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乱心念佛,都能成佛——关键是懂不懂什么是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9 09:5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前语:成佛简单不简单,看佛怎么说?佛在《法华经》方便品中讲的这段,像小孩子玩一样,堆堆沙子,都能成佛道;有人以散乱心, 念了一声佛,也能成佛道。(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见道。在见道的当下,佛便予以授记了。佛在这里就是用各种善巧的方法,用最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告诉我们,明心见性之后,任何一法皆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怎么样修都成就。连不修也是一种修行!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是佛,你再信、愿、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都是白念;你把喉咙念破了都是白念!不明白「如来藏」道理,不管修密、修禅、修净,你都是白修。当然也不白修,能得人天福报。不过来讲,还是白修,甚至比白修还要坏。为什么?人天福报是「三世冤」,今生修,来世得,第三世往下掉,是「修痴福」。而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他生生世世都是很大的人天福报,他永远不会往下落,在《法华经》叫作「以道受乐」。



    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
    砗磲与玛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木櫁并余材,砖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宝成,鍮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从这里往下是总讲,乃至举手投足,皆已成佛道。

    印广门清法师:“若闻法布施”:闻必有慧。“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布施、持戒也好,修忍辱也好,修精进也好,修禅定也好,修种种世智辩聪也好;「等」是表无量。“种种修福慧”:这里特别画龙点睛,修福的时候,当下就是智慧。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也就是说已见佛者就已成佛,今见佛者就今成佛。「见」不是眼睛见。你若不懂「如来藏」,佛就是把你抱在手里,你都没有见佛。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善软心」,特指见真。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玛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木樒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楞严经》云: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所以这里就是讲,就随你怎么样修,小孩子玩游戏都成佛了,但贵在「见道」。这里的「金银、玻璃、砗磲、玛瑙」,前面已作解释。「玫瑰」,此华在佛法里是表富贵庄严。

    “栴檀沉水”:根据记载,分布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台湾亦有栽培。种种说法不一,旃檀木价格昂贵,药用价值很高。「沉水」呢,也叫沉香。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脂膏凝结为块,入水能沉,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木樒,也是一种特种的香木。「余材」就是那些不值钱的材料。

    这里从金银至贵到泥巴瓦块至贱,就是在讲平等法。你修哪一个法门都能成就。因为你明白了「如来藏」,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怎么样修都成就。不修是不是也是一种修行啊?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在这里呢,佛其实随时可以来划一个句号,但是说了还想说,使我们感到有点杂乱无章。妙就妙在这个杂乱无章,说明佛讲到兴头上意犹未尽,那干脆就再多讲讲吧!怎么样怎么样……

    “或以七宝成,鍮石赤白铜,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里「鍮石」是一种黄铜;「赤」是红色,红铜;「白」是指白铜;「白镴」是铅和锡的合金;金属呢,是铸造;泥巴呢,是塑造。「胶漆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玻璃钢这一类。

    “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

    这里讲的你用一根草棒,用一根笔,或者用一个手指,乃至一个脚趾头随便在地上画佛像,你都能成佛,处处体现出「成佛」太简单了。你只要有这个心,你都成佛。这是指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何况你还去正儿八经两条腿一盘,眼睛一眯?是不是也是一样成佛啊?这就是破除我们最大的迷信——认为要成佛比登天都难。

    《法华经》是不是叫我们生欢喜心啊?但是你必须明白什么是佛。泥巴瓦块是不是佛啊?沙子是不是佛啊?统统都是佛。你时时事事处处都是「见佛」。念念在道,关键是你懂不懂什么是「佛」。

    “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既有复杂的敲打唱念、烧香、供华,也有简单的,「乃至一小音」念阿弥陀佛,皆已成佛道。只看你喜欢,你愿意怎么样修就怎么样修。箫,是竖着吹;笛,是横着吹;箜篌,也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铙,又称为钲和执钟,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钹,古称铜钹、铜盘,作法会时,两手往中间扣的那种;琵琶,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歌呗,歌咏梵呗;颂,读经念咒之类。以作曲或者诗歌等方式来歌颂称赞佛德,这都是供佛,都是修行。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

    这里的「散乱心」,是乱而不乱。一个人虽明心见性,因为无量劫以来的习气,他难免还有些妄想,但是这是不乱中的小乱,乱而不乱。“或复但合掌”,看到佛,合一下掌也成佛了。“乃至举一手”,阿弥陀佛你好!是不是也成佛了?佛在这里就是用各种善巧的方法,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告诉我们,明心见性之后,任何一法皆是全性起修,因为你已经见道。在见道的当下佛便予以授记了,然后你不断地提升品位,就「渐见无量佛」。是不是也有个量变到质变?渐见无量佛,就是要成究竟圆满之佛,你还要不断地修无量的功德,加深定力。渐见,也就是「养悟」,不断地提升品位。“自成无上道”,见道以后的修行叫作「真修」,叫作「自然成佛道」,他不需要人指点。

    “ 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薪尽,即柴火烧得的灰也没有了;「火」就是热恼,这是比喻已经变成了清净心。现在一般来讲,讲涅槃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讲「无余依涅槃」。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厉害不厉害?心里乱七八糟,正在生烦恼:儿子怎么这么不孝顺,先来寺院好歹念句佛再说——都成佛道。不是清净心,不是专一心念佛都能成佛,就是因为见道太重要。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是佛,你再信、愿、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都是白念;你把喉咙念破了都是白念!不明白「如来藏」道理,不管修密、修禅、修净,你都是白修。当然也不白修,能得人天福报。不过来讲还是白修,甚至比白修还要坏。为什么?人天福报是「三世冤」,今生修,来世得,第三世往下掉,是「修痴福」。而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他生生世世都是很大的人天福报,他永远不会往下落,在《法华经》叫作「以道受乐」。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这是唯恐我们理解错了,以为「南无一称佛」就真成佛道了,又提醒一下,一定是「闻是法」才「皆已成佛道」。不「闻是法」,你怎么样修都不行。


    「 弘扬传播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功德不可限量!」

    历代高僧大德如此重视《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4-30 13:38:59 | 只看该作者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其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经》“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4-30 13:49: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又云:“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又云:“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又云:“(佛)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地板
    发表于 2017-4-30 20:4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这个劫就是百千万亿年那个劫啊,功德无量倍」!三个无量,一念就是无量念佛,无量念法,无量念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5#
    发表于 2017-4-30 20:45:19 | 只看该作者
    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由心而现,即见性。法即心,心即法,是一不是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是一不是二。万法一念,一念万法。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6#
    发表于 2017-5-3 17:04: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3 10:18
  • 87

    主题

    7346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5180
    7#
    发表于 2017-5-3 17:50:48 | 只看该作者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厉害不厉害?心里乱七八糟,正在生烦恼:儿子怎么这么不孝顺,先来寺院好歹念句佛再说——都成佛道。不是清净心,不是专一心念佛都能成佛,就是因为见道太重要。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是佛,你再信、愿、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都是白念;你把喉咙念破了都是白念!不明白「如来藏」道理,不管修密、修禅、修净,你都是白修。当然也不白修,能得人天福报。不过来讲还是白修,甚至比白修还要坏。为什么?人天福报是「三世冤」,今生修,来世得,第三世往下掉,是「修痴福」。而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他生生世世都是很大的人天福报,他永远不会往下落,在《法华经》叫作「以道受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8#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22:4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我常说言, 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一切众生及其耳闻目睹,所思所想,看得见看不见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心一念所变现,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千变万化的一切现象都是人的心念所变现。         所以说,不论是风动还是幡动,都源于我们的心动。一切矛盾和争端的生起,都是因人的心念而起,是人们不同价值观取舍的结果。众生迷惑,执着外在事物现象为实有,不懂回光返照自心本性。凡所执着和争端都是看错了想错了,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皆是陷在了自己知见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而觉悟了的佛菩萨,了知宇宙人生真相,洞见一切众生和万法本为一体,都是一个真心所变现,一切变化都是自心取自心,随缘应化而已。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谁又不是谁?在佛菩萨的眼中视一切众生都是佛,皆是慈悲应对,没有丝毫分别取舍心念,随缘度化,自在生活。所以说,我们若想过自在的生活,应当破迷开悟,明心见性,时时观照起心动念处,遇事问问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想错了?确信外面没有烦恼和痛苦,一切的情绪都是自己制造的。只要我们不被外境牵着跑,“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就一定能自在生活,趋向成佛的大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3 10:18
  • 87

    主题

    7346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5180
    9#
    发表于 2017-5-4 18:47:36 | 只看该作者
    知见无见——正知正见上没有邪知邪见,叫知见无见。真见无见,它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
        涅槃——不生不灭为之涅槃,这个不生不灭是对生灭讲的不生不灭,真心本性非生非灭,非不生非不灭,即生即灭,即不生即不灭,随缘现生现灭,现不生现不灭。知道天地万法皆是我们真心一念之所变现的即大乘涅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10#
    发表于 2017-5-4 21:53: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