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广法师。佛说阿弥陀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13:56: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这段经文最滑稽,能不能把它变通一下?「若有人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这样变合理不合理啊?有没有改变原来的味道啊?一点都没有改变,明白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可现在都怎么讲的?信愿行,还要到临死让大家来助念。把《阿弥陀经》变成什么了?已发愿者经过三年念佛,两年拜佛,今往生;今发愿者经过三年拜忏,放生一百万,当往生;当往生者经过三年朝山,四年开光,当当当当当往生……这是不是节外生枝啊!印光大师是净土宗十三祖,他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这是「闻即往生」啊。
    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啊!「发愿往生」,是华开莲现,无修无证,一步登天。「若」是法尔如是,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这样。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你本来是佛,所以一「开」就「示」出来,一「示」出来就悟到。哎呀,原来就是这样啊!一「悟」就「入」,就证果。
    怎么样才能够已发愿已往生呢?必须要见到原来的心,不是现在的心,现在是妄想心。所以藏教从有形有相的法门入手,他用的是现在心;通教禅宗用的是分别法的所谓的原来的心。讲真佛无相,这个世界上除了真心其他的东西都是假的,这就是禅宗的境界。佛在《楞严经》斩钉截铁,判为「妄真同二妄」——你把有形有相的东西判为是妄,而你认为找到了这个真,这个真当下还是妄。见真重增一重尘。
    到了圆顿大法,原来的心「一见一切见」,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走路碰到的,跌倒抓把泥,这把泥就是阿弥陀佛,跌倒的这个地方就是阿弥陀佛,跌倒的那个跌就是阿弥陀佛,跌倒的那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真正明心见性之人,触目菩提,随拈一法当下就能见自本心,识自本性。到了这种境界啊,你大自在,大解脱啊!自己随便讲一句话就是《妙法莲华经》,真的。当你对一切人一切法师讲的一切法感到很有兴趣的时候,你还没有解脱,你还被文字所束缚。
    什么叫《佛说阿弥陀经》呐?比如说:如是我闻,一时,印广和尚来到横山寺,指着一只正在汪汪叫的狗,汝等当知,此即是《阿弥陀经》。说此经已,大众欢喜而去。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呐?但是,你必须把「如是我闻」讲明白。或者:如是我闻,一时,印广和尚来到横山寺念佛堂,拿起一只茶杯,告大众言,汝等当知,此即是阿弥陀佛。说此经已,大众欢喜而去。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呐?把为什么这个杯子叫《阿弥陀经》讲明白,用《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那种次第一讲,大家会恍然大悟,就这么简单。用真理来度人,就是几句话而已,没有那么复杂。不明白这个道理,你修无量百千万亿劫都不行,不能成就。
    修行是很自在很快乐的事,怎么可以变得忧心忡忡?困难重重?忙忙碌碌?提心吊胆?疑三惑四?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自在解脱。祖师大德讲啊,修行人是没事人,你看不到他有事。济公和尚疯疯癫癫的,因为他解脱了,他怎么样都是佛,就这么简单。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就是这样,法尔如是,就是这种情况。应当发愿,「应」就是感应道交。只要听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感应什么呢?感应的正当名分,你所感应的就是你自己,不仅是正当名分,而且是当下。「发」是爆发、发生、已成客观事实。你当下道交感应一念,你就是「如来藏」。所以圆教讲的原来的心是空有不二,一即无量,无量是一,没有哪一样不是当人当下一念,这叫原来的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统统是「当下一个念」。
    《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怎么不可得啊?过去心过去了,未来心没有来,现在心是念念生灭,什么都不可得。那么按照圆顿大教呢:一切统统得,过去也是我,现在也是我,未来也是我,都是当下一个念。将来开了隔阴之谜,你过去无量无量劫都知道;成圆满佛以后,未来无量无量劫你也知道。就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能以智慧感受到,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当下一念。
    比如说喝一口水,当下是不是过去、现在、未来全部得到了?你如果过去没有喝过水,你敢不敢喝?这是不是过去心得到了?那么这口水是甜还是咸,是冷还是热,当下是不是感受到了?是不是现在心?那么喝了以后,谁都不会讲这是我最后一次喝水,那未来心是不是得到了?三心当下都得到了。
    那么,「生彼国土」就是「应当发愿」,「应当发愿」即已包含「生彼国土」。以凡夫的妄想心见到了原来的心,见到了我们的本来的面目,你当下是不是跟自己的真心融为一体啊?这就是妄心往生到真心。
    佛说了以后唯恐众生仍然三心二意,最后又强调,这是佛在授记,在印证,可不是在劝人。圆顿大法是一竿子到底,这还要劝吗?佛已经劝了四十一年,到最后是命令修行人,回归到《法华经》。佛在第三说法时是对小乘人旁敲侧击;在第四说法时是劝导小乘人修大乘法,但它是不了义大乘,像《金刚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等;那到了第五说法时也就是法华涅槃时,是命令所有的修行人必须受持圆顿大法,否则都不能成就。你看佛在《法华经》讲的很清楚,在《楞严经》也是很清楚啊!连阿罗汉、辟支佛都判为歪门邪道,不是我的弟子,不承认90。何况有些人连阿罗汉、辟支佛的边都沾不上,讲你是个佛门内部的外道还是抬举你。以为能吃一点苦就怎么样,能开一点天眼、开一点天耳就怎么样,那只能得到一点人天福报。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这段经文呐,可以讲是这部《阿弥陀经》的最后一次高潮,高在「五浊」这个内容。把「五浊」讲清楚,就等于对《法华经》《楞严经》的一个精辟概括;把「五浊」听清楚,也是当下成就。
    甚难稀有:
    第一个「甚难稀有」,就是讲这个法不可思议,它是万法归宗之法。比讲《法华经》《楞严经》还要难,它带有那种瞒天过海的谋略在内,因为不可以讲明,讲明了就暴露了天机;不讲明呢,愚钝之人不能够理解佛的良苦用心。所以难呐!这样的大法讲不好就会变成歪魔邪道之法,变成不了义之法,这是第一「甚难稀有」。
    有智慧的人对佛反复开示的话要会用心。比如「如是等、如是功德庄严」,第一次讲的时候你可以理解为,「哎呀,西方极乐世界真是庄严啊!黄金为地,到处是宝啊」;但第二次讲「如是功德庄严」的时候,你就该考虑了,佛怎么还讲这个事啊?问一问自己想错了没有。讲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你一定要否定自己,看来不是自己这种解法,否则佛不会再三再四地强调这个事。
    就像小孩子做作业,1加1本来等于2。老爸第一次问:「等于几啊?」「等于8。」第二次问:「等于几啊?」「等于8。」第三次再问等于几的时候你要考虑了,是不是做错了?不然老爸不会老盯着问,是不是?你就要回光返照了。佛法不离世间法,道理都是一样的,凡是相同的语句在经典中反复出现,这里一定有文章。
    第二个「甚难稀有」,就是在娑婆世界,众生难度。此土众生心态非常浮躁,非常残暴,非常固执,非常愚痴。所以佛以「释迦牟尼」四个字来对治,「释迦」为能仁,就是表慈悲,以慈悲来对治残暴;「牟尼」是表寂寞,寂寞来对治浮躁,对治固执。在娑婆国土传法可不容易了!
    第三个「甚难稀有」,是在五浊恶世传法。到了五浊恶世,人心变得越来越坏,在人均寿命进入两万岁的时候,娑婆国土进入浊世;在人均寿命进入100岁的时候,娑婆国土进入恶世。佛当年正处于娑婆国土的减劫第十个小劫,人均寿命100岁;现在人均寿命就是70岁左右,那更是五浊恶世,越往后人的心态越越糟糕,为什么啊?现在杀生太厉害,众生已经麻木不仁,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太厉害。下面我们把「五浊」具体解释。

    点评

    海!外直播 url.cn/48WdeS5 禁闻视频 url.cn/537NZm7 上联是:满朝文武藏绿卡,下联是:半壁江山养红颜,横批:颜色革命。呵呵 这对联谁作的,对仗工整、语意巧妙,令人拍案叫绝,我们来看看真实的一切..  发表于 2017-5-13 19:5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沙发
    发表于 2017-5-14 20:2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3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板凳
    发表于 2017-5-14 20:4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5-14 20:43: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佛世尊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既曰开,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即示;既为示,当是一示即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谓不从修证,而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5#
    发表于 2017-5-14 21:14: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到了圆顿大法,原来的心「一见一切见」,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走路碰到的,跌倒抓把泥,这把泥就是阿弥陀佛,跌倒的这个地方就是阿弥陀佛,跌倒的那个跌就是阿弥陀佛,跌倒的那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真正明心见性之人,触目菩提,随拈一法当下就能见自本心,识自本性。到了这种境界啊,你大自在,大解脱啊!自己随便讲一句话就是《妙法莲华经》,真的。当你对一切人一切法师讲的一切法感到很有兴趣的时候,你还没有解脱,你还被文字所束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6#
    发表于 2017-5-14 21:55: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讲能说一句《法华经》,听一句《法华经》,写一句《法华经》,问一句《法华经》,你的功德比太虚空大法师讲解无量的经典教化无量的众生证阿罗汉的功德还要大?因为你讲的是彻法底源之法,这都是《法华经》金口玉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7#
    发表于 2017-5-15 21:3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讲能说一句《法华经》,听一句《法华经》,写一句《法华经》,问一句《法华经》,你的功德比太虚空大法师讲解无量的经典教化无量的众生证阿罗汉的功德还要大?因为你讲的是彻法底源之法,这都是《法华经》金口玉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8#
    发表于 2017-6-16 10:2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9#
    发表于 2017-7-2 12:30: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是讲明白法华经真实意现,散乱心念佛,皆能成佛。因为看似妄想纷飞,但你知妄想也是佛也是我心之所变现。看似散乱,它乱而不乱,根本清净。所以他念不念都能成佛。这个佛是分真即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10#
    发表于 2017-7-4 14:24: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信的当下解行并重,这就是圆教一乘法,一步登天不立阶梯。正如印光祖师所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明白以后一下就与整个法界融为一体了。一切都是你,不执于哪一个是你,但哪个都是你。你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你就是无我了,这个无我不是嘴上喊的,你自然明理达到的。无我才是正。从此念佛也是念佛,不念佛也在念佛。念念在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