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小百科】“衣钵相传”指什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7:17: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禅宗小百科】“衣钵相传”指什么?

      中国禅宗初祖至六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所以被称为“衣钵相传”。
      
      “衣”一般是说“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
      
      1.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入聚落衣、高胜衣,为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据说有一次,释尊觉得天气很冷,担心比丘的衣物不够保暖,因此有大衣的制定。如人所知,大衣是由九块布缝成的,因此准于以上二衣,也称为九条。
      
      2.郁多罗僧:是专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规定可用七块布疑缝成,因此准于上述,也称为七条,即上衣、中价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着之衣,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
      
      3.安陀会:即内衣、中宿衣、中衣、作务衣、五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着。规定用五块布缝成,掩盖腰部以下。由于它的作法,下来也称为五条,这种用语传到今日的日本佛教间。
      
      僧伽梨(sanghati)、郁多罗僧(uttarasanga)、安陀会(梵antarvasa)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civara)。
      
      “钵”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
      
      依佛制,初期的出家者须过质朴的僧团生活,因此在个人物品方法,仅获准持有三衣一钵、座具及漉水囊,其中,尤以三衣一钵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传说佛教禅宗从达摩祖师开始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
      
      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因为达摩大师传法之后没有什么遗物,就把从印度带来的衣钵作为正法眼藏的代表,传给二祖慧可大师,这叫做灯灯续焰,奕叶相传。衣钵一直传续到六祖惠能大师,《坛经·行由品》:“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后由于传教的袈裟被武则天索取,于是停止传交。
      
      所以,之后在禅宗中传“衣钵”也可以理解成为传下去一种理念思想或是修炼的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