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华经第十品》讲解连载(5):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读诵《法华经》的人是以佛的庄严而自庄严。为什么这样讲?《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报身、法身、化身,全部具足。你读《法华经》,就是用如来全身来庄严你。
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如来肩』是表法力、道力,表力量,表他的报身功德。『荷』和『担』都是表「方便权智」,代表一切万法。一切的「方便权智」都是由根本智慧所启用。
『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你不知道也就算了;如果知道,那么『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他不管在哪里,你都应该向他顶礼。这个「顶礼」不一定就是跪下来磕头,而是把他看得在你之上,至高无上,如同对佛一样。『一心合掌』,表示你对《法华经》,对受持《法华经》的人,非常至诚地恭敬。『恭敬』表意业;『尊重』是表身业;『赞叹』是表口业。以「身口意」这三业来恭敬供养。
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前面讲过,不再重复。衣服、肴馔:『衣服』是表忍辱,表护持;『肴馔』是美味佳肴,以此比喻法喜食。『作诸伎乐』,你要尽你所能来供养。『伎乐』是表欢喜心,供养了以后要生欢喜。哎呀!今天可给我捞到了,我供养了《法华经》、供养了受持《法华经》的菩萨,不是应付;更不是:哎呀!今天遇到他不高兴也不行啊!都是种我们自己的福田,庆幸自己能够供养。
人中上供,而供养之:『人中上供』应该是指法供养。这上面虽然涉及到财物的供养,但关键是用心,听经闻法是最好的法供养。听经闻法就是『烧香』,就是『涂香』,就是『末香』。
『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在这里以凡夫天来比喻第一义天。『天』是表心地。天上人间,以最上的妙宝而供养。一切的供养不能离开恭敬心、虔诚心、法喜心。
佛从始至终都在强调《法华经》怎么真、怎么好,都是在帮助我们调理这个微调开关,人身就是宇宙间最精密的一个生物仪器。电器开关可以调控音量大小、清晰度。图案的清晰度总是有限度,唯有我们的心这个亮度、速度是无量的。要深刻地理解佛的良苦用心,强调怎么样供养……反反复复,婆婆妈妈呀!就是要把我们的心量调到最佳状态。
其实就《法华经》真实义而言,两句话就行。一者,「万法唯心所现」;二者,「即念即佛」。
「万法唯心所现」就是讲我们的本来面目;「即念即佛」就是讲你明白了我们的本来面目,你当下成佛。所以越是真理越简单,就这么两句话,佛讲了这么一部大经。本来成佛就是很简单的事啊!因为我们众生被十法界花花世界所迷惑、所执著,而对最简单的真理却不屑一顾,积重难返。所以佛说了无量的方便之法来引导,那都是迫于无奈。真实的道理两句话就完了,但是我们却仍然执著于佛所讲的无量引导法门,所以佛也是干着急啊!
『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须臾』就是片刻(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闻之』,听懂了;『即得究竟』,这里有没有讲要修个十天半个月?
《法华经》《楞严经》中,佛时不时提醒各位,只要听懂了『如来藏』,只要明白了什么是『阿弥陀佛』,你当下成就。好好想一想啊!在这之前一天到晚要读经、诵经、念佛、拜佛、打坐、做种种善事……有没有想到过明白了什么是佛当下就成佛?这个法是印广法师在讲,还是佛金口玉言?在《楞严经》第七卷就是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第四卷讲『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成佛如同微尘被风吹,易如反掌,哪里靠你苦修而证得?这是佛之金口玉言。
在法华会、楞严会上,佛讲了某一品经文以后,马上就有一大批一大批的授记,话虽不同,其理是一。为什么『须臾闻之,即得究竟』?因为他『闻』的是真实义,『闻』的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这个心很奇怪,你见什么就是什么——见方是方,见圆是圆,见大是大,见小是小,见王是王,见子就是子。因为《法华经》是圆顿大法,万法皆我一念所现,是不是圆满了一切法?
祖师大德千古以来一直强调圆顿大法「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跟其它法不一样。其它无量法门皆是「有修有证」,虽然讲见道以后「修道、证道」,但它见的是小道、不了义道、方便道,所以要「解行并重」。圆顿大法见的是了义之道,「一见一切见」;那么其它法呢,没有见到「真心」,它见的是「妄心」,妄中带有一点点真,所以它必须从修去证。真正「修」是「修心」,而《法华经》就是讲心。但是我再三强调:不需要修行就能自利,但我们还要利他,所以要不要修行啊?仍然需要。况且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很难一见道就圆满成佛,他只能成「分真即佛」。要正确理解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良苦用心,不可以断章取义:《法华经》听懂了,这下我什么也不干了,只顾自己搞钱去——那你还没有明白圆顿大法,你要怀疑自己。你有这种心态,很难讲你见了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