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心如是:方便解为我的心就是这样的,你为我的儿子;究竟解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20:2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心如是:方便解为我的心就是这样的,你为我的儿子;究竟解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圆顿大教,一草一木,一粒微尘,尽足为一真法界。当体此意:你们必须正当名分地明白这个道理。一切万法就是一个念,能体此义,即生成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4-28 15:17:41 | 只看该作者
    智者大师对此作了全面研究,分析其得失,在此基础上判释佛陀一代说法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这是依据《大般涅槃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喻第一华严时,指如来最初成道,在菩提树下,现卢舍那身为诸大菩萨说《华严经》。

    酪喻第二阿含时,指佛陀成道以后,前往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三转四谛法轮,度五比丘。此后十二年常说《阿含经》。

    生酥喻第三方等时,指在十二年后,佛陀开始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鬘经》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激发弟子们的恥小慕大之心,历时八年。

    熟酥喻第四般若时,是佛陀说《摩诃般若》等经性空之教,洗涤和破除人法二执,长达二十二年。

    醍醐喻第五法华涅槃时,是时众生根机已被调熟,佛陀说《妙法莲华经》,开三乘方便,显一乘真实,为二乘授记,历时八年。最后,佛陀临入涅槃,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明佛性理。

    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了五类不同的教法,叫做“别义五时”。

    但一代教法五时分明,仅仅是一个方面,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是彼此互通的。因为佛陀说法,总是应机应宜的,“随宜闻者即说”,并非划出五个阶段、严格五大类教的界限,而是各类义理时有融通。如在阿含时里,就说到无相教法,而阿含教法复又遍及一代始终,这就谓之“通义五时”。

    如此,对于佛陀一代时教的论判可谓圆满和全面了。

    八教是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从佛陀圣教的方式方法和说法状况来说,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谓之化仪四教。

    联系五时而言,华严时是对根基深厚、程度高超的众生,以《华严》大法令其顿悟真理谓之“顿教”。

    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是对根基、程度较浅的众生,渐次说从浅到深的诸经教义,令其转小向大,渐悟真理谓之“渐教”。在顿渐之中都有秘密和不定,秘密与不定只是显、隐的不同,同席听法,各自悟解的教理浅深有别,或顿或渐,隐而互不相知的为“秘密教”。显而互知的为“不定教”。到了法华、涅槃时,听众已经成熟,佛陀演教超出了方式方法之外,称之为“非顿”、 “非渐”、“非秘密”、“非不定”。

    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是就佛法的内容而判的。

    依据五时来说,华严时是“别教”兼“圆教”。阿含时是“藏教”。藏者,经律论三藏,六朝时期习惯称三藏为小乘,所以藏教是指小乘的内容。方等时四教比较对说。般若时是诸部《般若经》,阐明“通”、“别”、“圆”三教。最后,法华、涅槃时,纯显圆理,所以谓之“纯圆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板凳
    发表于 2017-5-5 23:15:49 | 只看该作者
    你出一念善心、一念恶心、一念真心、一念菩萨心,对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影响波动。那么到最后,都是自食其果。你向外发出的善,外面的善必然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恶,恶也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真,真也会反馈给你,这叫"命自我立"。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5-6 06:4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多次提到一念成就的问题: “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是人闻法欢喜,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楞严经》中,佛同样是大声疾呼: “当业轮转,当处出生。”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发明便解脱”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悟入佛知佛见,即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的真实义,心念一转,心量打开,就能当下转烦恼为菩提,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的愿身,当下了生脱死超出六道轮回,成为明心见性的大菩萨(分真即佛)乃至等觉。  《法华经》真实义归纳为两句话: 一者,「万法唯心所现」; 二者,「即念即佛」。  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变现,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心三藏,彻法源底。你听经闻法、随文入观,明白了什么你就是什么。明白了什么是阿弥陀佛,你当下就是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5#
    发表于 2017-5-11 06:45: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法华经》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就是诸佛法身,《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法华经》就是「法轮」。明白了《法华经》,就是在转法轮。这个法轮,把你从六道轮回转到佛土,把你从迷惑颠倒转到菩提智慧。《法华经》就是大涅槃,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你就是「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无所住却无所不住」。明白了一切法皆是你,你即是《法华经》,这就是「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6#
    发表于 2017-5-11 09:37: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即心即佛,心佛不二,明心就是念佛,当您知道牛魔王就是阿弥陀佛,您就在念佛。不明心的念佛是嘴巴念佛,那是“喊破喉咙也枉然”。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7#
    发表于 2017-5-11 18:28: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8#
    发表于 2017-8-3 20:57: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我们要成佛就是『从法化生』——用法把我执、烦恼习气化掉了,化成了佛;那么法又由佛金口所传,所以视同于『从佛口生』。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即悟即得。得佛的法分在《法华经》第十七品更详细,各人法分不一样。从罗汉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完全根据你听经闻法的心态是怎样的,而且当下证得「不退转」。什么叫「不退转」?比如说你在人道,绝对不会退转到畜生道;你是七十分的人,你听经闻法一个小时以后,就是七十一分,两天以后就是七十二分,他绝对不会降到六十九分,叫「不退转」。你没有办法退转,就是行为上有所退转,心不会退转。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 10:20
  • 43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320
    9#
    发表于 2017-8-3 21:39: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0#
    发表于 2017-8-11 23:0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出世就是为讲一个法,就是讲《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的道理,叫我们「明心见性」!怎么明心?心在哪里?怎么见性?我们当下这个人和我们所面对的一切的外部的环境,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到人事环境,以及我们所能耳闻目睹身受的这一切的万法,它们是怎么来的?明白了我们的心在哪里,叫「明心」。心在哪里啊?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是。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叫「见性」,在相见性。万法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心变出来的。果真把这个道理明白以后,当下了生脱死,成分真即佛。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一切的万法才能谈得上平等,你修任何法门都能圆满自己成为究竟佛、成为圆满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