刀,不在刀的好坏,而在于拿刀干什么?是当手术刀治病救人,还是杀人,只有问自己,所以叫观自在,把别人想好,别人并不一定是好,但你的发心好了!真真假假如何辨?幻化亦是真如现,众生诸佛皆是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