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什么情况能够识别自己是在依智?
答:依智,比如说:你出门自行车给人家偷掉了,这个时候开始诅咒,他不得好死啊……这就是依识,是不是?你认为这是我前世欠你的,就要还债啊,这都小智,明白吗?谁是谁啊?自行车也是我,贼也是我,都是我,我自己偷自己的东西,有什么好计较的?这就是依大智。
178.师父常讲,持咒需三密相应才得受用,才能成就,有些信众持咒未三密相应,但也能够使心静下来,调身体,理疾病,这样他可以继续持咒吗?会不会走火入魔啊?
答:认真持咒也能调病,也能降魔。但是,持这些咒如果思想动机不纯,就是持楞严咒都会走火入魔,可要当心。
179.《法华经》中,舍利弗讲: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请师父开示,为何把《法华经》说为第一方便?他与41年所讲之方便区别在哪里?
答:第一方便,指《法华经》是第一义法,是基础法,你不把这个法门学好,修其它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就。其他法门是第二方便、第三方便、第四方便……是悟后进修的法门。
180.有位法师在回答西方极乐世界是否存在时,回答说自性无,仍然有,这个回答究竟吗?
答:自性无就是仍然有,仍然有就是自性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81.分真佛可不可以理解成从道理上明白了什么是佛,理即佛?
答:是。但是在智者大师的理即佛里还达不到这个境界。智者大师被称为东方的释迦牟尼,他没有读到《楞严经》,所以天台三大部还有一层窗户纸都没捅破。这是智者大师最大的遗憾。
182.弟子出家好几年,找到明师,找不到合适的道场,又找不到合适的同修……
答:弘扬《法华经》的正法道场很多。哪里都是道场,为什么不合适呢?老佛爷当年在大树下面,在坟堆旁边,在山洞里,都是道场;跟妖魔鬼怪在一起都是道友。真修行人无时,无处不是道场。
修行人不管走到哪里,要适应道场,包容人事,而不是道场适应你,也不是别人来包容你,要把自己放到最低。
我也有几个这样的弟子,他眼里就没有一个好人,就他一人好。我说你想一想,你从小到大,你有没有尊重过任何人?你眼睛里有没有一个好人?包括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有没有一个好人?第二,你每到一处,有几个人喜欢你?你心里知道不知道?他不吭声。
为什么你找不到道场?因为你不喜欢道场,不喜欢别人,所以谁也不喜欢你。
183.顶神却谎称菩萨附体,与人画符治病赚钱,以后会受怎样的果报?
答:凡是收钱,将来都会有果报。像癌症呐,车祸呐……别看发财发得高兴,到时候都要还的,跑不了。
「 弘扬传播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功德不可限量!」
历代高僧大德如此重视《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