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宽容师父:《同聚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7:12: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宽容师父:《同聚偈》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这首偈子起源于唐朝时候的庞居士,有一日拜谒马祖。见到马祖之后,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回答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马祖的回答让庞居士顿领玄旨,写下此偈。此后,“心空及第归”成为禅宗历史上的一则经典公案,传颂甚广。
      
      庞居士是历史上有名的开悟高人,他向马祖请教,如何才能找到清净自性。马祖的回答却如不着痕迹的清风,一下子吹散庞居士的思维分别,使其当下顿悟无为之妙、心空方为真及第的禅门正见。庞居士当即写下此偈,称赞马祖道场是一个十方同聚的选佛场,麾下人才济济,开悟者如林。
      
      《同聚偈》,大多做为寺院的对联用,由于对修学的指导性很强,所以,几乎每个学佛者都会背诵,做为自己的左右铭。
      
      大义是说学佛之人从五湖四海聚集在寺院,为的是学佛成佛,成就的标准是心要空,无有妄念。
      
      换句话说,心空其实就是描述空性、佛性,乃至无为法的超越二元对立。心空了,就能超越生灭概念的恒常,这才是真正的恒常,此处称为“及第归,”这是学佛的最终目的。
      
      这样解释,虽说符合经意,但不太好懂。说的浅白点,若想证悟无上之道,远离生活中的种种束缚烦恼,获得犹如“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那样的成就,“无为”与“心空”,才是个中奥妙的所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