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林寺七十字辈世系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6:3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林寺七十字辈世系谱

      编者按:11月1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登封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秉承宗风,继往开来》的主题演讲,永信大和尚在主题发言中谈到少林寺传承1500年的僧团宗法制度,披露了少林曹洞七十字辈世系谱,并指出少林寺僧团宗法制度,为其生存和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现选编永信大和尚论文的部分观点如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家族为生存、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生活制度,它具有强大的统率成员、调配资源的组织功能。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礼制社会环境中采取相适应的生存发展策略,自觉地走上了礼制化道路。少林寺僧团宗法制度,为其生存和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少林寺1500余年香火不断、生生不息。
      
      少林寺的宗法制度自北魏创建到金末,僧人虽有代数之分,但不具家族形式,僧人的生活、起居、传法都在一起。而寺院的掌门者,唐代之前寺院的三纲上座僧、寺主僧、都维那都是从寺院的高僧中选出来的。从唐朝开始“代推一人主持法席”的住持,也是从寺院高僧中选拔的。后任住持与前任住持有的有师承关系,有的没有师承关系,自元朝福裕住持少林寺后,少林寺的传代开始形成家族的形式,改十方丛林制为子孙承袭制。不仅住持有师承关系,而且众僧也有明显的家族式代数之分。整个少林寺是一个大家族,大家族内又分成若干小家庭(堂门、门头)。
      
      少林寺的堂门源于元代初年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始。福裕为使其子孙代代相沿,世世相承,在广泛吸纳传统宗法思想基础上,参照曹洞宗师——曹山本寂在江西豫章传法时所立的五十六字派的做法,在少林寺创立了少林曹洞七十字辈世系谱。据清《释氏源流五家宗派世系碑》所载七十字为——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祥,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福裕创家族式世系谱后,凡出家于少林寺的僧人都是按照此序取名并传代,相沿至今。其后各家庭(堂门)首领纷纷在寺外建堂门,其一门弟子居住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众多的堂门(又称门头房)。各堂门自成一家,有自己的房产土地,自耕自食,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经济生活单位。常住院是少林寺僧众礼佛、办公、佛事活动的集中场所,他们除初一、十五等节日到常住院一起礼佛、参加重要佛事活动外,其余时间各自在家礼佛、诵经。平时各门头到常住院值班。他们一生以少林寺僧自居,使少林寺世代宗法得以传承。正是由于这种家族谱系式的传承方式,使少林师徒之间增添了浓浓的深情。
      
      从少林寺所存资料来看,在雪庭福裕住持少林寺的蒙元时期,已经实行“宗统、法统双轨制度”,并且作为少林寺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在少林寺碑石资料中,宗统表现为寺院执事群体和普通僧人群体,法统则表现为寺院住持及嗣法者群体。两者分工非常清楚。宗统和法统的宗派属性是一致的,因而也决定了寺院的宗派属性。
      
      历经七百余年,少林寺一直延续着宗法传承制度,在功夫传承上,也沿袭着师父带徒弟的传统。时下,少林寺每年坚持举行扫塔祭祖、清明上坟、供奉先师等法事活动,同样是继承传统、秉持宗风。正是这些宗法制度的传承,使得少林寺的法脉传承充满生命力,延续至今,蔚然无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